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指标1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8
放射性单位(CPM、μSv/h、μR/h)及辐射对人体的影响1、CPM是次/分钟,CPS是次/秒,这两个单位都是计数率。
2、μSv/h是微希沃特/小时,是剂量率单位,指当量剂量率或有效剂量率。
3、μR/h是微伦琴/小时,是照射量率单位,伦琴是旧的专用单位,现在SI单位为安培/千克。
放射性单位转换比较麻烦:1、放射源-以活度来描述其大小,单位为贝克勒尔(贝克,Bq),旧的专用单位为居里(Ci)。
可根据计数率计算得到。
2、照射量-X或伽马射线在空气中致电离能力,单位为库伦/千克,旧的专用单位为伦琴(R),可根据放射源的活度计算得到。
3、吸收剂量-物质吸收射线能量的量。
SI单位为焦耳/千克,专门单位是戈瑞(Gy),旧的专用单位为拉德(rad)。
可根据照射量计算得到。
4、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辐射防护中,研究生物效应的专门单位。
当量剂量是在考虑的辐射权重因子后的吸收剂量。
有效剂量是在考虑了组织权重因子后的吸收剂量。
单位均为希沃特(Sv).辐射对人体的影响:1、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2、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3、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4、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5、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6、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西弗(Sv)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mSv)、微西弗(μSv)。
1西弗=1000毫西弗=1000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010-2002强制性条文1.0.5民用建筑工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3.1.1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放射性指标限量进行分类时,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放射性指标限量4.1.1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实际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的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4.1.2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选用符合本规范规定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4.2.4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3倍及以上、5倍以下时,工程设计中除采取建筑物内地面抗开裂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际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
4.2.5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以上时,工程设计中除按本节第 4.2.4规定进行防氡处理外,还应按国家标准《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GB\T17785—1999的有关规定,采取综合建筑构造措施。
4.2.6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及以上时,应进行工程地点土壤中的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度测定。
工程地点土壤不得作为工程回填土使用。
4.3.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必须采用A类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4.3.3Ⅰ类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装修,必须采用E1类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
4.3.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取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4.3.11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氡的释放量不应大于0.10%,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量的限量》的规定。
1 Ci =3.7×1010 Bq,物质的放射性剂量单位照射量伦琴(R) 库仑/千克(C/kg) 1R=2.58×10-4C/kg吸收剂量拉德(rad) 戈[瑞](Gy) 1Gy=100rad吸收剂量率戈瑞每小时(Gy/h)剂量当量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rem剂量当量率希[沃特]希伏每小时(Sv/h)空气中:1Sv= 1Gy=100R一、国际标准(我国执行此标准)1990年1、放射性工作人员:20mSv/年(10mSv/小时)2、一般公众人员:1mSv/年(0.52mSv/小时)注:以上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建议和中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规定。
二、单位换算等知识:1mSv/h=100mR/h 1nCkg-1/h=4mR/h 1mR/h=1γ(原核工业找矿习惯用的单位)放射性活度: 1Ci=3.7×1010Bq=37GBq1mCi=3.7×107Bq=37MBq 1mCi=3.7×104Bq=37KBq1Bq=2.703×10-11Ci=27.03pci照射量: 1R=103mR=106mR 1R=2.58×10-4Ckg-1吸收剂量:1Gy=103mGy=106mGy 1Gy=10Orad 100mrad=1mGy剂量当量: 1Sv=103mSv=106mSv 1Sv=10Orem 100mrem=1mSv其他: 1Sv相当于1Gy 1克镭=0.97Ci≈1Ci氡单位: 1Bq/L=0.27rem=0.27×10-lOCi/L三、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值的计算:A=Aoe-lt l=ln2/T1/2 T1/2为半衰期Ao己知源强度A是经过时间t后的强度根据放射性衰变计算表查表计算放射性屏蔽:不同物质的减少一半和减少到1/10值(cm)四、放射源与距离的关系:放射源强度与距离的平方乘反比X=A.r/R2A:点状源的放射性活度;R:与源的距离;r:照射量率常数注: Ra-226 (t=1608 年) r=0.825伦.米2/小时.居里Cs-137 (t=29.9 年) r=0.33伦.米2/小时.居里Co-60 (t=5.23 年) r=1.32伦.米2/小时.居里。
