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 第二章 通信设备安装与配线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17.30 KB
- 文档页数:4
目录网络系统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业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业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施工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线架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类配线部件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线缆端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缆芯线端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路通信作业指导书通信系统构成复杂,设备类型较多,施工难度较大。
受站前施工影响较大,致使工期较紧。
为能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施工计划,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以方便施工交流。
一、设备安装设备排列位置遵照设计位置。
设备安装时设备底面应于防静电地面平齐,设备安装稳固,与地面垂直,设备前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设备间紧密相靠;设备与各墙面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二、设备配线各车站设备较多,相互连线较多。
施工时要做到走线位置合理,为以后维护和扩容留有施工空间,缆线走向横向时做到水平,竖向时垂直;缆线绑扎前应顺直,不得有交叉、扭绞现象,绑扎距离均匀,缆线转弯时适当增加绑扎;缆线在布放时,注意音频电缆应和电源线分开,交流和直流电源线分开;音频配线电缆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无破损、断线、混线现象,音频配线电缆、2M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音频配线电缆在卡接模块卡接时应牢固并接触良好,芯线留有适当预留;2M电缆在DDF架端子时应留有适当预留,预留应整齐美观,同轴头螺丝应拧紧;音频配线电缆、2M电缆配好线后应进行对号,确保芯线无断线、混线现象。
缆线绑扎扎带松劲度适当,尤其注意尾纤帮扎时不应过紧,以免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设备间尾纤应穿在波纹管内,盘留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中间站电源柜各单元应插接良好,电气接触点接触可靠、连接紧密;输入交流电源的相线和零线不得接错,不得虚接或断开;电源配线和走线固定应合理,固定可靠、稳固;交、直流电源线应分开布放,不应绑在同一线束内;电源线及地线不得有接头;直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分正、负极,电源正、负极严禁错接和短路,接触必须牢固;严禁用接地线代替电源线。
电源线铜鼻子应使用镀锡管状铜鼻子。
接地:电源柜及各设备机架必须可靠接地,地线铜鼻子应使用镀锡管状铜鼻子,紧固螺栓采用相应规格的铜螺栓,必须配弹簧垫片。
各车站施工完后,所有缆线应统一做好标签,标签格式由项目部统一考虑。
三、施工时保持好房间的卫生,做到工具、材料摆放整齐合理,便于施工管理。
铁路通信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中设备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技术准备清理施工场地、做好安装机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进行施工现场调查是否具备设备进场安装条件,收集施工技术资料。
通信设备的安装符合铁运【2010】142号文上道检测的规定。
3、技术要求1.根据项目特点、施工条件、作业环境,编制安全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2.对照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根据客运专线通信施工规范和作业指南,编制各通信子系统设备安装的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
3.由专业工程师对各子系统所有参建施工人员进行集中技术交底或现场技术交底及相关施工注意事项的培训并形成记录、存档。
4.开箱检验需要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
5.光电缆走线架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0mm;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2‰;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走线架应固定牢固。
6.机柜(架)应垂直,倾斜度偏差应不小于机柜(架)高度的1‰;当相邻机柜(架)互相靠拢时,其间隙不应大于3mm;相邻机柜(架)正立面应平齐。
7.音频配线电缆不小于50MΩ。
8.同轴配线电缆不应小于1000MΩ。
9.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不小于78dB。
10.配线电缆、电源线应分开布防,间距不小于50mm。
交、直流配线应分开绑扎。
11. 设备配线采用焊接时,焊接后芯线绝缘层应无烫伤。
开裂及后缩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宜大于1mm。
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现场环境调查→设备安装→设备单机调试→设备系统调试。
4.2工艺流程①硬件施工流程图②传输、交换、数调、数据网、视频、动力环境监控、会议电视、应急通信、同步时钟系统调试流程图③GSM-R系统调试流程图5.施工要求5.1走线架安装(1)走线架安装应包括:光、电缆走线架、吊架、爬架及骨列架等。
陕西中交榆佳高速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审核人:签收人:中交隧道局榆佳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年5月25日通信设备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光纤数字传输设备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开箱检查开箱前先检查包装箱有无损坏,设备型号是否相符。
开箱时必须细心,以防损坏设备,开箱后应先检查机架、插件单板有无损坏,是否按合同装箱。
