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1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13篇)教学中通过观察与讨论是学生明确异分母分数加法在计算中遇到的了问题怎样解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通分(3种不同类型)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通分时用什么作分母比较简单呢?让学生依次说说每道题分母之间的关系和找公分母的方法。
2、口算。
4/7+2/7= 4/5+1/5= 2/9+8/9= 5/6-1/6= 4/5-2/5= 1-3/10= 回顾: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二、新授⑴.出示例题:一节数学课1/8的时间复习,1/2的时间新课,3/8的时间练习。
出示问题(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的数学问题很多,老师先选择其中一道简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出示问题(2)复习和新课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1.学生列式解答(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并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2.再看(2)问让学生列式,这题和我们刚才计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⑵.探究方法1.1/2+1/8怎样计算呢?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吗?出示问题,生自主探究。
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⑵.不能直接加减怎么办?你能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吗?(3).写出计算过程后和同座说一说你是这样计算的?师说:还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自学书110至111页,书上有解决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观察、比较、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反思意识。
3、渗透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广告(播放视频)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科学家们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想了解吗?(呈现垃圾分类扇形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分数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式吗?想一想怎样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
谁先来?(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将这些算式分两类,你打算怎么分?生:同分母的分一类,异分母的分一类。
师: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我们以前学过,怎样计算呢?生: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自主探究,引发思维1、自主探究3/10+1/4师:如果分母不同又该如何计算呢?(板书课题)3/10+1/4,你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最后把思考过程写到练习本上。
(生自主研究)师:研究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又是怎样研究的。
小组长统计一下,你们用了哪些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合作交流、碰撞思维1、汇报交流师:你们小组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哪个小组先来汇报?生:我用的变成小数的方法,0.3+0.25=0.75,也就是11/20,谁还有问题要问?谁还有补充?生:我们用了画图法。
先涂色表示出3/10和1/4,然后又平均分成20份,涂色的一共是11份,就是11/20。
谁还有问题要问?生2:为什么又平均分成20份?生:因为原来3/10和1/4中每一份的大小不一样,涂色部分不能直接相加,平均分成20份,每份大小一样了,这6份就能和这5份直接相加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111页例1。
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学活动,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一)知识回顾,引入课题1、大屏幕展示复习题目:生做答。
2、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和减法计算,同学们都掌握了计算法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实物投影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提出问题:她俩一共用了多少张纸?列式计算。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生:用21+32就可以算出来。
师:这个式子怎么算呢?想一想。
生:只要把两个分数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了。
师:你回答的非常好,同学们用通分的方法自己在纸上算一算。
学生算完后,找学生回答计算结果。
生:21+32=676463=+(张)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一共用了67张纸。
那红红比丫丫多用了多少张纸呢?谁来说一说。
生:红红用了32张纸,丫丫用了21张纸,用32-21即可。
师:对了,这是分数的减法运算,下面同学们根据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32-21。
待学生计算完后,找学生回答计算过程。
生:6163-6421-32==。
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
2、异分母分数连加。
师: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们进一步来看分数连加的问题。
来看大屏幕。
(出示例题2)。
同学们先试着自己做一做,能用几种方法解就写出几种方法,做完后,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生:我计算的结果是1011。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一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及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二)教学实施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
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
如下表: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请学生列出算式:+=2.探讨“+”的算法。
(1)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②+=+=③+===(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
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
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
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老师用图加以说明:(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教案: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二、新课讲解1. 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通过例题演示计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 分析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强调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3. 学生再次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强调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计算法则1. 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将分数通分。
3. 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二、注意事项1. 分数通分时要确保分子、分母的比值不变。
2. 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约分。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一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并解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一」五年级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教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出示一组数:(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教师引入: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2.学生分组讨论.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引导学生明确:以为例,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就是,就是,加就等于加.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板书:4.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干什么?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5.反馈练习:(二)异分母分数减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减法算式)1.教师提示:请你依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问题.2.汇报结果.3.填空,并说明理由.4.反馈练习:(三)整理法则.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3.反馈练习:①学生独立完成.②说说应用什么法则及计算过程.③验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的验算方法相同,都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四、随堂练习.1.填空.(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列式计算.(1)与的和是多少?(2)减去的差是多少?3.填空.4.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小时,现在从大桥通过只用小时.现在火车过江比乘轮渡节省多少小时?五、布置作业.计算六、板书设计.导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也可能是别的)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引言:数学中的分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习分数之后的重要内容,本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知识点介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即为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加减运算的方法,需要先将分数统一分母再进行加减运算。
具体而言,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确定分数的公共分母。
2. 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
3. 进行加减运算。
