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管理距离和度量值
- 格式:ppt
- 大小:662.50 KB
- 文档页数:5
1.LANLocal Area Network,即局域网。
通常指几千米以内的,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modem或其他设备的集合。
2.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即城域网。
MAN覆盖范围为中等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通常是在一个城市内的网络连接(距离为10KM左右)。
3.WANWide Area Network,即广域网。
分布距离远,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串行连接以便在更大的地理区域内实现接入。
4.SD-WANSD-WAN,即软件定义广域网,是将SDN技术应用到广域网场景中所形成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
这种服务的典型特征是将网络控制能力通过软件方式“云化”,支持应用可感知的网络能力开放。
5.DNS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
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地址。
DNS也是许多统一网络安全架构的组成部分,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关键组件,这意味着网络工程师需要对DNS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排除网络问题。
6.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联网。
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运输和物流、工业制造、健康医疗、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网络工程师不仅需要调整物联网(IoT)有线和无线网络的规模,以便容纳数千或数万个物联网传感器的接入,还要负责在设备连接到企业网络后的安全保护问题。
7.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即文件传输协议。
是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一套标准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第七层,TCP模型的第四层,即应用层,使用TCP传输,客户在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前要经过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保证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可靠的。
路由交换复习资料1.交换机的软件部分主要是IOS操作系统,硬件主要包括CPU、端口和存储介质。
2.交换机的端口主要有以太网端口、快速以太网端口、吉比特以太网端口和控制台端口。
交换机端口类型:二层接口有交换口、Trunk 口、二层聚合口。
三层接口有交换机虚拟接口SVI,路由接口、三层聚合口.3.交换机介质主要有ROM(只读存储器)、FLASH、NVRAM (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4.路由器有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内存(RAM)、非易失性内存、接口、控制台端口、辅助端口、线缆等物理硬件和电路组成;软件由路由器的IOS操作系统和运行配置文件组成。
5.CPU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路由器的配置管理、维护路由表、选择最佳路由、转发数据包。
6.随机存储器(RAM)的作用:1存放路由表,2作为高速缓存,3数据的存储器,4命令,5处理速度最快。
引入VLAN后,交换机端口按用途分为访问连接端口和汇聚连接端口.基于端口的VLAN 分为:Port-VLAN、Tag-VLAN。
7.Port-VLAN的特点:1VLAN是划分出来的逻辑网络,是第二层网络,2VLAN端口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3VLAN隔离广播域。
8.Port-VLAN的工作机制是:通过查找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对同一VLAN中的数据进行转发,对发往不同VLAN的数据不转发。
9.Tag-VLAN的特点:1.传输多个VLAN的信息,2实现同一VLAN跨越不同的交换机,3要求Trunk至少要100Mbps。
10.路由动作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寻址和转发。
寻址即判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由路由选择算法来实现。
转发是按寻址的最佳路径传送数据分组。
11.路由转发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是相互配合有相互独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后者维护的路由表,后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来发布路由协议数据分组。
