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断面测量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RTK测量纵横断面作业测量方案RTK测量是利用实时差分技术进行架空电波传播的测量方法,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实时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纵横断面测量工程中。
下面给出一个RTK测量纵横断面作业的测量方案,以介绍其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
1.前期准备(1)确定测量对象:首先需要确定纵横断面的测量范围和区域,包括交通道路、河流河道、工业园区等。
(2)仪器设备准备:准备RTK测量仪、三脚架、测量杆、反射棱镜、电池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充足的电量。
2.测量网络布设(1)建立测量控制点: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足够的控制测量点,既要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又要考虑到布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布设基准点: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已知坐标或高程的基准点,并使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差分测量,确定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
3.测量操作步骤(1)设置RTK测量仪:将测量仪放置在三脚架上,并将三脚架固定在地面上,确保仪器稳定水平。
(2)安装反射棱镜:将反射棱镜安装在测量杆的顶端,并将测量杆垂直贴近地面。
(3)启动测量仪:打开测量仪的电源,并进行系统初始化和校准等操作,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测量数据采集:操作员携带测量杆和反射棱镜,站在控制点处,并将测量杆对准目标测量点,仪器会自动采集数据并计算坐标和高程。
(5)实时数据传输:测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并进行差分计算,实现实时纠正,提高测量精度。
(6)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纵横断面测量结果,包括路径长度、坐标、高程等信息。
4.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1)数据质量检查: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以及精度要求等。
(2)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包括坐标转换、高程调整、误差校正等。
(3)纵横断面绘制:根据测量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纵横断面绘图,生成纵横断面图。
(4)成果输出:输出测量结果报告,包括纵横断面图、测量数据表、数据处理流程等,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如何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为了确保道路的建设与改造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
在测量过程中,准确性是关键,因为断面测量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设计与施工工作。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一些实用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的基本原理。
道路纵断面是指道路沿纵向的剖面,而道路横断面则是指道路沿横向的剖面。
这些断面测量结果将为道路修建提供基础数据,包括道路的几何形状以及各种要素的位置和高度,如边沟、排水沟、标志线等。
在进行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测量杆、标尺等。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电子测量法等。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直接观测目标点的位置和高度来获取测量结果。
这可以通过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直接测量,如使用水平仪测量坡度,使用测角仪测量角度等。
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一些能够间接反映目标点位置和高度的要素来获取测量结果。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道路两端的标志线的高度差来估算道路的纵坡。
另外,电子测量法则是指通过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测量,如全站仪、GPS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点测量法来提高测量的精度。
多点测量法是指在道路上选择多个目标点进行测量,然后根据这些目标点的测量结果来计算出道路的几何形状。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由于个别误差而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进行测量,以充分利用各种测量方法的优势。
在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些实用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在测量前检查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仪器有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避免测量误差的产生。