在光纤数字传输设备到达现场后,要对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相应配件进行核对,检查设备的装箱单,确保与工程量清单的数量一致.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的配件、附件及备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随机的出厂测试资料与合格证,核对其各项技术与性能指标,确认是否满足标书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将随机的合格证、出厂测试资料及开箱检验的结果一起送交监理工程师,对设备进行进场报验。
2、安装环境空间要求机柜设计为前后开门,前后门开门空间均应大于1米,设备最大高度为2.2米。
安装环境空间应考虑能容下数字同步复用设备的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便于操作和维护.设备安装前,需对机房进行考察,检查机房已具备设备安装的条件。
同时还应准备相关的施工材料如膨胀螺栓、钻头、切割刀片、锯条等。
3、安装工具及所有施工材料通用工具包括:液压钳、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斜口钳、尖嘴钳、镊子、冲击钻、电烙铁、直尺和卷尺、万用表等。
准备构成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全套设备和安装配件,包括汇流条、支架、设备底座(本工程的设备底座必须根据防静电地板的高度及设备的长宽三个因素共同确定,此方案必须到设备安装时才可确定)、保安器、相应的连接器以及所需配线。
同时还应准备相关的施工材料如膨胀螺栓、钻头、切割刀片、锯条等。
二、施工组织负责人:1人工程师:2人技工:6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三、施工内容1、设备安装步骤子架框放置在机架的横梁导轨上,推入机架,用面板螺丝固定在机架立柱上。
电源、风扇插箱及空面板按整机装配图安装。
机架在机房立起到位之前,应将机架底部四个支脚沿逆时针方向旋下,以保证立起之后设备高度保持一致。
篇一:通信作业指导书通信专业通信线路:一.光缆敷设1、光缆径路:铁路光缆一般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光缆沿铁路路基坡脚敷设,并离跛脚一米距离,个别困难地段敷设在路肩上(回土同时一定要养成夯实的习惯,防止护坡塌方的发生)。
2、光缆埋深:埋设深度根据土质及地形分别采用:路基坡脚下粉细砂、砂质黄土不小于1.2米;路肩敷设时,埋深不小于0.8米;穿越铁路(距路基面)、沟、渠时,埋深不小于1.2米。
个别埋深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但最小防护埋深应达到相关规范要求.3、光缆防护:①穿越铁路采用钢管防护;②通过浅涵顶部时设钢管防护(浅埋或水泥面固定);通过小桥,采用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③埋设在路肩或埋深达不到要求的困难地段,采用水泥槽防护;④接头采用接头盒方式,接头盒外采用水泥扣槽防护;⑤在穿越站场、城镇等易开挖地段时,采用砂砖防护;⑥通过新建大、中桥采用桥上预留电缆槽防护,槽内设电缆防震垫;通过既有大中桥时采用桥架防护;下桥时采用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钢管与电缆槽衔接处必须封堵。
⑦光缆上坡(坡度>20度,坡长>30m时)采用蛇形敷设,每隔20m设固定横梁一处。
4.、光缆防雷:所有光缆接头两侧的加强芯固定在接头盒内,金属加强芯与金属护套实施电气阻断,每盘光缆间不做电气连通。
5、光缆余留:①光缆标准盘长2公里;②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引入口外余留3米;通信站引入口外余留5米;③光缆接续后余留3米(不含接头盒内光纤的收容余长1。
2米);④过轨、过公路两侧各余留1米;⑤通过200米及以上的大桥两端各余留3米。
6、光缆引入:①光缆引入通信站后,光缆终端至光纤配线架;②光缆引入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后,引至车站电化引入综合柜的光缆终端盒;③干线光缆采用环引方式引入区间基站机房后,引至光纤熔接盒.7、光缆标石:光缆标石分别设在光缆接头点及光缆余留点;线路转弯点;所穿铁路及公路两侧;穿越障碍物时,利用前后两埋设标寻找电缆有困难的地段;直线段敷设时按50米一处设置标石。
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概述 (4)1.1 铁路信号设备简介 (4)1.2 铁路通信设备简介 (4)1.3 信号与通信设备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5)第2章铁路信号设备操作 (5)2.1 信号设备操作基本要求 (5)2.1.1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5)2.1.2 操作前准备 (5)2.1.3 设备操作规范 (5)2.1.4 安全防护措施 (6)2.2 轨道电路操作 (6)2.2.1 轨道电路设备检查 (6)2.2.2 轨道电路操作流程 (6)2.2.3 异常处理 (6)2.3 联锁设备操作 (6)2.3.1 联锁设备检查 (6)2.3.2 联锁设备操作流程 (6)2.3.3 异常处理 (6)2.4 信号机操作 (7)2.4.1 信号机检查 (7)2.4.2 信号机操作流程 (7)2.4.3 异常处理 (7)第3章铁路通信设备操作 (7)3.1 通信设备操作基本要求 (7)3.1.1 操作前准备 (7)3.1.2 操作规程 (7)3.1.3 安全注意事项 (7)3.2 电话通信设备操作 (8)3.2.1 电话交换设备操作 (8)3.2.2 电话终端设备操作 (8)3.3 无线通信设备操作 (8)3.3.1 无线电台操作 (8)3.3.2 无线手持台操作 (8)3.4 数据通信设备操作 (8)3.4.1 调制解调器操作 (8)3.4.2 传输设备操作 (9)第4章铁路信号设备维护 (9)4.1 信号设备维护概述 (9)4.1.1 信号设备维护的意义 (9)4.1.2 信号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 (9)4.1.3 信号设备维护的主要内容 (9)4.2 轨道电路维护 (9)4.2.1 轨道电路概述 (9)4.2.2 轨道电路维护内容 (9)4.3 联锁设备维护 (9)4.3.1 联锁设备概述 (10)4.3.2 联锁设备维护内容 (10)4.4 信号机维护 (10)4.4.1 信号机概述 (10)4.4.2 信号机维护内容 (10)第5章铁路通信设备维护 (10)5.1 通信设备维护概述 (10)5.1.1 通信设备维护的目的 (10)5.1.2 通信设备维护的原则 (10)5.1.3 通信设备维护的内容 (11)5.2 电话通信设备维护 (11)5.2.1 电话交换设备维护 (11)5.2.2 电话终端设备维护 (11)5.3 无线通信设备维护 (11)5.3.1 无线基站设备维护 (11)5.3.2 无线手持台设备维护 (11)5.4 数据通信设备维护 (12)5.4.1 数据交换设备维护 (12)5.4.2 路由器设备维护 (12)5.4.3 传输设备维护 (12)第6章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故障处理 (12)6.1 故障处理原则与方法 (12)6.1.1 故障处理原则 (12)6.1.2 故障处理方法 (12)6.2 信号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13)6.2.1 信号机故障 (13)6.2.2 道岔故障 (13)6.3 通信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13)6.3.1 通信线路故障 (13)6.3.2 通信设备故障 (13)6.4 故障案例分析 (13)第7章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安全管理 (14)7.1 安全管理制度与规定 (14)7.1.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过程中的安全。