一、国际标准(我国执行此标准)1990年1、放射性工作人员:20mSv(希)/年(有些资料为50)(10μSv/小时)2、一般公众人员:1mSv/年(有些资料为5)(0.52μSv/小时)二、单位换算等知识:1μSv/h=100μR/h 1nc/kg.h=4μR/h1μR=1γ(原核工业找矿习惯用的单位) 放射性活度:1Ci(居里)=1000mCi 1mCi=1000μci1Ci=3.7×1010Bq(贝克) =37GBq1mCi=3.7×107Bq =37MBq1μCi=3.7×104Bq=37KBq1Bq=2.703×10-11Ci=27.03pci照射量: 1R=103mR=106μR 1R=2.58×10-4c/kg吸收计量: 1Gy=103mGy=106μGy 1Gy=100rad 100μrad=1μGy计量当量: 1Sv(希)=103mSv=106μSv 1Sv=100rem (雷姆)100μrem=1μSv其他: 1Sv相当1Gy 1克镭=0.97Ci ≈1Ci氡单位: 1Bq/L=0.27em=0.27×10-10Ci/L三、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值的计算:A=A0eλ-t t=T1/2 ; A0已知源强 A是经过时间后的多少根据放射性衰变计算表查表计算放射性屏蔽:四、放射源与距离的关系:放射源强度与距离的平方乘反比。
X=A.г/R2 A:点状源的放射性活度; R:与源的距离;г:照射量率常数注:Ra—226 (t 1608年 ) г=0.825伦.米2/小时.居里Cs—137 (t 29.9年 ) г= 0.33伦.米2/小时.居里Co—60 (t 5.23年 ) г=1.32伦.米2/小时.居里。
一、国际标准(我国执行此标准)1990年
1、放射性工作人员:20mSv/年(10mSv/小时)
2、一般公众人员: 1mSv/年(0.52mSv/小时)
二、单位换算等知识:
1mSv/h=100mR/h 1nCkg-1/h=4mR/h
1mR/h=1γ(原核工业找矿习惯用的单位)
放射性活度: 1Ci=3.7×1010Bq=37GBq
1mCi=3.7×107Bq=37MBq
1mCi=3.7×104Bq=37KBq
1Bq=2.703×10-11Ci=27.03pci
照射量: 1R=103mR=106mR 1R=2.58×10-4Ckg-1吸收剂量:1Gy=103mGy=106mGy 1Gy=10Orad 100mrad=1mGy 剂量当
量: 1Sv=103mSv=106mSv 1Sv=10Orem 100mrem=1mSv
其他: 1Sv相当于1Gy 1克镭=0.97Ci≈1Ci
氡单位: 1Bq/L=0.27em=0.27×10-lO Ci/L
三、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值的计算:
A=A0e-lt l=ln2/T1/2 T1/2为半衰期 A o己知源强度 A 是经过时间t后的强度
根据放射性衰变计算表查表计算放射性屏蔽:
四、放射源与距离的关系:
放射源强度与距离的平方乘反比。
X=A.r/R2 A:点状源的放射性活度; R:与源的距离;
r:照射量率常数
注: Ra-226 (t=1608 年) r=0.825伦.米2/小时.居里
Cs-137 (t=29.9 年) r=0.33伦.米2/小时.居里
Co-60 (t=5.23 年) r=1.32伦.米2/小时.居里。
第39卷第6期核 化 学 与 放 射 化 学Vol.39No.6 2017年12月Journal of Nuclear and RadiochemistryDec.2017深圳近岸海域海水及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水平丁敏霞1,2,刘国卿1, ,苏玲玲1,冯江平2,时劲松2,罗 奇11.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广东深圳 518060;2.深圳市核与辐射管理中心,广东深圳 518049摘要:采集并分析了深圳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水平。
结果表明,海水中226Ra、232Th、40K和137Cs的活度浓度分别为12.8~42.6Bq/m3(平均值为(24.2±8.6)Bq/m3)、3.2~15.6Bq/m3(平均值为(8.8±3.6)Bq/m3)、529.7~974.1Bq/m3(平均值为(786.4±158.4)Bq/m3)和1.7~3.7Bq/m3(平均值为(2.6±0.7)Bq/m3);沉积物中226Ra、232Th、40K和137Cs的比活度分别为17.9~35.0Bq/kg(平均值为(26.5±5.4)Bq/kg)、32.9~59.8Bq/kg(平均值为(43.2±9.1)Bq/kg)、326.2~415.3Bq/kg(平均值为(364.2±32.4)Bq/kg)和0.9~3.5Bq/kg(平均值为(1.8±0.8)Bq/kg);海水及沉积物中110Agm的含量均低于检测限。
深圳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水平与我国其它海域相当,未见大亚湾海域海水及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含量异常。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海水;沉积物;深圳近岸海域中图分类号:P73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9950(2017)06 0442 05犱狅犻:10.7538/hhx.2017.YX.2016067犚犪犱犻狅狀狌犮犾犻犱犲狊犻狀犛犲犪狑犪狋犲狉犪狀犱犛犲犱犻犿犲狀狋狊犉狉狅犿犖犲犪狉 犛犺狅狉犲犃狉犲犪狅犳犛犺犲狀狕犺犲狀DINGMin xia1,LIUGuo qing1, ,SULing ling1,FENGJiang ping2,SHIJin song2,LUOQi11.InstituteofAppliedNuclearTechnology,CollegeofPhysicsandEnergy,ShenzhenUniversity,Shenzhen518060,China;2.ShenzhenNuclearandRadiationManagementCenter,Shenzhen518049,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Inthisstudy,seawaterandsedimentwerecollectedfromthenear shoreareaofShenzhenandanalyzedforradionuclides.