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d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7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它描述了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在科学实验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和实验原理,以及密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来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二、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1. 水下法水下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浮力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来计算其密度。
首先,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完全浸入水中,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最后根据浮力和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比重法比重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物体和已知密度物体的质量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首先,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完全浸入已知密度物体(如水)中,测量物体在已知密度物体中的浮力,最后根据浮力和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三、密度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鉴定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性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定物质的种类。
例如,测量金属的密度可以确定金属的种类,从而进行金属材料的鉴定。
2. 溶解性研究密度在溶解性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
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
通过测量溶解物质在溶剂中的密度,可以推断溶解度的大小。
这对于药物研发、化学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密度在工程应用中的应用1. 材料选择在工程设计中,密度是选择材料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较大,选择合适的密度可以降低结构的自重,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浮力应用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在船舶设计和建筑工程中,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计算浮力,从而确定物体的浮沉状态。
五、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密度测量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实验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6.3测量物质的密度D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八上·台山期中) 有关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且刻度是下密上疏B . 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C . 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D .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考点】2. (2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为了方便测出200g水的体积,下列量筒中比较适当的一只是()A . 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2mLB . 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10mLC . 量程为300mL,分度值为3mLD . 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考点】3. (2分) (2020八上·安徽期末) 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 .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 . 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 . 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 .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考点】4. (2分)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A . 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 .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 .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 .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考点】5. (2分)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A .B .C .D .【考点】6. (2分) (2020八上·合肥月考)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为200g,接着按如图A、B、C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 矿石的体积为B . 矿石的密度为C . 浸没的矿石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D . 按图中A,B,C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会偏小【考点】7. (2分)(2012·百色)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的关系正确的是()A . ρ甲>ρ乙B . ρ甲=ρ乙C . ρ甲<ρ乙D . 无法判断【考点】8. (2分) (2017八下·无锡期中)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③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⑤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 . ①B . ②或④C . ③D . 都不能省去【考点】二、填空题 (共9题;共23分)9. (2分)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①图(a)是测量________ 的仪器,测量物体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仪器的________ 盘。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求得物体的密度,从而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掌握实际测量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电子天平2. 实验物体3. 游标卡尺4. 水容器5. 水桶三、实验原理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密度 = 质量 / 体积四、实验步骤1. 量取实验物体的质量使用电子天平,将实验物体放在天平盘中,记录下实验物体的质量,精确到0.01克。
2. 测定实验物体的体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物体的长、宽、高,记录下三个尺寸,并计算出实验物体的体积。
3. 求得实验物体的密度根据实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实验物体的密度数值。
4. 测定水的质量使用电子天平和水容器,先称出干净水容器的质量,然后将容器装满水,再次称重,两次称重的差值即为水的质量。
5. 测定水的容积利用水桶装满水,再将水倒入水容器中,记录下水的容积。
6. 求得水的密度根据水的质量和容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水的密度数值。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仪器时要轻拿轻放,以防损坏设备。
