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纵横断面作业测量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RTK测量技术在公路施工测量中应用分析摘要:rtk测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精度也随着技术不断完善逐步提高,rtk测量技术精度,可以满足道路工程测量中施工放样测量精度。
本文叙述公路施工测量任务,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以及rtk 测量技术给公路施工测量带来便捷。
关键词: gps 公路施工 rtk 施工测量1.引言公路施工测量中主要任务包括中线测设、竖曲线测设和边桩测设等。
中线测设传统方法有切线支距法、偏角法等,但这些方法测量精度较低、操作复杂,不适应现代高等级公路施工要求。
本文就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测量实际工作中用放样方法rtk测量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研究。
2.公路施工测量主要任务主要是对建设单位所交付中线位置桩、导线点桩、水准点桩、施工控制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检查,如果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进行补测、加固、重新测校或移设并通知建设单位给予调整。
其次,还包括基础桩位置和测定构造物中线、补充施工需要中线桩,中线桩不能测设时可在两侧安全距离内测设固定距离桩、加密施工和补充需要水准点以及临时导线点桩,和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标高和位置等等。
传统测量人们修筑公路时,对施工测量主要依据三大件:边长测量用钢卷尺、高程测量用水准仪、角度测量用经纬仪。
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以及4d和3s技术对测绘产生重要影响,施工测量也已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大多数新技术在施工测量中取得广泛应用。
如电子测角和电磁波测距技术应用(即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微型计算机组成一台仪器各种类型全站仪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以及激光技术、遥感技术等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
3.公路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中线测量亦称恢复中线,主要有导线点中桩放样、坐标复测、栓桩过程、中桩穿线。
施工单位进入场地后,首先要依据设计单位所提供图纸、所给坐标先计算好边长和转折角,并利用光电测距仪配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恢复主要控制桩,同时对导线点进行复核联测。
RTK测量纵横断面作业测量方案RTK测量是利用实时差分技术进行架空电波传播的测量方法,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实时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纵横断面测量工程中。
下面给出一个RTK测量纵横断面作业的测量方案,以介绍其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
1.前期准备(1)确定测量对象:首先需要确定纵横断面的测量范围和区域,包括交通道路、河流河道、工业园区等。
(2)仪器设备准备:准备RTK测量仪、三脚架、测量杆、反射棱镜、电池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充足的电量。
2.测量网络布设(1)建立测量控制点: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足够的控制测量点,既要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又要考虑到布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布设基准点: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已知坐标或高程的基准点,并使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差分测量,确定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
3.测量操作步骤(1)设置RTK测量仪:将测量仪放置在三脚架上,并将三脚架固定在地面上,确保仪器稳定水平。
(2)安装反射棱镜:将反射棱镜安装在测量杆的顶端,并将测量杆垂直贴近地面。
(3)启动测量仪:打开测量仪的电源,并进行系统初始化和校准等操作,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测量数据采集:操作员携带测量杆和反射棱镜,站在控制点处,并将测量杆对准目标测量点,仪器会自动采集数据并计算坐标和高程。
(5)实时数据传输:测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并进行差分计算,实现实时纠正,提高测量精度。
(6)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纵横断面测量结果,包括路径长度、坐标、高程等信息。
