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介绍分析——洋山保税港区
- 格式:ppt
- 大小:8.52 MB
- 文档页数:17
洋山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是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之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典范,也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
洋山保税港区占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拥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先进的贸易配套服务。
作为全国第一个开放的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政策环境和优质的贸易服务。
目前,有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在洋山保税港区注册,并通过洋山保税港区进行进出口贸易。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发展规划。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保税港区作为一种特殊经济区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利的贸易环境。
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之一,更加受到国内外企业的青睐。
洋山保税港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洋山保税港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洋山保税港区为企业提供了一揽子的贸易解决方案,包括进出口税收优惠、清关便利等。
这些政策和服务的提供,使得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国际贸易。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也推动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经济繁荣。
浦东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了上海的核心商务区,同时也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为浦东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到这里。
同时,洋山保税港区也促进了当地物流、金融和服务业的发展。
洋山保税港区的成功经验不仅为中国保税港区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
保税港区作为一种特殊经济区域,可以通过提供便利的政策环境和优质的贸易服务,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这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之一,不仅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保税港区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相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洋山保税港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
生的金融、保险等功能为基础,同时发展成为“上海离岸金融中心”.以上三个层次来分析洋山保税港区国际中转功能,洋山保税港区已经具备
完成第一层次的“运输型中转”的基础条件,当前主要提高吞吐量与中转率;
在中期要将国际中转的功能提升至第二层次即“加工型中转”,在港区及周边地
区形成服务于港口中转的加工区域,提升中转数量;从远期而言,要上升至“服务型中转”的层次,培养发展服务于中转的第三产业.提高中转的价值量。
(2007年.2010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20年)
田2一:国际中转层次的提升与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
三、洋山保税港区发展的战略目标
1、确立国际枢纽港地位
无论是从国家或城市发展战略需要、还是从国际港口的竞争态势考虑,确
立国际枢纽港地位是洋山保税港区责无旁贷的必然选择。
确立国际枢纽港地位的首要标志是吞吐量及国际中转比例。
必须将国际中
转功能作为洋山保税港区的核心功能,并以此为核心创新港区政策、规划港区
产业发展。
2、建成国际港口物流中心
在洋山保税港区建成国际港口物流中心的重要意义在于:
(1)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和国际港口发展的趋势;
(2)服务于港口的国际中转功能;
(3)以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为目标可以更好地整合洋山保税港区的国际。
上海综合保税区一、简介上海综合保税区,2009 年11 月正式挂牌,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构成,标志着三区联动实质性启动。
三区联动,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联动互补,集聚效应大大增强,凸显了三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体优势。
上海综合保税区将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使区域功能更丰富、成本更低廉、运作更顺畅、企业更便利,实现1+1+1>3 的放大效应,形成资源优化整合、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
二、封关运作时间和地理位置1、洋山保税港区2005年12 月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洋山保税港区由位于上海芦朝港的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位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港口区域组成,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已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
2009 年,国务院赋予洋山保税港区探索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使命,洋山保税港区正式成为航运物流服务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航运金融服务进一步对外开放、区域运作监管进一步创新的先行先试综合试验区。
2、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1990年6 月,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运而生,是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的示范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濒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交会点,紧靠外高桥港区,规划面积10 平方公里,已封关运作面积8.9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现已发展成为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保税区,同时还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之一、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之一和上海市微电子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洋山保税港区离岸再保险问题研究摘要:离岸再保险市场,作为离岸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传统的保险市场演变而来,是指非居民保险人之间进行的保险业务。
可以分为伦敦型、苏黎世型和百慕大型三种类型。
洋山保税港区具有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区位优势以及政策优势,使得洋山港有发展离岸再保险的条件。
同时,也存在局限。
关键词:离岸再保险;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分离型再保险;一、离岸再保险市场概述(一)离岸再保险市场的概念、特征及组成要素离岸再保险市场,作为离岸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传统的保险市场演变而来,是指非居民保险人之间进行的保险业务。
它的特征主要有:1.所在地的非居民,即对于交易地所在地而言,保险人和再保险人均为外国人,这一点是离岸再保险市场区别于国内保险市场的最主要特征。
2.易基本不受所在地的金融法规和税收政策的限制,也基本不受交易双方所在国家或地区法规和金融税收政策的限制。
①(二)离岸再保险市场的主要类型离岸再保险市场是从传统的国际保险市场中发展出来的,根据其与传统的国际保险市场和国内保险市场的关系,以及运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伦敦型,亦称混合型。
在伦敦保险市场上,国内业务、国际业务和离岸业务都交叉在一起,无论是外国公司,还是本国公司,可以同时开展国内业务、国际业务及离岸业务。
