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手术用于近视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53.43 KB
- 文档页数:2
近视散光患者行Alpins矢量分析法分析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价值Alpins矢量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角膜手术效果的方法,它通过对手术前后的角膜曲率和度数进行测量和比较,来分析手术的效果及其对角膜的改变。
对于近视散光患者来说,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而Alpins矢量分析法则可以用来评估该手术的疗效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Alpins矢量分析法在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中的应用及其在治疗近视散光患者中的价值。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技术来改变角膜曲率和度数,从而矫正近视和散光的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稳定、恢复快速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近视散光患者的青睐。
手术的疗效和效果如何评估和验证是患者和医生们关心的问题。
Alpins矢量分析法就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的手术效果评估方法,它通过对角膜曲率和度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估手术的疗效和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Alpins矢量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计算矢量分量来描述手术效果的方法,它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矢量参数:矢量效果(Vector Effect)表示手术前后的近视度数或者散光度数的变化;误差向量(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 Vector)表示手术引起的散光变化;目标矢量(Target Induced Astigmatism Vector)表示手术的预期效果。
通过对这些矢量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可以客观地评估手术的效果和改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特别是对于近视散光患者来说,Alpins矢量分析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手术对散光和近视的矫正效果,为手术后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在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中,Alpins矢量分析法可以用来评估手术对角膜曲率和度数的改变,帮助医生了解手术后角膜形态的变化,评估手术的疗效和效果。
通过对矢量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医生可以客观地了解手术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预期,以及手术是否对角膜产生了意外的改变。
LASEK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369眼)接受lasek术矫正近视的护理。
结果: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快,术后haze轻, 并发症少视力稳定,达到手术预期效果。
结论:作好围手术期护理,对lasek 术后视力的恢复与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达到最佳矫正效果。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402-01lasek是意大利rovigo医院眼科中心massino lamellionmd于1997年在屈光手术临床过程中发明的一种新的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手术。
相对来说它更适用于角膜较薄、屈光度数较高、眼睑较小或视网膜周边变薄等手术风险较大的近视患者[1]。
对此类患者采用lasek术完全避免了lasik术角膜上皮瓣相关并发症及对眼底的影响[2],并会给此类患者带来更好的视光效果,它保留了更多的角膜厚度,安全性更高。
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有187例(369只眼)接受了lasek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观察结果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7例(369只眼),其中男性85 例,女性102例, 年龄18岁-42岁,平均年龄24.76±6.59岁。
平均屈光等效球镜值(-6.9±2.75)(-0.75~-9.5d)。
术后随访6月。
1.2 手术设备准分子激光系统是美国引进原装威视visx激光系统第四代visxstars4。
波长为193nm, 0.65mm小光斑扫瞄。
1.3 手术方法术前10min用0.5%丙美卡因行表面麻醉,共2-3次。
眼部常规术前冲洗、消毒。
开睑器开睑。
用直径为7~9mm 的角膜上皮环锯,以瞳孔为中心,垂直放置于角膜表面,轻压并作左右各5°来回旋转,环锯开角膜上皮层。
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体验分析【摘要】目的:根据对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近视患者进行症状观察、医学检测,采取不同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术展开治疗,对诊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本次眼科医学活动所选择的对象为从本院2011年05月份至2012年05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近视患者共计106例,以其原始病例资料为本次研究的基本数据来源。
医护人员对这106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并进行相应的医学眼科检查,包括远视、近视视力测试,屈光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眼角膜地形图测试,泪液分泌试验,a超角膜测厚以及orbscanⅱz与zywave综合性检测等等。
对患者眼部疾病进行排出,对是否可以进行准分子激光术进行确定。
本次眼科医学实验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视力程度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治疗组:共计患者53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进行诊治;对照组:共计患者53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进行诊治。
结果:通过手术及术后恢复观察,治疗组:共计患者53例,其中51例96眼检查裸眼的视力均大于等于手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2例3眼低于术前矫正视力,优良率达96.23%。
对照组:共计患者53例,其中48例90眼检查裸眼的视力均大于等于手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5例8眼低于术前矫正视力,优良率达90.56%。
经过术后3至6个月的观察,治疗组的屈光度、角膜地形图、角膜haze级别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差异性均无显著性(p2 结果通过利用两种不同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对患者展开治疗,并经过3至6个月的随访,得出以下治疗结果:治疗组:共计患者53例,其中51例96眼检查裸眼的视力均大于等于手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2例3眼低于术前矫正视力,优良率达96.23%。
对照组:共计患者53例,其中48例90眼检查裸眼的视力均大于等于手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5例8眼低于术前矫正视力,优良率达90.56%。
准分子激光手术用于近视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8-09-17T17:30:59.3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作者:蒋帅
