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性防护标准

放射性防护标准

放射性防护标准
放射性防护标准

放射性防护标准

自然环境中的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物质构成的辐射称为天然放射性本底,它是判定环境是否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基准。为防止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辐射损伤,保护环境,各国都制订了放射性防护标准。下面介绍我国《放射防护规定》中的部分标准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部分标准。

一、我国《放射防护规定》中的部分标准

(一)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居民每年限制剂量当量(见表8-5)。

表8-5 工作人员、居民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

注:①表内所列数值均指内、外照射的总剂量当量,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②16岁以下人员甲状腺的限制剂量当量为1.5×10-2Sv/a

(二)露天水源中限制浓度和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

表8-6为与环境关系密切的部分放射性核素的限制浓度和最大容许浓度。

表8-6 放射性同位素在露天水源中的限制浓度

和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

注:①露天水源的限制浓度值是为广大居民规定的,其他人员也适用此标准。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值是为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规定的,工作时间每周按40h计算。

②矿井下222Rn子体或220Rn子体的α潜能值不得大于4×104MeV/L。

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性工作场所以外地区空气中的限制浓度,按表8-6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乘以表8-7所列比值控制。

表8-7 比值控制

二、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

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见表8-8。

表8-8 国外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

注:①公众成员系指居民中的个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 中油安〔2012〕54号 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二○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所属企业)的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控(参)股子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作业的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并满足所在国家(地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三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许可、贮存、运输和使用,以及人员与场所监测、放射性废物贮存与处

置、辐射事故应急等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是集团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集团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章制度; (二)指导和监督专业分公司、所属企业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三)组织较大及以上辐射事故的调查。 第五条集团公司总部其他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放射性污染防治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专业分公司负责业务归口企业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落实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指导和监督业务归口企业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二)负责督促业务归口企业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放射防护措施投资,监督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以及隐患整改情况; (三)组织放射性污染防治培训;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案1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难点 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衰变方程以及衰变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同时学生说出三种衰变物 质的性质。 点评:开门见山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这能很快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做的事情,符合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通过复习巩固前面的知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有帮助的,有利于学生对人工转变的理解。 (二)进行新课

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H O He N 111784214 7 +→+ n C He Be 1012 6429 4+→+ 例: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1123Na 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1327Al 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816O 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1430Si 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学生: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点评:这部分主要为老师讲解,学生通过前面已学的知识来掌握新的知识。再通过例题进行巩固。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Al He P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学生:从这部分开始主要为学生自习和上网查找资料,一方面要掌握书本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有问题的地方及时向老师提问, 点评:这一节大部分为陈述性的知识,教学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掌握,如果让学生自习并上网查相关资料,他们一样可以掌握的很好,同时还能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射线: 射线测厚装置 烟雾报警器 放射治疗 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 学生要能说出如何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射线的。对于书本的几种事例要能够讲清楚工作的

EJ513-1990 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

F 79 EJ 513—1990 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 1990-08-10发布 1991-01-01实施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瑞汉、张荫荣。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的规格尺寸、物理机械性能、外观质量、材料、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与标志、运输与保管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渗透材料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的生产、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不适用于可渗透材料的和含铅的防护手套。 2 引用标准 HG 4—1455 工业手套 HG 4—874 胶乳制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的一般要求

HG 4—875 胶乳制品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EJ 23 两用乳胶手套 HG 4—876 胶乳制品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HG 4—1454 胶乳工业手套耐酸(碱)试验方法 3 规格与尺寸 3.1 短袖、中袖防护手套主要部位的尺寸和偏差,应符合HG 4—1455的规定(见表1)。 表1 mm 规格中指至边部的总长度号码双层厚度拇指根手掌处周长 短袖250±10小 +0.2 B 1.4 ?0.1 190~210 H 1.8 ±0.2 300±10中 +0.2 B 1.4 ?0.1 210~240 H 1.8 ±0.2 350±10大 +0.2 B 1.4 ?0.1 240~270 H 1.8 ±0.2 中袖400±15小 +0.2 B 1.4 ?0.1 190~210 H 1.8 ±0.2 450±15中 +0.2 B 1.4 ?0.1 210~240 H 1.8 ±0.2 500±15大 +0.2 B 1.4 ?0.1 240~270 H 1.8 ±0.2 注:B为薄型,H为厚型。 3.2 长袖防护手套主要部分位尺寸和偏差,应符合EJ 23的规定(见表2)。

