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说学情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 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能够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初步 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 定的困难。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通过课件优美的图片分别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请同学回答看到图片想到的是哪个季节,引出课题。 2.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读题。 3.学习会写字。理解"春”"冬”是四季中的两个季节,并指点写这两个字。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中的词语,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写字的巧记方法。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感悟春夏秋冬四季。 (1)教师领读词语"春风吹、下雨落、 秋霜降、冬雪飘”。教师课件展示四季美景。 ( 2 )学生感悟四季之美。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春、夏、秋、冬还能分别联想哪些景物和现象。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用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美景。
2、自读自悟,深化感受。 接下来让学生小组讨论秋冬季节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学生小组讨论很热烈,而且找的都很
对。这一环节意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又引导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为今后的学习和理解作好 铺垫。
3、小练笔,展示生活之美。 交流讨论动静结合写景的好处,接着创设练笔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一吐为快。 不足之处 在引导学生体会完春夏的动态美后,没有总结归纳相应的方法就让学生去讨论秋冬,这一点有
《四季之美》说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 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安排的课文有古诗,有词,有散文。单元导 语“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景物描写多见于诗歌、散文,小说 中也随处可见。所谓的静态美,即在某一个时空范围内相对静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