4.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1)数据质量检查: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以及精度要求等。
(2)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包括坐标转换、高程调整、误差校正等。
(3)纵横断面绘制:根据测量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纵横断面绘图,生成纵横断面图。
(4)成果输出:输出测量结果报告,包括纵横断面图、测量数据表、数据处理流程等,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文章编号:1672-8262(2006)03-45-03 中图分类号:P224.1 文献标识码:B道路断面测量解决方案李德龙** 收稿日期:2005—10—05作者简介:李德龙(1971—),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测绘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61)The Solveing Method of Section SurveyingLi Delong摘 要:提出了道路断面测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介绍了程序设计主要过程及其功能,分析了本方案的主要特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关键词:断面测量;解决方案;Visual 编程;COM 组件1 问题提出道路断面测量是城市市政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前期基础设计数据。
我院以前采用手工记录作业模式,效率低,且不利于成果的整理与检查。
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对我院及相关城市测绘单位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出道路断面测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本方案解决了道路断面测量的电子记录及质量控制问题,实现了数据自动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外业测量及内业检查的工作效率。
2 方案设计设计思路:执行《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规定,参考已测绘道路带状图,使用水准仪实地进行断面测量,数据记录以便携机为载体,内业自动处理断面数据,提交数字化成果。
程序的主要功能:线路水准测量及限差控制;纵横断面测量及断面信息的展绘;粗差的现场纠正;断面数据的内业处理;水准观测精度报告的生成;纵断面绘图数据的生成。
在进行断面测量前应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控制水准的测量、道路带状图的测绘、道路中心线定位等。
3 程序的实现本程序采用Visual 2003编写,通过对AutoCAD 2004、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的COM 组件的引用,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见图1)。
主界面设计基本符合手工记录模式,直观易操作,且根据需要自动在不同界面间相互切换,能很好地完成了断面测量的各项工作。
GPS—RTK技术在渠道纵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作者:高斌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4年第02期摘要:GPS-RTK技术以一种先进的测绘技术。
目前,在我国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其能够有效的克服传统测量中存在的弊端,促使所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针对这一点,本文通过GPS-RTK技术在渠道纵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GPS-RTK技术;渠道;纵横断面;测量一、GPS-RTK技术介绍GPS-RTK技术是指通过GPS对两个测量站进行卫星定位,通过实时动态测量完成具体的测量工作。
GPS-RTK技术是一种科学性强的专业测绘手段,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多个领域中,其具有精确度高、实时、方便、快捷等特点。
GPS-RTK技术之所以具有以上几点特点主要由于GPS-RTK技术的定位原理、测量原理以及GPS系统组成所表现出来的。
1.GPS-RTK定位原理在近几年中GPS-RTK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良好的定位性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认可,促使GPS-RTK技术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应用有望扩大。
GPS-RTK技术之所以能够有良好的定位,主要是GPS-RTK技术定位测量运用的定位原理,其是将基准站的测量值通过无线电传送到流动站,信号在流动站中进行分差处理,从而得出基准站与流动站坐标之间的的差值,进而得出流动站的具体的坐标值,完成定位。
GPS-RTK技术所应用的定位原理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基准站中测量值是载波相位观测值,基准站的横纵向坐标等相关的数值。
只有将基准站准确的定位量传送到流动站,才能够得出流动站准确的坐标。
