不同水平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纠正反馈语_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71.59 KB
- 文档页数:6
2021年41期总第585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发展语言、思维、交流合作等能力,关注学生情感和个性差异以人为本。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提出要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本文借助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教育教学语料库(CEEC)平台,通过分类、统计、对比和分析中外各10节英语课堂实例中的教师课堂反馈用语,发现国内教师与国外对比存在很多亮点与不足,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的EFL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反馈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师课堂反馈;课程标准;国内外对比【作者简介】吴浚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引言Nunan认为,教师话语在课堂组织和习得过程中至关重要。
教师课堂反馈作为教师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热烈的讨论。
西方对教师课堂反馈有很多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此外,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发布,学生的情感、学习策略、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强调,其中教师的反馈非常重要。
为了研究我国新课标实施后教师课堂反馈的特点,本文对国内外的15类英语课堂教师反馈用语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新课标实施后我国教师反馈用语的特点,旨在研究国内外教师反馈用语的异同,国内教师反馈用语体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尤其是学习策略和自主能力发展的有效性。
二、文献综述反馈是听者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所提供的信息的通用术语。
教师反馈一般可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者均有多种形式。
1.积极反馈。
积极反馈是指教师在学生做出反应后给予表扬,如“good”或“right”。
由于本文研究语言反馈而非语言信号,如点头或微笑不在讨论范围内。
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写作反馈的有效性研究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英语写作水平是反映高中生英语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语言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有效地使用书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然而学生写作成绩偏低,写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存在差距。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传统的写作反馈既无法让教师对学生写作水平有清晰的认识,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写作反馈的教学效果,成为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许多研究者借助语料库辅助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反馈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输出假说、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本文通过实验来验证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教学与传统的教师反馈相比,更能提高写作的有效性。
本文提出三个实验假设:1)在英语写作反馈教学中,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师反馈;2)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与传统的教师反馈相比,能更有效地减少学生写作的出错率;3)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策略运用能力。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漳州一所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中,实验班采取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教学,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师的反馈教学。
实验前用高考卷作文,实验后用统考卷作文对两个班进行前、后测。
实验前后在实验班进行写作修改策略和态度问卷调查。
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后测中,实验班成绩与控制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p=0.045<0.05)。
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英语写作反馈教学相比,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并且更有效地减少出错率。
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学生对基于语料库写作反馈的认可,实验班学生运用写作策略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研究有效地帮助学生积极地学习写作,也为高中英语写作反馈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调查研究》一、引言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反馈语对学生学习英语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分析教师反馈语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反馈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教师反馈语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因此,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观察初中英语课堂教师的反馈语,记录教师的反馈频率、反馈内容及学生的反应;同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师反馈语的看法和需求;最后,设计问卷调查,收集更多关于教师反馈语的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四、教师反馈语的类型与特点1. 类型:教师反馈语主要包括肯定性反馈和否定性反馈。
肯定性反馈用于表扬和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否定性反馈则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 特点:教师反馈语应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启发性和鼓励性。
及时性指教师在学生表现后立即给予反馈;针对性指反馈内容应具体、明确,针对学生的表现;启发性指反馈语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鼓励性则是指反馈语应充满正面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1. 教师反馈语的积极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积极的反馈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反馈语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存在反馈语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明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此外,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否定性反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1. 增加反馈语的针对性和明确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具体的反馈,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反馈语研究