铁路通信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一、工程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设备安装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确定设备的安装方案,包括设备的布置位置、安装方式、管线走向等。
2.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螺丝刀、直尺、电工工具、电线、电缆等。
3.确定施工区域:确定设备安装的具体施工区域,并进行标识和划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和无干扰性。
二、设备安装作业步骤1.检查设备材料: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对所使用的设备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并按照要求进行验收。
2.安装设备支架:按照设备的安装方案,安装设备所需的支架,确保支架的牢固和稳定。
3.接线和连接:根据设备的接线图纸和安装要求,进行设备的接线和连接工作,确保接线正确、连接牢固。
4.调试和测试: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完善。
5.整理现场和清洁工作: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施工区域的整理和清洁工作,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三、工程设备安装中的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设备安装作业时,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施工:设备安装作业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施工效果。
3.防止干扰和损坏:在设备安装作业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其他施工作业和运输活动对设备的干扰和损坏,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4.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安装完成后,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5.环保和工地卫生:在设备安装作业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保护和整理工作,保持工地的卫生和环境的整洁。
总结:通过上述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能够对铁路通信工程设备的安装作业进行全面指导,确保设备安装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工程的成功率和效益。
同时,要注重对设备安装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新建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甘肃段通信工程编号:CRSC-TX-006 设备安装与配线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宝兰客专(甘肃段)项目经理部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设备安装及配线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宝兰客专通信施工设备安装施工。
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认真审阅施工图设计,掌握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和设计要求,对照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对施工图设计的设计说明、技术方案、工程数量等内容进行详细校核。
如对施工图设计的技术方案、工程数量等内容有异议,项目部应在施工图设计审核后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向设计、业主提出意见和建议。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技术培训。
2.设备开箱报验设备开箱验货工作清点内容:设备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定货合同清单及设计要求,保存清点清单。
设备开箱验货工作检验内容:设备出厂测试记录应符合订货合同技术要求,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设备及材料应无受潮及破损现象;设备插件应无震裂、损坏、锈蚀、脱落等现象;设备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包括合格证、说明书、操作手册、安装手册等)。
2.2外业技术准备1.机房内部的装修工作是否全部完工;机房防静电地板上表面距水泥地面的高度;室内温、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机房电源情况是否满足施工安装及设备供电需求;3.地面、墙壁、顶棚等处的预留空洞、预埋件等的规格、尺寸、位置、数量等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4.机房俯视平面布置情况;5.机房周边的物资运输路径以及与工程有关的其它情况。
3 技术要求3.1 管槽安装1.管槽安装包括保护管、吊架、走线架、线槽、爬架等。
2.保护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预埋和安装:1) 预埋保护管连接盒位置正确,牢固可靠;2) 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埋深不小于l5mm;3) 保护管途径最短,排列整齐;4) 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保护管应采用整根材料,如需连接时,应在连接处作防水处理,管外不应涂漆;5) 保护管管卡间距要求:⑴管卡间距保持均匀;⑵直径20mm及以下的保护管,管卡间距不大于lm;⑶直径25mm及以上的保护管,管卡间距不大于1.5m。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一、通信设备安装条件控制(一)通信机房的环境控制1.土建工程或机房改造装修已全部完工,楼房的楼层负荷应符合要求,一般机房的活动负荷必须在600kg/m2以上,如装有蓄电池的机房负荷应在800 kg/m2以上。
2.市电已经引入,机房照明安装良好,并能正常使用。
