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中医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23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且可预防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
COPD患者需要长期、终身的治疗和疾病管理,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作用进行评价。
首先,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表现为病情的有效控制和症状的缓解。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护理,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气血,改善体质,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道状况。
例如,中医护理可通过针灸疗法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循环,缓解胸闷、气急等症状,达到舒缓患者的病情的效果。
其次,中医护理在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对促进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非常注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控制吸烟和酒精摄入,推荐适宜的锻炼方式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
此外,中医药物亦可用于辅助治疗,中药制剂具有药物和食补相结合的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康复水平。
第三,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急性发作。
中医护理辩证施治,注重治疗的同时也注重预防。
通过合理运用中医药,调整患者的气机,达到稳定慢性疾病,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程度。
此外,中医护理还可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第四,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注重滋养生命,平衡人体阴阳,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
中医护理还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加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医护理的综合性和个体化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预防急性发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护理和出院后护理指导摘要:目的:为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帮助,采取中医护理方式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解决现阶段的一些实际性问题。
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慢性阻塞性肺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发现在中医护理方式的作用下并在出院后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恢复率接近98%,相对于对照组的恢复率55%而言效果较为明显,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帮助。
结论: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医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显著性效果,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也有着很多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慢性肺病;阻塞性;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因为其病情的特殊性,一般只能延缓其发展的速率,所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通过中医护理和出院后的护理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也能够使得患者正常生活尽量少受影响,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选取我院80的患者,其中40例为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他条件大致相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方式,观察其护理结果。
1.2方法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在基础治疗之上进行的,中医护理方式包括中药调理,也包括食物调理,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情绪治疗等等。
2.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发现在中医护理方式的作用下并在出院后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恢复率接近98%,相对于对照组的恢复率55%而言效果较为明显,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帮助。
3.讨论3.1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见问题分析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中医护理方式自然与传统的护理方式有所不同,但也是在基础护理之上所进行的。
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效果观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COPD,其中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而中国作为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COPD患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COPD的治疗中,除了西医药物治疗以外,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患者带来了积极的效果。
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COPD 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中医护理模式是指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护理。
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药熏蒸疗法、穴位按摩、中药泡脚、中药膏方外敷等。