4. 将结果约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会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如“1/2+1/3”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通过画图、实例等方式,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时间教师出上述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 知识总结教师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布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并提示学生要认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结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相关知识点。
5.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导入新课师:明桥小学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最近开设一块试验田,分别种上了一些蔬菜,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讲授新课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21种黄瓜,41种番茄。
师: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反馈:(1)黄瓜和番茄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2)黄瓜比番茄多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二、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黄瓜和番茄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师:应该怎样列算式?师:这个算式与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学生独自读一读,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21+41。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问题意识,为后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通过观察,同?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是同分母分数加法;这个算式的分母不相同,是异分母分数加法。
师:21+41可以直接相加吗?师:能说说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得出: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师:那怎样算呢?用纸折一折,再涂色看一看,与同伴合作交流。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展示反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涂出整张纸的21;再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再涂出它的41(不重复)。
一共占这块地的43。
师:还可以怎么计算?分组交流。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不能直接相加。
学生自由说说。
同桌合作操作、交流。
学生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学生分组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利用折纸和通分,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
反馈:可以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计算。
21+41=42+41=43师:结合刚才的折纸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是折纸,还是通分,其实都是转化成同分母分数,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一、自主学习1、计算 91+97= 52+52= 65— 62= 127—121— 125=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21和52 43和207 125和833、说一说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使它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二、合作探究(一)自学提示: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
(1)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纸张310食品残渣310废金属等14320危险垃圾1效果检测11、小组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A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直接计算吗?B 怎样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C 完成例题的解答任务。
2、合作梳理出“疑难”问题。
3、组际合作交流解惑。
1、看书,用41和圆片表示41,用103的圆片表示103。
利用圆片演示通分过程。
41+ 103205 + 206 = 2065 = 2011 2、启发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相( ),把这两个分数先( )成同分母的分数,再相( ) 。
1、计算。
5 1 1 1 3 1 — + — = — -- — = — + — = 8 3 2 5 4 72、填空。
3 3—和—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 )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要 5 8( ),化成( )的分数再相加减。
(二)、合作学习: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自学提示:同学们参照教材111页(2)先自学,再组内交流。
1、你是如何比较的大小?2、比较谁多多少?怎么计算 3 3 ( ) ( ) ( ) —— --- —— = —— --- —— = —— 10 20 ( ) ( ) ( ) 我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先( ),然后按照( )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
三、展示交流一、知识窗1、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然后按照( )法则进行计算。
2、 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 )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 )化成( )分数再加减。
五年级下册学教案-5.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趣味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思考的学科,而分数则是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而当分母不相等时,就需要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种运算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无从下手。
但是,通过一些趣味的学习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不是难以理解和掌握。
一、引导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在开始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我们要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比如使用正方形纸板来表示分数,或使用不同颜色的蛋糕来表示分数。
通过这些视觉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概念。
二、使用图形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当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后,我们可以开始教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图形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砖块来表示分数,将这些砖块“拼”起来来完成加减运算。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
三、借助游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地学习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游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凑砖块来完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点,还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
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实践我们需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实践。
这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来实现。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并且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趣味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概念。
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与成就感。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开发更多趣味的学习方法,在教育教学中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氛围。
【篇一】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苏教版_五年级数学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教学内容课本80页的例题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转化” 的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五、教学过程㈠、复习1、口算:10米+8米 5吨+10米2、计算下面各题32235171+ + 8877991212指名口算,让学生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㈡、教学新课1、教例题1.① 出示例题1,指名读题。
11指名回答(板书:+) 24追问:这与复习第2题有什么不同?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
(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② 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加法怎样计算呢?学生先试一试指导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长方形的试验田,先通过折一折,涂一1111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它的和,再看看与相加2424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1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的的数是多少吗? 2411331追问:你是怎样看出+的得数是的?把涂色部分看作时,原来的被看24442作了几分之几?11想一想,计算+时,先要做什么? 24学生尝试计算汇报。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1111明确:计算+时,先要把和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2424计算。
2、教学“试一试”⑴ 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⑵ 汇报交流方法指名反馈。
(在已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加“和减法”。