②2.苏黎世型,亦称分离型。
苏黎世市场被分离成三个部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和离岸市场,这三个部分独自运作,各成体系,受的法律法规约束和税收政策都不一样。
③3.百慕大型,亦称单一型。
在百慕大市场上,由于其本地居民少,主要经营离岸业务。
百慕大以”避税天堂”和”公司天堂”文明,是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
特点是该市场只拥有在当地注册的公司和金融机构,实际业务则由其母公司经营,以此享有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洋山保税港发展离岸再保险市场的优势条件(一)洋山深水港的区位条件优势1.洋山深水港的地理位置优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长江口外上海南汇芦潮港东南,距离南汇芦潮港27.5公里,距离国际航线仅104公里,是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以上水深的合理港址。
优惠政策
作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洋山保税港区不但适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现行的各类特殊政策,而且也是我国探索枢纽港建设和特殊监管区功能培育和政策创新的实验区。
现有的优势政策和监管便利包括:免税:●对境外运入保税港区的企业建设所需机器、设备和基建物资等,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设备和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及所需维修零配件,生产用燃料、设备等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保税港区企业生产供区内销售或运往境外的产品,免征区内加工环节的增值税。
入区退税:●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货物入港后凭洋山海关签发的出口退税报关单证明联,即可办理退税。
启运港退税:●从国内其他港口启运经洋山保税港区中转的货物,在离开启运地时即可办理退税。
保税:●对境外运入保税港区的企业加工出口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件以及转口货物和在区内存储的货物实行保税。
免检:●对经保税港区中转、转口至境外的货物,一般不再实施检验和检疫处理。
免帐:●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和合同核销制度。
结算便利:●区内企业交易实施便利的货币计价制度。
●区内企业进出境贸易项下的外汇收支,无需办理收付汇核销手续。
营业税免征:●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企业从事国际航运、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离岸账户:●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
集中报关:●区内企业出区进国内销售货物可集中办理海关申报手续。
上海综合保税区一、简介上海综合保税区,2009年11月正式挂牌,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构成,标志着三区联动实质性启动。
三区联动,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联动互补,集聚效应大大增强,凸显了三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体优势。
上海综合保税区将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使区域功能更丰富、成本更低廉、运作更顺畅、企业更便利,实现1+1+1>3的放大效应,形成资源优化整合、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
二、封关运作时间和地理位置1、洋山保税港区2005年12月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洋山保税港区由位于上海芦朝港的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位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港口区域组成,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已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
2009年,国务院赋予洋山保税港区探索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使命,洋山保税港区正式成为航运物流服务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航运金融服务进一步对外开放、区域运作监管进一步创新的先行先试综合试验区。
2、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1990年6月,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运而生,是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的示范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濒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交会点,紧靠外高桥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封关运作面积8.9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现已发展成为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保税区,同时还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之一、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之一和上海市微电子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保税港区有关政策的介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有关政策⼀、保税港的基本概念保税港区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前港⼝与陆地区域相融合的保税物流层次⾼、政策优惠、功能齐全、通关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
“保税港”是经国务院批准设⽴,在港⼝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岸、加⼯、物流等功能的特殊经济区。
享受保税区、出⼝加⼯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区的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可概括为:境外货物⼊港区保税;国内货物⼊港区视同出⼝,实⾏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
保税港兼具保税区、出⼝加⼯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
与保税区相⽐,保税港区“区港⼀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出⼝加⼯区相⽐,保税港区具有的物流分拨等功能,使其与境外、区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保税物流园区相⽐,保税港区允许开展出⼝加⼯业务,使其更具临港加⼯优势。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务院于2008年9⽉7⽇以《关于同意设⽴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8?83号)批准设⽴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规划控制⾯积为9.72平⽅公⾥,包括4.8平⽅公⾥码头作业区和4.92平⽅公⾥物流、加⼯区,划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加⼯区、港⼝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
规划⽰意图如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封关验收后实⾏封闭管理,不再保留青岛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洋⼭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5?54号)的有关规定执⾏。
国务院批复洋⼭保税港区的主要政策:1、同意充分发挥洋⼭保税港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贸易和出⼝加⼯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
2、洋⼭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加⼯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国内销售按货物进⼝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港区视同出⼝,实⾏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