上海市放射性污染防治若干规定

上海市放射性污染防治若干规定(2009年12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23 号令公布) 字体【大 中小】 【打 印】 【推 荐】 【纠 错】 【关 闭】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防治放射性污染,保障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部门职责) 上海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保部门)对本市范围内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县环保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以下工作: (一)Ⅳ类、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及相关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二)含放射源探伤装置在室外、野外探伤作业活动的监督管理及相关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三)受市环保部门委托,审批和颁发Ⅳ类、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销售、使用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本市卫生、公安、城市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信息共享)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环保部门)应当会同卫生、公安、城市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采取联席会议等形式,定期研究解决放射性污染防治有关问题,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环保部门应当组织建立放射性污染管理信息系统。环保、公安、卫生、城市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互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第五条(防治规划) 市环保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市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并纳入本市环境保护规划。 区、县环保部门应当根据市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本区、县放射性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第六条(禁止规定)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商住综合楼内生产、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或者Ⅰ类、Ⅱ类射线装置。 禁止向无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向超出辐射安全许可证规定的种类和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讲义之一 广州瑞发有限公司编制

第一章放射源 §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 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就是宏观的水。 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 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简单归纳一下: 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 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

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11H、 2 1H、3 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又如: 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 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 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 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 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生成放射性同位素,60CO就是把59CO放在反应堆里照射。吸收一个中子后变成的,所以60CO就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2放射性衰变和三种射线 放射性原子核通过自发地变化,放出射线和能量,同时自己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

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物的检测与防护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6), 842-84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17885252.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17885252.html,/10.12677/aep.2019.96110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in Groundwater Manjiao Guo Jingjiang Hydrological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Hydrological Bureau of Yangtze River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Hubei Received: Nov. 19th, 2019; accepted: Dec. 6th, 2019; published: Dec. 13th, 2019 Abstract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bod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Groundwater pollution is of concealment and complexity, and the harm of radioactive pollution is more difficult to detect. It can only be perceived with the help of special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uman radiation diseas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e new instru-ments and new technologies to monitor the radioactiv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roundwater, master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radiation injury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peo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tection principle, main structure and monitoring process of the latest domestic FYFS-400X series four channel low background α and β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detecting radioactivity in groundwater, analyzes the source and harm degree of groundwater radioactive pollu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radiation injury in laboratory analysis. Keywords Groundwater, Radioactive Pollution, Monitoring Methods, Safety Protection 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物的检测与防护 郭满姣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9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6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3日 摘要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水体,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且放射性污染危

第三章 3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3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1.在工业生产中,某些金属材料内部出现的裂痕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果不能够发现它们,可能 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自从发现放射线之后,则可以利用放射线进行探测,这是利用了() A.α射线产生的24He B.β射线的带电性质 C.γ射线的贯穿本领 D.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是利用它的射线和作为示踪原子两个方向开展的,γ射线的贯穿本领较强, 可以用来进行金属探伤.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2.(多选)防止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措施有() A.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深埋 B.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倒在下水道里 C.接触放射性物体的人员穿上防护服 D.严格和准确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剂量 解析:因为放射性污染物残存的时间比较长,且具有辐射性,故应将其深埋,A对,B错.铅具有一定的防 止放射性能力,接触放射性物体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并要控制一定的放射剂量,故C、D均正确. 答案:ACD 3.(多选)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钋(Po)发生衰变后,生成也具有放射性的氡气(Rn),而氡气有致 癌作用,为降低房间内的放射性污染,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加热使放射性物质分解 B.开窗通风 C.中和放射性物质 D.不使用放射性超标材料 解析: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地远离放射源,故最好的办法是不使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建材,或使氡气尽快 离开房间,开窗通风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故B、D正确. 答案:BD 4.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只不过四十多种, 而今天人工制造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一千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 成的牛胰岛素和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物质,当时所用的鉴别技术应该是() A.光谱分析 B.同位素示踪原子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案例