12.典型的路由选择方式有两种: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1.一个IP地址192.168.6.38/28,请问它所在子网的广播地址是?(D)A.255.255.255.255B.192.168.6.255C.192.168.6.63D.192.168.6.472.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网段,但要连接6个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主机,每个子公司都在独立的网段,则子网掩码为(C)A.255.255.255.0 B.255.255.255.192C.255.255.255.224 D.255.255.255.2403.以下不属于IPv6地址类型的是?A单播地址; B组播地址; C任播地址; D广播地址4.如何跟踪RIP路由更新的过程?(B)A.show ip route B.debug ip ripC.show ip rip D.clear ip route *5.下面的IPv6地址中,哪个是正确的?A:21DA.D300.0000.2F3B.02AA.0000.0000.9C5A B:21DA:D300::2F3B:02AA::9C5A;C:21DA:D3:0000:2F3B:02AA:0:9C5A D:21DA:D300:0:2F3B:02AA::9C5A 6.IP报文中,固定长度部分为多少字节?(B)A.10 B.20C.30 D.407.对于28位掩码的网络来说,如果排除该子网的网关路由器使用的IP地址,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主机?A16; B8; C14; D138.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TCP/IP应用层的协议( ACD )A:FTP B:802.1q C:Telnet D:SNMP E:TCP F:IP9.下列IP地址中属于同一网络且能使用的有哪两个?A192.168.1.11/27; B192.168.1.51/27; C192.168.1.31/27;D192.168.1.41/27; E192.168.1.71/2710.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主机地址为195.16.15.1,则在该子网掩码下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主机?(C)A.254 B.126C.62 D.3011.在以下地址段中,我们通常在内网中使用。
chapter 1L1:物理层PDU:bits 比特流作用:传输比特流(01000100101010...)介质:同轴电缆: coaxial cable 传输距离 500米双绞线(TP):twisted-pair cable 传输距离 100米非屏蔽双绞线(UTP):室内屏蔽双绞线(STP):室外(环境干扰强)直通线:AA BB 链接异性端口:pc-hub pc-sw sw-router交叉线:AB 链接同性端口:pc-pc router-router pc-router sw-sw反线:1-8 8-1 用于本地连接的console 控制线网线的两种制作方式:568A:白绿绿白橙篮白蓝橙白棕棕568B:白橙橙白绿篮白蓝绿白棕棕 1236 网线使用DCE:数据终端设备,需要配置clock rate DTE:数据终结设备对应传输介质的支持传输距离:1)1000base-cx 使用的是铜缆。
最大传输距离25米2)100Base-Tx/Fx100Base-Tx以5类非屏蔽双绞线为传输介质(最大传输距离是100米)100Base-Fx以光纤为传输介质(2000米)。
3)1000base-SX(MMF多模):最长传输距离是550米4)1000base-LX:可以使用单模光纤也可以使用多模光纤使用多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550m,使用单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3千米5)1000base-zx(单模):最长传输距离是70KM以太网 Ethernent传输模式:单工:只能发或者收半双工:即可以收也可以发,但是同一时间只能收或者发列如对讲机全双工:同一时间既可以收也可以发列如手机Auto:中继器(Repeater):对信号放大,双绞线的传输距离只有100M,使用中继器可以延长传输距离。
hub :多口中继,一个数据帧从一个入口进,会发送到HUB的所有其他端口而不进行过滤。
L2:数据链路层PDU:frame 帧作用:成帧,差错控制设备:网桥(bridge):基于MAC地址转发,根据mac-port表,数据包只发到和MAC地址相对应的port端口交换机(switch):多口网桥,独享带宽L2层编制:MAC地址MAC地址构成:48bit,12位十六进制数可以通过ipconfig/all 查询电脑的mac地址L2表:MAC-port表(mac地址表)冲突域:不可避免的数据冲突范围,由中继、hub链接构成并扩大,见到L2层端口截止,每一个交换机端口形成一个冲突域HUB:所有端口都在一个冲突域,是增加了冲突域的范围交换机:没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是增加了冲突域的数量,减少了冲突域的范围HUB:是共享带宽 10M 所有端口共享10M交换机:独享带宽 10M 每个端口同时有10ML3:网络层 PDU:packet 包作用:逻辑编制:ip地址、路由(路径的选择)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Mac地址通信:同一个网络,mac通信跨网络通信:ip地址IP地址:版本v4;32bit;点分是进制法 192.168.0.1IP=网络位+主机位掩码:mask:连续的1+连续的0,来确定IP地址的网络位+主机位,1位对应网络位,0位对应主机位。
路由重分布概念
路由重分布是指在不同路由协议之间共享路由信息的过程。
为了在同一个网络中有效地支持多种路由协议,需要在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这个过程将一种路由协议获悉的路由信息告知给另一种路由协议,从而实现在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路由信息的共享。
在执行路由重分布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应避免在同一个网络中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路由协议,除非在网络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其次,如果有多台路由器作为重分布点,应使用单项重分布以避免回环和收敛问题,并在不需要接收外部路由的路由器上使用默认路由。
此外,在单边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双向重分布,但如果没有任何机制来防止路由回环,则不要在一个多边界的网络中使用双向重分布。
在进行路由重分布时,还需要考虑度量标准和管理距离。
种子度量值是在路由生分布时定义的,它是一条通过外部重分布进来的路由的初始度量值。
同时,由于不同路由协议的度量标准不同,需要进行协议标准的转换以实现兼容性。
总之,路由重分布是实现多个路由协议在同一个网络中协同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在不同路由协议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共享和转换,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可靠的路由选择和网络通信。
