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切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
Journal of Colorectal&AnalSurgery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年8月第26卷第4期2020年ASCO会议报道了FOxTROT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左半结肠、T3/4、N+、pMMR的进展期结肠癌从新辅助化疗当中获益的机会更大[4]。
这也提示我们进展期高位直肠癌术前治疗模式或应以化疗为主而非同步放化疗。
参考文献[1]KAPITEIJN E,MARIJNEN C A,NAGTEGAAL I D,et al.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for re⁃sectable rectal cancer[J].N Engl J Med,2001,345(9):638-646.[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GLYNNE-JONES R,WYRWICZ L,TIRET E,et al.Rectal can⁃cer: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treatmentand follow-up[J].Ann Oncol,2017,28(suppl_4):iv22-iv40. [4]SELIGMANN J F,FOxTROT COLLABORATIVE GROUP.FOx⁃TROT:neoadjuvant FOLFOX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pani⁃tumumab(Pan)for patients(pts)with locally advanced coloncancer(CC)[J].J Clin Oncol,2020,38(15_suppl):4013.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腔内半手工缝合端端吻合技术评论者:孙凌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外科肝胆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E-mail:******************)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0.04.027[文献来源]OHMURA Y,SUZUKI H,KOTANI K,et al. Intracorporeal hemi-hand-sewn technique for end-to-end anas-tomosis in laparoscopic left-side colectomy[J].Surg Endosc, 2020,34(9):4200-4205.背景:近来,腔内吻合的完全腹腔镜手术已应用于腹腔镜结肠切除术。
结肠全切除术Total Colectomy【适应症】1.溃疡型结肠炎经内科规则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
2.家族性息肉病疑恶变者。
3.结肠多发性癌。
【术前准备】1.术前营养不良者,应予以纠正,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合并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术前应予以纠正,必要时可以输血、血浆以恢复血容量。
3.肠道准备。
术前1~2天可进流质饮食,3~5天口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术前清洁灌肠。
4.插胃管、导尿管。
5.术区、会阴部备皮。
【麻醉】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亦可用硬膜外麻醉。
【体位】不行会阴部切除时,可取仰卧位;需腹会阴联合切除时,取截石位。
【手术步骤】1.切口:一般取左旁腹正中切口,以便于向上、向下延伸(图1)。
2.探查:全面探查,观察其他器官有无病变,腹腔内有无粘连。
3.游离结肠:探查完毕后,用自动腹腔拉钩将腹壁撑开,用塑料袋或纱布垫将小肠包裹,并推向左下方。
首先分离升结肠,将升结肠拉向左侧,显露出右侧结肠旁沟,自盲肠开始,用剪刀剪开右侧侧腹膜,向上达结肠肝曲(图2)。
将盲肠提出切口外,切断回肠末段的系膜,使盲肠、阑尾和末段回肠充分游离(图3)。
继续钝性分离升结肠和后腹壁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
注意右侧输尿管的走行,不可将其与疏松结缔组织一起分离出来,以免误伤、误扎。
分离结肠肝曲,切断肝结肠韧带。
注意勿伤及此处结肠后面的十二指肠的第三段(图4)。
将大网膜向上翻并提起,沿结肠上方大网膜返折处自右向左分离,切断、结扎大网膜(图5)。
继续向左分离至脾曲,切断脾结肠韧带。
注意分离此韧带时勿过度用力,以免撕裂脾下极,引起出血(图6)。
切断脾结肠韧带要尽可能离脾远一些,以留有余地(图7)。
沿左结肠旁沟自脾曲向下剪开侧腹膜,分离至乙状结肠,并将降结肠自腹后壁上分离下来,同时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
此时除乙状结肠、直肠以外,大部分结肠已分离。
将右侧结肠与横结肠提出腹外,辨认结肠系膜内的血管,在靠近肠管处分离、切断,并用7号线结扎。
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43例,除8例系晚期肿瘤或不具备一期手术条件行肠造口外,其余35例均行一期手术切除,管状吻合器吻合或手工吻合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43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其中5例一般情况差,行Hartmann手术;3例癌肿转移行结肠双口造瘘术。
其余35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手工吻合9例,吻合器吻合26例。
35例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22~77岁,平均59.3岁。
其中位于结肠脾曲10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12例,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8例。
均以腹痛、腹胀为首发症状,伴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低位肠梗阻表现。
1.2辅助检查患者入院后询问病史,表现为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行腹部平片、腹部CT、低压稀钡灌肠、X线摄片等相关检查,明确梗阻部位。
1.3方法入院后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扩充血容量,应用广谱抗生素。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进腹探查病灶能否切除,如梗阻以上肠管极度扩张,则首先将近端一段结肠的内容物挤入近端结肠,使该段结肠暂时处于空虚状态,然后用一根导尿管结扎该段结肠的近端,以防肠内容物反流入该肠段,在该肠段处作一荷包缝线,在荷包中央插入肠减压器,收紧荷包缝线,暂不结扎,然后逐步放开导尿管结扎带,尽量吸尽肠腔内的粪汁和气体。
由于粪汁容易堵塞减压器,堵塞后可将导尿管结扎带收紧,待减压器通畅后再松开导尿管结扎带继续减压。
将梗阻肠道初步减压后收紧荷包缝线结扎。
如肠道扩张不影响手术操作,则无需采用以上方法。
然后常规清扫离断拟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血管,游离肠段,切断拟切除肠道的下切端,将游离的拟切除的肠段大部分放入一大无菌塑料标本袋中,在靠近梗阻近端切开肠壁,然后由屈式韧带空肠开始减压,逐渐分次将肠内容物挤入塑料袋,肠减压满意后切断拟切除肠段的上端,移走标本。