3.机房温、湿度、洁净度应符合通信产品设备技术说明中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通信机房环境温度为180C~280C,相对湿度为20%~80%,洁净度达到通信设备要求指标。
4.空调设备、通风管道等安装符合要求,运转正常。
5.机房地面平整、光洁、倾斜度不应大于0.1%。
6.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必须符合安装设备的要求。
7.机房的线槽、壁槽的位置、路由、深度及宽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
线槽盖板应牢固、平稳与线槽嵌合严密,开启方便,并不得设置于设备机架底部。
8.机房建筑的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引线合格,接地电阻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二)通信机房的安全控制1.各级通信机房必须符合YD5002-94《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2.通信机房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1-统和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必须保持性能良好;3.通信机房装修材料为阻燃材料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4.通信机房内的预留孔洞配置有阻燃材料的安全盖板或填充物;5.通信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6.通信机房门窗、防盗符合要求,尤其是基站、中继站等门窗应设牢固的防盗措施。
(三)设备与器材检验1.设备供货单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监理工作联系单,要求对已运输到现场的设备和主要器材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对已到现场的设备器材进行开箱清点和外观检查,并转交施工单位。
-2-2.承包单位作为接受单位和使用单位应作好记录,收集整理装箱文件及合格证书。
并填写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A9),报送监理工程师签证。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第一部份工前检查一、环境检查:1、机房及有关走廊等地段的土建工程是不是已全数完工,机房要紧出、入门的高度和宽度尺寸是不是符合工艺设计要求,房门的锁和钥匙是不是配套齐全;2、机房照明、插座的数量和容量是不是符合配置要求,安装工艺是不是良好,是不是知足利用要求;3、机房空调设备性能是不是良好,通风管道是不是干净,室内温湿度和干净度等是不是知足标准要求。
温、湿度要求注:短时间工作条件指持续不超过48小时和每一年累计不超过15天。
二、平安检查:1、机房内是不是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2、机房室内装修材料是不是采纳非燃烧材料;3、楼板预留孔洞是不是配置阻燃材料的平安盖板,已用的电缆走线孔洞是不是用阻燃材料封堵;4、机房内是不是寄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第二部份工前预备一、申请动工1、施工单位通过工前检查,确认工程施工期间涉及的机房、设备等条件已具有动工条件,由施工项目负责人编制动工报告并向建设单位提交。
2、我方在取得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才准予动工。
二、工程交底动工前,工程项目负责人要对全部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工程技术及施工平安方面的交底。
1、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施工项目名称、施工工作量、施工工作难度、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关键工艺关键工序的具体要求、施工中涉及的隐蔽工程,等等。
2、工程平安交底的内容:施工进程中涉及的危险源,施工中碰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施工进程中碰到重大平安事故时的报告制度,等等。
三、开箱验货1、在建设单位确认货物已经到货的情形下,我方该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或其代表协同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设备厂家工程督导开箱验货。
2、假设发觉开箱进程中,显现包装箱破损、缺货等情形,由设备厂家工程督导向其所代表厂家反馈,并停止开箱验货。
3、假设货物数量、质量与装箱单相符,那么三方代表在装箱单上签字。
我方代表将装箱单原件或复印件保留一份。
4、我方人员将开箱后验证无误的货物码放到建设单位指定的堆放地址。
铁路信号与通信作业指导书第1章铁路信号与通信基础 (4)1.1 信号与通信概述 (4)1.2 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组成 (4)第2章信号设备与系统 (4)2.1 信号设备分类及功能 (4)2.1.1 发射设备 (4)2.1.2 接收设备 (5)2.1.3 联锁设备 (5)2.1.4 闭塞设备 (5)2.2 信号系统类型及特点 (5)2.2.1 固定信号系统 (5)2.2.2 移动信号系统 (5)2.2.3 自动信号系统 (5)2.2.4 联锁信号系统 (5)2.3 信号设备维护与检修 (6)2.3.1 定期检查 (6)2.3.2 定期维护 (6)2.3.3 故障处理 (6)2.3.4 技术改造 (6)2.3.5 人员培训 (6)第3章通信设备与系统 (6)3.1 通信设备分类及功能 (6)3.1.1 传输设备 (6)3.1.2 交换设备 (6)3.1.3 接入设备 (7)3.1.4 支撑设备 (7)3.2 通信系统类型及特点 (7)3.2.1 有线通信系统 (7)3.2.2 无线通信系统 (7)3.2.3 光通信系统 (7)3.3 通信设备维护与检修 (7)3.3.1 日常维护 (7)3.3.2 定期检修 (7)3.3.3 应急抢修 (7)3.3.4 技术培训与安全管理 (8)第4章联锁系统 (8)4.1 联锁系统概述 (8)4.2 联锁设备及其功能 (8)4.2.1 联锁机 (8)4.2.2 联锁表示器 (8)4.2.3 联锁操作设备 (8)4.3.1 联锁表 (9)4.3.2 联锁操作 (9)第5章自动闭塞系统 (9)5.1 自动闭塞系统概述 (9)5.2 自动闭塞设备及其功能 (9)5.2.1 轨道电路 (9)5.2.2 信号机 (9)5.2.3 联锁设备 (10)5.2.4 列车控制设备 (10)5.3 自动闭塞系统操作与维护 (10)5.3.1 操作 (10)5.3.2 维护 (10)第6章信号检修与施工 (10)6.1 信号设备检修流程 (10)6.1.1 检修前期准备 (10)6.1.2 检修作业实施 (10)6.1.3 检修质量控制 (11)6.1.4 检修后期工作 (11)6.2 信号设备施工要求 (11)6.2.1 施工前期准备 (11)6.2.2 施工现场管理 (11)6.2.3 施工质量控制 (11)6.2.4 施工后期工作 (11)6.3 信号设备验收与调试 (11)6.3.1 验收流程 (11)6.3.2 调试工作 (12)6.3.3 验收资料整理 (12)第7章通信检修与施工 (12)7.1 通信设备检修流程 (12)7.1.1 检修前准备 (12)7.1.2 设备停机 (12)7.1.3 检修操作 (12)7.1.4 检修记录 (12)7.1.5 检修后验收 (12)7.1.6 投运 (12)7.2 通信设备施工要求 (12)7.2.1 施工方案 (13)7.2.2 施工准备 (13)7.2.3 施工过程 (13)7.2.4 施工记录 (13)7.2.5 施工验收 (13)7.3 通信设备验收与调试 (13)7.3.1 验收流程 (13)7.3.3 验收记录 (13)7.3.4 验收合格 (13)第8章信号与通信安全保障 (13)8.1 安全防护措施 (13)8.1.1 物理安全防护 (13)8.1.2 技术安全防护 (14)8.1.3 人员安全培训 (14)8.2 紧急处理 (14)8.2.1 报告与响应 (14)8.2.2 处理流程 (14)8.3 安全管理制度 (14)8.