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radioactiveconcen trationof226Ra,232Th,40Kand137Csintheseawaterareintherangeof12.8 42.6Bq/m3(averaged(24.2±8.6)Bq/m3),3.2 15.6Bq/m3(averaged(8.8±3.6)Bq/m3),529.7 974.1Bq/m3(averaged(786.4±158.4)Bq/m3)and1.7 3.7Bq/m3(averaged(2.6±0.7)Bq/m3),respectively.Inthesediment,thespecificactivityareintherangeof17.9 35.0Bq/kg(averaged(26.5±5.4)Bq/kg),32.9 59.8Bq/kg(averaged(43.2±9.1)Bq/kg),326.2 415.3Bq/kg(averaged(364.2±32.4)Bq/kg)and0.9 3.5Bq/kg(averaged 收稿日期:2016 06 27;修订日期:2016 11 02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A030313037);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JCYJ20150324141711585);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0851 1361S200C262) 作者简介:丁敏霞(1990—),女,湖南岳阳云溪人,硕士,从事核分析技术研究 通信联系人:刘国卿(1977—),男,广东梅州平远人,博士,教授,从事核技术应用研究,E mail:liugq@szu.edu.cn(1.8±0.8)Bq/kg),respectively.Theradioactiveconcentrationsof110Agmintheseawaterandsedimentareallbelowthedetectionlimit.Theradioactiveconcentrationoftheseradio nuclidesfallintherangeofthoseobtainedfromothernear shoreareasofChina,andnoabnormalradioactivitynuclidelevelareobservedinseawaterandsedimentsamplesfromDayaBay.犓犲狔狑狅狉犱狊:radionuclide;seawater;sediment;near shoreareaofShenzhen 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分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如238U、232Th、226Ra、40K等,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另一类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如60Co、90Sr、137Cs、131I等。
自来水的水质标准
自来水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用水来源之一,其水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自来水水质标准,以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
以下是中国的自来水水
质标准。
一、污染物限量
1、总大肠菌群:每100毫升不超过100个
2、化学需氧量:不超过15毫克/升
二、生物指标
1、口感:5级,要求水质透明清澈、味道纯净清爽、无异味
2、色度:10度以下,要求水体颜色无明显变化,色泽清淡
3、臭味:无异味
三、放射性指标
1、总α放射性:0.1倍国家公认的饮水卫生卫生标准(基准值:0.1×10^-6Ci/L)
四、其他指标
1、pH值:6.5~8.5
2、电导率:不超过1500微西门子/厘米
3、溶解性有机物:不超过3.0毫克/升
以上就是中国自来水水质标准的详细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随时关注自来水
水质情况,尽量避免饮用污染严重的自来水。
另外,如果水质不达标,应及时向有关部门
反映情况,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用水安全。
分类序号项目标准报告1总大肠菌群GB/T5750.12-2006中2.2报告2耐热大肠菌群GB/T5750.12-2006中3.2报告3大肠埃希氏菌GB/T5750.12-2006中4.2报告4菌落总数GB/T5750.12-2006中1.1报告5砷GB/T5750.6-2006中6.1报告6镉GB/T5750.6-2006中9.1报告7铬(六价)GB/T5750.6-2006中10.1报告8铅GB/T5750.6-2006中11.1报告9汞GB/T5750.6-2006中8.1报告10硒GB/T5750.6-2006中7.1报告11氰化物GB/T5750.5-2006中4.2报告12氟化物GB/T5750.5-2006中3.2报告13硝酸盐(以N计)GB/T5750.5-2006中5.3报告14三氯甲烷GB/T5750.10-2006中1报告15四氯化碳GB/T5750.8-2006中1.2报告16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GB/T5750.10-2006中13.2报告17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GB/T5750.11-2006中6时)报告18色度(铂钴色度单位)GB/T5750.4-2006中1.1报告19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GB/T5750.4-2006中2.1报告20臭和味GB/T5750.4-2006中3.1报告21肉眼可见物GB/T5750.4-2006中4.1报告22pH GB/T5750.4-2006中5.1报告23铝GB/T5750.6-2006中1.1报告24铁GB/T5750.6-2006中2.1报告25锰GB/T5750.6-2006中3.1报告26铜GB/T5750.6-2006中4.2.1报告27锌GB/T5750.6-2006中5.1报告28氯化物GB/T5750.5-2006中2.2报告29硫酸盐GB/T5750.5-2006中1.2报告30溶解性总固体GB/T5750.4-2006中8.1报告31总硬度(以CaCO3计)GB/T5750.4-2006中7.1报告32耗氧量(COD