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控制技术与辅助系统概括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7
数控机床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第一节输入装置输入装置是整个数控系统的初始工作机构,它将准确可靠的接收信息介质上所记录的“工程语言"、运算及操作指令等原始数据,转为数控装置能处理的信息,并同时输送给数控装置。
输入信息的方式分手动输入和自动输入。
手动输入简单、方便但输入速度慢容易出错。
现代数控机床普遍采用自动输入,其输入形式有光电阅读机、磁带阅读机及磁盘驱动器以及无带自动输入方式.其它输入方式:1。
无带自动输入方式在高档数控机床上,设置有自动编程系统和动态模拟显示器(CRT).将这些设备通过计算机接口与机床的数控系统相连接,自动编程所编制的加工程序即可直接在机床上调用,无需经制控制介质后再另行输入。
2。
触针接触式阅读机输入方式又称为程控机头或电报机头,结构简单,阅读速度较慢,但输入可靠、价格低廉故在部分线切割机床加工中仍在用。
3。
磁带、磁盘输入方式磁带输入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其信息介质为“录音"磁带,只不过录制的不是声音,而是各种数据。
加工程序等数据信息一方面由微机内的磁盘驱动器“写入”磁盘上进行储存,另外也由磁盘驱动器进行阅读并通过微机接口输入到机床数控装置中去。
第二节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机床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进给坐标位置与速度,主轴、刀具、冷却及机床强电等多种辅助功能)都由它控制实现。
因此数控装置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
数控装置的作用是接收加工程序等送来的各种信息,并经处理分配后,向驱动机构发出执行的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其驱动、检测等机构同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经处理后,发出新的命令。
一、数控装置的组成1、数字控制的信息1)几何信息——是指通过被加工零件的图样所获得的几何轮廓的信息。
这些信息由数控装置处理后,变为控制各进给轴的指令脉冲,最终形成刀具的移动轨迹。
几何信息的指令,由准备功能G具体规定。
2)工艺信息———通过工艺处理后所获得的各种信息。
1.计算机数控系统(CNC):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
而数控系统则是指实现数控技术相关功能的软硬件模块有机集成系统,它是数控技术的载体。
C进给功能:数控系统的进给速度的控制功能。
主要分为:(1)进给速度 (2)同步进给速度 (3)进给倍率1 脉冲增量插补:又称基准脉冲插补,其特点是每次插补结束在一个轴上仅产生单个的行程增量,以一个脉冲的方式输出,实现一个脉冲当量的位移。
1.主轴定向控制(或主轴准停):是指实现主轴准确定位于周向特定位置的功能。
1.自动编程:即计算机辅助编程,它是借助数控自动编程系统由计算机来辅助生成零件加工程序。
1.模拟式测量:是将被测量用连续变量来表示,如电压的幅值变化、相位变化。
模拟式测量装置有旋转变压器和感应同步器等。
11. 简述CAD/CAM技术特点。
1)产品开发的集成2)相关性3)并行协作11.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首先应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处理,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然后再能编制加工程序。
正确的工艺分析,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制订合理的工艺规程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平行铣削中行距的大小取决于什么?空间曲面一般都采用行切法加工,故无论采用三坐标还是两坐标联动铣削,都必须计算或确定行距与步长。
行距指相邻两行直接刀具中心轨迹之间的距离。
行距S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加工后曲面上残留沟纹高度h的大小。
一般来说,行距S的选择取决于铣刀半径Rn及所要求或允许的刀峰高度h和曲面的曲率变化情况。
11. 简述插补的概念。
目前使用的插补算法有哪些?所谓插补就是根据输入线型和速度的要求,实时分配各轴在每个插补周期内的位移量。
其目的是控制加工运动,使刀具相对于工件作出符合零件轮廓轨迹的相对运动。
目前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算法有脉冲增量插补和数据采样插补两大类。
11.CNC系统为何要进行加减速控制?有哪些方法?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速度是不能突变的,进给速度的变化必须平稳过渡,以避免冲击、失步、超程、振荡或引起工件超差。
第七章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概述学习目的:1.什么是数控技术、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哪几方面?2.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组成有哪些,他们的作用各是什么?3.数控机床的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数控机床的接口有几类,他们的接口规范是什么?第一节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一、数字控制技术简介1.数字控制技术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技术,简称数控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种方法。
数控技术不仅用于机床的控制,而且还用于其它设备的控制,产生了诸如数控绘图机、数控测量机等数控设备。
2.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称为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数字量,其硬件基础是数字逻辑电路。
最初数控系统是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所以也成为硬件数控系统。
现代数控系统采用存储程序的专用计算机或通用计算机来实现部分或全部基本数控功能,所以成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omo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系统。
计算机数控系统是在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下完成数控任务的,具有真正的“柔性”。
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顺序控制和数字控制两个方面。
顺序控制是指对刀具交换、主轴调速、冷却液开关、工作台的极限位置等一类开关量的控制。
数字控制是指机床进给运动的控制,用于实现对工作台或刀架的位移、速度这一类数字量的控制。
数控系统与机床的有机结合称为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算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检测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二、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组成序记载机床加工所需的各种信息,包括零件的加工轨迹、工艺信息及开关命令。
输入装置是将程序载体上的数控编码转换成相应的脉冲信息,传送并存入数控装置内。
输出装置显示输入的内容及数控工作状态等信息,监控数控系统的运行。
常用的输入/输出装置有光电阅读机、磁带录放机、磁盘驱动器、键盘和CRT显示器等。
数控机床的系统组成及其功能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机床,它利用数字控制技术来加工金属或其他材料。
数控机床的系统组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接收输入的加工程序,将加工过程转化为一系列的指令,控制机床的各个部件进行精确的运动。
数控装置一般由计算机硬件、控制软件和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
2.进给系统:进给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部分,它负责将动力传递给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包括工作台、主轴、刀架等。