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4)8.3.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4)8.3.3 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教育 (15)8.3.4 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 (15)第9章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管理 (15)9.1 设备维护策略 (15)9.1.1 维护原则 (15)9.1.2 维护分类 (15)9.1.3 维护内容 (15)9.2 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 (15)9.2.1 故障诊断 (15)9.2.2 故障处理 (15)9.3 设备更新与改造 (16)9.3.1 更新原则 (16)9.3.2 更新内容 (16)9.3.3 改造实施 (16)第10章信号与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6)10.1 数字化与网络化 (16)10.1.1 数字化技术 (16)10.1.2 网络化技术 (16)10.2 智能化与自动化 (16)10.2.1 智能化技术 (17)10.2.2 自动化技术 (17)10.3 我国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发展展望 (17)10.3.1 提高信号与通信设备的国产化水平 (17)10.3.2 推进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标准国际化 (17)10.3.3 深化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17)10.3.4 强化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的安全保障 (17)10.3.5 拓展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在城轨、货运等领域的应用 (17)第1章铁路信号与通信基础1.1 信号与通信概述铁路信号与通信是铁路运输安全、准时、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
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本指导书为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说明,以确保设备安装过程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请在进行通信设备安装时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二、准备工作1. 确定设备安装的位置和布置计划,包括设备放置的房间、机柜、机架等。
2. 确保所需的设备已全部到位,包括通信设备、电源线、接线线缆等。
3.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与所购买的清单进行核对。
三、安装步骤1. 安装设备的支架或底座,确保其牢固可靠。
2. 将设备放置在支架或底座上,注意设备的正面朝向和接口位置的一致性。
3. 连接电源线,确保设备的供电。
4. 连接接线线缆,根据设备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正确连接。
5. 检查所有接口连接是否牢固,防止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6. 针对特定设备,如路由器或交换机,根据网络拓扑和配置要求进行相关设置。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设备安装时,务必注意个人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确保设备周围的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防止杂物或其他物品影响设备安装。
3. 注意通信设备的重量和尺寸,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搬运和安装。
4.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遵循设备制造商的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
五、调试与测试1. 确保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工作,以验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运行相关软件或命令,检查设备的连接状态和信号质量。
3. 通过连通性测试,验证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
4. 如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解决。
六、保养与维护1.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防止设备的老化和损坏。
2. 清洁设备表面和设备周围的工作区域,确保设备运行的良好环境。
3. 定期检查设备的线缆连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4. 根据设备制造商的建议,更换设备的部件和耗材。
七、结束语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的步骤和操作要求,可以确保通信设备的安装工作有序、高效和准确。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我们建议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前期准备工作1.设备规划:根据客户需求,确定通信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布局位置。
同时,考虑到设备的供电需求和网络接入方式。
2.材料准备:准备安装所需的通信设备、配件以及工具。
确保所有材料的数量和规格符合要求,并保证质量合格。
3.网络测试: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需要先测试网络的可用性。
