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16.08 KB
- 文档页数:10
密度的测量总结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
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性质和成分。
本文将对密度的测量进行总结,包括测量方法、相关概念和实际应用等方面。
一、密度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
二、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定容法测量密度定容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的质量来确定密度。
首先,准备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称其质量为m1。
其次,将待测物质装入容器中至刻度线,并将容器质量称为m2。
最后,通过质量的差值即可计算出密度。
2. 浮法测量密度浮法是通过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程度来推断物体密度的一种方法。
首先,用天平称量待测物体的质量m1。
其次,将待测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
最后,通过浮力的大小可以推断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3. 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重力来测量密度的方法。
首先,用天平分别称量一个已知密度物体的质量和一个待测物体的质量。
其次,通过求两个物体质量之比来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三、与密度相关的概念1. 比重比重是指物体的密度与某种基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比重是一个无量纲量,比重大于1意味着物质的密度大于基准物质的密度,比重小于1则相反。
2.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被浸没时与物体的重力相抗衡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液体的重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浮起。
四、密度的实际应用1. 材料鉴定密度对于材料的鉴定和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材料的密度往往不同,通过测量材料的密度可以推断其成分和性质。
2. 精密仪器制造在精密仪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各个部件的重量和体积,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制造商选择合适的材料,从而提高仪器的性能。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以下十种:
1.比重法:将待测物质和已知密度的物质混合,测量混合物的比重,通过比较两者的比重来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
2.饱和水浮力法:将待测物质放入饱和水中,根据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3.浮标法:测量物质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根据浸没深度与物质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4.浮力法: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物质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5.刚体浮法:利用刚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6.热胀冷缩法: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7.石油密度计法:利用石油密度计测量物质的密度。
8.空气浮力法:利用物体在空气中所受到的浮力与物质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9.精密天平法:采用精密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10.X射线测定法: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的特性,通过测量X射线强度的变化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密度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精确度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表示物质“致密”程度的物理量,在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八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测量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测量密度的内容,本文将对八年级测量密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密度的概念与计算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 表示。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ρ = m/V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物质的质量,V 表示物质的体积。
二、测量密度的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可以通过一般的实验器材进行。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测量物质的体积,最后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2. 浸没法浸没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将其浸没于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对液面升高的测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3. 容积法容积法是一种精确的测量密度的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实验器材。
在实验中,先要进行器材的校准,然后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通过精确测量器材的体积,再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三、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在实际生活中也常用克每毫升(g/mL)来表示。
四、常见物质的密度1. 一般固体: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如铁的密度为7.8g/cm³,铜的密度为8.96g/cm³。
氧化物的密度一般较小,如氧化钠的密度为2.27g/cm³。
2. 一般液体:水的密度是1.0g/cm³,酒精的密度为0.79g/cm³。
3. 一般气体:空气的密度为1.22kg/m³,氧气的密度为1.43kg/m³。
五、注意事项在测量密度之前,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前需要清洁实验器材,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2. 测量时需要保持实验器材的稳定,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汇总。
一、浮力法浮力法是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浮力是测量物体体积的重要依据,在浮力法测量密度时,通过浸没物体于测量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得到浮力的大小。
根据浮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
二、体积法体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密度。
常见的体积测量方法有分注法、容量器法、比重瓶法等。
其中,比重瓶法是一种精密的体积测量方法,需要使用比重瓶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三、气体法气体法主要用于测量气体的密度。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一定的气体状态,可以计算气体的密度。
常用的气体密度测量方法有气体瓶法、置换法、浮力法等。
其中,气体瓶法是将气体置于已知体积的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测量气体和容器的质量,计算气体的密度。
四、声速法声速法是一种非常规的密度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可以间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固体材料的密度测量。
五、光学法光学法是一种利用光学性质测量密度的方法。
根据物体的折射率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折射率来计算密度。
常用的光学法包括折光仪法、干涉法等。
六、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
该方法常用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七、毛细管法毛细管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小颗粒物体密度的方法。
