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15
维生素总结一、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名称: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功能:1、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视觉功能2、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抗癌3、抗氧化缺乏时病症:夜盲症、干眼病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内,全反式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氧化成11-顺视黄醛。
此物作为光敏感视蛋白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视紫红质。
视紫红质感光时,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并引起视蛋白变构。
进而视蛋白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视觉冲动。
视紫红质分解,全反式视黄醛与视蛋白分离,构成视循环。
维生素A缺乏,视循环关键物质11-顺视黄醛不足,视紫红质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暗适应延长。
过量的影响:中毒,组织损伤。
症状:头痛、恶心、肝细胞损伤、高血脂、软组织钙化、高钙血症、皮肤干燥、脱屑、脱发2.维生素D名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本质就是类固醇衍生物)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功能:1、调节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钙代谢,维持血钙、磷的正常水平2、影响细胞的分化 (免疫细胞、胰岛B细胞、肿瘤细胞)缺乏时病症: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量的影响:中毒。
表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软组织钙化备注:在体内可合成:皮下储有维生素D3原,紫外线照射下可变成维生素D33.维生素E名称:生育酚类化合物(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活性形式:生育酚功能:1、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保护细胞膜,维持其流动性2、调节基因表达(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肿瘤与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3、提高血红素合成关键酶活性,促进血红素合成。
缺乏时病症:新生儿:轻度溶血性贫血一般不易缺乏。
重度损伤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脆性增加等溶血性贫血。
动物缺乏,生殖器发育受损,甚至不育备注:临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4.维生素K名称:凝血维生素活性形式:2-甲基1,4-萘醌功能:1、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 就是许多γ-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2、对骨代谢有重要作用,对减少动脉钙化有重要作用,大剂量可降低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维生素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维生素(Vitamins)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质量极少,即使如此它们仍然是基本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营养需要以及不良之处,都可以从维生素缺乏或是过多来确定。
它们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保护免疫系统、促进器官的发育,也有帮助维持正常的健康状态。
维生素分为可溶性维生素和不可溶性维生素,可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C和B类维生素,它们在水溶液中很容易解离出来被吸收利用,但在消化系统中的中和反应使其被限制。
不可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E和A,它们能够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但在消化系统中,脂肪酶与它们的酯缩合作用可以使它们溶解,从而帮助蛋白质进入血液循环,且它们能够在血液循环中完全溶解。
维生素在生物化学中,最常用的是表示同一类维生素的统称,如B族维生素,其包含的维生素有:B1(烟酰胺)、B2(核黄素)、B3(尼克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叶酸)、B12(氨基腺嘌呤)等等。
它们一般被用于促进新陈代谢,可抗氧化,同时也会影响蛋白质、脂质、糖类的代谢。
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第六章维生素化学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七章酶化学酶的作用特点;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导);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了解酶的概念;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了解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了解特殊酶,如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反应机制;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第八章生物膜与细胞器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显微结构差异和生物膜概念;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组分、结构和功能;膜脂和膜蛋白的特征和定位。
第九章糖代谢糖的代谢途径;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光合作用的概况;光呼吸和C4途径;理解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第十章脂代谢脂肪代谢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血脂及血浆脂蛋白;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第十一章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个别氨基酸的代谢途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分解;蛋白质代谢的调节及蛋白质代谢与糖、脂代谢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核酸代谢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碱基的分解;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DNA复制的一般规律;DNA复制的基本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转录的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mRNA、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过程;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RNA的复制:单链RNA病毒的RNA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核酸代谢调节。
