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结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47.50 KB
- 文档页数:12
家具结构设计概念家具结构设计是家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实用性、美学、结构稳定性、空间利用、环保性、人体工程学、生产工艺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设计要素的概念和要点。
1.实用性设计实用性设计是家具结构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它包括功能区域和存储空间的设计、家具的舒适度以及使用者的需求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实用性设计时,设计师需要了解家具的使用场景和目的,以便为家具设计出合适的功能和尺寸。
2.美学设计美学设计是家具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它通过造型、色彩、材质的选择以及整体搭配和点缀来体现家具的美感和价值。
设计师需要熟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和时尚元素,创造出既符合使用需求又具有美学价值的家具。
3.结构稳定性设计结构稳定性是家具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它包括框架结构设计、板材选择、连接方式等多个方面。
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家具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方式,确保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4.空间利用设计空间利用设计是家具结构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家具设计。
在空间利用方面,设计师可以采用多功能区域设计、一体化设计等理念,以最大化利用空间,提高家具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5.环保性设计环保性设计是现代家具结构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它强调选择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
在进行环保性设计时,设计师可以选择可再生材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涂料等环保材料,同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6.人体工程学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是家具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关注使用者的身体尺寸、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等方面。
在进行人体工程学设计时,设计师需要了解使用者的身高、体重、坐姿等因素,以便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家具,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7.生产工艺设计生产工艺设计是家具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前期工艺规划、中期加工和后期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
一、家具结构及其设计规范1)家具结构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家具结构具有多重含义,其中家具产品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外部结构、核心结构是制定结构设计规范时考虑的主要对象。
外部结构是指外观造型及其相关的整体结构,例如零部件的形状、规格尺寸、家具与相关产品的联接。
核心结构是指由某项技术原理系统形成的具有核心功能的产品结构,如32mm系统就是板式家具的核心结构,各种人造板板件自身的内部隐性结构(相应的设计规范一般也是隐性的,如覆面空心板部件芯料的设计规范需要另行制定)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此外,对某些产品制定标准,还需要研究其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相关产品在空间上的构成关系,例如沙发与茶几、餐桌与餐椅的关系。
为了做到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还需要研究系统结构。
产品系统结构是指产品与产品之间、不同产品零部件之间的关系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模块化共享结构。
对一件产品来说,结构是产品功能的承担者,决定着产品功能的实现;对产品系统而言,系统结构影响产品的系列化,决定着产品系统对客户需求的适应性。
结构又是形式的承担者,受到材料、五金、工艺、使用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同时结构也影响着工艺,如合理的孔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钻孔次数。
因此在制定结构设计规范时,应多加考虑。
2)家具结构设计规范的概念和内涵家具结构设计规范是对家具产品系统的结构、接口或界面及其尺寸等给出的一个基准、统一规定或者一个参考点及一个范围,它可以用来判断产品的质量、价值或性能。
在一些家具结构设计规范中,往往对一些基本尺寸也是给出一个范围以供选择,这给生产及质检带来不确定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生产工艺进行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工作。
对于板式家具,设计规范一般包括如下方面:产品的常见构成形式与连接方式,板件的材料、尺寸及其公差、平整度、翘曲度,板件的名称与编号,板件孔的设计规范,模数的应用,板件封边与表面涂饰设计规范,各工序工艺设计规范,连接件选用及圆棒榫设计规范,包装设计规范,图纸及管理规范等。
家具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家具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不同的家具连接方式及其特点。
3. 学生掌握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这些原则分析家具结构的合理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绘图和模型制作,展现对家具结构的理解和创新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和尺寸知识,制作出符合实际尺寸的家具结构图。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共同完成家具结构的创意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家具结构的尊重和兴趣,增强对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认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学生通过家具结构的学习,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家具设计的社会责任。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以实用性为原则,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旨在通过家具结构的认知与设计,使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上获得提升,同时培养其审美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家具结构基础知识:介绍家具的基本组成结构,如框架、面板、连接件等,并分析其功能与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家具概述,第三节 家具的结构与组成2. 家具连接方式:讲解常见的家具连接方法,如榫卯结构、钉子、螺丝、胶粘等,对比分析各种连接方式的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家具的制作工艺,第一节 家具的连接方式3. 家具设计原则:阐述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实用、美观、安全、舒适、经济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家具设计,第二节 家具设计的原则与方法4. 家具结构图的绘制:教授如何运用比例和尺寸知识,绘制出符合实际尺寸的家具结构图。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家具绘图,第一节 家具结构图的绘制方法5. 创意家具设计: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家具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家具结构设计的原则1、材料性原则结构设计离不开材料的性能,对材料性能的理解是家具结构设计所必备的基础。
材料不同,其材料的构成元素、组织结构也不相同,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就会有很大的差异,零件之间的接合方式也就表现出各自的特征。
实木家具的构成形式为框架结构、榫卯接合,其合理性在于框架可以由线型构件构成。
这是由于木材的干缩湿胀特性使得实木板状构件难以驾驭的缘故。
至于榫卯接合方式也是由于木材的组织构造和粘弹性性能所提供的条件。
人造板尽管克服了木材各向异性的缺陷,但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纤维板、刨花板),木材的自然结构已被破坏,许多力学性能指标(抗弯强度最为明显)大为降低,因而榫卯结构对人造板来说无法使用。
但人造板幅面尺寸稳定的优点为板式家具的连接开辟了新的途径,采用圆孔连接方式是板式家具连接的最佳方法。