Mn法,以O2计)GB/T5750.7-2006中1.1报告33挥发酚类(以苯酚计)GB/T5750.4-2006中9.1报告34阴离子合成洗涤剂GB/T5750.4-2006中10.1报告35总α放射性GB/T5750.13-2006中1.1报告36总β放射性GB/T5750.13-2006中2.1报告37二氧化氯(ClO2,)GB/T5750.11-2006中4.4报告38贾第鞭毛虫GB/T5750.12-2006中5.1报告39隐孢子虫GB/T5750.12-2006中6报告40锑GB/T5750.6-2006中19.1报告41钡GB/T5750.6-2006中16.2报告42铍GB/T5750.6-2006中20.4报告43硼GB/T5750.5-2006中8.2报告44钼GB/T5750.6-2006中13.2报告45镍GB/T5750.6-2006中15.2报告46银GB/T5750.6-2006中12.1报告47铊GB/T5750.6-2006中21.1报告48氯化氰(以CN- 计)GB/T5750.10-2006中11.1报告49一氯二溴甲烷GB/T5750.10-2006中4报告50二氯一溴甲烷GB/T5750.10-2006中3报告51二氯乙酸GB/T5750.10-2006中9.1报告521,2-二氯乙烷GB/T5750.8-2006中2.1报告53二氯甲烷GB/T5750.10-2006中5.1报告54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的总和)GB/T5750.10-2006中1报告551,1,1-三氯乙烷GB/T5750.8-2006中3.1报告56三氯乙酸GB/T5750.10-2006中10报告57三氯乙醛GB/T5750.10-2006中8.1报告582,4,6-三氯酚CJ/T146-2001报告59三溴甲烷GB/T5750.10-2006中2报告60七氯GB/T5750.9-2006中19.1报告61马拉硫磷GB/T5750.9-2006中7报告62五氯酚CJ/T146-2001报告63六六六(总量)GB/T5750.9-2006中2.2报告64六氯苯GB/T5750.9-2006中20报告65乐果GB/T5750.9-2006中8报告66对硫磷GB/T5750.9-2006中4.2报告67灭草松EPA方法525.2报告68甲基对硫磷GB/T5750.9-2006中5报告69百菌清GB/T5750.9-2006中9.1报告70呋喃丹GB/T5750.9-2006中15.1报告71林丹GB/T5750.9-2006中3报告72毒死蜱GB/T5750.9-2006中16.1报告73草甘膦GB/T5750.9-2006中18.1报告74敌敌畏GB/T5750.9-2006中14报告75莠去津GB/T5750.9-2006中17.1报告76溴氰菊酯GB/T5750.9-2006中11.2报告772,4-滴EPA方法525.2报告78滴滴涕GB/T5750.9-2006中1.2报告79乙苯GB/T5750.8-2006中21报告80二甲苯(总量)GB/T5750.8-2006中20报告811,1-二氯乙烯GB/T5750.8-2006中5.1报告821,2-二氯乙烯GB/T5750.8-2006中6报告831,2-二氯苯GB/T5750.8-2006中25报告841,4-二氯苯GB/T5750.8-2006中26报告85三氯乙烯GB/T5750.8-2006中7报告86三氯苯(总量)GB/T5750.8-2006中27报告87六氯丁二烯GB/T5750.8-2006中44.1报告88丙烯酰胺EPA方法8316报告89四氯乙烯GB/T5750.8-2006中8报告90甲苯GB/T5750.8-2006中19报告91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EPA方法525.2报告92环氧氯丙烷GB/T5750.8-2006中17.1报告93苯GB/T5750.8-2006中18.4报告94苯乙烯GB/T5750.8-2006中35报告95苯并(α)芘GB/T5750.8-2006中9.1报告96氯乙烯GB/T5750.8-2006中4.2报告97氯苯GB/T5750.8-2006中23.1报告98微囊藻毒素-LR GB/T5750.8-2006中13.1报告99氨氮(以N计)GB/T5750.5-2006中9.1报告100硫化物GB/T5750.5-2006中6.1报告101钠GB/T5750.6-2006中22.3报告102余氯GB/T5750.11-2006中1.1报告103总氯GB/T5750.11-2006中3.1报告104臭氧GB/T5750.11-2006中5.3报告105甲醛GB/T5750.10-2006中6.1报告106溴酸盐GB/T5750.10-2006中14.2标准检出限结果报出微生物指标 (2.1)多管发酵法、(2.2)滤膜法未检出整数微生物指标 (3.1)多管发酵法、(3.2)滤膜法未检出整数微生物指标 (4.1)多管发酵法、(4.2)滤膜法未检出整数微生物指标 (1.1)平皿计数法未检出整数金属指标 (6.1)氢化物原子荧光法<2.0×10-40.×金属指标 (9.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050.×××金属指标(10.1)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0.0040.×××金属指标 (11.1)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250.×××金属指标 (8.1)原子荧光法<3.0×10-50.×金属指标(7.1)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4.0×10-40.×无机非金属指标 (4.2)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0.0020.×××无机非金属指标 (3.2)离子色谱法<0.010.××无机非金属指标 (5.3)离子色谱法<0.010.××消毒副产物指标 (1)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50.××××有机物指标 (1.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10.××××消毒副产物指标 (13.2) 离子色谱法<0.010.××消毒剂指标(6)离子色谱法<0.010.××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1.1)铂-钴标准比色法<5整数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2.1)散射法-福尔马肼标准<0.50.×××或1.××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3.1)嗅气和尝味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4.1)直接观察法 /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5.1)玻璃电极法 /0.××金属指标 (1.1)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0.0080.×××金属指标 (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50.××金属指标 (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10.××金属指标(4.2.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50.××金属指标 (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50.