放射性污染案例 某年某月某日,山西省一位农民张某在该地区环境检测站宿舍工地干活,捡到一个亮晶晶的小东西,便放进了上衣口袋里,几小时后,便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十几天后,他便不明不白地死去。没过几天,在他生病期间照顾他的父亲和弟弟也得了同样的“病”而相继去世,妻子也病得不轻。后来经过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才找到了真正的病因,那个亮晶晶的小东西是废弃的钴60,其放射性强度高达10居里,足以“照死人”。经过调查,这个废弃的放射源——钴60是属于该地区科委的。20年前该地区的科委,为了培育良种,就在上海医疗器械厂的帮助下筹建了钴60辐照装置。后来,这几个钴源的克镭当量弱化,钴源装置不再需要。10年前,该科委迁往新址,原址由地区划归该地区的环境监测站,但是,钴60辐照室和两间附属操作室仍归科委占用。事发前一年,市环境监测站急于用地,省环保局便安排省放射环境管理站负责放射源的收储工作。这一年5月、6月间,该地区环境监测站白某与省放射环境管理站陈某、李某双方口头商定由省放射环境管理站对钴源进行倒装、储藏和运输。决定之后,省放射环境管理站找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专家韩某和L某,请他们到场帮助工作。6月20日,陈某、李某、韩某、 L某4人参加该地区环境监测站主持召开的“迁源论证会”。环境监测站未通知科委领导,只通知了钴源室的管理人员贺某。会上,当有人间到钴源数量时,贺某回答:“4个。”此外,到会专家也没有收集这些钴源的其他相关资料。6月26日,陈某、李某负责现场检测,韩某、卜某负责倒装技术操作,贺某等人协助倒装。操作中,韩某发现,钴源数量与贺某提供的情况有差别,其中之一颜色发暗,便向贺某问原因,贺某的解释是其中有一个是防止核泄漏的“堵头”。陈某和李某也未对钴源进行监测,遂将钴源倒装封存。钴源被拉走,巨大的危险却留下来。最终导致了前述事故的发生。 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在该起事故中,哪些人或单位应该负法律责任,责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 陈某与李某违反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五十六条第3款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发证机关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三)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未按照规定备案的。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托运人应当向承运人提交运输说明书、辐射监测报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装卸作业方法、安全防护指南,承运人应当查验、收存。托运人提交文件不齐全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放射性危害

放射性危害 1.放射性危害途径 ?外照射:外照射系指体外的X 、γ、β等射线对人体的照射 ?内照射:当α、β等放射性核素经食入、吸入、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体内引起的照射2.放射性危害影响因素 ?电离辐射的种类 ?照射剂量 ?剂量率 ?照射方式:间歇、持续;全身、局部 ?照射部位 ?受照个体差异:性别,年龄,敏感性 3.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遗传效应(后代中的随机性效应) ?胚胎和胎儿效应(遗传、确定效应) 1)确定性效应 是指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剂量越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愈大。 一般在辐射导致组织细胞大量死亡而超过机体的再生和代偿能力时,则出现确定性效应。由于这种损害效应是当受照剂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肯定发生,故称为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特点 ?存在‘剂量阈值’:超过‘阈剂量’值,才会产生效应。 ?效应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越严重。 ?临床表现:乏力、呕吐、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降低、白内障、性欲降低、皮肤红斑、溃疡、不同类型的放射病,直至死亡 ?某些确定性效应是特殊组织所独有的: 睾丸和卵巢的暂时和永久性不育 眼晶体的白内障 皮肤的良性损伤 骨髓内血细胞减少所致造血障碍 任何器官都能发生的炎症过程 2)随机性效应 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效应称为随机效应。如受照个体的癌症和遗传效应。如果照射后细胞DNA的损害和突变没有使细胞死亡,也没有得到正确修复,而是出现错误修复,这些修复的细胞可以保存继续增殖的能力,并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后代的细胞,演变成伴有特定DNA变化了的异常细胞克隆,造成细胞变异。 ?随机性效应的特点 ?主要表现是癌症发病率增加。 ?癌症发病率与接受的剂量有关,接受的剂量越大,癌症发病率越高 ?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无关。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3、吸收剂量 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20200521132458)