通过使用网络测试仪器,检测网络线缆的连接和传输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网络稳定。
第二部分:设备安装准备1.安装位置的选择:根据通信设备的特点和功能,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
确保设备位置与网络接入点、电源插座的距离合理,便于设备的连接和供电。
2.准备安装工具: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准备相应的工具,如电钻、扳手、螺丝刀等。
保证工具完好,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使用工具的技能。
3.安全措施: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需保证操作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工作过程安全。
第三部分:设备安装步骤1.安装设备: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将设备固定在预定位置上。
确保设备稳固可靠,并按照设备的所需安装方向进行安装。
2.连接网络:根据设备的网络接口要求,连接网络线缆。
确保连接线缆的质量良好,接头牢固可靠,并进行相关网络测试,确保设备的网络正常。
3.供电接入:根据设备的供电要求,接入电源。
确保电源插座的质量可靠,电线接头牢固,并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系统配置:根据设备的配置要求,进行相应的系统配置。
设置网络参数、IP地址等,确保设备与其他设备能够正常通信。
第四部分:设备测试和调试1.功能测试: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功能测试。
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如信号传输、网络连接等。
2.质量检查:对安装的设备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没有损坏,各个连接部分是否紧固可靠。
3.问题解决: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及时与上级报告,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通信工程室内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通信专业)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室内设备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机架和设备到达现场后应进行开箱检查。
3.2固定防震底座,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加固方式。
3.3设备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4机架安装应牢固端正、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
,列内机架面应平齐。
3.5机房内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光纤、各种通信线等,应按不同的路由分开布放。
3.6各种线缆应按顺序出线,布放应顺直、整齐,无扭绞、交叉及溢出线槽。
3.7线缆弯曲应均匀、圆滑。
3.8各种线缆应均匀绑扎固定。
3.9线缆接入设备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余留长度应统一。
3.10敷设好的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型号、长度及起止设备名称等必要信息。
3.11机房内各种配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设备开箱→划线定位→安装设备底座和电缆线槽→安装机柜→安装系统设备→设备配线→检查测试→检验验收。
4.2 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5.1.1材料准备:设备底座,膨胀螺栓,电缆线槽,绑扎带,角钢,连接螺栓,线缆。
5.1.2技术准备:在施工前,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应对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和现场技术交底,使之熟悉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交底表双方应签字。
5.1.3施工前要熟悉各类设备的技术规格、性能,熟读产品说明书。
必要时工程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邀请厂家现场指导。
通信工程室内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一、安全注意事项1.在进行设备安装作业前,必须确保所有参与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2.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跳过任何步骤。
3.在进行设备安装作业时,必须佩戴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4.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因有害气体积聚而引发危险。
5.当作业高度超过2米时,必须使用安全绳具,并保持良好的站立平衡,以避免坠落事故的发生。
6.在进行电气连接时,必须确保设备处于断电状态,并且遵守相应的电气安全操作规范。
7.在进行设备安装时,必须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并避免进入过多灰尘、水分或化学物质。
二、设备安装步骤2.将设备及所需配件搬运到安装位置,确保搬运过程中设备不受损坏。
如设备较重或体积庞大,需使用专业的搬运设备或机械。
3.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并标明相关的固定孔穴位置。
4.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对设备进行固定安装。
确保安装牢固、稳定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进行设备间的连接,包括电源线、信号线、网络线等。
在连接过程中,必须确保接触良好、连接稳定且符合相关标准。
6.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并符合要求。
如有发现问题,请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
7.进行设备的整理和清洁,将多余的线缆整理好并设备表面进行清洁,确保设备外观整洁、美观。
8.编写设备安装记录和测试报告,详细记录设备的安装过程和测试结果。
并将记录和报告归档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维护。
