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公开课第二十六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堂本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8
专题: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原则及解题方法。
(2)会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2.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检验和鉴别。
(2)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了解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2)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1)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性质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经常能接触到,对检验和鉴别题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常用的鉴别方法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
2.子目标:
(1)针对所给问题,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
(2)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方案。
(3)能辨证地认识化学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1)常见物质的检验及鉴别的方法。
(2)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4.教学难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
(2)检验及鉴别题的规范答法。
5.课型:交流讨论、实验探究
6.课时安排:1课时。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物质的鉴别(教案)知识与技能:通过三类题型解决方法的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离子的检验方法的理解,学会常见物质鉴别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探索和归纳,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方法,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知识构建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信的学习态度及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提高科学素质。
[重点]:常见的离子的检验方法[难点]:运用物质鉴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探索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1、总论:物质鉴别是根据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将组内物质相互区别开,故重在区别,与鉴定某一种物质不彻底相同。
原则上要求操作简便易行,叙述时应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
2、方法:例1:鉴别酒精与白醋时,是利用了二者不同的性质。
小结:(1)物理方法:所给物质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时,应先用来鉴别,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这些性质应用的方法很简便。
例2:鉴别下列物质稀HCl 、石灰水、NaCl 三种溶液小结:(2)化学方法:在用物理方法难以鉴别时就要利用组内物质化学性质间的差别来鉴别。
A 、酸碱性:同组内物质的溶液酸碱性若不同,可借助紫色石蕊试液或者酚酞试液来区分。
若物质较多,也可以借助指示剂先行分组,再在各组内鉴别。
例3:鉴别下列物质稀HCl 、NaOH 、Na2CO3、Na2SO4四种溶液B 、重要离子法:依据一些特殊离子发生反应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具体有: ,不溶于稀硝酸)(白色加AgCl 3AgNO ↓−−−→−-Cl较多)为避免混淆,往往用(白色加234B 24)Ba(NO ,SO 2BaSO a ↓−−→−+-阴离子 (特殊氨味)无色加铵盐等↑−−−→−-OH))或者稀(可溶于稀白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色或者加加酸⎪⎩⎪⎨⎧↓−−−−−→−↑−−→−+-32H 23HNO HCl CO CO 22BaCl CaCl 小结:利用化学方法鉴别时,不管是根据酸碱性还是离子法,都是依据反应时现象的不同,如不同的颜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等加以鉴别。
物质的鉴别顺义五中:杨金辉指导思想:根据物质的性质学会用化学方法,对不同的物质的鉴别。
通过讨论、分析、实验得出物质鉴别的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拓展思维,自主编题,提高能力,学会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评价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物质的鉴别与检验》这节复习课,是在初三第一轮复习中进行的。
在本课前,学生已学过酸、碱、盐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对一些物质、离子的鉴别方法已经掌握,已具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本节主要是想帮同学屡清物质的鉴别与检验的思路、原则、方法,然后通过学生出题做题,对物质的鉴别达到升华。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总结,为最后本节课的升华奠定了基础,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知识基础(1)通过初三第九、十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单质、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的性质,对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也有了一个整体思路。
(2)具有物质的鉴别的相关知识,能从物质的性质、反应特征的角度去对学过的物质进行鉴别。
(二)学习期望(1)通过厨房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使学生意识到学会方法随时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出现的问题,掌握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思路原则和方法是有必要的。
(2)本节课是学生对物质的鉴别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灵活运用,自己出题做题、并进行评价,使同学感到化学习题的乐趣,为以后的关于物质的鉴别的实验探究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不足之处学生虽然掌握了酸、碱、盐的性质,对物质间的反应规律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物质的鉴别与检验的整体思路,原则、方法还不够清晰,对多种物质的鉴别容易混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初中常见物质性质进行鉴别2掌握物质鉴别题思路,鉴别原则和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