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习题及解答6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19
工程制图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当棱柱的上、下底面与棱线垂直时,称之为;若棱柱的上、下底面与棱线倾斜时称之为。
正棱柱、斜棱柱2.平面与立体相交,所得的交线称为:,交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称为:。
截交线、断面3.正垂面上的圆在V面上的投影为,在H面上的投影形状为。
直线、椭圆4.曲线根据其上面点所属平面不同分为:平面曲线和两大类。
空间曲线5.侧平线的_________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
侧面6.求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常用法和法。
纬圆、素线7.在轴测图中,根据投射方向与轴测投影面P的位置关系可分为轴测图和轴测图。
正、斜8.组合体尺寸分为,和尺寸三种。
定形、定位、总体9.绘制机械图样时采用的比例,为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与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实物10.图形是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标注_____尺寸;图形是小于半圆的圆弧标注_____尺寸。
直径、半径11.正等轴测图的伸缩系数是,简化伸缩系数是。
0.82、112.同一机件如采用不同的比例画出图样,则其图形大小______(相同,不同),但图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是______(一样的,不一样的)。
不同、一样的13.投影法分和两大类。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14.用平行于正圆柱体轴线的平面截该立体,所截得的图形为_________。
矩形15.用垂直于圆椎轴线的平面截该立体,所截得的图形为。
圆二、判断题1棱锥的一个面在W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线,面上的一点A在W面的投影也在这条线上。
(√)2求棱锥面上点的投影,可以利用素线法来做。
(╳)3平面立体相贯,相贯线可能是一组也可能是两组。
(√)4曲线的投影只能是曲线。
(╳)5直线的投影只能是直线。
(╳)6平面截割圆柱,截交线有可能是矩形。
(√)7正等测的三个轴间角均为120°,轴向伸缩系数为:p=r≠q。
(╳)8三面正投影图的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仍然适用于组合体的投影图。
(√)9立体的投影图中,正面投影反映形体的上下前后关系和正面形状。
第1章点和直线1.已知三点A、B、C的两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2.作出两点A、B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在A之左10、A之前15、A之上12。
3.已知三点A、B、D等高,点C在点A正下方,补画诸点的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4.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AB是侧平线;EF是水平线;CD是正垂线;GH是侧平线5.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画出第三投影。
AB是正平线;AC是铅垂线;AD是正垂线;BC是侧垂线。
6.判断并填写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AB、CD两直线相交;PQ、MN两直线相交;AB、EF两直线平行;PQ、ST两直线平行;CD、EF两直线交叉;MN、ST两直线交叉。
7.已知CD和AB垂直相交,补画CD的投影。
第2章平面1.已知矩形ABCD的V面投影和AD的H面投影,完成其H面投影。
2.由点A作△BCD的垂线AK。
K为垂足,并标出A与△BCD的真实距离。
3.在AB、CD上作对V面投影的重影点E、F和对W面的重影点M、N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4.作一直线MN,使MN∥AB,且与直线CD、EF相交。
5.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AB的实长和对H面、V面的倾角а、в。
6.求作平面图形的第三投影,并判别平面所处的空间位置。
7.已知五边形ABCDE的一边BC∥V面,完成其水平投影。
8.在△ABC内取点D,使点D与H、V面的距离分别为18,30。
9.作图判断点A、B、C、D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10.作两交叉直线AB、CD的公垂线EF,分别与AB、CD交于E、F,并标明AB、CD间的真实距离。
11.由点A作直线CD的垂线AB,并求出点A与直线CD之间的距离。
12.判断下列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是否平行?(1)直线与平面平行(2)两平面平行(3)两平面不平行13.求作直线CD与△LMN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14.求作铅垂线AB与△CDE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15.求作△EFG与□PQRS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1-1标注下列尺寸(尺寸数值由图中量取整数)2.标注直径和半径尺寸。
1.补全尺寸数字和箭头。
©6©47R5I■丄I3.标注下列小间距尺寸。
1-4比例,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
1.参照所示图形,用1 : 4在指定位置处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2.参照所示图形,用1 :1在指定位置处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1:104.尺寸注法改错,将改正后的尺寸标注在右边空白图上。
1 :42580R15505.在下面图形上用1 : 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2422-1点的投影32.已知点A 在F 面之上20,点B 在V 面之前15,点C 在V 面上,点D 在F 面上,点E 在投影 轴上,补全诸点的两面投影。
3.已知点B 在点A 的左方15,前方10,上方5,又知点C 与点B 同高,且其坐标X=Y=Z 请作出点B 和点C 的投影。
4.判断下列各对重影点的相对位置,并填空。
” (1)点A 在点B 的 正_方 m22 (2)点D 在点C 的 正后方 m22第二章投影法基础2-2直线的投影(一)2.按已知条件画出下列直线的三投影(1)画水平线AB 距H®20mm与V面成30。
角,实长25mm(2)画侧平线EF;距V面20mm与V面成30。
夹角,实长25mm4.根据轴测图,在三视图中标出线段A刖C啲三投影(点的三投影用小写字母标出) 并填写它们的名称和对各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AB: //V, H, Z W Z 。
CD: V, // H, II丄W 1.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
3.分别在图(a).(b).(c) 中,由点A乍直线ABTCDI交,交点B距离V面25mmAB是正平线;EF是侧平线; CD是侧垂线;KM是正垂线;2-2直线的投影(二)2.已知线段AB为正平线,C为该线段上的一点,根据给出的投影,画出线段A刖点(的2-3平面的投影(一)(用相应的大写字母),并在投影图上标出指定平面的其他两个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