××无机非金属指标 (2.2)离子色谱法<0.10.×无机非金属指标 (1.2)离子色谱法<0.10.×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8.1)称量法<1整数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7.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1整数有机物综合指标 (1.1)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0.050.××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9.1)(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0.0020.×××萃取分光光度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10.1)亚甲蓝分光光度法<0.050.×××放射性指标 (1.1)低本底总ɑ检测法<0.016两位有效数字放射性指标 (2.1)薄样法<0.028两位有效数字消毒剂指标 (4.4)现场测定法<0.010.××微生物指标 (5.1)免疫磁分离荧光抗体法<0.1个/L0.x微生物指标 (6)免疫磁分离荧光抗体法<0.1个/L0.x金属指标 (19.1)氢化物原子荧光法<2.0×10-40.×金属指标 (16.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0010.×××金属指标 (20.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00020.××××无机非金属指标 (8.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0110.×××金属指标(13.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0080.×××金属指标 (15.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0060.×××金属指标 (12.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250.×××金属指标 (21.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0010.×××××消毒副产物指标 (11.1)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0.010.××消毒副产物指标 (4)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10.××消毒副产物指标(3)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50.×××消毒副产物指标 (9.1)液液萃取衍生气相色谱法<0.00020.×××有机物指标 (2.1)顶空气相色谱法<0.0050.×××消毒副产物指标 (5.1)顶空气相色谱法<0.002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 (1)毛细管柱<0.10.×气相色谱法有机物指标 (3.1)气相色谱法<0.0050.×××消毒副产物指标 (10) 液液萃取衍生气相色谱法<0.00020.×××消毒副产物指标 (8.1)气相色谱法<0.00050.××××CJ/T146-2001城市供水水质检测方法标准城市供水酚<0.0010.×××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分析法消毒副产物指标 (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10.××农药指标 (19.1)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0.000020.×××××农药指标 (7)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20.××××CJ/T146-2001城市供水水质检测方法标准城市供水酚<0.00050.××××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分析法农药指标 (2.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080.×××××农药指标 (20)气相色谱法<0.000050.×××××农药指标 (8)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20.××××农药指标 (4.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20.××××生活饮用水EPA方法 (525.2)高压液相色谱法<0.0010.×××农药指标 (5)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20.××××农药指标 (9.1)气相色谱法<0.000040.×××××农药指标 (15.1)高压液相色谱法<0.00020.××××农药指标 (3)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040.×××××农药指标 (16.1)气相色谱法<0.0020.×××农药指标 (18.1)高压液相色谱法<0.000150.×××农药指标 (14)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10.×××××农药指标 (17.1)高压液相色谱法<0.00050.××××农药指标 (11.2)高压液相色谱法<0.0010.×××生活饮用水EPA方法 (525.2)高压液相色谱法<0.00040.××××农药指标(1.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080.×××××有机物指标 (21)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120.×××有机物指标 (20)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150.×××有机物指标(5.1)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0.0050.×××有机物指标 (6)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0.0050.×××有机物指标 (25)气相色谱法<0.0040.×××有机物指标 (26)气相色谱法<0.0040.×××有机物指标 (7)填充柱气相色谱法<0.0050.×××有机物指标 (27)气相色谱法<0.00030.××××有机物指标 (44.1)气相色谱法<0.0000050.××××××生活饮用水EPA方法 (8316)高压液相色谱法<0.00020.××××有机物指标 (8)填充柱气相色谱法<0.0050.