这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测量点的位置、使用合适的校正技术以及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来实现。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要点
一、纵断面图的测绘
1. 水准点的布设(基平测量)
(1)一般在道路沿线每隔1~2km设置一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全线高程的主要控制点,中间每隔300~500m设置一临时性水准点,作为纵断面水准测量分别附合和施工时引测高
程的依据。
(2)水准点应布设在便于引点,便于长期保存,且在施工
范围以外的稳定建(构)筑物上。
(3)水准点的高程可用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自高一级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要求进行引测。
2. 纵断面水准测量
(1)(中平测量)
纵断面测量通常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
发,逐点测量各中桩的高程,再附和到另一水准点上,进行
校核。
实际测量中,可采用中间点法。
由于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故转点上读数应读至毫米,中间点读数只是为了计算本点的
高程,读数至厘米即可。
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
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
市政道路测量要求一、测量技术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环保部颁“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二、测量范围:本次测量范围:K0+000~K4+918.503,全长4918.503米三、平面测量:按附图中道路中心线实地放出中线,桩号编制按图,中桩间距20米。
对地形图进行补测,道路中心两侧30米范围。
特别是高压铁塔、新建成片住宅、已建道路及河塘。
四、纵断面测量:测出道路各中桩的高程,地形变化点、各现状路口中心及与现状河道相交处应加桩,河塘应测出淤泥的深度。
与已建道路分界处必须加桩,并在测量成果中注明。
提供纵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高程20…… 2.35 ……40…100 3.50五、横断面测量:测出各中桩处的横断面,测量宽度为中心线两侧各20米,亦可测至围墙、房屋、驳岸等建筑物边,老路的宽度在横断面上反映,现状河道的驳岸线也应在横断面上反映。
横向有河塘的段落应测出河塘深度。
提供横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中心标高与中桩距离与中桩高差200 3.32 -20 0.024 … -5 0.02 0 0 5 0.1 … 20 0.15 300 3.30 -20 0.024 … -5 0.02 0 0 5 0.1 … 20 0.15 …………六、临时BM点布设:BM点的位置设在路幅范围以外。
七、对转角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八、交叉口老路测量分中定出已建道路中心线,并测出交叉口中心两侧各100米范围沿老路中心测一条纵断面,测点间距10米。
九、对控制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十、提交成果提供道路中线、路网关系图、纵断面、横断面、散点标高、水准点、点之记等测量资料书面成果(数据成果)和磁盘文件。
十一、测量精度及成果资料应符合有关《城市测量规范》要求。
附件:平面图一份 1:1000。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步骤
嘿,你知道不?道路纵横断面测量那可是个仔细活儿呢。
我跟你讲讲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的步骤哈。
有一回啊,我路过一个正在施工的道路。
嘿,就看到一群人拿着各种仪器在那儿忙活着。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才知道他们在做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这测量啊,首先得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就像你出门得知道从哪儿走到哪儿一样。
他们在路边插了几个小旗子,标好了起点和终点。
我看着那些小旗子,心想,这还挺有讲究呢。
然后呢,就是设置测量点。
沿着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一个点。
这些点就像道路的小卫士,等着被测量呢。
他们用尺子和粉笔在地上画好点,可认真了。
接着,就是用仪器测量了。
有个大哥拿着一个像望远镜一样的东西,对着那些测量点看。
我问他这是啥,他说这是水准仪,能测量高度。
还有个人拿着一个长长的杆子,在测量点上竖起来。
他们配合得可默契了。
测量完高度后,还得测量宽度。
他们用皮尺在道路上拉来拉去,记录下每个点的宽度。
我看着他们忙得满头大汗,就觉得这工作还真不容易。
最后,就是把测量的数据整理好。
画成图表啥的,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他们坐在小板凳上,拿着笔和纸,认真地计算着。
从那个施工现场出来后,我就一直记得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的步骤。
嘿,这还挺有意思的呢。
以后要是我再看到有人在测量道路,我就知道他们在干啥啦。
希望大家也能了解一下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
教学设计困难时,也可以参考地形图选定一个与实地高程接近的数值作为起始水准点的假定高程。
(3)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以水准测量为主,应根据等级要求采用三等或四等水准进行,S3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在两水准点之间进行观测,闭合差不超过mm。
也可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全站仪竖直角观测精度不大于2″,标称精度不低于(5+5×10-6D)mm2.中平测量中平测量是依据基平测量设置的水准点,向前进行单程符合水准测量,测定中桩地面高程,为绘制纵断面图提供资料。
(1)水准测量法如图6-1所示,该线路每隔100m打一里程桩,在坡度变化的地方和特殊地段处设有加0+050,0+108,0+120,0+140,0+160,0+180,0+221,0+240等。