环境保护部令 部令第18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一次部务会议于2011年3月24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法规放射性令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三章? 人员安全和防护 第四章? 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管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应急报告与处理 第七章? 豁免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人员的安全和防护,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的管理以及豁免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 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五条?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 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置。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 信号。 第六条? 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次生危害。 第七条? 放射性同位素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放射性防护-核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放射性防护 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当照射剂量低于一定数值时,射线对人体没有伤害,如果人体受到射线的过量照射,便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对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避免放射性物质或射线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人体接受来自内外照射的剂量。 防止放射性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基本措施是:缩短接触时间,增大距离、屏蔽、遥控、机械化操作及个人防护等,以避免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减少对人体的照射剂量。对从事放射性作业或可能有放射性污染物存在场所,作业人员要进行系统的有关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的教育与训练,建立健全卫生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危险信号、色标和报警设施等。 1.控制辐射源法 一方面降低辐射源自身的辐射强度,另一方面采用封闭型辐射源。使用封闭型辐射源时,建筑物应符合以下特殊要求: (1)地点选择 一个较强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n×1013Bq量级的60Co相当的源,一般必须隔离在一个单独的建筑物内。中等强度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1013Bq以上的60Co相当的源,可设在建筑物一端的底层或地下室。但都应尽量避免建在人口稠密地区或居民的生活区,这样可以减少正常情况下和事故时受到照射的各类人员的总剂量即集体剂量(man·Sv)。 (2)屏蔽 一个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设计,除了要保证工作人员自身所受剂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以外,还必须保证相邻地区人员所受的剂量也不超过相应的规定。特别是上下左右前后均有人工作或居住时,必须满足相应的辐射安全标准。这就是说,在计算各方向所需的屏蔽厚度时,首先要确定屏蔽以后各方向的容许照射量率,这个容许的照射量率就是对在这个方向邻近地区工作和生活人员的防护标准。但是,有时这个标准,还要根据很多因素,例如相邻场所的使用情况及人员存在因子等综合考虑确定。有时天顶方向虽然无人居住或工作,但是强的γ射线束和中子辐射束穿过天顶后在空气中也会散射到地面上,造成此地面上辐射剂量超过相应标准。经验告诉我们,有时空气散射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离1.25米高的墙壁30厘米处的地面上放着3.7×1012Bq的60Co源,其散射辐射使离该墙另一侧的2米处一点地面上,产生的照射量率约为100毫伦/时。一个高约4米的照射室,当顶上的照射量率为1000微伦/秒时,在照射室外离照射室约3米处的地面上,其照射量率可达1微伦/秒左右。这些都是空气散射的结果。 辐照室一般是由样品照射室和操纵室组成的。照射室和操纵室之间由迷宫相连。迷宫是一种旨在减少辐照室入口处照射量率的防护结构。一般迷宫每节有2米长。迷宫拐弯次数和墙厚要根据辐射源大小确定,通常有2~3个拐弯就够了。透射的剂量贡献可按前面所述方法计算。迷宫内散射辐射的剂量贡献,可以粗略地估计为行进方向每改变一次就损失99%(仅指散射)。入口处的照射量率应降至2.5毫伦/时以下。 不工作时的辐射源,一般都存放在地下土井(另加屏蔽容器)或水井中。不会溶解的固体放射性物质,和封装严密的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用水井存放。照射不怕水泡的样品,也可以直接在水中操作,它的优点是易于观察以及在诸如改变几何位置等过程中样品连续受到照射。一般水深3米以上,即能满足中等强度辐射源的屏蔽要求。井壁要能防止渗水,并有较好的去污性质。水应定期更换,换前要测定水中放射性活度,符合排放标准的可作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水中有放射性污染时,从水中拿出的样品或别的工具(如水下照明行灯等),未经去污前都不能随便乱放,以免造成辐照室污染。水的pH值要严格控制,以防止对建筑材料和源的包装容器的腐蚀。水下照明可用水下白炽灯。

辐射安全与防护资格考试法规试题1

2020年国家改革了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的方式,由以前的培训机构代发合格证,改为网上培训,网上考核。也就是说以前的经验全部归零。本文是作者仔细研究了大纲后,总结出的部分法律法规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作者的希望就是通过做题来通过考试,毕竟看视频和背书太难了。 单选题 1:()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有关情况和科学知识。 A:县级 B: 市级 C: 省级 D:国务院 解析:正确答案是A:县级。 2:在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A:县级 B: 市级 C: 省级 D:国务院 解析:正确答案是A:县级。 3: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负责本单位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承担责任。 A: 放射性废物 B:放射性污染 C: 放射性危害 D:放射性事故 解析:正确答案是B:放射性污染

4: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业人员实行()制度;对从事放射性污染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A:许可证 B:资质管理 C:资格管理 D:任命 解析:正确答案是C资格管理。也有可能考对从事放射性污染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5:运输放射性物质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A :公安部 B:交通部 C:省级政府 D:国务院 解析:正确答案是D:国务院 6:核设施选址,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在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前,应当编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办理核设施选址批准文件。 A:环境报告表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环境文件 D:许可证申请文件 解析:正确答案是B:环境影响报告书。 7: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A:放射性污染 B:放射性危害