2. 测量时,要尽量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实验物体和水的密度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九、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密度的概念,了解测量密度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也让学生明白密度是一个与物质本身属性有关的物理量,对于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也是物质特性的一种表现。
通过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并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密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我们需要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物体和水的密度数据。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发现密度和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密切关系。
测量密度的方法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它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测量密度的方法
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测量密度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密度瓶。
密度瓶是一种特殊的瓶子,它的容积非常精确,可以用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首先,将密度瓶称为空瓶的质量,然后将瓶子装满水,并且称重,得到满瓶的质量。
接着,将要测量的物质放入密度瓶中,再次称重,得到装有物质和水的总质量。
最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物质的密度。
其次,还可以利用浮力法来测量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物质。
首先,将一
个实验室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一个容器装满水,将天平放入水中,记录下水面的高度。
接着,将要测量的物质放入水中,再次记录水面的高度。
通过比较两次水面的高度变化,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另外,还可以利用比重计来测量密度。
比重计是一种可以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它利用物质在不同溶液中的浮力来计算密度。
首先,将要测量的物质放入比重计中,然后通过仪器显示的数值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气体比重法来测量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体的密度测量。
首先,将气体装入一个特殊的容器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气体的密度。
综上所述,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
步骤。
在实际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测量,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作者:张杰【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时间】1课时【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学情分析】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
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能说出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4、进一步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5、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6、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7、会设计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8、会设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9、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0、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过程中,合作交流,体验测量存在误差,找出减小误差的方法,认识科学实验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描述了物质的紧密程度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原理来实现。
首先需要明确,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质量/ 体积,其单位通常采用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
1. 利用经验方法测量密度:这是一种常用直接测量方法,根据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得到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通常使用天平将其质量测量到较高的精确度。
然后,通过直接测量体积获得密度。
对于某些规则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或长方体,可以直接测量其边长,并应用体积计算公式求解;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则可以使用容积瓶或水滴法等方法来间接测量体积。
2. 利用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基于物体在不同介质中浸泡时其上浮和下沉的原理。
实验中,首先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物体浸泡在测定介质(通常为水)中,测量其所受浮力或下沉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密度。
具体而言,通过称重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再用浸水法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或下沉力,并利用浮力或下沉力与失重量的关系来计算密度。
例如,测量金属样品的密度时,可以先称重,将其浸入水中,测量水的位移来确定物体所受浮力或下沉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密度。
利用比重法,可以间接地测量密度,即通过和已知密度物质的比较来获得待测物质的密度。
3. 利用奥斯特瓦尔德天平测量密度:奥斯特瓦尔德密度仪是一种特殊的实验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的浸入量来计算密度。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以及放入液体后的浮力来确定物体的密度。
实验中,先在天平上称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将天平放入介质中,根据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移和重力计算浮力的大小,由此得到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通常可以在常温和常压下准确地测量密度。
4. 利用微分天平测量密度:微分天平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
物质的密度是它们的重要衡量标准,它可以用来判断任意物质的含量信息和其他性质。
实验中,对物质的密度进行测定主要是利用它们的体积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出所要测
量物质的密度。
通常,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公式ρ=m/V来表示,其中m是物质质量,V是它占据的体积。
首先,在实验中,需要将要测定物质完全放入明确V参数(体积)的容器内。
要测定
V参数,可以使用量杯或其他一些容器,以使物质完全放入其中,以便测定该物质的体积,从而求出其密度。
其次,要测定物质质量m,必须先经过过程测量其称量,然后再进行加减计算,不能
只外称量来计算m,因为这将会产生误差。
可以使用精确的天平,测量物质的称量,并且
将其与杆杯的重量的差值相减,以得到要测试的物质的质量。
最后,将所计算得到的物质质量m 与 V (即体积)进行除法运算,从而求得该物质
的密度ρ。
在进行此类实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各种计量单位都要正确无误,同时要避免多重测量,假定所测得的密度为绝对真实值,以确保有准确实验数据。
总而言之,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主要是通过计算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例,通过
称量和容积等操作来测量物质的密度,以得出测定结果。
此外,实验过程也需要在正确无