先将仪器安置于①处,后视水准点BM1上的水准尺,其读数为2.191,计入表中第3栏(见表6-1),并计算视线高:12.314+2.191=14.505(m),计入第6栏内。
旋转仪器照准前视尺(0+000桩)读数为1.60,计入表格第4栏。
然后依次照准0+050, 0+100,0+108,0+120处的水准尺,读数为1.90、0.62、1.03、0.91,计入表格第4栏,最后照准转点TP1上的水准尺,读数为1.006,计入表格第5栏。
第一站测定后,将仪器迁至②处,此时以转点TP1上的水准尺为后视尺,照准后视尺度数为2.162,计入与TP1对齐的第3栏内,并计算视线高;13.499+2.162=15.661(m),计入第6栏内。
转动仪器,依次照准立在0+140、0+160、0+180、0+200、0+221、0+240桩处的水准尺,读数为0.50,0.52,0.82,1.20,1.01,1.06,计入表格第4栏,最后照准转点TP2上的水准尺,读数为1.521,计入表格第5栏。
前视读数由于传递高程必须读至mm,0+050, 0+100,0+108,0+120,·····为中间桩,不传递高程,可读至㎝,又称间视点。
纵横断面测量实验报告纵横断面测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理解纵横断面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习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纵横断面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2. 实验器材•支持纵横断面测量的仪器•测量记录表格•计算机或手持计算器3. 实验原理纵横断面测量是一种测量地物或地形的方法,通过在不同位置测量地面高程,进而绘制出地形剖面图。
其主要原理包括:•利用水准测量仪测量不同位置的高程值•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地面的距离•根据高程和距离的测量数据,得出地形剖面图1.准备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和测量仪器2.选择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确定测量路线3.在起点处设置基准点,并记录其高程值4.沿着测量路线,将测量仪器设置在不同位置,测量高程值5.同时记录测量点的距离值6.重复步骤4和5,直至测量到终点7.将测量数据整理到测量记录表格中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测量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导入计算机或手持计算器2.根据高程和距离的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剖面图3.分析地形剖面图,观察地势的变化及特征6. 实验结论通过纵横断面测量实验,我们得到了地形剖面图,并对地势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该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物或地形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纵横断面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相应的技能。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实验过程中,准确记录数据、仔细处理数据以及正确分析数据的重要性。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8. 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在本次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并且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问题1: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或操作不够准确导致的。
改进方案:在进行实验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注意细节,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问题2:在绘制地形剖面图时,可能存在一些不平滑或断裂的问题,导致地形剖面图的连续性不够好。
改进方案:在绘制地形剖面图前,对测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对断裂点进行修复,以提高地形剖面图的连续性。
道路工程测量要求1.道路测量中心线按规划道路中心线(规划确认的道路红线)确定。
2.纵、横断面测量分别按每隔20m和40m一个特征断面进行,如遇河塘、沟埂、山包、道路以及地形起伏较大处时,应适当加密桩号以反映现场实际地形。
纵断面测量范围为道路起点至终点;横断面测量范围为道路红线向外侧延伸20m。
3.带状地形图宽度为中心线两侧各80m,长度为起、终点两头各延长100m。
4.对沿线工程范围内的明、暗浜、水塘、河道等需进行地基处理的部分调查分布位置、范围、水位标高、水深、淤泥厚度等资料。
此处标高值应为扣除淤泥层厚度后的标高。
5.测绘精度建议:道路中心线测量、中桩测量须要展开滑动、黄赤。
其滑动差须满足用户有关测量规范的建议。
6.说明采用的标高系统。
三、测量成果1.放射状地形图电子文件1:1000;2.纵、横断面测量数据电子文件(文件格式见附录要求);3.测量报告文本及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测量成果图纸。
(后存有附件!)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华东分院有限责任公司2021-10-13附件:道路纵横断面线数据文件格式1.地形纵断面数据文件格式:(dmx.txt)sth其中:st—中桩桩号h—为对应中桩高程示例:02.85303.42……2.地形横断面线数据文件格式:(hdx.txt)stdl1hl1dl2hl2……dr1hl1dl2hl2……其中:st—桩号dl1—左侧第一点离中桩距离;hl1---为对应此点的绝对高程dr1—右侧第一点离中桩距离;hr1---为对应此点的绝对高程备注:1)此文件中不必涵盖中桩高程,中桩高程在纵断面文件中得出。
2)dl1,dl2,dl3,……dln必须从小到大,亦即离中桩由近到远。
dr1,dr2,dr3,……drn必须从小到大,亦即离中桩由近到远。