通过在小颗粒物体周围形成毛细管,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测量毛细管高度的变化,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
综上所述,密度的测量方法有浮力法、体积法、气体法、声速法、光学法、核磁共振法和毛细管法等多种。
这些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需要考虑物质性质、仪器设备条件等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物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密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密度的测量技巧密度是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通常用来描述物体的紧密程度和重量分布情况。
测量物体的密度对于许多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密度测量技巧。
1. 浮力法浮力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除的液体的重量。
首先,可以利用天秤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
然后将物体放入一个装有液体(通常是水)的容器中,使其完全浸没。
通过测量液体的重量,可以得到物体排除液体后的重量。
根据物体得到的浮力和其在空气中的重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体积法体积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首先,需要测量物体的体积。
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其各个边的长度并进行计算来得到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浸泡法或者容积法来测量其体积。
在浸泡法中,将物体放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并减去没有物体时的体积,即可得到物体的体积。
在容积法中,可以使用一台称量装置,通过测量物体完全放入容器中时称量的液体的体积来得到物体的体积。
然后,将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即可得到物体的密度。
3. X射线吸收法X射线吸收法是一种可以用于测量物体密度的非常精确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X 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程度与物质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将X射线通过被测物体,并测量透射射线的强度,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测量高密度材料,如金属等。
4. 声速法声速法是一种利用声速与物质密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声速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固体材料的密度测量,包括金属材料和岩石等。
通过在固体材料上产生声波并测量传播时间,可以计算出密度。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非侵入性的特点。
5. 光学干涉法光学干涉法是一种利用光的相位差与物质密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一个干涉仪,通过测量光的相位差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反映了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性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并分析其原理及适用范围。
一、浮力法测量密度浮力法是一种基于阿基米德定律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和所受的浮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不透水的物体的密度时,可以使用一瓶装满水的容器。
首先,在水中测量容器的重量,然后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次测量容器的重量。
根据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固体物体的密度,包括金属、陶瓷、塑料等。
二、直接称量法测量密度直接称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物体本身就是固体且形状规则的情况。
首先,需要称量物体的质量。
然后,测量物体的体积。
最后,通过质量除以体积,即可得到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时,可以使用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然后利用尺子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最后将这些数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仅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
三、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一种基于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浸没的能力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将沉没在液体中;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将浮出液面;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浸没物体的液体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不透水物体的密度时,可以用水作为第一个液体,然后用另一个密度已知的液体进行浸没,如酒精。
通过调节酒精的浓度,直到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不上下浮动,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密度与酒精的浓度相等。
比重法适用于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尤其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总结起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可以包括浮力法、直接称量法和比重法。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于物质的性质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密度测量方法。
1.比重法:将待测物体和已知密度物体(参照物)分别悬挂在天平两端,通过比较两者的质量,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2.浮法:浮法是将待测物体浸放在液体中,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浮升的深度,结合液体密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水滴法:所谓水滴法,即利用细腻的水滴滴加到称重器具上,得到物体的质量,并与物体的体积一起计算出密度。
4.均匀柱体测量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均匀柱体物体。
首先测量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再根据密度的定义计算出密度。
5.悬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颗粒物质密度的测量。
首先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将物体悬挂在天平上,通过测量物体在空中和水中的浸没深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6.溶解法:将待测物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测量溶液的密度,并根据溶液的浓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7.压缩法:通过比较物体在不同压力下的体积变化,确定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气体密度的测量。
8.物体浸没法: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根据浸没深度和质量的变化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9.精密天平测量法:使用具有高精度测量的精密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通过已知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10.线度测量法:线度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精密测量物体的外部尺寸,结合物体的质量和几何形状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总结:以上介绍的十种密度测量方法涵盖了多种物体形态和不同物质状态下的密度测量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待测物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整理)1.天平量筒法常规法密度的实验原理为ρ= m/v,实验器材包括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和石块。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使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然后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接下来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使用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2.最后,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密度值。