误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受到体积本身精度的影响,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物质的密度测定实验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可以描述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准确地测定物质的密度,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领域中的相关需求。
本文将介绍物质的密度测定实验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和仪器:1.待测物质样品2.天平3.容积瓶或量筒4.柱状物体(用于测定水的密度的对照实验)5.注射器或滴管6.纯水7.计时器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清洗容积瓶或量筒,确保其内壁干净,无杂质。
2. 用干净的纸巾或实验室布将待测物质样品擦干净,确保表面干净。
步骤二: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1. 使用天平将待测物质的质量准确称量,并记录下来。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称量并取平均值。
步骤三:测量容积1. 将容积瓶或量筒放在水平的台面上,注入一定量的纯水。
2. 在水中完全浸没容积瓶或量筒的前提下,使用注射器或滴管往容积瓶或量筒中加入待测物质样品,直到水位上升。
3. 记录下容积瓶或量筒中的总体积。
步骤四:计算密度1. 在实验室或教科书中查找待测物质的常见密度数值,以便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密度:密度(D)=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体积(V)。
3. 根据已测量的质量和容积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五:对照实验 - 测定水的密度(可选)1. 取一根形状规则、质量已知的柱状物体(比如玻璃棒)。
2. 使用天平称量柱状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将柱状物体放入已准备好的容积瓶或量筒中,注入足够量的纯水。
4. 记录下容积瓶或量筒中的总体积。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之前,确保天平和其他仪器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如果需要,进行仪器校准。
2. 实验过程中避免将手指直接接触待测物质样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在测量容积时,确保容积瓶或量筒内的水位与外界水平面齐平,以减小误差。
4. 在计算密度时,注意质量和体积的单位统一性,如需要转换单位请进行换算。
密度检测方法密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技术,它可以用于测量物质的密度,从而帮助人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密度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密度检测方法,包括浮力法、比重法和声速法。
浮力法是一种常见的密度检测方法,它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这个重量又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浮力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物质的密度检测。
比重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密度检测方法,它是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重量来确定它们的密度。
具体操作是先称量样品的质量,然后将样品浸入水中,再称量浸入水中后的净重。
通过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就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密度。
比重法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检测,操作简便,准确性高。
声速法是一种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来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当声波穿过物质时,其传播速度与物质的密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声波在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声速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检测,具有非接触、高精度的特点。
除了上述介绍的三种常见密度检测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放射性测量法、光学测量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物质和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密度检测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密度检测方法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生产制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密度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物质的密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密度检测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测量物质的密度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中考对此多有考查.关于物理密度的测定,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求出物质的密度.但有时天平和量筒只给其中一种,甚至一种也没有,而代以其他测量工具,如弹簧秤、刻度尺等;有时虽然有天平和量筒,但又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用巧妙的方法间接地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一、等量代换法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其中之一或者二者都不能直接测量时,寻找适当的“代换”是至关重要的.1.等体积代换法例1 用足量的水、天平(包含砝码)、烧杯,测出盐水的密度.分析本题没有量筒,这意味着盐水的体积不能直接测出,只能通过空烧杯和水来“代换”出盐水的体积.方法:(1)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用天平测出烧杯装满水时的总质量m2;(3)用天平测出烧杯装满盐水时的总质量m3,盐水的质量为m=m3-m1,则,.例2 现有天平(包含砝码)、烧杯、细线和足量的水,试用这些器材测出小铁块的密度.分析本题没有量筒,就给定的器材而言,小铁块的体积只有通过水来“代换”.方法:(1)用天平测出小铁块的质量m1;(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能浸没铁块),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用细线拴好小铁块,把它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位置;(4)取出小铁块,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升至刚才所记的位置,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小铁块的体积为,则.2.等质量代换法例3 用量筒、水、细针,测出石蜡的密度(ρ蜡<ρ水).分析没有天平,只能通过量筒和水用间接的方法“代换”出水的质量.方法:(1)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记下此时水面刻度V1;(2)把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此时水面刻度V2;(3)用细针把石蜡全部压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刻度V3.石蜡漂浮时,石蜡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2-V1,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F浮=G蜡,则石蜡的质量为m=ρ水V排水=ρ水(V2-V1).又石蜡的体积为V=V3-V1,则3.等密度代换法(悬浮法)例4 现有一粒花生米(密度略大于水),请用天平(包含砝码)、量筒、烧杯、水、玻璃棒、食盐,设计实验测出花生米的密度.分析本题虽然用天平可以测量花生米的质量,但由于一粒花生米的体积非常小,所以用量筒不能直接测量.这时我们必须转换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器材.由题意知花生米在水中下沉,但器材中提供了食盐,这使我们想到在水中添加食盐,当花生在盐水中悬浮时,盐水的密度等于花生米的密度.方法:(1)将花生米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水;(2)向烧杯的水中慢慢地添加食盐,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直到花生米悬浮为止;(3)用天平测出是筒的质量m1;(4)从烧杯中取出花生米,然后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其盐水的体积V;(5)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m2,所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2-m1,则盐水的密度为.