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西医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12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6月第33卷第3期…★吴向东1…吴琼2(1.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摘要]分析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脾肾阳虚,多以疏肝健脾、补脾温肾为法辨证论治;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解痉药、采取中西结合,开发多维度、立体式、[关键词]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综述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WU Xiang-dong1, WU Qiong21. Xinjian District of People's Hospital, Nanchang 330100, China;2.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Nanchang 330006, China.[Abstract] The…main…causes…of…Irritable…Bowel…Syndrome…are…internal…emotional…injury…and…weakness…of…the…spleen…and…stomach,the…main…pathogenesis…is…stagnation…of…liver-qi…and…deficiency…of…spleen-yang…and…kidney-yang,soothing…the…liver…and…invigorating…the…spleen,…invigorating…the…spleen…and…warming…the…kidney…are…often…used…for…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yanalyzing…the…recent…literature…related…to…irritable…bowel…syndrome.…Western…medicine…believes…that…the…pathogenesis…of…Irritable…Bowel…Syndrome…is…the…result…of…multiple…factors…such…as…mentality,…gastrointestinal…motility,…visceral…hypersensitivity,…infection,…and…multiple…pathogenesis…mechanisms.…Clinically,antispasmodic…drugs,…antidiarrheal…drugs…or…laxatives…and…probiotics…are…used…for…synergistic…treatment. In…order…to…reduce…the…side…effects…and…achieve…the…best…therapeutic…effect,…it…is…the…direction…of…clinical…workers…to…develop…a…multi-dimensional,…three-dimensional,…comprehensive…diagnosis…and…treatment…system…by…combining…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Key words] Traditional…Chinese…M;Western…Medicine;Irritable…Bowel…Syndrome;Overview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系统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疾病,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临床诊断往往采用罗马IV标准[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王国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2(031)02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西药照组(80例),中药组(80例),西药照组予以西药治疗,中药组进行辨证分析与以中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分析并予以中药治疗.30天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75%,中药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总有效率92.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总页数】1页(P20)
【作者】王国平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山县人民医院 44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4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杨晓庆
2.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肝郁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符佳;喻斌
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白佩军
4.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李静;赵红艳
5.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湿阻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葛娅琳;史莹;王建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各有妙招发布时间:2021-07-14T06:20:48.045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4期作者:周围[导读]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614000肠易激综合征英文简称IBS,是现阶段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并且该疾病发病人群以青中年为主。
另外女性患者的数量远远高于男性,在发病群体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患者在发病期间往往会感受到腹部存在排便前疼痛等症状,对于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但是由于该病病情相对较轻,不少的患者容易忽视该病的危害,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
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面,临床方面采用的较多的极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方法。
但是肠易激综合征在病情以及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个体化差异,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对症下药。
本文就将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简单的概括。
1.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多发于年轻人和中年人群之间的功能障碍性综合征,致病因素相对较为复杂。
患者的发病期间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腹痛,但是腹痛情况在排便后会随之改善,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发病时会感受到明显的不适感。
肠易激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既包括患者自身因素,也与外界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自身因素包括患者心理方面的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异常,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压力的普遍增大以及外科手术等诱发该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肠易激综合征往往不易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或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2.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治疗临床医疗领域一般将肠易激综合征按照患者粪便特点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腹泻型,第二类是便秘型,而第三类是混合型,我国所有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以腹泻型为主。
西医治疗中现阶段还未出现一种能够有效治愈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或者方法,由于在对患者腹部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时无法发现异常,但是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因此现阶段在治疗中仅能通过药物等方式进行改善,降低该疾病的发病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曹秀梅;任义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21)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住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除以上西医常规治疗外加应用中药.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影响观察疗效的中药及西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316-317)