天平测石块密度方案1(烧杯、水、细线)密度的实验原理为ρ= m/v,实验器材包括天平、水、空瓶和石块。
实验过程如下:首先使用天平测出石块质量m1,然后将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接下来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3.最后,根据公式m排水= m1 + m2 - m3和V石= V排水= (m1 + m2 - m3)/ρ水,计算得到密度值ρ石= m1ρ水/ (m1 + m2 - m3)。
方案2(烧杯、水、细线)密度的实验原理为ρ= m/v,实验器材包括烧杯、天平、水、细线和石块。
实验过程如下:首先在烧杯中装适量水,使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1.接下来使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使用天平测总质量m2.最后,使石块沉入水底,使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3.根据公式m石= m3 - m1和V石= V排= (m2 - m1)/ρ水,计算得到密度值ρ石= (m3 - m1)ρ水/ (m2 - m1)。
等体积法实验器材包括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和细线。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使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然后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使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并使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接下来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使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最后,根据公式ρ牛= (m2-m1)/V水计算得到密度值。
等质量法实验器材包括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和滴管。
密度的所有测量方法常规法测密度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vm =ρ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适用于密度大于水的固体) (3)实验步骤:① 用天平测得固体的质量m ;② 把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 1 ③ 把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二者的总体积v 2 ④ 固体的体积v =v 2-v 1 ⑤ 则被测固体的密度为:12v v mv m -==ρ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vm=ρ (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被测液体。
(3)实验步骤:①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②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③ 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④ 则被测固体的密度为:vm v m 21m -==ρ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缺失天平或量筒时测密度的方法一、只有量筒测固体密度原理:漂浮时,排水浮物gv F G ρ==,可求出物m ;浸没时,排物v v = (一)测漂浮固体的密度1,器材:量筒、水、大头针、待测物体(可漂浮) 2,实验步骤:①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体积v 1 ② 使物体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测出体积v 2则物块的质量:)(水浮物物12v v gF gG m -===ρ ③ (针压、变形等方法)使物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总体积v 3则物块的体积:13v v v -=物 ④ 密度表达式:水ρρ1312v v v v --=3,实验图及表达式:(二)测下沉固体的密度1,器材:量筒、水、小玻璃杯(能放进量筒)、待测物体(不漂浮)2,实验步骤:(1) 使小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测出体积v 1(2) 将物块放入玻璃杯中,共同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测出体积v 2则物块的质量:)(水浮物物12v v gF gG m -===ρ (3) 将玻璃杯内的物块取出浸没在水中,测出体积v 3则物块的体积:13v v v -=物3,实验图及表达式:二、只有量筒测液体密度1,器材:量筒、足够的水、待测液体、密度小于水和待测液体的固体。
如何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一、浮力法测量密度浮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浮力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重力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容器,容器中装满了待测物质的液体。
然后,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测量液体体积的器具。
2. 测量液体体积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
然后,将容器放入液体中,记录液体的体积。
3.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和物体的总质量。
4. 计算密度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二、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来判断物质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和酒精。
然后,准备一个容器和一个天平。
2.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和物体的总质量。
3. 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将容器放入水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然后,将容器放入酒精中,观察物体在酒精中的浮沉情况。
4. 判断物质密度根据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可以判断物质的密度。
如果物体在水中浮起而在酒精中沉下,说明物质的密度大于水但小于酒精。
三、容积法测量密度容积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固体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测量物体体积的器具。
2.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上,记录物体的质量。
3. 测量物体体积使用测量物体体积的器具,测量物体的体积。
4. 计算密度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四、其他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测量物质的密度,如声速法、X射线衍射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设备,适用于特定的物质和实验条件。
测密度的六种方法
一、测密度的六种方法:
1. 称重法:采用一个标准称重仪器,用来测量某种物质在一定体积和温度状态下的固体重量,从而计算出它的密度;
2. 罐内重力衡:通过实验室罐内重力衡来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采用水斗称重思路,用不同体积容器来测量某种物质的重量,从而确定其密度;
3. 浮力法:采用浮力法,使用浮球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该原理是:物质的质量越大,其浮力就越大,它的密度越小,反之,密度越大;
4. 递称法:采用递称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它是实验室的普通一种重量测定方法,在重量测定的同时就可以测定其物质的体积,从而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5. 溶度测定法:采用溶度测定法,通过测定一定重量物质溶解在一定体积溶剂中,计算出物质的比溶度,从而得出物质的密度;
6. 比折射法:采用比折射法,把要测的物质的的聚光折射和空气的折射率相比较,根据折射率的比率来推测某种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基本原理:ρ=m/V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 固体:m 0V 1V 2表达式: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
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12m V V ρ=-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2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2V V m-=ρ。
