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信号产生和整形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33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脉冲信号是数字电路中最常用的工作信号。
脉冲信号的获得经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振荡电路直接产生所需的矩形脉冲。
这一类电路称为多谐振荡电路或多谐振荡器;二是利用整形电路,将已有的脉冲信号变换为所需要的矩形脉冲。
这一类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
这些脉冲单元电路可以由集成逻辑门构成,也可以用集成定时器构成。
下面先来介绍由集成门构成的脉冲信号产生和整形电路。
9.1 多谐振荡器自激多谐振荡器是在接通电源以后,不需外加输入信号,就能自动地产生矩形脉冲波。
由于矩形波中除基波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所以习惯上又把矩形波振荡器叫做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通常由门电路和基本的RC电路组成。
多谐振荡器一旦振荡起来后,电路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它们在作交替变化,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因此它又被称作无稳态电路。
9.1.1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多谐振荡器常由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组成。
由于TTL门电路的速度比CMOS门电路的速度快, 故TTL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高的多谐振荡器,而CMOS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低的多谐振荡器。
(1)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奇数个非门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二是由非门和RC延迟电路组成的改进环形多谐振荡器。
①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uo(a) (b)图9-1 由非门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把奇数个非门首尾相接成环状,就组成了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
图9-1(a)为由三个非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若uo的某个随机状态为高电平,经过三级倒相后,uo跳转为低电平,考虑到传输门电路的平均延迟时间tpd,uo输出信号的周期为6tpd。
图9-1(b)为各点波形图。
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取决于tpd,此值较小且不可调,所以,产生的脉冲信号频率较高且无法控制,因而没有实用价值。
改进方法是通过附加一个RC延迟电路,不仅可以降低振荡频率,并能通过参数 R、C控制振荡频率。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实验报告(一)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基础原理及应用。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及结果。
实验设备和材料•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基础元器件实验步骤1.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周期为50Hz,幅值为5V的正弦波信号。
2.使用电容和电阻组成RC电路,将正弦波信号转化为衰减的脉冲信号。
3.使用二极管和电容组成整流电路,将脉冲信号转化为全波整流的直流信号。
4.使用电容和电阻组成低通滤波器,消除电路中的高频噪声信号。
5.使用示波器观察各步骤下的信号波形,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脉冲产生电路实验中,使用RC电路将正弦波信号转化为衰减的脉冲信号。
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脉冲的宽度也随之增加。
实验数据如下:电容(μF)脉冲宽度(ms)1 0.210 2100 20整形电路实验中,使用二极管和电容组成整流电路,将脉冲信号转化为全波整流的直流信号。
使用低通滤波器能够消除高频噪声信号。
实验数据如下:电容(μF)电阻(Ω)滤波后幅值(V)1 1000 2.710 1000 4.8100 1000 4.9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基础原理及应用。
合理选取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可控制脉冲宽度和整形后的信号幅值。
使用低通滤波器能够消除电路中的高频噪声信号,使得信号更加稳定。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手动搭建电路,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原理,并学会了使用基础元器件搭建电路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也探究了不同电容和电阻数值下电路的不同表现,从而灵活运用电路的基础原理进行电路设计。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RC电路和整形电路的搭建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电容和电阻的数值选取不合适会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接线时松散会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等。
未来可以加强对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同时也可以加强对电路搭建技能的练习,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