根据花生米悬浮于盐水中可知,花生米的密度ρ与盐水的密度ρ盐水相等,即.二、阿基米德原理法例5 用弹簧秤、烧杯、足量的水、细线,测出铁块及盐水的密度.分析弹簧秤只能测出铁块的重力G,进而求出其质量m,但无法测出铁块的体积V以及盐水的重力和体积.因此,直接利用求密度有困难.但弹簧秤和水把我们的思路引发到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决问题.方法:(1)用弹簧秤测出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1;(2)将铁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G2;(3)将铁块浸没在烧杯内的盐水中,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G3.根据铁块在水中时受力平衡得F浮1=G1-G2,即ρ水gV排=G1-G2,则,.根据铁块在盐水中时受力平衡得F浮2=G1-G3,即ρ盐水gV排=G1-G3,则.例6 用装有细砂的平底试管(可漂浮在水面上)、刻度尺、水、烧杯,测出盐水的密度.分析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都不能直接测出.由题意可知装有细砂的平底试管在水和盐水中都可处于漂浮状态,这使我们的思路再次转向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方法:(1)先把装砂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1;(2)再把装砂的试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试管浸入盐水中的深度h2;根据试管在水和盐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由受力平衡得F浮1=F浮2=G,则ρ水gSh1=ρ盐水gSh2,即.三、杠杆平衡法当实验器材只有刻度尺、直杆、均匀木质米尺、铁架台时,我们可以联想到杠杆,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间接地求出物质的密度.例7 用一粗细均匀木杆、刻度尺、铁块(ρ铁已知)、细线、铁架台,测一与铁块等体积的石块的密度.解析方法:(1)用刻度尺找出木杆的中点;(2)把细线系在木杆的中点上,然后挂在铁架台上制成杠杆,使其水平平衡;(3)如图1所示,把铁块及石块分别挂在杠杆两边并调节位置使杠杆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铁块及石块的力臂l1、l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铁l1=G石l2,即ρ铁V铁l1=ρ石V石l2,又V铁=V石,则.例8 用均匀木质米尺、铁块(ρ铁未知)、水、烧杯、细线、铁架台,测出石块及盐水的密度.解析方法:(1)把细线系在米尺的中点上,然后挂在铁架台上制成杠杆,使其水平平衡;(2)如图2所示,把铁块和石块分别挂在杠杆两臂上,并调节位置使杠杆平衡,记下l和l1的长度.(3)如图3所示,把石块放入水中,移动铁块使杠杆平衡,记下l2的长度.(4)如图4所示,把石块放入盐水中,移动铁块使杠杆平衡,记下杠杆平衡时力臂l3的长度.由图2得ρ石gVl=G铁l1,由图3得(ρ石-ρ水)gVl=G铁l2,由图4得(ρ石-ρ盐水)gVl=G铁l3,联立解得四、U形管法例9 用U形管、水、刻度尺,测出油(不溶于水)的密度.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U形管,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利用连通器原理和液体压强这两方面的知识来测定油的密度.方法:(1)沿U形管一端的内壁慢慢地注入水,再沿U形管另一端的内壁慢慢地注入油,如图5所示.(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油和水分别距分界面的高度h1和h2.根据同一液体中同一水平液面上的压强相等,得ρ油gh1=ρ水gh2,即.。
如何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一、浮力法测量密度浮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浮力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重力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容器,容器中装满了待测物质的液体。
然后,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测量液体体积的器具。
2. 测量液体体积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
然后,将容器放入液体中,记录液体的体积。
3.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和物体的总质量。
4. 计算密度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二、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来判断物质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和酒精。
然后,准备一个容器和一个天平。
2.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和物体的总质量。
3. 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将容器放入水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然后,将容器放入酒精中,观察物体在酒精中的浮沉情况。
4. 判断物质密度根据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可以判断物质的密度。
如果物体在水中浮起而在酒精中沉下,说明物质的密度大于水但小于酒精。
三、容积法测量密度容积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固体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测量物体体积的器具。
2.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上,记录物体的质量。
3. 测量物体体积使用测量物体体积的器具,测量物体的体积。
4. 计算密度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四、其他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测量物质的密度,如声速法、X射线衍射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设备,适用于特定的物质和实验条件。
测密度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密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密度的概念。
首先,最常见的测密度方法之一是水银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固体的密度。
首先,在一个容器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然后将待测物质轻轻放入水银中。
根据物体浸没的深度,可以通过水银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测量精度较高。
其次,气体比重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密度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气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气体比重瓶,将待测气体充满瓶中,然后通过比较瓶内气体和大气的质量差异,可以计算出气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气体密度,但需要注意实验环境的温度和压力对结果的影响。
另外,测量液体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比重法。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液体相对于水的比重来计算液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比重瓶,将瓶底的标准液体注入瓶中,然后再将待测液体注入瓶中,通过比较两种液体的质量差异,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多数液体的密度测量。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浮力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固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浮力计,将待测物质悬挂在水中,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和在空气中的重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大型和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密度。