2. 液体1V2表达式:例2:小宇同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测定“卫岗”牌牛奶的密度。
a. 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若发现天平指针位如图15甲中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一、天平量筒法方法:直接用天平测质量m,量筒测体积v。
注意点:1、固体(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质量在体积前测量,避免沾水后质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气泡,避免体积偏大。
(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1)按入法:用细铁丝和大头针将物体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测体积。
2)助沉法:在量筒中先将助沉物全部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V1;然后将待测物体和助沉物一起浸没,测出总体积V2,求出待测物体体积V=V2-V1。
2、液体方法: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质量m= m1-m2;同时从量筒读出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m2)/v。
此时质量和体积相应,误差较小。
若先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2;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也可。
但由于烧杯沾有液体,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若先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然后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又质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漂浮法1、漂浮的质地均匀的规则柱体可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长度L1,让物体漂浮在水中,测出物体漂浮在水中时,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2,设底面积为S,根据漂浮条件和所测数据,可推出密度ρ=ρ水(L1-L2)/ L1。
若再将其放入另一种待测液体中使其漂浮,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3,根据漂浮条件,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ρL1/(L1-L3)。
注:也可直接测出水下部分的长度。
2、不规则物体在量筒中放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将物体放于量筒中,使其漂浮,记下总体积V2;再将其放入水中,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3;则可计算出密度ρ=ρ水(V2-V1)/(V3-V1)。
注意:如是下沉物,可想法使其漂浮(如橡皮泥可捏成空心碗状)。
若用柱形容器代替量筒,则可按上述步骤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水的深度h1、h2、h3,设容器底面积为S,如上可推导求出密度ρ=ρ水(h2-h1)/(h3-h1)。
微专题一几种测密度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的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判断物质的纯度、成分以及质量。
在实验室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密度的方法。
1.比重法比重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在液体中的浸没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部分的体积,和物体质量的比值来计算密度。
比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天平称取待测物质的质量;(2)将物质完全浸没在真空密度试剂液中,测量浸没后液面高度;(3)根据液体的密度和物质质量与所浸出液体的体积的比值,计算得到物质的密度。
2.测量固体体积法该方法适用于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固体。
使用一个装满液体的容器,将待测固体放入容器中使其完全浸没,测量液面的变化量,即可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测量固体体积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天平称取待测物质的质量;(2)准备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将其注入测密器中;(3)将待测物质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测量液面的变化量;(4)根据液体的密度、液体占据的体积和物质质量,计算得到物质的密度。
3.测量液体密度的比重法比重法也适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
它是通过将待测液体与已知密度的液体进行比较,测量两者的比重来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密度的比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参考液体,可以是水或其他已知密度的液体;(2)使用天平称取一个充满空气的密度瓶的质量;(3)将密度瓶充满待测液体,并称量密度瓶+液体的质量;(4)将密度瓶充满参考液体,并称量密度瓶+参考液体的质量;(5)根据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率,计算得到物质的密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几种测密度的方法,如声速法、气体比较法、悬浮质量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和特点,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量密度,以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1.秤重法: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称重法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首先,使用天平或称重器称量出物体的质量。
然后,根据物体的体积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如使用一个容器装满物体并测量容器和物体的总质量,然后减去容器的质量)或者通过间接方法(如浸泡法、排水法等)来实现。
2.测量体积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几何测量和液体排出法等。
-直接测量: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直接通过几何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游标卡尺等)来测量物体的尺寸,然后根据形状的几何关系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几何测量: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几何测量的方法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这些方法包括使用标定尺测量物体的最大长度、宽度和高度等,然后根据物体的形状(如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液体排出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形状和尺寸的物体,可以使用液体排出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这种方法是将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如水)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液体的位移量即为物体的体积。
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悬挂测量法:悬挂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自由悬挂状态下的浮力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首先将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上,测量物体的重力和浮力。
然后根据物体的质量和浮力的大小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4.弹簧测量法:弹簧秤是一种通过物体的弹性变形估计物体质量的设备。
使用弹簧测量法来测量物体的密度,首先通过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物体的体积来计算密度。
5.声速测量法:声速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声波在物体中传播的速度来计算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浸泡物体在一个受控环境中,然后使用声速计测量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速度,根据声速和物体的弹性模量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6.X射线测量法:X射线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X射线在物体中的衰减来计算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一个X射线源和一个探测器来测量透射和散射的X射线强度,然后根据X射线的强度与物体材料的关系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测量密度是物理和化学实验中一个常用的操作,可以用于识别物质、研究物质的特性以及计算物质的质量等。