2.GPS-RTK测量原理上文中提到GPS-RTK技术测绘是通过动态测量实现的。
GPS-RTK技术的测量原理是通过静态测量辅助完成动态测量。
所谓静态测量是指运用大等于两台的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得出精确的基线向量,在经过具体的平差、转换等相关的处理方法的处理得到精确地测量点,从而实现获得观察点的坐标。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指导书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匡助工程人员正确进行测量工作,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工作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设计、施工还是验收。
1.2 确定测量范围:确定需要测量的道路段落长度、宽度、高程等具体范围。
1.3 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杆等。
二、测量方法2.1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道路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横断面测量:通过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横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横向剖面数据。
2.3 纵断面测量:利用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纵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纵向剖面数据。
三、测量精度控制3.1 标志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设置标志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测量误差处理:及时记录和处理测量误差,避免误差积累导致数据不许确。
3.3 数据校核: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数据处理4.1 数据整理:对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道路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关键参数。
4.3 数据报告:编制测量数据报告,清晰地呈现测量结果,为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五、测量作业安全5.1 安全意识培训:对参预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5.2 安全防护设施:在测量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5.3 应急预案:制定测量作业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是道路建设质量的保障。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各个环节,希翼能为工程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已知点: 找已有规划图或设计图,尽量弄来一到三个水准点,越多越好。
如果只有一个水准点,可以在测地形图或断面时把这个点的gps高程测出来,然后用它纠正所有的gps点的高程,这样可能会有较大高程误差。
如果有很多水准点,那就把这些水准点的gps高程都测出来。
用拟合后的高程测量纵横断面和地形图,这样测出来的高程就是85国家高程了。
Rtk高程拟合:如果有三个或以上的水准点既有85高程又有gps的高程,那么,在rtk的手簿中就可以输入这些一一对应的高程,从而求用手簿求解出gps高程和85高程间的转换参数,这个参数不是一个常数,随着距离远近会有变化。
由于rtk可以方便的测出gps高程,求出高程的转换参数后rtk测量的高程就跟水准测量的高程一样了。
以上问题尽量解决。
然后开始以下测量。
如果没有水准点。
那就用rtk直接测量,先不用管上述部分。
1.在15公里的长的河道上找个两个开阔地架设仪器,即架设一次基站测量七公里多一点,仪器可以架设在需测量地形图的地方,方便看管。
两次架设应有2个重合点,在交接的地方注意做好标记。
以便两次基站变动测量出的数据拼接。
2.在rtk手簿上纵横断面使用同一个文件,一次测过来。
在测量横断面的过程中顺便测出纵断面。
横断面测量从河中线开始,河中测一个点,垂直河中线两侧最多测五六个点,也许三四个点就可以。
只测地形发生变化的地方的点。
两侧边界以测到公路的路肩高度为准,另一侧也要达到相当于公路的路肩高度。
公路的路肩的边缘测一个,距离过去一米再测一个示意公路的高程即可。
刘家台段公路由于路基较低,要测到公路的另一面的山坡上一米高的位置。
3.在需要测设横断面的位置,注意测出漫水桥或函或桥梁的高程。
即在有构筑物的河道上,构筑物的上下的高程都要测出来。
4.纵断面沿着有水的沟走,没水就沿着最低地方走或河沟的中间测,50m采集一个点即可。
5.每个地形图附近注意保留两个控制点。
6.所有测量中均要注意忽略一些石堆和小于一米高的陡坎。
教学设计困难时,也可以参考地形图选定一个与实地高程接近的数值作为起始水准点的假定高程。
(3)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以水准测量为主,应根据等级要求采用三等或四等水准进行,S3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在两水准点之间进行观测,闭合差不超过mm。