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虽然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少(一个人每日需要量在μg或mg级),但由于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虽能合成但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取。
虽然它们在体内既不是构成细胞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供能的物质,然而,它们在代谢调节、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体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病。
维生素前体:可转变成有活性的维生素,又称维他命原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和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功能:在生物体内能够直接作为辅酶或辅基,或者转变为辅酶或辅基,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当水溶性维生素缺乏时,机体的代谢会出现障碍,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生长和分裂旺盛的细胞和组织,如上皮细胞和血细胞。
不同的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往往会有一些交叉的症状,如皮炎(dermatitis)、舌炎(glossitis)、口角炎(cheilitis)和腹泻(diarrhea)。
由于神经组织的活动非常依赖于持续的能量供应,尤其是来自糖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也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症状有外周神经炎(peripheral neuropathy)、忧郁(depression)、精神错乱(mental confusion)和运动失调等。
脂溶性维生素1.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为了便于记忆,可将它们拼写成DAKE),均是异戊二烯衍生物。
B族维生素作为一个大家族,至少包括十余种维生素。
其共同特点是:(1)在自然界经常共同存在,最丰富的来源是酵母、蔬菜和动物肝脏;(2)从低等的微生物到高等动物和人类都需要它们作为营养要素;(3)在体内主要作为辅酶或辅基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4)从化学结构上看,大都含有N;(5)从性质上看此类维生素易溶于水,对酸稳定,易被碱或热破坏。
维生素一、填充题1.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主要作用是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2.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水溶性)和(脂溶性)。
3.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11-顺视黄醛),可与视蛋白组成(视紫红质),后者是维持(暗)视觉所必需的。
4.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与(骨骼)生长有关。
5.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羧化酶)的辅酶。
6.维生素Bl由(嘧啶)环与(噻唑)环通过(亚甲基) 相连,主要功能是以( TPP)形式,作为( 脱羧酶 )和( 转酮酶 ) 的辅酶,转移二碳单位。
7.维生素B2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二部分,即 (二甲基异咯嗪基 ) 和( 核糖醇基 ) ,其中 (1,10位氮 ) 原子上可以加氢,因此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之分。
8.维生素B3由 (丁酸衍生物 )与 (β-丙氨酸 ) 通过 (酰胺键 ) 相连而成,组成铺酶 CoA ,作为各种酰化反应的辅酶,传递酰基。
9.维生素B5是吡啶衍生物,有烟酸,烟酰胺两种形式,其辅酶形式是 NAD+ 与 NADP+ ,作为脱氢酶的辅酶,起递氢作用。
10.维生素B6是吡啶衍生物,也称吡哆素,有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形式,主要作为转氨酶的辅酶。
11.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在 CO2 的固定中起重要是作用。
12.维生素B11由蝶呤衍生物、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三部分组成,可以以四氢叶酸的形式,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
13.维生素B12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14.维生素C是羟化酶的辅酶。
二、是非题1.四种脂溶性维生素都是异戊二烯衍生物,属于类脂。
×2.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3.除了动物外,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也有需要维生素的现象。
√4.维生素E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5. B族维生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6.经常做日光浴有助于预防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出现。
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维生素, 2.抗维生素, 3.维生素缺乏症, 4.维生素中毒症, 5.脂溶性维生素6.水溶性维生素, 7.维生素原, 8.内源因子(二) 填空1.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该物质主要来自,其中,两种维生素可以在体内由和转变生成。
2.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包括、和。
3.自然界黄红色植物中含β—胡萝卜素、它在小肠粘膜催化下生成两分子,所以通常将β—胡萝卜素称为。
4.维生素D是属于衍生物,储存于皮下的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必须在肝、肾羟化生成是D3型。
5.维生素E对极敏感,且易自身,因而能保护其它物质免遭氧化,所以具有作用。
6.维生素K的生化作用是促进肝合成的前体分子中谷氨酸残基羧化生成转变为活性型。
催化这一反应的为酶,维生素K是该酶的,因此具有促凝血作用。