近年来,教师的职责与角色已经改变,教育家们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灵活的教育观,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用赘述,但是,如何有效地改进教学质量尚未解决。
回馈语是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的调整及改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反馈语的研究是初中英语教学改进的重要方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反馈语的研究,可以从语用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以语用学和社会学为例,研究人员发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反馈语在不同环境中有其特点,互动对其影响很大,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反馈语的语义和语用特点,可以探究与反馈语相关的交际机制和社会规范。
此外,心理学和语言学也可以用于研究反馈语的历史演变,以及反馈语的特点和作用。
反馈语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反应的方式,而且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
首先,分析反馈语的类型,并评价教师使用反馈语的效果,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研究反馈语的作用,了解反馈语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反馈语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
最后,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反馈策略、内容和形式等进行研究,并分析反馈强度和反馈语的内容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回馈语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而且也有助于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可以结合技术工具,利用网络设备进行回馈语的相关研究,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改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郭飞燕(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贵州都匀 558000)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从五个方面了解5名大学英语教师和231名学生对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态度和看法。
结果表明:(1)和教师相比,学生对错误和纠错持更积极的看法。
(2)在语音、语法、词汇三类错误中,教师与学生都认为最应该纠正的是语音错误。
(3)教师和学生在如何纠错这一问题上的看法不一致。
关键词:大学;英语错误;纠错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57-02近年来,在以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中,如何对待学习者出现的错误,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种观点是:教师纠正学习者的错误是有必要的,强调语言准确性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正如胡壮麟所说:“一个语言貌似流利可错误很多的学习者,靠他自己的习得,很难往正确方向发展,因为他已养成有错误而自己却认为是正确的陋习,对一些错误的表达方式定式化了。
”[1]另一种观点是:只要学习者的表达能够使人理解就无需纠错,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和交际性。
正如Chastain所说:“创造一种学生想讲话的氛围,比要求说话不出错误更为重要。
”[2]目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纠正性反馈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教学行为。
纠正性反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注意力提升”和“错误纠正”[3]。
也就是说,纠正性反馈能帮助学习者注意到自身语言系统与目标语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而识别错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针对英语课堂学习者的错误,Hendrickson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以下五个问题:“(1)是否纠错?(2)何时纠错?(3)纠正哪些错误?(4)如何纠错?(5)谁来纠错?”[4]这些问题貌似简单,可是在过去的30多年里,在回答上述任何一个问题上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本文将以这五大问题为基本框架,探讨学生和教师对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态度和看法。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对比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
所有中国的学校都开设英语课程,特别是在初中,英语成为一门必修课。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能,而且是一种语言交流技能,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回馈学生的语言会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要。
因此,本文将对不同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反馈语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揭示出课堂上英语教师应用反馈语的规律性。
研究中首先给出了对初中英语教师反馈语使用的定义。
反馈语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一些表扬、评价和批评的语言表示。
以及反馈语的分类。
根据反馈语的内容,可以将反馈语分为肯定反馈语和否定反馈语两类。
在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本研究从30位初中英语教师中抽取了10名愿意参加研究的教师,根据专家设计的表格对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反馈语进行观察与分析。
根据观察调查发现,在使用肯定反馈语方面,参与研究的教师大多认为其语言要生动有趣,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他们会通过表扬、夸奖、赞美等形式来表达对学生表现的认可。
另外,他们也会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话语来表达肯定的意思,这样学生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的支持和鼓励。
在使用否定反馈语方面,参与研究的教师则大多表示,在表达否定意见时要态度温和,不能过于强硬。
他们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错误,但是也会温和的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与学生进行解释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有机会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反馈语的原则是:使用肯定反馈语的态度要积极,语言要生动有趣;使用否定反馈语时要态度温和,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
本研究也可以为英语教师更好地制定课堂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总之,本研究尝试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反馈语的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反馈语的规律性,以期实现英语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第28卷 第3期2005年5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8 No .3May 2005收稿日期:2004-10-18作者简介:赵 晨(1968-),男,湖北仙桃人,湖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
不同水平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纠正反馈语3———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赵 晨(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北黄石435002)摘 要:本文采集了30节英语课的语料,探讨三个不同水平课堂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语言错误选用纠正反馈语和这些反馈语如何影响学生的输出。