所以现代家具的结构,木家具以榫卯接合为主,板式家具则以连接件接合为主,金属家具以焊接、铆接为主,竹藤家具以纺织、捆绑为主,塑料家具以浇铸、铆接为主,玻璃家具以浇铸、铆接为主,玻璃家俱以铰接为主。
根据家具材料,选择、确定接合方式,是结构设计的有效途径。
2、稳定性原则家具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牢固稳定。
家具的属性之一是使用功能。
各种类型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外力的作用。
如果产品不能克服外力的干扰保持其稳定性,就会丧失其基本功能。
家具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根据产品的受力特征,运用力学原理,合理构建产品的支撑体系,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
3.工艺性原则加工设备、加工方法是家具产品的技术保障。
零部件的生产不仅是形的加工,更重要的是接口的加工。
接口加工的精度、经济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戚本。
因此,在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产品的风格、档次和企业的生产条件合理确定接合方式。
例如木质家具在工业革命以前,只能采用榫接合;自从蒸汽技术运用于家具生产后,零部件可以一次成型。
不仅简化了接合方式,而且使产品的造型流畅、简约。
家具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具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理解家具结构与材料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家具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家具结构设计的规范和原则。
3. 引导学生了解家具结构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提高设计绘图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家具结构设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设计过程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具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家具结构设计在环保、舒适、美观等方面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尝试新事物。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家具结构设计任务,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家具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介绍家具结构设计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家具结构设计概述2. 家具结构与材料:分析家具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及特点,探讨结构与材料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家具材料与结构3. 家具设计基本流程:讲解家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制作与安装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家具设计流程4. 家具结构设计规范与原则:阐述家具结构设计中的规范和原则,如力学原理、安全性能、舒适度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家具结构设计规范与原则5. 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常用的设计软件(如CAD、SketchUp等)在家具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设计软件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6. 家具结构设计实例分析:分析优秀家具结构设计案例,从中学习设计技巧和方法。
一、前言家具结构设计是家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家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学校组织了家具结构设计实训。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家具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掌握家具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4. 熟悉家具制造工艺,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家具结构设计基础知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家具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家具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具的力学性能:家具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如重力、拉力、压力等。
因此,在设计家具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家具的力学性能。
(2)家具的稳定性:家具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稳定,防止倾倒。
在设计家具结构时,要考虑家具的稳定性。
(3)家具的制造工艺:家具的制造工艺对家具结构设计有很大影响。
在设计家具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制造工艺的要求。
(4)家具的美观性:家具的美观性是家具设计的重要方面。
在设计家具结构时,要注重家具的美观性。
2. 家具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家具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
该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简便:软件界面友好,易于上手;(2)功能强大:软件具备丰富的设计功能,如绘图、建模、渲染等;(3)兼容性好:软件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方便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
3. 家具结构设计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了以下实践:(1)设计一款简约风格的餐桌,要求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2)设计一款现代风格的床,要求具备良好的舒适性、稳定性和美观性;(3)设计一款多功能沙发,要求具备良好的可调节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四、实训心得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训,我对家具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 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家具结构设计软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家具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60适用专业:家具设计与工艺一、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课程的目的:家具是由零件、部件依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有机体。
这种组合就是结构,家具结构设计就是研究、解决这些内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木家具榫结构和五金件结构的各种形式及技术要求;板式家具、金属家具、软体家具等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课程的要求:1、学生应能掌握家具材料的接合形式及技术要求2、运用力学、美学原理进行一定数量的设计;对整件家具能从结构上作良好的剖析,并能试从工艺角度加以分解3、必须能完成家具设计的结构表达过程课程的前后期科目:1、该课程的前期科目:家具美学与家具史、家具材料学、家具制图与透视学、人体工程学等2、该课程的后续科目:家具制造工艺学、家具造型设计、家具生产实训、毕业设计等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0,其中实验18学时。
第一章实木家具结构设计 .第一节家具的榫结合结构榫结合的类型;方榫结合的技术要求。
第二节圆榫结合的技术要求圆榫结合的概述;圆榫结合的技术要求第三节家具主要部件的结构拼板;接长;板式部件结构;框架结构;嵌板结构;桌椅框架结构;箱框结构;中国传统家具结构第二章五金配件及其结构 .家具五金件的类型;紧固件的连接和应用;偏心式连接的设计计算;抽屉的结构设计;门的形式与安装结构;杯状暗铰链的安装设计;玻璃门铰链;背板与旁板的连接;吊柜与墙体的连接;底架与柜体的连接;;拉伸餐台的安装第三章板式家具结构设计 .)32mm系列自装配家具的特点;32mm系统原理;32mm系统的布局要素;标准板设计;抽屉的布局;案例第四章软体家具的结构设计 .支架结构;软体结构;充气家具;床垫第五章金属家具的结构设计 .金属家具的结构特点与连接形式;折叠结构;第六章塑料家具的结构设计 .壁厚、加强筋与支撑面;斜度与圆角;孔、螺纹第七章竹藤家具软体家具的结构设计(4学时)竹藤家具的构造;骨架的接合方法;竹藤家具的编织方法学时分配建议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实木家具的结构设计、32mm系列自装配家具的设计难点:家具的榫结合结构、家具主要部件的结构、32mm系统的布局要素、抽屉的布局四、作业安排及其考核:1、实木家具作业一次,主要是桌椅类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