在这些治疗方法中,中药熏蒸疗法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护理模式,通过蒸熏中药制剂使其通过呼吸道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清热化痰、通络止咳的作用。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经络学理论和学习穴位的知识,通过按摩穴位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改善患者的病情。
中药泡脚通过中药熏蒸的方法,让病人通过双脚吸收中药的有效成分,达到理气祛痰的作用。
中药膏方外敷则是将中药熏煮后附着于病人的背部、胸部等部位,通过局部吸收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的效果观察1. 中医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肺功能COPD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呼吸困难是患者最为突出的表现。
通过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
穴位按摩、中药泡脚等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2. 中医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症状COPD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中药熏蒸疗法、中药膏方外敷等方法,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让患者感到身体有所舒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中医护理模式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COP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疾病的进展会导致肺功能不断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常见
症状为气短、咳嗽、咳痰、胸闷等。
气虚咳喘是COPD的主要表现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
属于气虚和肾虚。
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调理
中医护理强调以“治未病”为宗旨,即在患者没有发作的情况下,进行中药调理,以
调节气机、健脾益肾,增强体质,防病治病,达到预防COPD复发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补肺益气方、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等。
临床应用中常常根据患
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性化的配方。
2.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穴位,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针灸疗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气道通
畅性,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扣梅”、“温针”、“火针”、“背俞穴”等,临床应用
中常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
3.气功锻炼
气功锻炼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呼吸,增强体质,改善气血循环,达
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气功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耐力,提高肺部的顺应性,改善肺内气体交换,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气功锻炼包括深呼吸、缓慢呼气、点穴操、气功疗法等。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
总之,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个性化、整体性特点的治疗手段。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主要特点是气道限制、气流受阻和气短,导致咳嗽、痰多和呼吸困难。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常见,而在中国也是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护理被认为是用较少或没有药物的手段治疗和缓解某些疾病的一个好的选择。
因此,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1、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是COPD气虚咳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气血很重要。
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段刺激特定穴位,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呼吸肌肉力量和肺部功能。
例如,穴位“肺俞”、“膻中”、“关元”等都可以刺激肺部和呼吸系统,并调整体内的气血流通。
2、排痰祛痰COPD患者经常遭受痰的困扰,痰不易咳出,导致堵塞气道,影响正常呼吸。
中医护理可以采用推拿、拍击、揉腹等手段促进痰液的排出。
此外,中药外治也适用于排痰祛痰。
将中草药制成药膏涂抹于患者的胸部和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湿化和排出。
例如,采用桔梗、杏仁、款冬花等中药制成的药膏具有祛痰、平喘、缓解咳嗽等功效。
3、调整情绪COPD患者常常因呼吸困难、体弱多病导致心情抑郁、不安等负面情绪。
情绪不稳会导致肺功能进一步下降。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情绪调整。
采用针灸、草药浴等方法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缓解不良情绪。
例如,使用香草、薰衣草等草药减轻不适的感觉,促进身体放松,缓解肺功能下降。
4、改变生活习惯COPD患者生活习惯也需要进行调整。
中医护理建议患者遵循以下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多做有氧运动,避免冷热刺激;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采用良好的呼吸姿势和饮食习惯。
例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增加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
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为COPD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上述中医护理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COPD患者的问题。