路由表的组成元素
路由表的组成元素有目的网络、掩码、度量值、管理距离、出接口(地址)。
①目的网络地址(Destination)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②网络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
址。
③下一跳地址(Gateway)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
④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⑤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每个路由表项的第一个字段,表示该路由的来。
⑥路由优先级(Pri)路由表项管理距离。
⑦度量值(Metric)指明路由的困难程度由Hop Count(跳数,即数据分组从来源
端传送到目的端途中所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网络延迟、网络流量、网络可靠性等因素决定。
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表或称路由择域信息库(RIB)是一个存储在路由器或者联网计算机中的电子表格(文件)或类数据库。
路由表存储着指向特定网络地址的路径(在有些情况下,还记录有路径的路由度量值)。
路由表中含有网络周边的拓扑信息。
路由表建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路由协议和静态路由选择。
在现代路由器构造中,路由表不直接参与数据包的传输,而是用于生成一个小型指向表,这个指向表仅仅包含由路由算法选择的数据包传输优先路径,这个表格通常为了优化硬件存储和查找而被压缩或提前编译。
管理距离(AD)和度量值(Metric)2008-10-11 21:00:39| 分类:Ccna|举报|字号订阅R1#show ip route...省略R 10.2.0.0[120/1] via 10.1.1.2,00:00:21,Serial0/0C 10.3.0.0 is directly connected,Serial0/1############################################################## #######在输出中,首先显示路由条目各种类型的简写,如“C”为直连网络,“S”为静态路由。
以上面粗体的路由为例:“R”-------------------------表示这条路由是“RIP”协议学习得到的;“10.2.0.0”-----------------是目的网络;“[120/1]”-------------------是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AD)/ 度量值(Metric);“via 10.1.1.2”-------------是指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IP地址;“00:00:21”-----------------是指路由器最近一次得知路由到现在的时间;“Serial 0/0”----------------是指到达下一跳应从哪个端口出去。
技术要点:管理距离(AD):用来表示路由器可能从多种途径获得同一路由,例如,一个路由器要获得“10.2.0.0/24”网络的路由,可以来自RIP,也可以是静态路由。
不同途径获得的路由可能采取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网络,为了区分不同路由协议的可信度,用管理距离加以表示。
管理距离越小,说明路由的可信度越高;静态路由的管理距离为1,说明手工输入的路由优先级高于其他的路由。
度量值(Metric):某一个路由协议判别到达目的的网络的最佳幽静的方法。
当一路由器有多条路径到达某一目的网络时,路由协议必须判断其中哪一条是最佳的并把它放到路由表中,路由协议会给每一条路径计算出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度量值,通常这个值是没有单位的。
(完整)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汇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汇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汇总的全部内容。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1、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有哪些?(1)TCP属于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属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2)TCP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有序的传输,可以进行流量控制,UDP无法实现;(3)TCP协议有效载荷小于UDP协议(基于MSS计算),UDP性能高于TCP ;(4)TCP一般用于可靠的,对延时要求不高的应用,UDP一般应用于小数据量或对延时敏感的应用;2、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1)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目的端口;(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的IP、协议号;(3)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目的MAC、帧类型。
3、TCP/IP协议栈和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区别(1)TCP/IP协议栈是由一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协议栈,OSI定义的是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和各层功能的划分;(2)OSI是模型、框架,TCP/IP协议栈是实现各层功能的协议族;(3)OSI为七层、TCP/IP协议栈为四层。