7.维生素B1 因含有硫和氨基又名,其在体内活性形式为,它是体内酶和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8.维生素B l缺乏时,神经组织不足,并伴有和等物质堆积,可引起。
9.维生素B2是和的缩合物,因其结晶呈桔黄色又称。
10.维生素B2在体内黄素激酶和焦磷化酶的催化下转变成活性型的和,是黄素酶的辅基,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11.维生素PP包括和两种,都是的衍生物,在体内可由转变生成。
12.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和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分子中的尼可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及特性。
13.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转变为活性型的和,它们是及的辅酶。
14.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治疗小儿惊厥和呕吐,其机理是维生素B6是的辅酶,能催化脱羧生成,该产物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15.泛酸与及3′磷酸腺苷5′焦磷酸结合组成,后者是酶的辅酶。
16.因为生物素具有转移、携带和固定的作用,所以是体内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物质的反应。
17.叶酸在体内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活性型的,是体内酶的辅酶,携带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
第六章维生素、辅酶和激素一、是非题1.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
2.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是因为它可转变为视黄醛。
3.泛酸中含有β-丙氨酸。
4.维生素E又称α-生育酚,所以它与人的生育能力有关。
5.维生素K的存在是维持人和动物凝血因子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6.TPP是许多种脱氢酶如琥珀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等的辅酶。
7.作为氢的载体NAD+可以接受两个氢质子和两个电子。
8.在传递氢的过程中,NAD+和NADP+有严格的立体专一性。
9.NAD+和NADP+脱下的氢都是通过呼吸链交给分子氧生成水。
10.尼克酸(烟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含组氨酸丰富的蛋白质。
11.维生素和激素对人和动物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在体内的含量都非常少。
12.严格地说硫辛酸不属于维生素,因为它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
13.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所以不能算做维生素。
14.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解毒作用。
15.GPT在血液中的含量是检查肝功能的指标之一,GPT实际上是一种转氨酶。
16.甾醇类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必定会有某种蛋白质的量在细胞内升高。
17.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体细胞生成和分泌。
18.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空间结构是其行使功能的必要条件。
19.下丘脑有调节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功能,它本身分泌的激素主要是促进或抑制其它激素的分泌。
20.肾上腺分泌的所有激素以及性激素都是甾醇类物质。
21.胰岛素是由β-胰岛的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转化来的。
22.对于富含葡萄糖的细胞来说,胰岛素的分泌可以看成是合成代谢的信号。
23.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缺少碘,生物体补偿发育的结果。
24.胰岛素受体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胰岛素结合后自动使受体磷酸化。
25.cAMP可以作为所有激素的第二信使。
二、填空题1.胡萝卜素有α,β和γ三种,其中转变为维生素A的效率最高。
2.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是,它的化学组成是聚合物。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章维生素与辅酶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维生素, 2.抗维生素, 3.维生素缺乏症, 4.维生素中毒症, 5.脂溶性维生素6.水溶性维生素, 7.维生素原, 8.内源因子(二) 填空1.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该物质主要来自,其中,两种维生素可以在体内由和转变生成。
2.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包括、和。
3.自然界黄红色植物中含β—胡萝卜素、它在小肠粘膜催化下生成两分子,所以通常将β—胡萝卜素称为。
4.维生素D是属于衍生物,储存于皮下的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必须在肝、肾羟化生成是D3型。
5.维生素E对极敏感,且易自身,因而能保护其它物质免遭氧化,所以具有作用。
6.维生素K的生化作用是促进肝合成的前体分子中谷氨酸残基羧化生成转变为活性型。
催化这一反应的为酶,维生素K是该酶的,因此具有促凝血作用。
7.维生素B1 因含有硫和氨基又名,其在体内活性形式为,它是体内酶和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8.维生素B l缺乏时,神经组织不足,并伴有和等物质堆积,可引起。
9.维生素B2是和的缩合物,因其结晶呈桔黄色又称。
10.维生素B2在体内黄素激酶和焦磷化酶的催化下转变成活性型的和,是黄素酶的辅基,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11.维生素PP包括和两种,都是的衍生物,在体内可由转变生成。
12.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和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分子中的尼可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及特性。
13.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转变为活性型的和,它们是及的辅酶。
14.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治疗小儿惊厥和呕吐,其机理是维生素B6是的辅酶,能催化脱羧生成,该产物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15.泛酸与及3′磷酸腺苷5′焦磷酸结合组成,后者是酶的辅酶。
16.因为生物素具有转移、携带和固定的作用,所以是体内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物质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