左半结肠癌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刘宇寇蕾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给予观察组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二期闭瘘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关键词】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肠吻合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07-01左半结肠癌属于恶性肿瘤,多数呈浸润性生长[1]。
该类肿瘤往往会导致环状狭窄,患者多伴有急、慢性肠梗阻、大便带血、排便困难等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几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的增高,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然而传统的手术方式极易造成吻合口瘘现象,从而对患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我院为提高左半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46例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男24例,女22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59.9岁;其中12例患者因大便带血入院确诊,13例患者因腹胀、腹痛入院检查确诊,21例患者因停止排便、排气入院确诊。
患者均未伴有其他严重腹部内科疾病及脏器疾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然后行二期闭瘘手术。
1.2.2 观察组术前对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并给予患者常规胃肠减压、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等治疗。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一期肠切除吻合术52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一期切除肠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的效果。
方法:对52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
结果:52例中46例一期愈合出院,4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肠粘连,无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对于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通过适当选择病例和做好充分手术准备,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016-02左半结肠癌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往往需要急诊手术缓解病情。
以往对于结肠癌致肠梗阻多采用分期手术的方法,即i期解除梗阻加肿瘤切除并结肠造瘘,ⅱ期重建肠道。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围手术期支持的加强,近年来许多报道主张通过一期肠切除吻合,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我院普外科自1998年5月至2007年12月对52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患者共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0~84岁,平均60.2岁。
完全性梗阻15例,不完全性梗阻37例。
升结肠癌6例、结肠肝曲癌5例、横结肠癌8例、结肠脾曲癌7例、降结肠癌2例、乙状结肠癌21例、直肠上段癌3例。
腺癌31例、黏液癌8例、未分化癌13例。
2例有少量腹水,无远处转移。
dukesa期3例、dukesb期26例、dukesc期19例、dukesd期4例。
本组病例有42例经术前腹部平片、ct、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确定诊断,10例经手术探查发现证实。
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为左半结肠癌。
1.2 手术方法常规行术前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应用灭滴灵、丁胺卡那和头孢类等抗生素静脉滴注。
对于全身情况较差、肠壁水肿较重的患者予以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结直肠疾病手术记录肛周脓肿患者今日下午,腰俞麻醉下高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肛周肛管,铺无菌洞巾,肛门拉钩牵开,首先用隐窝钩探察发现,正后位有一加深隐窝,通向右侧脓腔,边钩边切至脓腔,引流出脓液约100ml,探察脓腔波及直肠后深间隙,右侧坐骨直肠间隙,在右前做一弧形切口,于正后位切口形成对口引流,剔除其纤维化组织及坏死组织,修正创缘,使其引流通畅,用"7"号线缝扎出血点2处,电刀止血,先后用100ml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肛塞消炎痛栓1枚,术毕包扎。
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给予预防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
混合痔吻合器患者今日在腰俞麻醉下行混合痔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
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肛周肛管,铺无菌洞巾,首先用扩肛器扩肛,置入肛门扩张器,固定,在肛门缝扎器引导下,于齿线上2cm处,做1个荷包缝合,置入吻合器,收紧荷包,旋紧吻合器,击发,停留20秒后,取出吻合器及扩肛器,检查吻合口,见1处出血点,用"7"号线将其缝扎,肛塞太宁栓2枚及消炎痛栓1枚,术毕包扎。
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给予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肛裂患者今日在腰俞麻醉下行,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
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肛周肛管,铺无菌洞巾,肛门拉钩牵开,首先用电刀于正后位肛缘,做一梭行切口,挑出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剪断松解,扩肛,使其能容"4"指,修正创缘,使其引流通畅,用"7"号线缝扎出血点1处,电刀止血,肛塞消炎痛栓1枚,术毕包扎。
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给予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肛瘘扩肛至4指,重新消毒肛管直肠,探查:截石位2-5点处各见一外口,距肛缘约4cm,内口位于截石位6点处,齿线上下可见多个混合痔团,瘘管经由括约肌深部间,向后汇入直肠后间隙,开口于内口处,术中经由外口注入美兰,见内口染色,分别沿瘘管走形切除瘘管,括约肌间部分切开肌肉组织并予丝线结扎打结,敞开全部瘘管,反复搔刮瘘管壁,未见其它瘘道,暴露出新鲜创面,彻底止血,凡士林纱条压迫创面,1:1美兰:利多卡因封闭创面,彻底止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手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