也可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全站仪竖直角观测精度不大于2″,标称精度不低于(5+5×10-6D)mm2.中平测量中平测量是依据基平测量设置的水准点,向前进行单程符合水准测量,测定中桩地面高程,为绘制纵断面图提供资料。
(1)水准测量法如图6-1所示,该线路每隔100m打一里程桩,在坡度变化的地方和特殊地段处设有加0+050,0+108,0+120,0+140,0+160,0+180,0+221,0+240等。
先将仪器安置于①处,后视水准点BM1上的水准尺,其读数为2.191,计入表中第3栏(见表6-1),并计算视线高:12.314+2.191=14.505(m),计入第6栏内。
旋转仪器照准前视尺(0+000桩)读数为1.60,计入表格第4栏。
然后依次照准0+050, 0+100,0+108,0+120处的水准尺,读数为1.90、0.62、1.03、0.91,计入表格第4栏,最后照准转点TP1上的水准尺,读数为1.006,计入表格第5栏。
第一站测定后,将仪器迁至②处,此时以转点TP1上的水准尺为后视尺,照准后视尺度数为2.162,计入与TP1对齐的第3栏内,并计算视线高;13.499+2.162=15.661(m),计入第6栏内。
转动仪器,依次照准立在0+140、0+160、0+180、0+200、0+221、0+240桩处的水准尺,读数为0.50,0.52,0.82,1.20,1.01,1.06,计入表格第4栏,最后照准转点TP2上的水准尺,读数为1.521,计入表格第5栏。
前视读数由于传递高程必须读至mm,0+050, 0+100,0+108,0+120,·····为中间桩,不传递高程,可读至㎝,又称间视点。
GPS-RTK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GPS技术和RTK技术的优点,以及这两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GPS-RTK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勘测精度和勘测效率,而且提高了公路的勘测手段和作业方法。
关键词GPS-RTK技术;公路工程;工程测量0 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无线电发射台从地面搬到卫星上,组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无线电测距交会的原理,利用三颗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交会出地面未知点的位置。
依据测距的原理,其定位原理与方法主要有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以及差分GPS定位。
1 常规公路测量作业对于公路平纵、横断面设计进行中桩放样、纵横断面和横断面测量,作业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线路坐标进行中桩放样,一般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
随着GPS-RTK的应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已经使用GPS-RTK进行中桩放样。
2)用水准仪进行找平工作,测线路纵断面。
中桩放样后用水准仪测出中桩水准高程。
在线路附近埋设控制点,控制点高程已知且精度能满足规范要求。
利用这些高等级控制点获取中桩的高程,用来进行线路纵断面的设计及放样。
3)用经纬仪结合水准尺测线路横断面。
横断面的设计需要了解线路两侧的地形状况,使用的是经纬仪和水准尺。
操作过程一般为:在钉有木桩的点上安置经纬仪,量出仪器高,镜头指向线路方向,拨转90°,在此方向上地形变化的地方立水准尺,记录和读数;倒转180°,进行同样操作,就可计算出两点高程,用来进行横断面的设计及施工。
随着GPS-RTK的发展工程测量单位都采用GPS-RTK放样替代全站仪放样,放样速度有较大提高。
2 GPS-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2.1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简介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它是GPS-RTK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在公路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工程测量过程中GPR-RTK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作业流程,对测量过程中各种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GPS-RTK技术;工程测量;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一、GPS-RTK技术简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测量工作中GPR-RTK测量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主要是由于GPS-RTK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备精度高、实时性、高效性等优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测量质量和精度。
1 GPS-RTK基本原理。
GPS-RTK测量系统一般由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
(1)基准站。
双频GPS接收机;如果测区内想要使用基准站的控制点,这就首先要进行设计,对RTK数据链的实际有效覆盖半径进行合理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会在测区的中央位置上安置基准站,并且确保测区周围没有信号反射物、视野开阔。