×××有机物指标 (19) 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60.×××生活饮用水EPA方法 (525.2)高压液相色谱法<0.0010.×××有机物指标 (17.1)气相色谱法<0.00040.××××有机物指标 (18.4)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40.××××有机物指标 (35)气相色谱法<0.00120.×××有机物指标 (9.1)高压液相色谱法<2.0×10-60.××××××有机物指标 (4.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0.00020.××××有机物指标 (23.1)气相色谱法<0.0040.×××有机物指标 (13.1)高压液相色谱法<0.00040.××××无机非金属指标 (9.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0.020.××无机非金属指标(6.1) N, 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0.020.××法金属指标 (2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0050.×××消毒剂指标 (1.1)N, 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0.010.××消毒剂指标 (3.1)N, 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0.010.××消毒剂指标 (5.3) 靛蓝现场测定法<0.010.××消毒副产物指标 (6.1)AHMT分光光度法<0.050.××消毒副产物指标 (14.2)离子色谱法-碳酸盐系统淋洗<0.0020.×××液。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9卷第1期放射性核素标记GLP.1及其类似物显像的研究进展尹红燕,周翔,张一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核医学科,上海200025)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l;放射性核素显像;胰岛素瘤中图分类号:R81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2870(2010)01-0087-03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类很多恶性肿瘤中都有特异性多肽受体的高水平表达【n。
研究表明,肿瘤受体显像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强、显像时间短、穿透能力强、肿瘤靶/本底比高、几乎无免疫反应等优点。
已在甲状腺癌、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肿瘤)、嗜铬细胞瘤、小细胞癌等多种肿瘤得到应用。
其中生长抑素受体核索显像已经成为GEP肿瘤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l(GLP-I)及其类似物核素标记显像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是极具潜力的GEP肿瘤显像多肽,现综述如下。
GLP一1及其类似物GLP.1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是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是血管活性肠肽,分泌索,胰升糖素超家族一员。
GLP-1(9.36)和GLP-l(7.37)作为其两种生物学活性形式,是同时合成和分泌的,分泌以前者为主。
GLP.1不但在胰岛的d细胞表达.且在肠道L细胞和脑干某些神经元细胞上都有表达。
其有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能抑制胰升糖素、抑制胃肠分泌和胃肠动力。
也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
GLP-1是一个小肠激素,它刺激13细胞餐后胰岛素分泌。
GLP.1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主要是通过朗格罕氏岛的胰腺细胞特异受体介导的13l。
近年来研究发现GLP-I能刺激B细胞的增生和新生B细胞的分化。
但GLP-l的体内半衰期短,仅2rain左右[41。
主要在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peptidase.IV,DPP-IV)的作用下快速降解.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1总α放射性1.1低本底总α检测法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种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α放射性核素的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的方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α放射性核素(不包括在本法规定条件下属于挥发性核素)的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
如果生活饮用水中含有226Ra,从固体残渣灼烧到样品源测量完毕期间产生的α放射性子体——222Rn对测定结果有干扰。
通过缩短灼烧后固体残渣及制成样品源的放置时间可以减少干扰;通过定期测量固体残渣α放射性活度随放置时间增长而增长的情况可以扣除这一干扰。
经过扩展,本法也可用于测定含盐水和矿化水的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但灵敏度有所下降。
本法的探测限取决于水样所含无机盐量、计数测量系统的计数效率、本底计数率、计数时间等多种因素。
在典型条件下,本法的探测限为1.6×10-2B q/L。
1.1.2原理将水样酸化,蒸发浓缩,转化为硫酸盐,于350℃灼烧。
残渣转移至样品盘中制成样品源,在低本底α、β测量系统的α道测量α计数。
对于生活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的检测,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用电镀源测定测量系统的仪器计数效率,再用实验测定有效厚度的厚样法;第二,通过待测样品源与含有已知量标准物质的标准源在相同条件下制样测量的比较测量法;第三,用已知质量活度的标准物质粉末制备成一系列不同质量厚度的标准源、测量给出标准源的计数效率与标准源质量厚度的关系、绘制α计数效率曲线的标准曲线法。
检测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任选其一即可。