四川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四川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四川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1999年1月28日省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防止放射性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核设施建设、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放射性废物或放射性污染物处理、处置等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具体负责全省辐射项目污染及其环境的监测工作。 市(地、州)、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助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放射性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对在放射环境保护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五条新建对环境有辐射影响的建设项目,其选址定点应当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核设施建设项目选址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论证,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条新建、扩建、改建对环境有辐射影响的建设项目,以及从事含有放射性的来料加工生产,应当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核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若辐射项目的规模、工艺或地址发生变化,必须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后,超过两年还未进行设计、施工的,应当按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八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擅自批准实施未经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选址和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辐射项目。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对环境有辐射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套建设防治污染的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辐射项目防治污染设施应当由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工艺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该辐射项目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辐射项目防治污染设施的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验收同时进行。 第十条辐射项目退役,应编制退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退役实施方案,报省环境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 1402032026孙小飞环境工程(2)班摘要:本文阐述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危害 , 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 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重点探讨了间接防治、直接治理、采用耐辐射微生物、超积累植物和森林等修复技术的防治对策。只有通过有效方法进行治理和修复 , 才能起到阻截废气、废液、废渣进入土壤 ,控制污染源 , 使污染土壤恢复原有的功能。 关键词:放射性 ; 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 植物修复技术 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土壤,其传统的修复方法常破坏环境,因此,对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或修复技术是要视污染情况而定。目前釆取的方法,大致分为间接防治法、直接治理法和生物修复技术三种。 一.放射性污染防治 1.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间接防治法 间接防治就是先釆用机械物理、化学、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联合去污等方法对放射性污染水源、大型设备、车辆等进行去污。然后将放射性污染物焚烧、固化、掩埋,不要让放射性污染物质进入土壤。 1.1.机械物理法 目前主要有:吸尘法,用吸尘器吸除放射性污染物;擦试法,对污染面进行远距离擦试或打磨,并可配备排气净化系统;高压喷射法,利用高压喷头射出水或者蒸气,用机械力破坏污染层,达到去污目的;超声波法,该法利用18-l00kHz机械振动在固液交界面产生空化作用达到去污目的。 1.2.化学法 化学法就是利用化学清洗剂溶解、疏松、剥离设备表面放射性拔紊污腻物,涂层,氧化膜层等,从而达到去污目的。所用化学药品包括无机酸类、有机酸类、氧化还原类,螯合剂类、碱类、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盐、烷基吡啶等)以及溶剂、缓蚀剂、促进剂等。清洗方式可用浸泡法、循环法、剥离膜法,从而去除放射性污染物。 1.3.电化学法 该法将去污部件作阳极,电解槽作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污染表面层均匀溶解,污

2021新版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新版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2021新版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辐射危害: 1、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常在短时间内引起呕吐,发热,惊厥,休克以致死亡。 人长期接受超过允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它能引起神经损伤,癌症,白内障,损伤遗传物质。 2、电磁辐射的危害: 在中、短波高频作用下,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失调,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微波作用于人体后,除产生热效应外,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对血象、视觉、性机能、骨髓、脏器组织等造成危害,并破坏脑细胞。 (二)、辐射防护措施: 1、放射性辐射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 2、放射性辐射内照射防护措施: 3、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设备漏能和对辐射源采取屏蔽防护; (2)、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 石油安〔2012 〕38 号 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二O—二年二月十五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所属企业)的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 股份公司及所属企业的控(参)股子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作业的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并满足所在国家(地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三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许可、贮存、运输和使用,以及人员与场所监测、放射性废物贮存与处置、辐射事故应急等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股份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是股份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股份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章制度; (二)指导和监督专业分公司、所属企业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三)组织较大及以上辐射事故的调查。 第五条股份公司总部其他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放射性污染防治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专业分公司负责业务归口企业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落实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指导和监督业务归口企业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二)负责督促业务归口企业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放射防护措施投资,监督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以及隐患整改情况; (三)组织放射性污染防治培训; (四)根据专业管理需要制定事故报告管理程序,建立辐射 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 (五)组织业务归口企业一般辐射事故调查。 第七条所属企业是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讲义之一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 讲义之一 放射源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就是宏观的水。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简单归纳一下: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11H、21H、3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又如: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生成放射性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