综上所述,测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操作要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待测物质的特点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以获得准确的密度数值。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化学物质的密度测定密度是描述物质密集程度的物理量,它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在化学实验中,准确测量物质的密度对于了解其性质和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密度测定方法。
一、浮力法测定密度浮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其体积成正比的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容器装满液体,并记录容器和液体的质量。
2. 将待测固体轻放入容器中,确保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避免引入空气泡。
3. 记录浸没固体后的容器和液体的质量。
4. 根据浸没固体前后的液体体积的改变量和液体的密度计算测得固体的密度。
二、流体排出法测定密度流体排出法是一种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
它利用容器注满液体后,通过排出液体并测量排出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方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测量容器并确定其体积。
2. 将待测液体倒入容器中,确保排出液体不会溢出。
3. 放置容器并等待液体稳定。
4. 使用准确的工具排除一定量的液体,然后测量排出液体的质量和相应排出液体体积。
5. 根据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液体的密度。
三、气体法测定密度气体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气体密度的方法。
通过比较待测气体与已知气体的密度,可以得知待测气体的密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玻璃管,并封闭一端。
2. 在玻璃管中注入已知密度的气体,并记录温度和压力。
3. 利用准确的工具将待测气体注入到玻璃管中。
4. 记录待测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5. 根据已知气体和待测气体的温度、压力和摩尔比较计算待测气体的密度。
四、离心法测定密度离心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溶液中溶质的密度的方法。
通过将溶液置于离心机中,利用离心力使溶质在溶液中分离,从而测量溶质的质量和体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相同浓度的溶液,并确定溶液的总体积。
2. 将溶液倒入离心管中并放入离心机。
3. 设置适当的离心速度和时间,使溶质沉淀到离心管底部。
4. 取出离心管,在去除溶液的同时小心收集沉淀物。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1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
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
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
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1.关于实验原理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
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
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教师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
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习。
在视线和凹面相平时,教师应做一个示范动作。
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
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教学文档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对量筒的实际操作,掌握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领悟物理中的转化思想。
3.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量筒的使用方法,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
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回忆上一节讲解的密度的概念和相关的知识,随后展示教师在外随机拾到的小块,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依据学生答复,发觉小石块形状不规则,无法计算它的体积,教师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板书)。
.。
专题二 质量与密度中考命题6 测量物质的密度1.【2019,江苏扬州,2分】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 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 如图所示的 m -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量杯质量为 40gB .40c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40gC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 3D .该液体密度为 2g/ cm 3【答案】B由图像可解出图像与纵轴交于20g 处,此时液体体积为0,则可知量杯质量为20g ;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20cm 3时,总质量为40g ,则液体质量为20g ,密度3320g =1g /cm 20cmm V ρ==,则40cm 3的该液体质量331g /cm 40cm =40g m V ρ==⨯.2.【2020,西藏,2分】在“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某固体样品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样品的质量是______g ;然后,用量筒测量样品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样品的密度是______kg/m 3。
【答案】39 37.810⨯【解析】天平游码盘刻度分度值为0.2g ,其示数为4g ,则该样品的质量是20g+10g+5g+4g 39g m ==样品放入量筒前后,量筒液体的示数分别为25mL 、30mL ,即样品的体积为30mL -25mL=5mL则该样品的密度是3336339g 0.039kg 7.810kg/m 5cm 510mm V ρ-====⨯⨯ 3.【2018,湖北十堰,6分】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 下实验步骤(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 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 m 为 _____________g ;(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 V 石为 ___________cm3(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g/cm3;(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 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 F ,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p 油=______.(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 m 石和 V 石表示)【答案】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 27 10 2.7 大【解析】(1)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工艺品的质量m 石(20g +5g +2g(27g((3)工艺品的体积V 石(30mL(20mL(10mL(10cm 3((4)工艺品的密度ρ(327g 10cmm V =(2.7g/cm 3((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即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由于工艺品从水中取出时会沾上一些水,所以导致所测质量偏大,根据ρ(m V 知,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大;(6)工艺品浸没在水中,则V 排(V 石,根据F 浮(G(F 和F 浮(ρgV 排可得:m 石g(F(ρ油gV 石,则ρ油(m g F gV 石石-( 4.【2020,辽宁鞍山,5分】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利用未知液体来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操作:(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