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3).PPT
- 格式:ppt
- 大小:395.00 KB
- 文档页数:26
3.1高等教育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高校的系统,包括:学校的类别、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狭义高等学校学制指高等学校的修业年限。
学制建立的依据:1.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4.受本国学制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学制: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美国。
世界各国学制分为三个层次: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1)大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入学条件限制较宽松,特别是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层次(2)在一些国家同一层次的高校由于办学水平上存在差异,入学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3)在各个层次中,由于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办学方式和修业年限有一定差易,但总体上,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层次一般为2到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一般为3到4年,研究生教育层次则差异较明显;(4)各国在各个层次间既考虑到合理的分流,也注意到建立相互衔接和贯通的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学制:1.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修业年限:专科2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我国高等学校系统微观特征:○1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2由于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依然是稀缺资源,进入各层次高等学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
○3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总体上说比较刻板、单一的现状无多大改变。
理解(模糊:专科培养本科内容)3.2学位制度: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高等教育学》一、判断1.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它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2.1995年3月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出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指导思想),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教育的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对)3.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的范畴;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
4.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5.世界银行把教育内涵分为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
6.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可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等阶段。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
达到15~50%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大于50%时普及教育阶段。
7.总括起来,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学制宏观上表现为两大特征,即公立和私立高校两大系统并存,办学层次阶梯式分布。
8.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
对于学位获得者来说,学位不仅代表着他在知识等级中的地位,而且反映出他自身的学术能力。
学位并不代表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
9.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方式:统一入学考试方式;由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10.职称指的是任职资格。
职称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学术或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工作水平。
职称终身享有,职务有任期限制。
11.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以法国尤为典型。
2、权利分散性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