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入门PPT
- 格式:ppt
- 大小:619.50 KB
- 文档页数:69
竹笛ppt教案初中教案标题:竹笛PPT教案(初中)教案目标:1. 了解竹笛的基本知识,包括竹笛的起源、结构和演奏方法。
2. 学习竹笛的基本音阶和指法。
3. 能够演奏简单的竹笛曲目。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包含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
2. 竹笛模型或实物,用于示范和演示。
3. 竹笛曲谱,包括简单的练习曲和乐曲。
4.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竹笛演奏示范音频。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PPT展示竹笛的图片和简要介绍。
2. 引导学生思考竹笛的起源和特点,并与其他乐器进行比较。
知识讲解:1. 使用PPT详细介绍竹笛的结构和演奏方法,包括吹孔、指法和气息控制等。
2. 通过示范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握笛、吹奏和演奏竹笛。
练习与演奏:1. 分发竹笛模型或实物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吹奏竹笛。
2.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音阶练习,帮助他们熟悉竹笛的音域和指法。
3. 播放竹笛演奏示范音频,让学生模仿演奏简单的竹笛曲目。
巩固与评价: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奏,让他们展示所学的竹笛曲目。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奏体验和感受。
3. 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拓展活动:1.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竹笛,参加竹笛社团或课外培训班。
2. 探索其他民族乐器,比较其与竹笛的异同点。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扩展:1. 将竹笛演奏与其他学科结合,如历史、地理等,探索竹笛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组织学生参加竹笛演奏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成果。
校本教材《中国竹笛启蒙》(二)第一课一、中国简介1、起源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
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60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2000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竹笛种类的种类很多,目前乐器店、百货商店出售的有“七音套笛”、“十二音套笛”等品种。
“七音套笛”一共7支,即全按筒音为A、B、C、D、E、F、G七个音各一支组成,“十二音套笛”是在“七音套笛”的基础上再加b A、b B、# C、b E、#F各一支组成。
按音色(或长短)可分为三种:(1)、梆笛(2)、曲笛(3)、低音曲笛初学者可先选购第三孔作F调或G调短笛,这两种笛子音色明亮,吹起来不费力。
3、竹笛的应用范围戏剧伴奏、歌舞伴奏、民族器乐合奏、笛子独奏等形式。
4、竹笛演奏常用的三种指法(1)、全按为5 (2)、全按为l(3)、全按为2全按为“5”指法,是笛子最常用的一种指法,也是初学着学习竹笛的入门指法。
二、竹笛的构造和演奏图解1、演奏姿势(图2)站立照片。
吹笛了要有正确的姿势,不然会妨碍气息的流畅,影响吹奏效果。
(图3)坐姿照片不论坐着或站着吹,两脚自然分开,两腿要放松,但不要弯曲。
两眼平视,胸部自然挺起。
2、手的正确姿势拿笛了时两臂自然抬起,右手无名指按第一孔,中指按第二孔,食指按第三孔,用左手的无名指按第四孔,中指按第五孔,食指按第六孔。
按孔时用手指第一节的指肚。
如按不严,则容易漏气,吹不响或发音不准。
左手拇指放在笛身的外侧。
右手拇指放在笛身下方,小指紧靠笛身,让按“发音孔”的六个下指能自由灵活地活动。
“风门”(口型)“风门”要对准发音孔,下嘴唇盖住吹孔的三分之一。
第二课一、“1”音练习4/4全按作5演奏提示:1、吹奏“1”音时,按闭四、五、六孔,开放一、二、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