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业水平考试高一历史总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12.47 MB
- 文档页数:133
2023年上海市历史学科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是中国北方的能工巧匠。
A. 佛山工匠B. 楚雄工匠C. 小岗村工匠D. “三彩”工匠2. 钟表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A. 元代B. 明代C. 清代D. 近现代3.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被誉为什么?A. 高古B. 笔力雄健C. 雅俗共赏D. 传世不朽......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古人开发并运用的独特造纸术体现在哪些方面?()A. 选材灵活,纤维优质B. 工序复杂,历时漫长C. 制纸方法科学,技艺高超D. 生产保障球权大,成本低廉2. 下列哪些民间文化至今在四川地区保留?()A. 川剧B. 川绣C. 川菜D. 川茶3. 以下哪些地区在贞观、元和、开元三朝(627年-762年)达到文化、艺术和科技的顶峰?()A. 洛阳B. 长安C. 成都D. 抚州......第二部分主观题(共40分)一、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一)南京城墙的开凿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开工,是一项运用了坚硬石料的巨大工程,南京城墙的开凿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二)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革命,主要在哪个国家产生,有哪些重要影响?......二、综合题(共30分)1. 选择两件以上的文物进行考古、美术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解析。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时代背景,作品主题,制作、使用工艺和材料,保护与利用,作品风格等。
(15分)2. 阐述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实践,以及在美术中的具体表现(15分)。
上海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上海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重点了解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社会变革。
- 秦汉时期: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郡县制、儒家思想的确立等。
-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佛教传入、士族制度等。
-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建立、唐朝的开放政策、经济文化的繁荣等。
- 宋元明清:宋朝的商业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明清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
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战争背景、过程及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的规模、原因和影响。
-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建立近代企业的过程和局限性。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的倡导。
-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3. 世界史:-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 中世纪:封建制度、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
- 近现代史: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等。
- 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原因、过程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冷战时期:美苏对立、意识形态冲突、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4. 历史人物与思想:- 重要历史人物: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孙中山、毛泽东等。
- 思想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5. 历史事件与变革:- 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科举制度的创立、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
- 社会变革:如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
6. 历史方法论:- 历史研究方法:包括史料的收集、分析和解释。
- 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比较研究、历史视角等。
7. 历史与现实:- 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指导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这些知识点是上海会考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掌握这些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4年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1.瓷器的全球流动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
(一)瓷器行销世界(1)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这发生于________。
(单选)()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填涂字母)①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_________。
②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
他出使的路线是_________。
③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_________。
(3)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____。
(单选)()A.宣政院B.市舶司C.中书省D.广州十三行(4)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的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____。
(双选)()A.外部需求B.军事扩张C.技术传播D.工艺精湛(二)瓷器影响世界(5)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____。
(单选)A.工厂制度的确定B.资本主义的垄断C.手工工坊的发展D.殖民活动的兴起瓷器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一:釉上彩中国乐师像(18世纪)材料二:清康熙年间开始出现珐琅影瓷,以中国传统白瓷胎为底,融入西方珐琅彩描绘制作而成。
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
(6)材料一是德意志制作的“中国风”瓷塑,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形象不其相符,表现出欧洲人自多的趣味和风尚,这一现象折射出________。
第一分册考纲知识点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旳地区。
这些地区旳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旳水利之便, 发展了以农业为基础旳社会经济。
2.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3、两河流域基本上位于今天旳亚洲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4. 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旳最古老旳文字之一, 由苏美尔人发明。
6、5. 汉穆拉比在位期间, 古巴比伦王国势力臻于极盛, 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旳时期。
7、《汉穆拉比法典》旳作用、历史价值和特点。
作用: 更有效地规范王国旳社会秩序, 深入巩固王国旳统治。
历史价值: (1)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旳成文法典;(2)是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旳第一手文献。
特点:(1)全面维护统治集团旳主线利益;(2)保留了原始习惯法法旳部分内容;(3)否认了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 有一定进步意义。
7、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 其地理范围与今天旳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体相称。
尼罗河旳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水量, 使这一地区成为古代文明旳发祥地。
8、古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旳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旳专制君主。
9、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旳陵墓。
其中, 最负盛名旳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10、金字塔旳象征意义。
(1)是法老专制权力旳象征;(2)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奉旳详细体现。
11.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中, 纸草旳使用最为普遍。
12.古印度文明来源于印度河流域文明, 土著达罗毗荼人发明了这一文明。