[导读] 本文分析近视患者治疗之中应用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探究准分子激光手术应用在近视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近视患者治疗之中应用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探究准分子激光手术应用在近视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02月10日-2018年02月10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0眼高度(高度两字取消)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时间眼睛屈光度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100眼患者眼睛屈光度为3.0D-6.5D之间,第二组100眼眼睛屈光度超过6.5D,两组均进行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对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结果:200眼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均出现了眼部出现轻微疼痛,但因时间推移,患者眼部症状得以缓解,在术后八天不适症状均全部消失。
但是第二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不及第一组患者佳,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近视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但是眼睛屈光度为3.0D-6.5D之间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眼睛屈光度超过6.5D的患者。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效果;应用
近视在现代社会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对于眼部的危害也越加严重,最后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高度近视[1]。
近些年来,高度近视成为成人盲疾病发生的常见因素,在我国致盲原因之中占第六位。
本文选取2016年02月10日-2018年02月10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0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近视患者治疗之中联合应用准分子激光手术所取得的效果,探究准分子激光手术联合应用在近视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02月10日-2018年02月10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0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时间前后顺序分组纳入,以患者治疗时间眼睛屈光度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100眼患者眼睛屈光度为3.0D-6.5D之间,第二组100眼眼睛屈光度超过6.5D。
第二组男女比眼为57:43,平均年龄(29.91±8.14)岁。
第一组男53眼,女47眼,平均年龄(28.82±8.05)岁。
本次参与治疗的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半个月之内并未接触过隐形眼镜之类的接触角膜类产品,患者、家属均有所了解,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均签署知情书。
本次研究患者已经其他眼部疾病者、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排除在外。
在研究结果上,第一组和第二组可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
(P>0.05)。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前患者均需要应用常规抗生素眼药水进行滴眼洗眼,应用盐酸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治疗的仪器脉冲频率设置为250Hz,波长为193mm。
第一组100眼患者眼睛屈光度为3.0D-6.5D之间的患者,应用直径为5.mm和6.0mm双区(修改为6.3mm光区)切削;第二组100眼眼睛屈光度超过6.5D,应用直径为6.0mm和6.5mm(修改为6.0mm)光区切削。
在手术完结之后应用庆大霉素、维生素C以及氟美瞳混合配制成冲洗液,对患者的角膜进行冲洗,应用速高捷眼膏进行包眼或者佩戴角膜镜,患者应用皮质激素类眼药水的时候需要以患者的屈光变化及眼压(增加)进行用量的调整。
患者出院之后,在刚开始需要一周进行一次复查,连续四次。
然后半个月进行一个复查,连续两次;之后是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到院复查,即可。
随访时间3月。
1.3观察指标
本文主要对裸眼视力、视力恢复时间进行评价,患者并无任何的眼部疼痛或不适,则为O级;病患者出现轻微的疼痛,但是对患者并无太大影响,则为1级;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但是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无需应用任何的止痛方法,则为2级;患者出现利害的疼痛,需要应用止痛药才可缓解疼痛感,则为3级;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感,患者服用止痛药物之后,仍无法缓解,则为4级。
1.4统计学研究
本次研究数据整理后经软件SPSS22.0展开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经(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经(x±s)进行表示,如组间对比的P 值低于0.05,表明组间的统计学意义存在;反之,统计学并无任何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状况分析(术后3月)
第二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不及第一组患者佳,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
见表1:
表1 :第一组、第二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状况分析
2.2两组近视术后疼痛恢复正常时间分析
术后第一天,0级患者共71眼,1级共129眼,2级共46(10)眼,3级、4级0眼;术后第四天,0级共166眼,1级共34眼,2级、3级、4级0眼;术后第八天,0级200眼,1级、2级、3级、4级0眼。
200眼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当天,均眼部出现轻微疼痛,但因时间推移,患者眼部不适状况得以缓解,在术后八天不适症状均全部消失。
3.结语
近视虽然并非器质性病变,但对患者日常的生活、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2]。
目前,近视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有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以及巩膜屈光手术等,本文主要是应用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经电脑精准控制之下应用准分子激光特性,将角膜中央视区盘状前弹力、基质两层进行切削,进而改善患者的角膜曲率,加强角膜屈光力的调整,以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3]。
在本文研究之中200眼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均出现了眼部疼痛不适,但因时间推移,患者眼部疼痛不适状况得以缓解,在术后八天不适症状均全部
消失。
第二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不及第一组患者佳,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
证实,准分子激光手术可精确的去除角膜
组织,在切除之后可保持表明的光滑,治疗方案切实可行。
概而言之,在近视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但是眼睛屈光度为3.0D-6.5D之间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眼睛屈光度超过6.5D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宋耀文,贺瑞,周迎霞.薄角膜的近视散光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状态长期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8,26(02):74-79.
[2]童奇湖,陆勤康,王惠云,王红婷,张元钧,王盛展,孙艳丽.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8,39(04):270-272.
[3]邢星,李世洋,赵爱红,肖建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6,36(03):2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