在测量密度时,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选择,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1.容积法(比重法)容积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即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计算得到的体积,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对于固体物质,可以使用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通常是水)作为比较参照。
首先测量一个已知物质在这个液体中的浸没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得到物质的体积。
然后测量物质的质量,并使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密度。
对于液体物质,可以使用一个磁漂平衡器。
首先测量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的质量和该液体的体积,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待测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将这些值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出密度。
2.测量物体和液体的排水量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
首先,将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通常是水)放入一个容器中并测量该液体的体积。
然后将待测固体物体轻轻放入容器中,待物体完全浸没后,测量液体的体积增加量(也即该物体的排水量)。
最后,根据排水量和已知液体的密度,使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
3.引力法引力法是一种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
对于均匀的物体,通过使用一个精确的天平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液体中的质量差,以及所受到的重力差异,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物体的密度。
引力法也可以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方法类似于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测量密度的方法,例如:4.悬浮法悬浮法可以用于测量小颗粒的密度。
首先,将待测颗粒放在一个已知密度溶液中,在粒子表面形成一个液体层。
然后通过测量颗粒在液体中的浮力和空气中的浮力差异来计算颗粒的密度。
5.体积测量法体积测量法通常适用于颗粒较大、不规则形状的物质。
这种方法先通过水位上升的方式来测量固体物质的体积,然后再根据物质的质量来计算其密度。
测密度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性质和特点,因此掌握测密度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密度方法。
一、水银法测密度。
水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密度方法,它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
首先,将一个容器填满水银,然后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水银中。
根据浮力原理,待测物体的体积和水银的体积将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两种状态下的水银体积,再结合待测物体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二、比重瓶法测密度。
比重瓶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密度方法,它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
比重瓶是一种特殊的瓶子,它有一个细长的颈部,可以用来放置固体或液体样品。
首先,将比重瓶称为m1,然后将其装满水,并称为m2。
接着,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再称为m3。
根据比重瓶法的原理,可以通过m1、m2、m3的重量差值来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三、浮标法测密度。
浮标法是一种适用于液体密度测量的方法。
首先,准备一个浮标和一个容器,将浮标放入容器中,并记录下其浮在液体表面的位置。
然后,将待测液体倒入容器中,浮标会随着液体的浮力而上升或下降。
通过观察浮标的位置变化,再结合容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四、气体法测密度。
气体法是一种适用于气体密度测量的方法。
通常可以利用气体密度计或气体比重计来进行测量。
首先,将待测气体充满密度计器,然后通过密度计器的读数,再结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就可以计算出气体的密度。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测密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方便地测量物质的密度,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星火教育引导教育专廉V i -V 2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溶于水 整型法密度比水大: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饱和溶液法、埋砂法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 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 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 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
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 及所测的物理量。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1 )测量的主要步骤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 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 V i ,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尸一mV i —V 2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 V i ,再把3块方糖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
V 2 -V 1《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基本原理:p =m/V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固体:表达式:pm o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m 0(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V 1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示数V 2'星火教育引导教育专歸例2:小宇同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测定“卫岗”牌牛奶的密度。
a. 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然后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 若发现天平指针位如图15甲中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______ 侧调节。
b.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质量 m i ;B. 将适量牛奶倒入杯中;C. 用天平称出牛奶和玻璃杯总质量m 2 ;D. 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 VE. 计算牛奶密度p = ( m 2 — m i ) /V (1)你认为这个方案有什么缺点 ?2•液体b m 1表达式:m 2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m r(3) 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2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表达式:m 水 =m) mi - m?例3:完成实验报告。
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水的溢水杯,细线。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