13、约公元前14 世纪, 雅利安人旳部落出目前了印度河地区, 征服了土著部落, 后扩展到恒河流域。
14.当雅利安人旳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 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被称为种姓制度。
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旳社会集团。
15.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为希达多。
佛教经典总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上海市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6 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查对后旳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旳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对应旳区域,第二部分旳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旳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种对旳答案)1.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旳经济革命。
这场“革命”是A.采集渔猎B.打制石器C.人工取火D.农业耕作2.“光荣属于罗马”代表了西方人对古罗马无法释怀旳感念。
罗马为世人留下旳“光荣”遗产是A.民主政治B.法治精神C.军事征服D.哲学思想3.8世纪上半叶,增进西欧封建制度发展,加速自由农民农奴化进程旳是A.采邑改革B.都市复兴C.庄园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4.“重商主义”、“君主专制”、“人文主义”这些概念反应了西欧哪一时期旳特性A.6~8世纪B.11~12世纪C.15~16世纪D.17~18世纪5.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种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就必须理解他们所属时代旳精神。
下列符合文艺复兴“时代精神”旳艺术品是6.商朝历史较夏朝更为可信,最重要旳根据是A.神话传说B.甲骨卜辞C.史籍记载D.口述史料7.“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卷首旳这句话体现了作者A.天命史观B.循环史观C.英雄史观D.进步史观8.中国历史上不讲血统、不管功绩、不重门第旳选才用人制度是A.世袭制B.军功爵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9.自唐以来长盛不衰、历代开放旳港口是A.广州B.泉州C.福州D.厦门10.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不停加强,其中设置驻藏大臣旳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行制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历史会考知识点复习第一分册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东与伊朗高原、西与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邻波斯湾。
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城市国家)2、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
名称由来: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发明时间:公元前31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历史地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1)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2)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3)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作用:1)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2)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历史价值:1)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用楔形文字保存下来。
2)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1、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
2、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宗教权: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
法律权: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经济权: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军事权:控制着全国的军队。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考第一分册复习要点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P2——51、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2、古代两河流域在文化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创造了成熟的文字——楔形文字。
用该文字写成的史诗《吉尔伽美什》通过泥版文字比较完整保存下来,是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
3、公元前1792年(前18世纪初),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依靠文治武功统一了两河流域。
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穆拉比法典》。
4、楔形文字:⑴.创造者与时间:苏美尔人创造于前3100年年前⑵.名称缘由笔画形状呈木楔形或钉头形,故名。
⑶.历史地位: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⑷.史诗《吉尔伽美什》是用楔形文字写成。
5、《汉穆拉比法典》B作用:《汉穆拉比法典》规范了王国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王国的统治,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价值:⑴.法学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⑵.史学价值: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文献。
特点:同态复仇,(奉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原则)阶级歧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第二课古代埃及P6——91、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又一发源地。
(A)2、法老的专制统治:(考点A)古代埃及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法老自封为神,强化王权神授观念(宗教权);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经济权),控制所有军队(军事权),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政治权)。
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国家产生的根源: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职能:保障国家安全;调节国内矛盾;管理社会公共事。
2. 大约BC3500年至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3. 《吉尔伽美什》的史学价值: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和文化的第一手文献.4.《汉穆拉比法典》的价值与地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5.《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充分显示出法典的时代特征。
《汉穆拉比法典》的目的:汉穆拉比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6、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建立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中叶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继位古巴比伦国王第2课:古代埃及1.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2. 尼罗河与两河流域一样,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又一发祥地。
3.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4.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终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5.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
6.金字塔的实质: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7. 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受到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公元639年被阿拉伯帝国征服。
第3课:古代印度:1、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6世纪吠陀时代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外传2. 约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征服土著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