1.1.3试剂除非另有说明,本法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所有试剂的放射性本底计数与仪器的本底计数比较,不应有显著差异。
1.1.3.1硝酸(ρ20=1.42g/mL)。
1.1.3.2硝酸溶液(1+1)。
1.1.3.3硫酸(ρ20=1.84g/mL)。
1.1.3.4丙酮。
1.1.3.5标准源1.1.3.5.1电镀源电镀源活性区面积与样品源面积相同,表面α粒子发射率为2~20粒子数/S(2 方向)。
一、国际标准(我国执行此标准)1990年1、放射性工作人员:20mSv/年(10μSv/小时)2、一般公众人员:1mSv/年(0.52μSv/小时)二、单位换算等知识:1μSv/h=100μR/h1nc/kg.h=4μR/h1μR=1γ(原核工业找矿习惯用的单位)放射性活度:1Ci=1000mCi1mCi=1000μc i1Ci=3.7×1010Bq =37GBq1mCi=3.7×107Bq=37MBq1μCi=3.7×104Bq=37KBq1Bq=2.703×10-11Ci=27.03pci照射量:1R=103mR=106μR1R=2.58×10-4c/kg吸收计量:1Gy=103mGy=106μGy1Gy=100rad100μra d=1μGy计量当量:1Sv=103mSv=106μSv1Sv=100rem100μre m=1μSv其他:1Sv相当1Gy1克镭=0.97Ci ≈1Ci氡单位:1Bq/L=0.27em=0.27×10-10Ci/L三、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值的计算:A=A0eλ-t t=T1/2;A0已知源强A是经过时间后的多少根据放射性衰变计算表查表计算四、放射源与距离的关系:放射源强度与距离的平方乘反比。
X=A.г/R2A:点状源的放射性活度;R:与源的距离;г:照射量率常数注:Ra—226 (t 1608年 )г=0.825伦.米2/小时.居里Cs—137 (t 29.9年) г= 0.33伦.米2/小时.居里Co—60 (t 5.23年) г=1.32伦.米2/小时.居里一、国际标准(我国执行此标准)1990年1、放射性工作人员:20mSv/年(10μSv/小时)2、一般公众人员:1mSv/年(0.5μSv/小时)二、单位换算等知识:1R=2.58×10-4C•kg-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1总α放射性1.1低本底总α检测法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种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α放射性核素的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的方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α放射性核素(不包括在本法规定条件下属于挥发性核素)的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
如果生活饮用水中含有226Ra,从固体残渣灼烧到样品源测量完毕期间产生的α放射性子体——222Rn对测定结果有干扰。
通过缩短灼烧后固体残渣及制成样品源的放置时间可以减少干扰;通过定期测量固体残渣α放射性活度随放置时间增长而增长的情况可以扣除这一干扰。
经过扩展,本法也可用于测定含盐水和矿化水的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但灵敏度有所下降。
本法的探测限取决于水样所含无机盐量、计数测量系统的计数效率、本底计数率、计数时间等多种因素。
在典型条件下,本法的探测限为1.6×10-2B q/L。
1.1.2原理将水样酸化,蒸发浓缩,转化为硫酸盐,于350℃灼烧。
残渣转移至样品盘中制成样品源,在低本底α、β测量系统的α道测量α计数。
对于生活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的检测,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用电镀源测定测量系统的仪器计数效率,再用实验测定有效厚度的厚样法;第二,通过待测样品源与含有已知量标准物质的标准源在相同条件下制样测量的比较测量法;第三,用已知质量活度的标准物质粉末制备成一系列不同质量厚度的标准源、测量给出标准源的计数效率与标准源质量厚度的关系、绘制α计数效率曲线的标准曲线法。
检测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任选其一即可。
1.1.3试剂除非另有说明,本法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所有试剂的放射性本底计数与仪器的本底计数比较,不应有显著差异。
1.1.3.1硝酸(ρ20=1.42g/mL)。
1.1.3.2硝酸溶液(1+1)。
1.1.3.3硫酸(ρ20=1.84g/mL)。
1.1.3.4丙酮。
1.1.3.5标准源1.1.3.5.1电镀源电镀源活性区面积与样品源面积相同,表面α粒子发射率为2~20粒子数/S(2 方向)。
此源用于测定测量装置的计数效率和监督测量装置稳定性。
1.1.3.5.2天然铀标准溶液用可溯源到国家标准的商品天然铀标准溶液稀释,或按下述方法配制:取一定量光谱纯八氧化三铀置于蒸发皿中,放入高温炉(1.1.4.5),在500℃下灼烧20min,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准确称取0.461g八氧化三铀放入250mL烧杯,用少量硝酸(1.1.3.2)加热溶解,冷却后,将溶液转入1000mL容量瓶,用少量水洗涤称量瓶及烧杯3次,洗涤液并入1000mL 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标准溶液的α放射性体积活度为10.0Bq/mL。
1.1.3.5.3241Am或天然铀标准物质粉末241Am或天然铀标准物质粉末应是国家标准部门推荐使用的,标准物质的基质应与水蒸发残渣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状态,标准物质的放射性质量活度应经准确标定并给出了不确定度。
1.1.4仪器、设备1.1.4.1低本底α、β测量系统。
1.1.4.2样品盘:样品盘应是有盘沿的不锈钢盘,厚度不小于250mg/cm2。
样品盘的直径应与探测器灵敏区直径及仪器内置托架相匹配。
1.1.4.3不锈钢压样器,应与样品盘(1.1.4.2)相匹配。
1.1.4.4分析天平,感量0.1mg。
1.1.4.5高温炉,0~500℃可调,能在能在350℃±10℃下控温加热。
1.1.4.6电热板,1000W,可调温。
1.1.4.7红外线干燥灯,250W。
1.1.4.8瓷蒸发皿,125mL。
1.1.4.9聚乙烯扁桶,10L,带密封盖。
1.1.5水样的采集与储存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取样方法及水样的保存方法,应符合GB/T 12997~12999的规定。
按每1L水样加20mL±1mL硝酸(1.1.3.1)的比例,将相应量硝酸加入聚乙烯扁桶(1.1.4.9)中,再采集水样。
记录水样采集日期。
水样宜低温下储存,并尽快分析。