步骤:(A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B ) 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 m ;(C )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D )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 m l ;(E ) 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石排开水的质量 =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石的体积= ;(3)矿石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
星火教育1.固体(溢水法)• 03 mo m 1m 2m 2仪器: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 长的细线(1)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0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 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m 2引导教育专家星火教育引导教育专就变式训练:一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88 g,若容器中先装10 g砂粒,再装满水,总质量为94 g,求砂粒的密度。
瓶装另一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kg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变式训练:小李同学订了一份牛奶, 他想测出牛奶的密度, 但他手边只有一个空酒杯或一次性塑料杯,一台电子秤,足量的水,你能帮他设计方案完成任务吗?2液体(等容法)表达式:E K =g - g―「水G —E O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 平和砝码(1) 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 0(2) 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mn(3) 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m 2例4: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 0.1kg ,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 ,用此星火教育引导教育专就(2)若实验中称质量时,调节天平,指针左偏,放上小石块和砝码后平衡。
如果测小石块体积时,读小石块浸入前水的体积视线俯视, 读小石块浸入后水的体积视线仰视,则实验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 ~ 万案A万案B水,记下水的体积 V i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 块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 2 —V i O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 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 i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1— V 2O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甲” 或“乙”) (2) 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2、为了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
(1)如图1— 3,小石块质量为52克,小石块体积为;小石块密度为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问:采用方案___________ 测出的盐水密度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 __________ 中的___________ 测量值误差较大,使测得盐水密度值偏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O4•利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石块密度表达式分析:要测出石块的密度,应先测出石块的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质量可以用____________ 测量,由于没有__________ ,体积不能直接测量,石块体积应利用其它现有仪器进行特殊测量。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2•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 i.3•在装水的玻璃杯中放入小石块,记下水面的位置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5•石块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只给天平、量筒(或量杯),不给砝码,测固体密度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沙及适量的水,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
要求:①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②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课后作业: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供选择的实验步骤有:A .在玻璃杯中盛有适量的盐水,称出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 iB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C •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D .取一只洁净的空玻璃杯,称出质量m2E.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3上述实验步骤中,必须的步骤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
根据所选择的步骤中的物理量,写出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Q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现有天平、量筒、水、烧杯、一根大头针,用这些器材测定一小木块的密度。
写出你的测量方法步骤,并写出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不考虑木块吸水)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天平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将木块放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体积V2 ;表达式: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一种密度瓶大家可能没有见过,但道理很简单,它是一个壁较薄的玻璃瓶,配有磨光的瓶塞,瓶塞中央留有一细管,在注满水盖上塞子时,多余的水会从细管中溢出,从而保证瓶内总容积一定•如何用该密度瓶、天平(含砝码)及水来测量米粒的密度甲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计算表达式.(1)先用天平测出适量米粒的质m;(2)将瓶注满水,称出总质量m i;(3)将米粒全部放人瓶中,盖上塞子,擦干因溢水而潮湿的瓶,再称出总质量m2(4)计算:被米粒排开水的质量 _______ m排= ;被米粒排开水的体积V排=_米粒的密度p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表为小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 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星火教育引导教育专就X '星火教育T引导教育专歸5. —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 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 g(卩水=1 g/cm3 ,P酒精=0.8 g/cm3),则该空瓶的容积是多少?6. 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玻璃杯中,从杯中溢出10g酒精。
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 8g/cm3)7. 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
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
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
求:(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2) 请你提出改进这个实验的方案(填写字母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乙图是用天平测玻璃杯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情况,则玻璃杯质量为____________ g o 变式训练: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 mL( p = 0.9 x 102 3 kg /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_____ 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_ 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__________ k g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