三、作业检查与验收1.在设备安装结束后,必须进行全面的作业检查,确保设备安装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2.检查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接触良好,避免因松动或接触不良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进行设备运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无异常声音或过热现象。
5.进行设备的物料清点和登记,确保所使用的物料和配件与实际安装的一致。
第二章通信设备安装与配线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通信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
2.作业准备2. 1内业技术准备在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前应做好施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检查室、内外环境是否满足设备安装条件,预埋件、沟、槽、孔位置应准确无误、无遗漏,照明、施工用电源、地线及室内、外温度是否符合设备及设计要求,消防器材应齐全有效。
电源系统的供电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3材料、物资、人员准备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了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完成设备向监理的报验程序。
施工人员完成施工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3•技术要求3.1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2设备子架安装位置及单元电路板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
3.3开关电源机柜各单元应插接良好,电气接触点应接触可靠、连接紧密。
3. 4 交流供电设备与直流供电设备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蓄电池组安装应排列整齐、连接正确、接触良好。
3. 6线缆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法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 7电缆布放应符合图纸规定;设备信号线与电源线宜分道布放:若必须在同一走道,间距应大于50mmo3. 8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
光缆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40mmo3. 9配线在电缆槽道或走线架上应按机列、机架顺序平直排列。
电缆槽道内配线应顺直。
电缆转弯曲率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电缆不得有中间接头。
3.10输入电源的相线和零线不得接错,其零线不得虚接或断开。
3.11电源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源配线的敷设径路和走线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2)交、直流电源配线应分开布放,不应绑在同一线束内:(3)电源配线不得有接头;(4)电源端子接线正确,酉己线两端的标志齐全;(5)直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别正、负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6)严禁用接地线代替电源线。
第二章信号机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信号机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信号机及标志牌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或其所属线路的中心线上空,需设于右侧时,必须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信号机或标志牌的设置位置和显示方向,应确保从列车上不至于误认为是邻线的信号机或标志牌。
营业线施工时,新设尚未启用的信号机应装设信号机无效标,或将机构向所属线路外侧扭转90度,关严机构门,并应熄灭灯光。
新设信号机调试时,应封堵灯光。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准备一挖机柱坑(营业线采用人工开挖)一立信号机柱一安装信号机构一配线一机构和梯子涂漆一调试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5.施工要求信号机的安装5.1一般规定5.1.1安装位置符合限界要求(见表5.1.1 5.12)。
高柱色灯信号机建筑接近限界单位(mm)表5.1.1(mm) 5.1.25.1.2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应与信号机在同一坐标处安装,当不能设在同一坐标时,出站(含出站兼调车)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可装在信号显示前方1米或后6.5米范闱内,进站及调车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应设在信号机前后1米范围内。
第二章通信设备安装与配线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通信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检查室、内外环境是否满足设备安装条件,预埋件、沟、槽、孔位置应准确无误、无遗漏,照明、施工用电源、地线及室内、外温度是否符合设备及设计要求,消防器材应齐全有效。
电源系统的供电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3 材料、物资、人员准备
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了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完成设备向监理的报验程序。
施工人员完成施工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3. 技术要求
3.1 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2 设备子架安装位置及单元电路板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
3.3 开关电源机柜各单元应插接良好,电气接触点应接触可靠、连接紧密。
3.4 交流供电设备与直流供电设备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蓄电池组安装应排列整齐、连接正确、接触良好。
3.6 线缆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7 电缆布放应符合图纸规定;设备信号线与电源线宜分道布放;若必须在同一走道,间距应大于50mm。
