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规范要求系列
- 格式:ppt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2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 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 特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____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____管理。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3.在门诊、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 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 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进行初诊。
4.预检处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 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 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 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 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 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 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 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7、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 按照规范严格消毒, 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预防保健科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二)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 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 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 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 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它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至挂号台和普通门诊。
二、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师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三、普通门诊医师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立即通知导医,在对患者采取一级防护的情况下分诊到发热门诊。
四、发热门诊医师还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检查,并进行相关处理。
五、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会诊,做出临床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六、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当依次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二)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有效地分担医生的就诊压力,提高患者就诊效率,而设立的一种工作制度。
下面将对预检分诊工作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预检分诊的目的和意义预检分诊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长时间等待、医生工作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能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合理的治疗安排。
预检分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就诊效率:通过预检分诊,患者在就诊之前先接受初步评估,能够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排队,加快患者就诊速度,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
2. 缓解医生工作压力:预检分诊将患者的初步诊断和病情分级工作交由预检医生进行,减轻了主治医生的工作负担,使主治医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在复杂疾病的诊治上。
3. 节约社会资源:通过预检分诊,能够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二、预检分诊工作流程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初步评估、分诊和排队三个环节。
1. 初步评估:患者注册后,由预检医生进行初步问诊和体格检查,短暂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患者就诊的优先级。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预检分诊选址符合要求,位置醒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且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条件,不得用导医台代替。
在急诊、门诊大厅,设立测温设备,张贴告示,告知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预检分诊点要备发热病人使用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体温表、手卫生设施及预检分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本。
工作人员应督促和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卫生,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三)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着装规范,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加面屏,如出现潮湿、污染等及时更换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四)落实首诊负责制,接诊人员对就诊的患者测量体温、询问是否有咳嗽、咽痛或胸痛腹泻等症状。
发现可疑患者,登记患者信息,指导患者及陪同人员正确佩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至相应隔离留观区域。
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五)严格落实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工作保证通风良好,条件不具备的医疗机构应使用机械通风。
做好消毒登记,留档备用。
(六)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暂存、交接、转运。
做好登记,留档备用。
预检分诊工作要求1. 引言预检分诊工作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并优化资源分配。
本文档旨在规范预检分诊工作,确保其高效、准确和安全进行。
2. 工作流程以下是预检分诊工作的基本流程:1. 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并进入预检分诊区域。
2. 接待人员向患者询问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主诉等,并记录在分诊表中。
3. 分诊员根据患者病情和其他相关因素,将患者分配至相应科室或医生。
4. 分诊员告知患者就诊科室和医生,并引导其前往就诊区域。
5. 就诊科室的护士或医生接待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问诊和检查。
3. 工作要求预检分诊工作应符合以下要求:3.1 专业知识和技能- 接待人员和分诊员应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理解患者的主诉并记录相关信息。
- 就诊科室的护士或医生应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以确保准确分诊。
3.2 沟通和协调能力- 接待人员和分诊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询问。
- 各科室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就诊。
3.3 高效和准确性- 所有工作人员应迅速、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 分诊员在分配患者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确保分诊的准确性。
3.4 保护患者隐私- 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4. 总结预检分诊工作是医疗机构提高就诊效率的重要环节。