1.1.6操作方法1.1.6.1水样蒸发1.1.6.1.1取一定量的水,例如能产生固体残渣量10A mg~30A mg(A为样品源面积,cm2)的确定体积水样,分次加入2000mL烧杯,使水样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一半,在可调温电热板(1.1.4.6)上加热,于微沸条件下蒸发浓缩,直至全部水样浓缩至大约100mL。
注:待分析水样的无机盐含量可通过预试验测定。
如果水中无机盐含量很低,为满足产生10Amg残渣量须蒸干水样体积过大,实际操作有困难,可适当减少分析水样体积,但所产生残渣量不得少于5Amg。
1.1.6.1.2将浓缩液转移至250mL烧杯中,用少量硝酸(1.1.3.2)分次洗涤2000mL烧杯,合并洗涤液于250mL烧杯中,将样品置于电热板上继续在微沸条件下蒸发浓缩,直至约50mL,冷却。
1.1.6.1.3将浓缩液转入已预先在350℃下恒重的瓷蒸发皿(1.1.4.8),用少量水分次仔细洗涤烧杯,洗涤液并入瓷蒸发皿。
1.1.6.2硫酸盐化将1mL硫酸(1.1.3.3)沿器壁缓慢加入瓷蒸发皿,与浓缩液充分混合后,置于红外灯下小心加热、蒸干(防止溅出!)。
待硫酸冒烟后,将蒸发皿移置电热板上继续加热蒸干(应控制电热板温度不高于350℃),直至将烟雾赶尽。
注:若根据预试验测定结果固体残渣量超过1g,应相应增加硫酸用量。
1.1.6.3灼烧将蒸发皿连同残渣放入高温炉(1.1.4.5)在350℃±10℃下灼烧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记录从高温炉取出样品的日期和时间。
准确称量蒸发皿连同固体残渣的质量,用差减法计算灼烧后固体残渣质量(mg)。
1.1.6.4样品源制备用不锈钢样品勺将灼烧后称量过的固体残渣刮下,在瓷蒸发皿内用玻璃棒研细、混匀。
取7Amg~9Amg残渣放入已称量的样品盘(1.1.4.2),借助压样器(1.1.4.3)和丙酮(1.1.3.4)将固体粉末铺设均匀、平整。
在红外灯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
按1.1.6.5的方法,在低本底α、β测量系统(1.1.4.1)的α道进行α计数测量。
1.1.6.5 测量1.1.6.5.1 厚样法1.1.6.5.1.1 仪器计数效率测定在低本底α、β测量系统(1.1.4.1)的α道,测量已知表面发射率α电镀源(1.1.3.5.1)的计数率,按式(1)计算仪器计数效率:πε20q n n x i -=…………………(1) 式中: i ε ——测量系统α道在2π方向的计数效率;x n ——α电镀源的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0n ——测量系统的α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π2q ——电镀源在2π方向的α粒子表面发射率,单位为粒子数每秒(粒子数/s )1.1.6.5.1.2 有效厚度测定根据灼烧后至少产生30A mg 固体残渣量来确定取待分析水样体积(L ),使之分次加入2000mL 烧杯(水样体积不得超过烧杯容积的一半)。
准确吸取5mL 铀标准溶液(1.1.3.5.2),注入同一烧杯,按1.1.6.1~1.1.6.4操作。
分别称取0.5A,1A,2A,3A,4A,5A,7A,10A,20A,30A mg (A 为样品源活性区面积,cm 2)的固体残渣粉末制备成一系列质量厚度不等的测量源,在低本底α、β测量系统(1.1.4.1)的α道及与1.1.6.5.1.1相同的几何条件下,分别测量这一系列源的α净计数率。
以α净计数率对测量源的质量厚度(mg/cm 2)作图,绘制α自吸收曲线。
分别延长自吸收曲线的斜线段和水平线段,其交会点所对应的测量源的质量厚度即为由同一水样制备的样品源的有效厚度δ(mg/cm 2)由于样品源的有效厚度与组成它的物质的性质有关,因此当水样性质发生变化时,其样品源的有效厚度应重新测定。
若使用上述实验方法测定δ值有困难,可直接引用经验值,即δ= 4mg/cm 2。
1.1.6.5.1.3 样品源测量将被测水样残渣制成的样品源在与1.1.6.5.1.1相同的几何条件下进行α计数测量,测量时间按测量精度的要求确定(1.1.6.5.1.6)。
在每测量2~3个样品源后,应插入本底测量,以确认计数系统本底计数率稳定。
记录测量的起、止日期和时间。
1.1.6.5.1.4 本底测量用一清洁的空白样品盘测量计数系统的α本底计数率n 0。
测量时间应足够长,以保证测定结果具有足够的精度。
1.1.6.5.1.5 计算按式(2)计算水中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
SV F n n W A i x V δεα02.12)(40⨯⨯-=…………………(2) 式中:αV A —— 水中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单位为贝可每升(Bq/L );W —— 水样蒸干后的残渣质量,单位为毫克(mg );n x \ —— 样品源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n 0 —— 测量系统的α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F —— α放射性回收率(F ≤1,用小数表示);εi —— 测量系统的仪器计数效率(用小数表示);V —— 水样体积,单位为升(L );δ—— 样品源的有效厚度,单位为毫克每平方厘米(mg/cm 2);S —— 样品源的活性区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2);1.02 —— 每1L 水样加入20mL 硝酸的体积修正系数;2 —— 将仪器计数效率εi 从2π方向校正成4π方向的校正系数;4 —— 样品源2π方向表面逸出的α粒子数等于有效厚度内α衰变数的1/4的校正系数。
1.1.6.5.1.6 准确度准确度取决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当其他误差可以忽略时,不确定度等于计数的标准偏差。
A 标准偏差 SV F W t n t n S i x x AV δε02.124/00⨯⨯+= ……………………(3) 式中:S AV —— 由统计计数误差引起的水样总α放射性体积活度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单位为贝可每升(Bq/L );t x —— 样品源计数时间,单位为秒(s );t 0 —— 本底计数时间,单位为秒(s )。
B 相对标准偏差 )/(000n n t n t n E x x x -+= ……………………(4) 式中:E —— 样品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
C 样品源测量时间控制若已知样品源的计数率n x 和本底计数率n 0,及要求控制的相对标准偏差E ,样品源的测量时间按式(5)计算: ])/[()(2200E n n n n n t x x x x -+= ……………………(5) 式中:t x —— 样品源的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E —— 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的控制值,它应由权威机构根据水样体积活度分布及所带来的相对标准偏差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