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 征
X-线
)胸部X线检查 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0.6。 肺淤血、肺水肿,有时可见胸腔积液。
辅助检查-心电图
以ST-T改变为主,可有LV及双室增大表现,异常病理Q波酷似心肌梗塞,但无演变过程,晚期可呈QRS低电压,P波相对增大,心律失常多见且多变。
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药物治疗3
在晚期阶段:UCG显示心脏扩大、LVEF明显降低并有顽固性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此阶段在上述利尿剂、ACEI/ARB、地高辛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可考虑短期应用CAMP正肌力药物3-5天,推荐剂量为多巴酚丁胺2-5μg·kg-1·min-1,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50μg/kg负荷量,继以0.375-0.750 μg·kg-1·min-1。
小结
扩张性心肌病 4大特点 1.心脏扩大 2.充血性心衰(左心衰竭的肺淤血引起不同 程度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竭的体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 ) 3.多变性心律失常 4.栓塞现象 临床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治疗改善预后
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
1995年WHO/ISFC
1.心肌病的定义:伴有心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2.心肌病的分类:根据病理生理、病因学和发病因素分为1)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有收缩功能障碍。2)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通常伴有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3)限制型心肌病(RCM):收缩正常,心壁不厚,单或双心室舒张功能低下及扩张容积减小。4)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D/C):右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变。
LVEF降低和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QRS增宽大于120ms,提示心室收缩不同步。通过双腔起搏器同步刺激左、右心室即CRT,可纠正不同步收缩,改善心脏功能的和血流动力学而不增加氧耗,并使衰竭心脏产生适应性生化改变,能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