3)横断面桩号宜与中桩桩号对应,纵断面加密测量处横断面也应相应053.01103.02153.05204.0653.02103.03153.03203.053053.50103.21153.06204.3655.23104.35152.36203.21……实例:xx路测量数据文件(道路长675.35m,红线宽度30m,每40m一个测量断面)文件一:xx路纵断面测量数据文件(文件名存有为:dmx.txt)01.92401.9801.881201602001.881.881.01225.05-2.35(此处鱼塘)2402803203604004404805205606006400.551.852.12.052.2-1.1-0.65-0.650.650.71.05675.351.05文件二:xx路横断面测量数据文件(文件名存为:hdx.txt)051.9151.914051.9101.91101.91101.9101.92151.92151.92152.35151.92201.92201.92202.65201.92252.33251.91252.64251.938051.951.7512052.0551.8516052.2151.92101.9101.76102.03101.82102.2101.85151.88151.81152.01151.81152.15151.89201 .88201.76202201.82202.22201.91251.86251.81252.02251.78252.17251.9120050.95101.11551.62101.5915225.055-2.4510-2.755-1.8510-0.8524050.1 10-0.651550.65101.881528051.87101.881551.82101.851532052101.951552.09101.781536051.9510-0.561551.96154005-0.6610-0.651552.21102.18154405-1.1 10-0.755-0.8510-0.851548050.55102.981550.65102.181552053.16155-0.68101.121556053.18101.15155-0.8510-1.051560051.05101.05151.05201.04252.15202.052515-1.5220-0.1515-0.45201.25-0.5820-0.55251.99202.23250.6520-0.55251.82201.8225-0.65200.62251.81201.75250.55202.05251.95201.74252.2202.15252.19201.952515-0.65200.55-0.65200.45251.1201.1251.82201.83251.1201.1251.87201.86250.95 200.9825-1.0520-0.85251.12201.22250.452.2250.45252.15-0.442.32-0.551.851.211.762.251.751.221.740.551.051.851.121.850.950.551.125-0.6510-0.7515-0.65200.5564050.95100.88100.45150.85200.85251.81250.8515-0.6520-0.75250.55150.95152.81200.95202.86250.95250.42675.3551.05101.03101.22。
实验报告:纵横断面测量1. 背景纵横断面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地表地形的方法,通过采集地表高程数据,可以绘制出精确的地形图。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全站仪和GPS设备来进行纵横断面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从而确定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
GPS设备则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目标点的经纬度坐标。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旨在测量某个区域的地表高程,并绘制出该区域的纵横断面图。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选择了以下步骤:1.确定实验区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实验对象,并确定好实验范围。
2.设计测量路线:根据实验区域的特点,设计出一条适合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的路线。
3.设置控制点:在实验区域内设置一些控制点,用于校正测量数据。
4.进行测量:使用全站仪和GPS设备对控制点和目标点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5.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地表高程,并绘制纵横断面图。
2.2 方法1.设置控制点: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物作为控制点,如建筑物的角点、道路交叉口等。
在每个控制点上设置一个反光棱镜,并记录下其坐标。
2.进行测量:使用全站仪对各个控制点进行测量。
首先,将全站仪放置在一个稳定的位置上,并调整好水平仪。
然后,通过观测反光棱镜上的信号,可以得到该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
3.GPS定位:在每个目标点上使用GPS设备进行定位。
将GPS设备放置在一个开阔的地方,并等待一段时间以获取足够多的卫星信号。
然后,记录下设备显示的经纬度坐标。
4.数据处理: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各个目标点的高程,并绘制纵横断面图。
3. 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测量数据:对于每个控制点和目标点,我们记录了其坐标、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
2.高程计算:根据测量数据和控制点的高程,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了各个目标点的高程。
纵横断面测量的步骤和方法一、纵横断面测量的重要性。
1.1 这纵横断面测量啊,就像是给大地做个体检似的。
你想啊,咱们要是不知道这块地的高低起伏,就像医生不知道病人身体状况一样,那后面不管是修路啊,还是搞建筑啊,那可都是盲人摸象。