(2)流动站。
双频GPS接收机、实时差分软件系统;2 GPS-RTK测量的作业流程(1)收集控制资料。
根据已有的工程资料来确定工程所需的资料定位,并且要对高等级的已知控制点进行定期检查,从而确保收集资料的准确性。
(2)基准站的设置。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以直接使用收集的已知控制点,因此要在测区内设置多个加密控制点,将这些控制点作为基准站的位置。
另外还要将接收机安装在基准站上,为其配备有效的参数。
(3)流动站的设置。
在对GPS-RTK技术进行应用过程中要确保流动站的建立,流动站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也可以在不同地区,主要是为了实时监测测量数据,并且要在流动站上安装GPS接收机。
(4)坐标系统转换。
在一般工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独立坐标系,然而借助GPS所测的坐标是wgs-84坐标系,这一坐标系不仅可以提供标准的参照体系,而且可以通过计算将坐标转化为参数。
如果该地区具有建立坐标系的条件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现场进行监测,在求出坐标系转换参数后,还可以通过RTK设备中的测量控制器准确地计算出独立坐标。
应用R T K 施测线路纵横断面―――测量设计数据输入及格式转换通过使用工程之星“道路设计”菜单,将线路各段设计参数输入后,由软件自动计算各里程桩坐标及加桩坐标,然后使用“线路放样”功能进行放样。
工程之星中“道路设计”由两种方法组成: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对于交点模式来讲,很多时候不是很清楚,建议使用元素模式,比较直观地一段一段输入参数,并能够即时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否有错误。
工程之星中的元素模式输入的时候需要虚输入直线,举例如下:某个项目,线路设计元素次序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圆曲线见下表:序号 类型 起点桩号起点数据 终点数据 长度(m) 偏向X(m)Y(m)方位角半径(m)X(m)Y(m)方位角半径(m)1 直线 BK0+0002984956.789 588098.532 18°36'09.5" 2985314.723 588219.008 18°36'09.5" 377.666 2 缓和曲线 BK0+377.666 2985314.723 588219.008 18°36'09.5"2985348.195 588229.198 13°35'21.3" 200 35 左偏 3 圆曲线BK0+412.666 2985348.195 588229.198 13°35'21.3"200 2985369.458 588233.135 7°23'28.0" 200 21.636 左偏 4 缓和曲线 BK0+434.301 2985369.458 588233.135 7°23'28.0" 200 2985404.359 588235.6052°22'39.8"35 左偏 5 缓和曲线 BK0+469.301 2985404.359 588235.605 2°22'39.8"2985439.137 588239.088 12°24'16.2" 100 35 右偏 6圆曲线BK0+504.301 2985439.137 588239.088 12°24'16.2"1002985484.205 588262.113 41°43'11.8"10051.165右偏在工程之星的元素模式下输入时需要输入如下:点的输入要素有X 和Y ,直线输入要素为方位角和长度,缓和曲线输入要素为半径和长度,圆曲线输入要素为半径和长度,曲线左偏时半径输入为负,右偏时输入为正。
已知点: 找已有规划图或设计图,尽量弄来一到三个水准点,越多越好。
如果只有一个水准点,可以在测地形图或断面时把这个点的gps高程测出来,然后用它纠正所有的gps点的高程,这样可能会有较大高程误差。
如果有很多水准点,那就把这些水准点的gps高程都测出来。
用拟合后的高程测量纵横断面和地形图,这样测出来的高程就是85国家高程了。
Rtk高程拟合:如果有三个或以上的水准点既有85高程又有gps的高程,那么,在rtk的手簿中就可以输入这些一一对应的高程,从而求用手簿求解出gps高程和85高程间的转换参数,这个参数不是一个常数,随着距离远近会有变化。
由于rtk可以方便的测出gps高程,求出高程的转换参数后rtk测量的高程就跟水准测量的高程一样了。
以上问题尽量解决。
然后开始以下测量。
如果没有水准点。
那就用rtk直接测量,先不用管上述部分。
1.在15公里的长的河道上找个两个开阔地架设仪器,即架设一次基站测量七
公里多一点,仪器可以架设在需测量地形图的地方,方便看管。
两次架设应有2个重合点,在交接的地方注意做好标记。
以便两次基站变动测量出的数据拼接。
2.在rtk手簿上纵横断面使用同一个文件,一次测过来。
在测量横断面的过
程中顺便测出纵断面。
横断面测量从河中线开始,河中测一个点,垂直河中线两侧最多测五六个点,也许三四个点就可以。
只测地形发生变化的地方的点。
两侧边界以测到公路的路肩高度为准,另一侧也要达到相当于公路的路肩高度。
公路的路肩的边缘测一个,距离过去一米再测一个示意公路的高程即可。
刘家台段公路由于路基较低,要测到公路的另一面的山坡上一米高的位置。
3.在需要测设横断面的位置,注意测出漫水桥或函或桥梁的高程。
即在有构
筑物的河道上,构筑物的上下的高程都要测出来。
4.纵断面沿着有水的沟走,没水就沿着最低地方走或河沟的中间测,50m采
集一个点即可。
5.每个地形图附近注意保留两个控制点。
6.所有测量中均要注意忽略一些石堆和小于一米高的陡坎。
7.地形图部分除测出河沟、水面和道路的轮廓外,其余没有明显特征点的地
方每20m左右一个高程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