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左右半球与空间定位
谢谢
12科一
处理非言语材料、解决 空间课题方面
右半球损伤常常导致空 间定位障碍,相貌失认等。 说明视觉调节的许多机能 也由右脑起主导作用。
记忆区域
空间位置记忆
2014年约翰·奥基夫(John O ́Keefe)与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发现了大脑里的“GPS”系统。
坐标化
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在人脑的内嗅皮层发现了 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
网状细胞
情景记忆编码加工的激活脑区主要有左侧前额叶背外侧 (BA10)、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叶梭状回(BA20)、两侧前运动 区(BA6)、辅助运动区(BA8)、两侧枕叶(BA19)、右侧顶叶(BA7) 和两侧小脑半球,提取加工的激活脑区主要有右侧前额叶背外侧 (BA10,BA46/47)、左侧额中回(BA10)、左侧额下回(BA47)、辅 助运动区(BA8)、两侧基底节区、左侧颞顶交界处、两侧枕叶 (BA18/19)、两侧顶叶(BA40)和两侧小脑半球。
距离 方向
随时向 大脑汇报所 在位置从而 实现定位
整合运动路线与大体的返回方向
网状细胞
网格细胞存在于内嗅皮层, 具有显著的空间放电特征,并呈 现出网格图样的放电结构。网 格细胞利用自身运动信息进行 空间编码, 在空间记忆中发挥 路径整合器功能。
.
.
三角 网格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细胞的信号
每一个神经元的信号都 呈正三角形分布,其作用类 似于地图中经线和纬线画出 的正方形格子,将环境的位 置标记到大脑中。
位置细胞
位置细胞是与动物行为活动所处位 置密切相关并具有复杂锋电位的海马 锥体细胞 ,是脑内认知地图的基本组成 单元。当个体处于特定的“位置野” 时 ,相应的位置细胞呈现最大放电。位 置细胞并非单纯的感觉神经元 ,内、外 源性信息输入均可影响位置细胞的放 电活动 ,使位置野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