1.2 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要是没做好这个测量,那后面的工程就可能像建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推就倒。
这可不是吓唬人,好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前期测量没做到位。
二、纵断面测量步骤和方法。
2.1 测量前准备。
2.1.1 首先得把工具准备齐了。
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枪得带好。
水准仪、全站仪这些仪器可不能少,还有标杆、棱镜这些小配件,一个都不能落下。
这仪器啊,可得提前检查检查,要是到了现场才发现有问题,那可就抓瞎了,就像要做饭了发现没带锅一样。
2.1.2 确定测量路线。
这就像是给旅行定个路线一样,得根据工程需求,沿着要测量的中心线来确定。
比如说要修条路,那就沿着路的规划中心线走。
2.2 测量过程。
2.2.1 先设置好水准仪。
这水准仪得放平稳了,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得稳当一样。
要是放歪了,那测出来的数据可就全错了,这就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2.2 然后在起点位置立上标杆,读取后视读数。
这个读数可得读准了,眼睛得像老鹰一样锐利。
接着沿着测量路线,在中间和终点位置依次立标杆,读取前视读数。
每一个数据就像一颗珍珠,都很珍贵,少一个都不行。
2.2.3 全站仪在纵断面测量里也有用武之地。
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全站仪可以测量距离和角度,它就像个多面手,能把那些水准仪不好测量的地方的数据给搞定。
2.3 测量后数据整理。
2.3.1 把测量得到的数据都整理好。
这就像整理自己的宝贝一样,要仔仔细细的。
根据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出高差,再根据起点高程算出各点的高程。
这个计算过程可不能出错,不然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那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横断面测量步骤和方法。
3.1 测量前准备。
3.1.1 同样的,工具得准备好。
如何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与计算道路纵横断面测量与计算是道路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涉及到道路的几何形状、交通流量分布以及排水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对于确保道路的安全和顺畅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步骤以及常用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首先,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测量常用的工具包括测量尺子、水平仪、锤子、彩色标记笔等。
此外,需要地形测量仪和全站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来获取地形数据。
在使用测量设备时,需要确保其正确校准和准确放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进行道路纵横断面的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并设置基准点。
然后,按照事先设定的间距,在道路纵向上进行横截面的测量。
可以选择两侧对称测量,或者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单侧测量。
在每个测量点上,使用测量尺子等工具测量路面的高程,并记录在测量表格中。
同时,还需要记录道路的宽度、道路边线、沟槽、护栏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然后,进行道路纵横断面的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利用道路纵断面图和测量数据,使用数学和图形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道路各截面的纵坡、横坡和高程等参数。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高程值,并根据高程值的变化来计算纵坡。
然后,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点的高程值,计算出横坡和弯曲度等参数。
最后,绘制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在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与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实际测量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测量中可能会存在测量误差和仪器偏差,因此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其次是道路设计的要求和标准。
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可能需要对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是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应该进行合理的归档和管理,方便日后的查阅和使用。
综上所述,道路纵横断面测量与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道路设计和规划的质量和效果。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并确保其正确使用和校准。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目的: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横断面图,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工作步骤:"先基平、后中平" 基平就是控制测量,中平就是碎步测量一、基平测量1.水准点的设置(1)横向位置,不易破坏且方便之处,一般离中线50~100m(2)纵向密度山区:相隔0.5km ~1km ; 平原区:相隔1km ~2km 每5km 、线路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