研究表明,教师针对学生词汇和语音错误的反馈语不受语言水平影响,即采用形式协商法;教师针对语法错误选用的反馈语根据学生水平不同而变化;形式协商法比其他反馈语更利于引导学生产生修正后的输出。
关键词:语言水平;纠正反馈语;修正后的输出中图分类号:H31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5)022*******A Corpus 2Ba sed Study of Teachers πCorrecti ve Feedback i nEnglish C l a ssroo m I n teracti onZHAO Chen(Foreign Languages Depart m ent,Hubei Nor mal University,Huangshi,Hubei Pr ov .,4350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of how teachers utilize corrective feedback foll owing students πlanguage err ors and how the feedback affects the students πp r oducti on of modified comp rehensible out put (MCO ).The database is drawn fr om a cor pus containing 30China πs EF L classes of three p r oficiency level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eachers πcorrective feedback foll owing lexical andphonol ogical err ors was negotiati on of f or m regardless of students πp r oficiency .But the teachers πfeedback f oll owing gra mmatical err ors var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udents πp r oficiency .The data als o showed that negotiati on of for m resulted in more students πMCO s than other types of feedback .Key words:language p r oficiency;corrective feedback;modified out put 0.引言交互作用论(interacti onal theory )试图通过对课堂师生互动中的教师纠正反馈语的研究来揭示二语习得的规律。
早期的研究(如Hendricks on,1978;Chaudr on,1988)大多探讨教师针对学生语言错误使用反馈语的规律而忽视学生输出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如Lyster,1998b )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Lyster (1998b )以27节浸泡式法语课堂(总计1813小时)的语料研究了语言错误类型(语法、词汇、语音错误)、纠正反馈语类型(明确纠正法、部分重说法和形式协商法)和学生即时修正(up take )之间的关系。
他发现,加拿大浸泡式法语课堂的教师倾向于用形式协商法(negotiati on of for m )引导学生修正词汇错误;用部分重说法(recast )引导学生修正语音和语法错误。
三类反馈语引导学生产出即时修正的效果不同。
形式协商法比部分重说法和明确纠正法(exp licit correcti on )更能引导学生产出即时修正,但只对词汇和语法错误有效,对语音错误无效。
针对语音错误的即时修正主要由部分重说法来引导。
Lyster 的研究有三点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一、他的研究基于加拿大浸泡式法语课堂,所得结论并不一定适合中国英语课堂;二、Lyster (1998b )的研究对象是加拿大四到五年级的学生,如果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同,那么教师使用的纠正反馈语是否会因学生语言水平不同而变化;三、即时修正只是习得语言的前提,并不一定导致语言习得。
Tsui (1995)就认为学生有时产出即时修正(如完全重复教师的修正话语)并不意味着学生理解了教师所做的修正,只是因为不想被教师再次更正。
而S wain &Lapkin (1995)则认为产生修正后的可理解输出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习得的过程。
因此用修正后的可理解输出来判断纠正反馈语的效果更具有说服力。
本研究拟在Lyster (1998b)的研究框架下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不同水平中国英语课上的教师如何针对学生语言错误使用纠正反馈语?2)不同的纠正反馈语如何影响学生产出修正后的可理解输出?1.研究方法111语料库的构成及检索工具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为EF LCT①。
它由30节全国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课堂语料构成,包含有三个子语料库,即PSCT、J MSCT、S MSCT,分别代表小学、初中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语料库,具体如下表。
表1.语料库EF LCT的相关数据子语料库名称学生水平教师授课日期课堂长度子语料库容量PSCT小学4、5年级一等奖获得者2000年10节约350分钟28539J MSCT初中2年级一等奖获得者1997年10节约400分钟42163S MSCT高中2年级一等奖获得者1999年10节约400分钟36568EF LCT30节约1150分钟107270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检索工具为Words m ith Tools,由牛津大学的M ike Scott研制,它包含三种主要功能(检索、词表和关键词)和其他一些辅助功能。
112语言错误、纠正反馈语和修正后的输出的提取11211语言错误、纠正反馈语和修正后的可理解输出的定义本研究区分了语法、词汇和语音三种语言错误。
语法错误包括:1)限定词、介词、代词等使用错误;2)语法性别(包含使用错误的限定词如his,her等)错误和名词/形容词的一致问题;3)时态、动词结构、助动词和主谓一致错误等;4)单复数错误、否定句及疑问句错误、词序不当等。
词汇错误包括:1)不正确、不简洁或不恰当选择词项,如: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2)自我拼凑的词,包括前缀和后缀使用不合规范。
语音错误包括:1)学生大声说话时的编码错误;2)未被教师所接收的学生的发音。
根据Lyster(1998a;1998b)对纠正反馈语的分类,我们区分了三种教师针对学生提供反馈的方法:明确纠正法、部分重说法和形式协商法。
明确纠正法指的是教师公开指出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
如:(1)<C S>:I think there are s ome coffee<C T>:there are s ome coffee?There is s ome coffee ok?(S=学生,T=教师,下同) 部分重说法指的是教师部分重复学生的话语,并对学生话语进行重新编排,使之更加准确。
如:(2)<C S>:Iwants–Iwant read a book<C T>:oh you want t o read a book that must be a very good girl come here read your book allright?(-表示大于一拍的停顿)形式协商法与明确纠正法和部分重说法不同,它把说话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纠错的机会。
Lyster和Ranta(1997)区分了以下四种形式协商法:1)诱导法(elicitati on),教师通过一些方法诱导学生更正自己的语言错误。
比如教师问“how do we say that?”或者通过停顿让学生完成教师未完成的话语等;2)元语言信息法(metalinguistic clues),教师提供评语,让学生查找自己的语言错误,比如教师说“can you find your err ors?”等;3)请求澄清法(clarificati on request),教师要求学生澄清自己话语中的语言错误,如教师可以说“pardon?”“I donπt understand”等;4)重复法(repetiti on),教师用升调重复学生的语言错误,要求学生更正。
如:(3)<C S>:he is in our class<C T>:he?<C S>:she所谓修正后的可理解输出(modified com2 p rehensible out put简称MCO),指的是学生为了响应教师的纠正反馈语而产生的比前一个输出更正确,更接近目标语的输出。
(Schehadek,1999)如:(4)<C S>:sheπs birthdayω输出一(含语言错误)<C T>:sheπs birthday?her birthday it doesnπt matter<C S>:her birthday is Ap ril20thω输出二(正确)在上例中,学生的输出二相对输出一而言更准确,因而被认作修正后的可理解输出。
・63・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 11212语言错误、纠正反馈语和学生修正后的输出的提取教师针对学生语言错误提出的纠正反馈语可引导学生对原来的话语进行修正。
从会话中的话轮结构来看,学生语言错误、教师纠正反馈语和学生修正后的输出就构成了一个教师诱发的修正片段。
如何提取修正片段呢?本研究提取教师诱发的修正片段的基本假设是:如果找到了教师诱发的修正片段三个组成话步(move )中的任何一个就等于找到了修正片段;如果找到了代表这个话步语言特征的关键词就等于找到了这个话步。
一般认为存在着两种教师诱发的修正模式:一是教师诱发的教师修正;一是教师诱发的学生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