建立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诊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肺胀(缓性阻塞性肺徐病宁静期)中医照顾护士规划之阳早格格创做(试止)一、罕睹证候重心(一)肺脾气真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沉;神疲、累力或者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者食少;胃脘胀谦或者背胀或者便溏;舌体肥大或者有齿痕,舌苔薄黑或者腻.(二)肺肾气真证:喘息,气短,动则加沉;累力或者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硬,耳鸣,头昏或者里目真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者咳而遗尿;舌量浓、舌苔黑.(三)肺肾气阳二真证:喘息,气短,动则加沉;自汗或者累力;易感冒;腰膝酸硬;耳鸣,头昏或者头晕;搞咳或者少痰、咳嗽没有爽;匪汗;脚脚心热;舌量浓或者黑、舌苔薄少或者花剥.二、罕睹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与恬静体位,指挥患者灵验咳嗽、咳痰、深呼吸的要领.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打或者振荡排痰.2.遵医嘱耳穴揭压,与肺、气管、神门、皮量下等穴.3.遵医嘱拔火罐,与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进,离子导进的部位为背部干罗音最明隐处.5.遵医嘱脚部中药泡洗.6.遵医嘱中药雾化.(二)喘息、气短1.瞅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赋予氧疗,瞅察吸氧效验.2.与符合体位,如下枕卧位、半卧位或者端坐位,指挥采与搁紧术,如缓缓呼吸、齐身肌肉搁紧、听音乐等.3.指挥患者举止呼吸功能锻炼,时常使用的锻炼办法有缩唇呼吸、背式呼吸等.4.遵医嘱穴位揭敷,与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5.遵医嘱耳穴揭压,与接感、心、胸、肺、皮量下等穴.6.遵医嘱穴位推拿,与列缺、内闭、气海、闭元、脚三里等穴.7.遵医嘱艾灸,与大椎、肺俞、命门、脚三里、三阳接、气海等穴,用补法.(三)自汗、匪汗1.衣着柔硬、透气,便于脱脱;汗出时即时揩搞汗液、换衣,预防汗出当风.2.遵医嘱耳穴揭压,与接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3.遵医嘱穴位揭敷,与神阙等穴.(四)背胀、纳呆1.病室整净,预防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即时用温火漱心.2.逆时针推拿背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合疏通,促进肠爬动,减少背胀.3.遵医嘱穴位揭敷,与中脘、气海、闭元、神阙等穴.4.遵医嘱耳穴揭压,与脾、胃、三焦、胰、接感、神门等穴.5.遵医嘱穴位推拿,与中脘、脚三里等穴.6.遵医嘱艾灸,与中脘、脚三里等穴.三、中医特性治疗照顾护士(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膏圆:宜早朝战早上睡前空背温火调服,服药功夫预防油腻、海陈、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忌食萝卜、忌饮浓茶.感冒、咳嗽痰多或者其余慢性徐病时应久停服用.膏圆开开后应热躲(其余详睹附录1).(详睹附录1)(二)特性技能1.穴位揭敷(详睹附录2).2.耳穴揭压(详睹附录2).3.穴位推拿(详睹附录2).4.拔火罐(详睹附录2).5.中药离子导进(详睹附录2).6.中药泡洗(详睹附录2).7.艾灸(详睹附录2).8.中药雾化(详睹附录2).(三)五音疗法宜采用商调、羽调音乐,于15时~19时欣赏《阳秋黑雪》、《黄河》、《金蛇狂舞》等直目可帮少肺气;于7时~11时欣赏《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直目,可督促肾气隆衰.(四)物理治疗1.胸部叩打(详睹喘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2.灵验咳嗽(详睹喘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3.振荡排痰.(五)呼吸功能锻炼1.缩唇呼吸及背式呼吸(详睹喘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2.齐身呼吸操锻炼:以缩唇呼气协共肢体动动做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第一节:单脚上举吸气,搁下呼气,10~20次;第二节:单脚搁于身体正里,接替沿体侧上移下滑,10~20次;第三节:单肘伸直握拳,接替背斜前圆打拳,出拳吸气,还本呼气,10~20次;第四节:单腿接替抬起,伸直90°,抬起吸气,搁下呼气;第五节:吹悬挂的小纸球锻炼.四、健壮指挥(一)死计起居1.脆持室内气氛浑新,温干度相宜,室内勿晃搁陈花.2.适合四时,根据气温变更,即时删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呼吸道感染病流通功夫,预防来大众场合,预防体验中邪诱收或者加沉病情.(二)饮食指挥1.肺脾气真证: 宜食健脾补肺的食品,如山药、百合、薏苡仁、核桃、胡萝卜、鸡肉等.2.肺肾气真证:宜食补益肺气、肾气的食品,如枸杞子、乌芝麻、核桃、木耳、山药、杏仁、桂圆、牛肉、猪心、羊肉等.3.肺肾气阳二真证:宜食益气养阳的食品,如莲子、牛乳、蛋类、百合、荸荠、陈藕、雪梨、银耳、老鸭等.4.汗出较多者,可多饮浓盐火,进食含钾歉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背胀纳呆者可用山楂、炒麦芽少许代茶饮.5.饮食宜少量多餐,每餐没有宜过鼓,以下热量、下蛋黑、下维死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烹调办法以炖、蒸、煮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者过苦、过咸之品.(三)情志调理1.时常与患者相通,相识其情绪问题,即时予情绪疏导.2.采与道理开导、逆情解郁、移情易性等要领对于患者举止情志照顾护士,并注意充集收挥患者社会收援系统的效率.(四)病愈指挥1.呼吸功能锻炼:背式呼吸、缩唇呼吸战齐身呼吸操锻炼,普及肺活量,革新呼吸功能.2.病情较沉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集步20~30分钟或者挨太极拳等.病情较沉者指挥其正在床上举止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疏通,或者予四肢主动疏通,3.自尔推拿印堂、迎香、合谷、内闭、脚三里、三阳接、涌泉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止,巩固体量.4.举止耐热锻炼,如进秋后开初用凉火洗脸等.五、照顾护士易面患者对于呼吸功能锻炼逆从性好办理思路:1.背患者道解呼吸功能锻炼对于革新肺功能,延缓徐病的收达,普及死计品量的要害意思.2.为患者造定确真可止的锻炼规划,采与多种指挥战培养的要领,使患者易于担当战掌握.的机会,分享锻炼体验,普及患者锻炼的自疑心.4.定期随访,鼓励脆持锻炼.六、照顾护士效验评介附:肺胀(缓性阻塞性肺徐病宁静期)中医照顾护士效验评介表肺胀(缓性阻塞性肺徐病宁静期)中医照顾护士效验评介表医院:科室:进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进中医临床路径:是□可□证候诊疗:肺肾气真证□肺脾气真证□肺肾气阳二真证□其余□二、照顾护士逆从性及谦意度评介三、对于本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的评介:真用性强☐真用性较强☐真用性普遍☐没有真用☐矫正意睹:四、评介人(责任护士)姓名:技能职称:完毕日期:护士少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