2.基平测量的方法50-100m水准点道路中线BM1BM2BM3山区:0.5~km 平原:1~km(1)路线 符合水准路线(2)仪器 不低于DS3精度的水准仪或全站仪(3)测量要求:水准测量 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往返测,闭合差不超过20√L 或6√n (mm)(L 为长度(km)n 为测站数。
)三角高程测量 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
用全站仪测高程和水准仪测量高差是不同的,全站仪是在要测量的两点分别架仪器和立棱镜,水准仪是在两点中间架仪器。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首先在BM1点架仪器,BM2架棱镜,精确的测量两点 之间的高差。
D ·tan α+BM1仪器高-BM2棱镜高,就 可以得到BM2的高程,把两点的高程相减就得到两 点之间的高差,再吧仪器搬到BM2,后视BM1,把两 个高差取平均值,这种方法叫做“对向观测或双向 观测”用同样的方法测BM3。
二、中平测量1.定义:在基平测量后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测定各个中桩的高程。
2.方法:(1)水准仪法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用“视线高法”测出该测段内所有中桩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
TP 点就是转点(一般情况下是先测设转点再测其它的点)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高速、一级公路±30√L 。
二级及以下公路±50√LBM1BM3BM2三角高程测量BM1TP1TP2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2)全站仪法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架仪,测定各桩点的高程,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市政道路测量要求一、测量技术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环保部颁“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二、测量范围:本次测量范围:K0+000~K4+918.503,全长4918.503米三、平面测量:按附图中道路中心线实地放出中线,桩号编制按图,中桩间距20米。
对地形图进行补测,道路中心两侧30米范围。
特别是高压铁塔、新建成片住宅、已建道路及河塘。
四、纵断面测量:测出道路各中桩的高程,地形变化点、各现状路口中心及与现状河道相交处应加桩,河塘应测出淤泥的深度。
与已建道路分界处必须加桩,并在测量成果中注明。
提供纵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高程20……2.35 ……40…1003.50五、横断面测量:测出各中桩处的横断面,测量宽度为中心线两侧各20米,亦可测至围墙、房屋、驳岸等建筑物边,老路的宽度在横断面上反映,现状河道的驳岸线也应在横断面上反映。
横向有河塘的段落应测出河塘深度。
提供横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中心标高与中桩距离与中桩高差2003.32-200.024 …-50.02 0 0 5 0.1…20 0.153003.30-200.024 …-50.02 0 0 5 0.1…20 0.15…………六、临时BM点布设:BM点的位置设在路幅范围以外。
七、对转角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八、交叉口老路测量分中定出已建道路中心线,并测出交叉口中心两侧各100米范围沿老路中心测一条纵断面,测点间距10米。
九、对控制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十、提交成果提供道路中线、路网关系图、纵断面、横断面、散点标高、水准点、点之记等测量资料书面成果(数据成果)和磁盘文件。
十一、测量精度及成果资料应符合有关《城市测量规范》要求。
附件:平面图一份1:1000。
道路、河道纵横断面测量要求
1.横断面测量宽度:道路、河道红线外15米;
2.测量间距:原则上按设计图桩号测量纵、横断面,但遇地形变化大的地
方应增加测量断面。
3.纵横断面的桩号必须匹配(一一对应),测量桩号以设计提供的平面图
为准。
4.道路测量范围内如有沟渠应测出沟底海拔高程和沟渠深度及宽度。
5.所提供的电子文档数据格式需符合下面的要求:
测量文件为TXT文件,文件格式如下:
纵断面:
20512.23
40514.25
41511.29 _______标高
| |______________空格符不能使用“Tab”健,只能用空格健
|__________________桩号不带“+”号,即不能用“0+100”表示…………….
2200561.21
2220524.23
2240511.23
………………
横断面:
0 512.12 ____中桩标高
|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桩号单独放一行
5 524.7 12 525.3
6 30 513.82 _____左侧数据
| | | | |_____标高
|| | |__________与中桩的绝对距离
| | |
| | |_______________第二项是标高
| |__________________ 空格符不能使用“Tab”健,只能用空格健|__________每一行第一项是测量点与中桩绝对距离
15 2125.12 16 2123.17 30 2165.23 ——————右侧数据
40 2122.12 ____中桩高程
12 2123.81 15 2124.45 30 2136.56 ____左侧数据
10 2163.78 17 2153.26 30 2163.89 ____右侧数据
60 2156.59
102122.1 17 2136.53 30 2167.56
15 2136.23 20 2145.32 40 2156.18
……………………
(1)数字之间,至少用一个空格符隔开。
(2)一个横断面数据由3行组成:第一行为中桩高程,第二行为左侧数据,第三行为右侧数据,高程采用绝对高程,距离为绝对距离。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
第八设计研究院
2012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