(4)TCP/IP的应用层相对于OSI的应、表、会三层5、TCP/IP的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的数链层和物理层4、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1)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2)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3)MAC地址用于表示某设备或节点在本以太网链路中的物理地址(全局唯一);(4)IP地址由32位,MAC由48位组成;(5)IP地址可区别不同网段,MAC地址无法进行区分。
2022年昆明城市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
A.网络协议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C.覆盖范围与规模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2、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20ms,带宽为20Mbiv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
A.2×105bitB.4×105bitC.1×105bitD. 8×105bit3、假设拥塞窗口为20KB,接收窗口为30KB,TCP能够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A.30KBB.20KBC.50KBD.10KB4、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
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B.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C.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D.使用确认机制来确保传输的数据不丢失5、流量控制是为防止()所需要的。
A.位错误B.发送方缓冲区溢出C.接收方缓冲区溢出D.接收方与发送方间冲突6、全双工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
I.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II.不受CSMA/CD限制III.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IV.受CSMA/CD限制A.I,IIB. I,IVC.II,IIID.III,IV7、当描述一个物理层接口引脚在处于高电平时的含义时,该描述属于()A.机械特性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D.规程特性8、使用集线器连接局域网是有限制的,任何两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允许的传输通路中可使用的集线器个数最多是()。
A.1个B.2个C.4个D.5个9、光纤系统的实际速率主要受限于()。
A.单模光纤的带宽B.多模光纤的带宽C.光产生的速率D.光电转换的速率10、在TCP/IP协议簇中,应用层的各种服务是建立在传输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的。
下列协议组中()需要使用传输层的TCP建立连接。
A.DNS、DHCP.FTPB.TELNET,SMTP、HTTPC.RIP、FTP、TELNETD.SMTP、FTP,TFTP11、当客户端请求域名解析时,如果本地DNS服务器不能完成解析,就把请求发送给其他服务器,当某个服务器知道了需要解析的IP地址,把域名解析结果按原路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本地DNS服务器再告诉客户端,这种方式称为()。
试验十:静态路由的配置1.1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网络层的工作2.深入了解选择路由的方式3.掌握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网络互通的方法;4.了解静态路由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2实验内容:虚拟应用背景: 本学院组建局域网, 院长办公室有5部主机和1台打印机, 学院行政办公室有6部主机和1台打印机, 教师机房有20部主机和2台打印机, 学生机房有24部主机和2台打印机, 得到一个c类地址193.168.2.0, 请为组网进行子网划分,并为各网段和路由器接口合理分配ip地址.为以上虚拟网络配置静态路由1.3试验条件:PC机一台安装了Net- sim1.4试验指导:1.4.1路由选择基础知识路由是将对象从一个地方转达发到另一个地方的一个中继过程学习和维持网络拓朴结构知识的机制被认为是路由功能。
数据流经路由器进入接口穿过路由器被移送到外出接口的过程,是另一项单独的功能,被认为是交换/转发功能。
路由设备必须同时具有路由和交换的功能才可以作为一台有效的中继设备。
为了进行路由,路由器必须知道下面三项内容:l、路由器必须确定它是否激活了对该协议组的支持;2、路由器必须知道目的地网络;3、路由器必须知道哪个外出接口是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
路由选择协议通过度量值来决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小度量值代表优选的路径;如果两条或更多路径都有一个相同的小度量值,那么所有这些路径将被平等地分享。
通过多条路径分流数据流量被称为到目的地的负载均衡。
执行路由操作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它们由一个或多个路由选择协议进程生成。
路由表由多个路由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指明了以下内容:*学习该路由所用的机制(动态或手动)*逻辑目的地*管理距离*度量值(它是度量一条路径的总"总开销"的一个尺度)*去往目的地下一HOP的中继设备(路由器)的地址;*路由信息的新旧程度*与要去往目的地网络相关联的接口使用命令SHOW IP ROUTE可看到以上内容。