)追问:① 计算561时,你是怎么想的,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3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9的?你是怎么想到把1转化成的?99② 你是怎么计算:1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数,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法则,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组题引新:1、老师在投影仪下出示4张卡片:(1)现在请你摸2张,有几种可能?(哪几种?)你是怎么知道的?(2)如果由摸出的两个数组成一道加、减法算式,共有几道?(3)请你把这12道算式写在草稿本上。
(写完后学生说,老师板书)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1、这些题你愿意做一做吗?选择你会做的做。
(师巡视,并提示可以用折纸、画图等方法来思考或验证。
)2、反馈:(1)你认为这些题中,哪几题最好算?(+、-)为什么?等于几?板书)(2)[1]揭题:为什么剩下的题没有这两题好算?(因为它们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2]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画图的、计算、折纸都用投影出示)[3]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的?(通分、化小数、折纸、画图)同学们很会动脑筋。
[4]那么这儿还有哪几题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算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剩下的题你们是怎么算的?(选一题投影说)同意吗?强调格式时指出:看这儿,如果我们用通分的方法来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应该按照***(学生名字)的格式,把通分的过程写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单独列成一步。
若错,师板演。
[1]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折纸、画图)这样的方法算起来太麻烦。
为什么没人用化小数的方法?这说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分。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讨、归纳和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不深;2. 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好地运用计算法则;3.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思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 培养学生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 如何运用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探讨、归纳和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 课件;3. 练习题;4. 小组讨论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如何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给予补充和评价。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优秀5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一说教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说学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四、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6单元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通分和约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通分和约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2. 新课: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4. 应用: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特别是新课环节中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讲解,以及练习环节中学生对运算规则的巩固。
在新课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指分母不相同的两个或多个分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为了进行运算,学生需要掌握通分和约分的方法。
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
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探究过程。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突破方法:分析思考,比较理解。
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7372+ 8285- 103109- 123125+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5341和 3152和 4183和 10365和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倍数关系,成互质关系(公因数只有1) ②无特殊关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1)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1出示课文第110页教学例题 ○2学生自主探索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3反馈探索结果
提问学生回答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一边听学生回答,一边在黑板演示思维过程。
(见课本第111页图)
10341+ ——————> 206
205+
列出计算过程
2011206520620510341=+=+=+ ○4折一折
a 、取出学具——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
b 、折出一张纸的21,并剪下来,折出另一张纸的41
,并剪下来。
c 、将剪下来的部分拼在一起,看占原来的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d 、写出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4341424121=+=+ ○5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异同点 (2)异分母分数减法计算
○1提出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2学生自主探索 ○ 3反馈探索结果
a 、你如何比较203103和
的大小? b 、要求203103比
多多少。
怎么计算? 板书:203203206203103=
-=-
3、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异同点,并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经典例题:
(1) 易错点例题:
1、
178+17
6
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
2、计算47 +5
9 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才
能直接相加。
3、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4、15
1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2)重点例题:
1、在○里填上“>”、“<”或“=”。
34 ○ 45 1.8 ○ 95 18 -(14 -18 )○ 18 -14 +18
2、95与3
1
的和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3、比45 米长3
20
米的是( )米。
4、一根铁丝长45 米,比另一根短 1
4 米,两根铁丝共( )米。
5、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 )
( )。
(3)考点例题
1、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 13 ,第二天运走它的 2
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
有运。
2、三个分数的和是
15
11
,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 )。
课堂练习: (16*5+20=100分)
1.25 + 2
5 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两个加数( )。
A .分子相同
B 。
分母相同
C 。
都是真分数
D 。
都是最简分数 2.16-64
5 =( )
A .1045
B 。
1015
C 。
945
D 。
915
3.计算513 -0.6+31
7 时,第一步是( )。
A .把小数化成分数 B 。
把分数化成小数
C 。
用加法运算定律直接计算
D 。
用减法运算性质直接计算 4.514 与21
3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51
4 +213 -514 -213 B 。
514 -213 +514 -213 C .514 +213 -(514 -213 ) D 。
514 +213 +(514 -213 )
5.王师傅做一件工作要20天完成,他做了5天,还剩下这件工作的( )。
A .41920 B 。
1945 C 。
14 D 。
34
6.某商店八月份利润是415 万元,比七月份多7
8 万元,两个月利润共多少万元?正确的算式是( )。
A .415 +78
B 。
415 -78
C 。
415 -78 +415
D 。
415 +78 +415
课后巩固训练:
(以下第一、二部分是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第三部分是选作的、可作可不做)
(一)、上次未过关知识专题训练
直接写得数
5152+ 7274- 8185- 9291+ 6161+ 3132- 101109+ 12
5127-
(二)、本次课堂知识巩固训练 (20+20+30+30=100分)
一、分数简算
二、判断:
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 )
4、1-25 +3
5
=1-1=0……………………………………………………( )
5、一根电线用去41,还剩下4
3
米。
( )
6、圆是轴对称图形,它也能密铺。
( )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9 +89 = 18 +78 = 1924 -1324 = 1936 +336 = 37 +47 = 118 -18 = 14 -19 = 1213 -313
= 89 +411 +19 = 1-16 -16 = 34 +14 +14 = 78 -38 +38 = 2、解方程:
X -43=85
X+72=32 X -16 =38 15 +X=23
3、文字题
(1)1211
减去31与41的和,差是多少? (2)23 减去25 ,再减去16 ,结果是多少?
四、应用题
1、建筑工地运来2吨黄沙,第一天用
2、粮店原来有
2013吨大米,卖出2
1
吨后, 去它的52,第二天用去它的4
1
,还 又运进107吨。
粮店现在有大米多少吨?
剩几分之几?
3、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38 ,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1
4 ,两天一
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4、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52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4
1
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5、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1米、95米和18
7
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附加题训练
1、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
4 。
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
几?
5、一堆沙有2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1
5
吨,还剩下多少吨?
信息反馈:
学生今日表现:
老师寄语:
家长意见:
家长签字:
学管师签字:
学生在学校考试成绩记录: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