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的概念--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23
高中数学《任意角的概念》精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任意角的概念》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更善于研究、更喜欢数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任意角的概念》是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第一课时内容。
该教材编写遵循够用、实用原则,突出基础性和职业性。
2.内容分析:任意角的概念是初中角的概念推广,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周期性现象的数学模型。
它是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基础,具有开启全章,承前启后的作用。
概念建立过程中隐含的抽象、归纳、概括、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
2.认知上:学生头脑中已经有角的概念,但局限在不超过360°的正角。
3.能力上:学生缺乏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归纳出数学概念的能力,需要教师给予认知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4.情感上:思维活跃,做事拖拉,较粗心,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数学,甚至害怕数学,对学好数学缺乏足够的信心。
三、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在教师创设情境中发现归纳出任意角的特征,理解任意角及其相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概念建立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和感悟到抽象、归纳、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任意角的概念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服务于现实,能欣赏数学知识的价值。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概念;2)教学难点:对角概念的深入理解;3)教学关键点:角是由“旋转”生成。
四、教学策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教法学法分析:根据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原则,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问题引导研究、策略指导探究的教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展示进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借助于XXX提供的数字化资源、网络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易于建立多元表征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