【作者】曹秀梅;任义
【作者单位】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河北,承德,067000;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北,承德,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R2-031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杨晓庆
2.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肝郁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符佳;喻斌
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白佩军
4.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李静;赵红艳
5.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湿阻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葛娅琳;史莹;王建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氨苄青霉素静点加颠茄片口服与参苓白术散加减煎服,早晚空腹各服用150ml,留用150ml保留灌肠,先将利多卡因10ml稀释后灌入肠道,再灌入中药。
15天一疗程。
对照组:采用氨苄青霉素静点加颠茄片口服。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8.6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非炎症性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
多呈慢性复发性,与精神情志、饮食、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由于该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病例病例均来源于我院中医科2009年——2013年住院患者,本组56例,均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30~64岁,平均42.5岁;病程1~8年,平均4年。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8例,年龄、病程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病例入选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制定的IBS罗马Ⅱ诊断标准[1]:(1)过去12个月至少累计有12周(不必是连续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以下三项中的2项:①腹痛或腹部不适在排便后缓解;②腹痛或腹部不适发生伴有排便次数的改变;③腹痛或腹部不适发生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
中医诊断标准:治疗组中医辨证按照《新编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将泄泻分为寒湿内蕴证、食滞胃肠证、湿热伤中证、肝气乘脾证、脾气虚弱证。
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0.9%氯化钠150ml+氨苄青霉素4g 静点 Qd。
颠茄片20mg tid po;参苓白术散加乌梅、黄连、干姜。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
属祖国医学“泄泻”、“便秘”、“腹痛”等范畴。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腹痛、腹泻、下坠便频,纳差,肠鸣及便秘等;在过去的12个月内至少累计有12周(可以是非连续性)存在以上症状(2)发作时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天排便>3次),粪便不成形、稀薄不易消化物、脂肪或便秘(每周排便<3次)等;2、辅助检查:(1)血、尿、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2)肝、胆、胰腺功能及B超;(3)甲状腺功能测定;(4)X线钡餐灌肠检查;(5)纤维结肠镜检查。
(6)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轻、中度充血,水肿,肠腔内有时可见透明黏液,血管纹理不清;排除慢性肝病、胃肠手术史、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及肠道器质性病变【证候分类】肝郁气滞:便秘,欲便不畅,肠鸣矢气便下艰难,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烦躁易怒嗳气呃逆,食少纳差,后重窘迫,失眠多梦,口苦咽干、或咽部如有物梗阻感,舌淡红苔白脉弦。
肝气乘脾: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发作或加重);少腹拘急,肠鸣矢气,情志抑郁,善太息,胁胀满窜痛;舌淡红苔白脉弦或弦细。
脾胃虚弱:经常餐后即泻,大便时溏时泻,夹有黏液,食少纳差,食后腹胀,脘闷不舒;神疲懒言,肢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寒热夹杂:腹泻便秘交替发作,便下粘冻或夹泡沫,便前腹痛,解便即宽而停止发作;腹胀肠鸣,口苦,排便不爽,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细或弦滑。
大肠燥热:大便秘积,数日1行,粪如羊矢,外裹黏液,少腹结块,按之胀痛;头晕头胀、形体消瘦口干或口、舌质红,少津苔黄或黄燥苔脉细数。
肠道湿热: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鉴别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泄泻、腹痛、便秘)泄泻:VS 1)、痢疾:两者均可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变薄之病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单纯予以谷维素、整肠生治疗,治疗组加用安肠方联合治疗,4周为一疗程。
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腹胀、腹痛及排便满意度项目等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给予谷维素20mg,口服,3次/d,整肠生2片,口服,3次/d;同时加用安肠方联合治疗,方药组成:白术20g、柴胡6g、茯苓30g、白芍15g、只壳10g、防风6g、腹泻明显患者可用健脾利湿收涩止泻之品常用莲子、山药、薏苡仁,腹痛明显患者可加元胡等理气止痛之药,腹胀明显患者往往加用紫苏、乌药等理气消胀。
肾阳不温脾气,可予少量温涩药如补骨脂、肉豆蔻等。
对照组单用整肠生2片,口服,3次/d,谷维素20mg,口服,3次/d,两组均4周为1疗程。
1.3疗效标准停药2个月后观察患者病情,患者临床症状改变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后又复发者为无效,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患者日排便次数较服药前减少1半或1半以上为好转,患者日排便转为1次或2次、临床症状消失及粪便成形为治愈。
2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治愈13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40例,治愈7例;有效1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病理学基础的独立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临床统计大约占胃肠专科病人的三分之一以上。
现代医学将肠易激综合征一般分为腹泻为主型,腹痛腹胀为主型,便秘型为主型[1]。
目前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了,研究表明与患者精神紧张、情志抑郁、神经质体质者可能有关,胃肠道感染、菌群失调以及食物过敏可能是本病发病的诱因。
我附件1:
学号:02200515 1
七年制学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及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院(系、所)第一临床医学院
学科脾胃
论文题目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
西医疗效观察
研究生姓名杨轶
导师姓名袁成业
入学年月2005.9
开题报告日期2011.6.30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填表日期:2011 年 6 月20 日
填表说明
一、学生在专业定向实习期间,在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撰写文献综述之后在导师指导下先“草填”本表;
二、各学院(系)应在学生毕业前一年的4月前安排“开题讨论会”,学生本人向评议小组报告并听取意见后,由本人正式填写此表。
填写完成后,必须经导师、学科、所在学院签署意见,通过后方能提交;
三、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研究生自留放入本人“研究生学习档案材料袋”;一份交教研室或者学科,一份交研究生秘书处,由院(系、所)保存并归入院(系、所)研究生教学档案;
四、本表一律用黑钢笔填写(或打印),字迹务必清晰,外文部分用打字或印刷体书写。
一、立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