3.8 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
光缆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40mm。
3.9 配线在电缆槽道或走线架上应按机列、机架顺序平直排列。
电缆槽道内配线应顺直。
电缆转弯曲率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电缆不得有中间接头。
3.10 输入电源的相线和零线不得接错,其零线不得虚接或断开。
3.11 电源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源配线的敷设径路和走线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2)交、直流电源配线应分开布放,不应绑在同一线束内;(3)电源配线不得有接头;(4)电源端子接线正确,配线两端的标志齐全;(5)直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别正、负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6)严禁用接地线代替电源线。
3.12 通信站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通信站接地装置与发电、变电站的接地体间的距离
不应小于200m。
3.13 设有通信设备的铁路建筑物应采取包含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的综合防护系统。
新建通信站应远离牵引变电所、高大建筑物。
3.14 出、入机房的交流电力线路应选用具有金属恺装层的电力电缆,且埋设于地下,其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缆内两端的芯线应加装避雷器。
3.15 出、入机房的通信线缆,其金属护层应做保护接地,其缆内芯线对应在引入设备前分别对地加装保安装置。
由楼顶引入的线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并应同样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后方可进入机房。
直流电源工作地应从地线排上引入。
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地线排上引入保护地。
交、直流配电设备内应有相应的分级防雷及浪涌保护装置。
配线架应从地线排上引入保护地,同时配线架与机房机架间不应通过走线架形成电气连通。
通信设备机壳应接到保护地。
机房内活动地板下方应设金属网格,供活动地板支架作接地使用,该地网至少有两根从地线排引接的地线。
3.16 距离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通信设备有条件时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17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3.18 接地地线排安装应符合规定:①接地铜排端子分配符合设计规定。
②接地铜排和螺栓、地线盘端子与室内接地配线连接紧密。
3.19 铁塔防雷装置、接地引下线和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线避雷地线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设备位置确定→打底座→设备固定→做接地线→布设配线→连接设备→焊接端子→设备上电→设备调试。
5. 施工要求
5.1 设备安装与配线的验收包括室内各种通信设备和室外视频终端设备等安装与配线检验以及设备防雷与接地的检验。
5.2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检查室、内外环境是否满足设备安装条件,预埋件、沟、槽、孔位置应准确无误、无遗漏,照明、施工用电源、地线及室内、外温度是否符合设备及设计要求,消防器材应齐全有效。
电源系统的供电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3 室内安装防静电电路板时,应按产品安装要求戴防静电手腕,施工中不得带电插、拔设备电路板。
5.4 设备上电前应对硬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对电源输出电压进行测量,检查正常后方可通电。
5.5 机柜(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较高机柜(架)应采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
机柜(架)背面和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
5.6 光纤分配架(ODF)、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
ODF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
5.7 配线的支架、线槽、保护管安装应固定牢靠、排列整齐。
5.8 线缆捆绑要牢靠,松紧适度、平直、无扭绞,绑扎线扣均匀整齐;槽道内线缆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线缆不溢出槽道,不侧翻;线缆进出槽道应绑扎整齐。
5.9 架间线缆及布线的两端必须有明显标识,不得错接、漏接。
架间线缆及布线插接完毕后应进行整理、绑扎。
线缆的余留长度应满足维护要求。
5.10 光纤在槽道内应加套管防护,无套管防护部分用活扣扎带绑扎,松紧适宜。
5.11 电源配线的布放应平直整齐、稳固,不得有急剧转弯和起伏不平,无扭绞和交叉。
6. 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和实际情况确定。
单个通信机房的设备安装与配线配备人员情况见下表。
7. 材料要求
7.1 光电缆各种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各种规范要求。
7.2 接地端子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7.3 设备底座角钢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7.4 焊锡、绝缘胶带、扎带和棉纱都应满足规范要求。
8. 设备机具配置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所有接续人员必须经接续培训合格和技术交底后,才能上岗;
9.2 设备内电缆焊接点要牢固、端正、焊点光滑,焊接完成后用万用表检查;
9.3 布线做到工艺整齐、规范、美观;
9.4 地线连接螺丝做到充分接触牢固,电气性能良好;
9.5 光电缆芯线连接无错线,每根芯线必须有标签标明组别和去向;
9.6 插板插入设备后,要充分切入,位正无偏斜。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设备上电前应对硬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电源输出电压进行测量,检查正常后方可通电。
对静电设备操作时,应带上绝缘手套。
设备机箱金属外壳接地良好,防止有漏电伤人。
10.2 环保要求
10.2.1 机房设备安装和配线完成后,要清理整个机房,清扫移除工程垃圾,恢复机房原有地板,做到干净、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