遵守本文档中的要求能够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预检分诊工作要求的完整版。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并促进预检分诊工作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预检分诊工作规范背景预检分诊是医院内诊疗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的是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分类,以便分配适当的医疗资源。
为了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制定了以下工作规范。
工作流程1. 接待患者:患者到达医院时,预检分诊人员应友好地接待他们,并问询患者的主要症状和病史。
2. 调查病情:预检分诊人员应准确地了解患者病情,包括疾病的发作时间、症状的轻重程度等,以便做出合理的分诊决策。
3. 分诊判断: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和需要的医疗资源,预检分诊人员应将患者分配到合适的科室,并及时标记分诊结果。
4. 告知患者:预检分诊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分诊结果,并告知他们何时可以就诊以及诊疗流程等相关事项,以增强患者的医疗体验。
职责要求1. 严格保密:预检分诊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2. 熟悉医疗知识:预检分诊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和判断。
3. 沟通能力:预检分诊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病情。
4. 效率与准确性:预检分诊人员应能够在繁忙的医院环境中快速、准确地完成分诊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5. 协作精神:预检分诊人员应能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注意事项1. 信息记录:预检分诊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和分诊结果等内容。
2. 不执业医师:预检分诊人员并非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他们的任务是进行初步评估和分诊,而不是提供具体的诊疗建议。
3. 值班交接:预检分诊工作需要进行交接,班次交接时,需要详细记录当班分诊的情况和未完成的工作,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预检分诊工作的规范要求,希望所有预检分诊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工作,确保医院业务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良好体验。
预检分诊设置要求
预检分诊设置要求
1、预检分诊点设置在门诊接诊最前沿的位置,能够引导病人首先到预检点就诊,并在第一时间在预检点接受预检服务。
2、标识明确醒目,通风良好,相对独立。
3、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人员配置到位。
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戴口罩、戴工作帽等)。
4、分诊台备有体温计、口罩、手套、登记表、宣传资料、简单消毒设施。
5、在预检分诊处,向就诊的发热病人及陪同人员发放口罩,有短暂休息的场所和设施,做好初始隔离措施。
1 / 11 / 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基本要求一、分诊点设置1. 设置要求:至少应在机构大门入口和医生诊室进行预检分诊。
有条件的可在机构大门入口、门急诊大楼门口、医生诊室设立三级预检分诊。
2. 位置要求:于机构大门和门急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晰,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的条件。
进口出口分开,双通道,使用隔离栅(带)等进行分隔。
3. 物资要求:备有发热患者用的①口罩、②体温检测器(非接触式)、③消毒液、④水银体温计、⑤手卫生设施、⑥医疗废物桶、⑦可疑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
4. 防护要求:医务人员穿工作服,戴医用外科口罩,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即将进行手卫生。
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用工作帽、医用外科手套、隔离衣。
二、预检分诊操作要求(一)普通门诊1. 引导患者保持 1 米线,排队不会萃。
2. 指导患者规范戴好口罩。
3. 使用非接触式体温表进行体温测量,若患者体温>37.3 ℃,可复测 2 次。
4. 查验患者健康码并扫场所码(对不会使用或者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特殊患者,应设立“无健康码通道”,医务人员匡助其做好健康申报或者健康核验,并做好手工登记)。
5. 问询患者有无发热、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
6. 问询患者流行病学史及来院目的。
7. 对发热患者(体温 >37.3 ℃ ),或者有流行病学史、有接触史、为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情况,且有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咽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的就诊患者,由工作人员引导其前往发热诊室(哨点),并用专用登记本记录患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居住地址以及流行病学史等信息,并做好交接记录,交接人员双签字。
8. 诊室医生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核就诊患者体温。
9. 诊室医生依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操作表》(见附件),详问流行病学史、接触史、是否为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情况,患者签字确认,并留存归档。
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接诊医生要进一步问诊,如有 28 天内外出旅(居)吏,曾经乘坐过飞机、火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应按当地要求规范开展核酸检测进行排查。
预检分诊制度官方版一、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它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至挂号台和普通门诊。
二、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师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三、普通门诊医师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立即通知导医,在对患者采取一级防护的情况下分诊到发热门诊。
四、发热门诊医师还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检查,并进行相关处理。
五、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会诊,做出临床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六、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当依次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
预检分诊制度官方版(二)一、急诊科预检分诊由熟悉业务知识、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的护士担任。
要求护士迅速、准确检诊分诊,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确定相应首诊科室,安排患者挂号或进入抢救室,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尽快接诊。
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二、预检分诊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如有事离开时,必须由能力相当的护士代替。
三、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确定就诊科室,办理手续,并通知急诊值班医师。
四、必要时(如三无人员),挂号、交费、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五、解“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
急、危、重症病人应先行抢救,后补办手续。
遵守绿色通道制度,遇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执行。
六采取首诊负责制度,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需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七、对患者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确定为传染病病例立即转到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