信息工程学院实训指导书课程名称:网络设备综合实训实训学时: 1周(26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承担实验室:网络安全实训室/思科网院实训室一、实训目的和任务1.实训目的本实训指导书是《网络设备综合实训》课程的配套实训指导书,该实训课程是26学时的整周实训,在校内完成,强调采用真实硬件设备进行项目化实训,强化学生的项目实施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并且通过分组分工的形式来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与场景,让小组成员参与到团队中,培养大家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和心理素质。
本实训面向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岗位,从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开始,以园区网络的设备综合调试项目为主线,用真实设备搭建双交换核心的模拟园区网络环境,强化学生的真实设备配置经验,完成网络设备基础配置、交换机配置(VLAN、以太网通道、MST、VRRP、DHCP)、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NAPT、路由重分布、策略路由、广域网PPP协议及验证、VPN)和网络设备安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网络监控配置)等典型工作任务,实训项目来源于合作企业真实案例,教学过程实施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共同考核。
2.企业项目背景和网络环境某著名科技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市,并在广州设有分公司,为了实现快捷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需要构建一个覆盖集团总部和分公司的网络。
总公司有销售和技术两个部门,分公司设有销售部门,要求总部和分公司的部门既可以快速访问互联网,又可以安全地实现内部网络的通讯。
总公司采用双核心的网络架构,确保集团网络主干的高可用行,同时使用路由器接入互联网。
为了实现快捷的信息传递和公司业务的需求,要求内部两个部门的用户能够安全高效地访问总公司内网服务器群。
同时公司的主页服务器需要在互联网上发布,提供对外的网站平台服务。
方案考虑到未来3-5年的网络发展,注重网络的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1 下列哪两项正确描述了管理距离与度量的概念?(选择两项。
)管理距离是指特定路由的可信度。
理距离是指特定路由的可信度。
路由器会首先添加具有较大管理距离的路由。
由器会首先添加具有较大管理距离的路由。
网络管理员无法更改管理距离的值。
络管理员无法更改管理距离的值。
具有到目的地的最小度量的路由即为最佳路径。
有到目的地的最小度量的路由即为最佳路径。
度量总是根据跳数确定。
量总是根据跳数确定。
度量会根据所采用的第量会根据所采用的第 3 层协议(如层协议(如 IP 或 IPX )而发生变化。
)而发生变化。
2 下列关于无类路由协议的陈述,哪两项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在路由更新中发送子网掩码信息路由更新中发送子网掩码信息将完整的路由表更新发送给所有邻居完整的路由表更新发送给所有邻居受 RIP 第 1 版支持版支持允许在同一拓扑结构中同时使用许在同一拓扑结构中同时使用 192.168.1.0/30 和 192.168.1.16/28 子网子网减少组织中可用地址空间的大小少组织中可用地址空间的大小3 关于使用静态路由的优点,下列哪两项描述正确?(选择两项。
)安全性更高全性更高配置路由的工作量更少置路由的工作量更少管理员保持对路由的控制理员保持对路由的控制在不断扩展的网络中更容易实施不断扩展的网络中更容易实施降低了路由出错的几率低了路由出错的几率提高了路由资源的使用率高了路由资源的使用率4请参见图示。
如果路由协议为请参见图示。
如果路由协议为 RIP ,那么从路由器,那么从路由器 A 到网络到网络 192.168.5.0/24 的度量值是多少?的度量值是多少? 3 4 56 624 724 5都运行 EIGRP。
所有接口都正常运行,并且数据包能在所有网络之间转发。
在Router1 请参见图示。
Router1 和Router2 都运行的路由表中可找到下列哪一项信息?的路由表中可找到下列哪一项信息?R outer1 有6 个直连网络。
路由条目六要素
路由条目六要素包括目的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出接口、管理距离和度量值。
1. 目的地址:指定路由条目所适用的目标网络或主机的IP地址。
2. 子网掩码:用于确定当前网络的范围。
它与目的地址一起使用,以确定数据包是否应该被发送到网络中。
3. 下一跳:指定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网络或主机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4. 出接口:指定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网络或主机的网络接口。
5. 管理距离:是一种度量值,用于确定路由的优先级。
较低的管理距离表示更优先的路由。
6. 度量值:用于确定从当前路由器到目标网络或主机的路径中的开销或距离。
较低的度量值表示更优先的路由。
路由条目的六个要素包括:
1. 目标网络:路由条目中指定要访问或转发的目标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2. 下一跳:指定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下一跳可以是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也可以是经过多
个中间路由器转发的目标路由器。
3. 掩码:用于将目标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与传入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匹配该路由条目。
4. 出口接口:指定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网络的本地接口。
这通常是路由器的物理接口或虚拟接口。
5. 路由优先级:每个路由条目都有一个优先级或跃点数,用于确定哪个路由更适合于转发特定的数据包。
优先级通常根据路由器的配置策略和网络拓扑来确定。
6. 协议:指明用于转发数据包的路由协议,例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BGP)等。
不同的协议具有不同的转发方式和路由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