进给系统通常由电动机、丝杠、齿轮、轴承等组成,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来控制机床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3.主轴系统:主轴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它负责驱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
主轴系统一般由电动机、主轴、轴承、刀具夹头等组成,通过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来控制刀具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
4.辅助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包括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排屑系统、照明系统等,它们分别负责提供冷却液、润滑油、排除切屑、照明等工作。
这些辅助装置对于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转和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5.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基础部分,它通过接收操作者输入的指令,将加工过程转化为一系列的数控指令,控制机床的各个部件进行精确的运动。
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操作面板、传感器等组成,通过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来控制刀具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
数控机床的功能非常广泛,它可以加工各种类型的零件,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钢、铸铁、有色金属、塑料等。
数控机床可以完成多种加工操作,如车削、铣削、钻孔、攻丝、磨削等。
此外,数控机床还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检验,确保加工出的零件符合精度要求。
除了自动化和高精度,数控机床还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由于数控机床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坐标轴,因此它可以一次装夹多个工件,减少装夹和测量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数控机床还可以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数控机床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特点第一节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算机、电动机及拖动、动控制、检测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反馈装置及机床本体,见图2-1。
图2-1数控机床组成一、控制介质数控机床工作时,不要人去直接操作机床,但又要执行人的意图,这就必须在任何数控机床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的中间媒介物称之为控制介质。
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时,由工人按图样和工艺要求进行加工。
在数控机床加工时,控制介质是存储数控加工所需要的全部动作和刀具相对于工件位置等信息的信息载体,它记载着零件的加工工序。
数控机床中,常用的控制介质有穿孔纸带、穿孔卡片、磁带和磁盘或其他可存储代码的载体,至于采用哪一种,则取决于数控装置的类型。
早期时,使用的是8单位(8孔)穿孔纸带,并规定了标准信息代码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制定)两种代码。
二、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
其功能是接受输入装置输入的数控程序中的加工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系统软件或逻辑电路进行译码、运算和逻辑处理后,发出相应的脉冲送给伺服系统,使伺服系统带动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按数控程序预定要求动作。
一般由输入输出装置、控制器、运算器、各种接口电路、CRT 显示器等硬件以及相应的软件组成。
数控装置作为数控机床“指挥系统”,能完成信息的输入、存储、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它具备的主要功能如下:1)多轴联动控制。
2)直线、圆弧、抛物线等多种函数的插补。
3)输入、编辑和修改数控程序功能。
4)数控加工信息的转换功能:ISO/EIA代码转化,米英制转换,坐标转换,绝对值和相对值的转换,计数制转换等。
5)刀具半径、长度补偿,传动间隙补偿,螺距误差补偿等补偿功能。
6)实现固定循环、重复加工、镜像加工等多种加工方式选择。
7)在CRT上显示字符、轨迹、图形和动态演示等功能。
简述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功能简述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功能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
1)加工程序载体数控机床工作时,不需要工人直接去操作机床,要对数控机床进行控制,必须编制加工程序。
零件加工程序中,包括机床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工艺参数(进给量主轴转速等)和辅助运动等。
将零件加工程序用一定的格式和代码,存储在一种程序载体上,如穿孔纸带、盒式磁带、软磁盘等,通过数控机床的输入装置,将程序信息输入到CNC单元。
2) 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
现代数控装置均采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形式,这种CNC装置一般使用多个微处理器,以程序化的软件形式实现数控功能,因此又称软件数控(Software NC)。
CNC 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它是根据输入数据插补出理想的运动轨迹,然后输出到执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因此,数控装置主要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而所有这些工作都由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整个系统协调地进行工作.3)伺服与测量反馈系统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控制和主轴伺服控制。
伺服系统的作用是把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息,经功率放大、整形处理后,转换成机床执行部件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运动。
由于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最后环节,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术指标,因此,对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装置,要求具有良好的快速反应性能,准确而灵敏地跟踪数控装置发出的数字指令信号,并能忠实地执行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提高系统的动态跟随特性和静态跟踪精度.4)机床主体机床主机是数控机床的主体。
它包括床身、底座、立柱、横梁、滑座、工作台、主轴箱、进给机构、刀架及自动换刀装置等机械部件。
它是在数控机床上自动地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5)数控机床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保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装置,常用的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液压装置,排屑装置,冷却、润滑装置,回转工作台和数控分度头,防护,照明等各种辅助装置。
数控机床的四大组成部分
数控机床的四大组成部分数控机床主要由主机部分、控制部分、驱动装置和辅助装置四部分组成。
(1)主机部分它是数控机床的主体,是数控机床的机械部件。
它包括床身、主轴箱、刀架、尾座、进给机构等组成。
(2)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又称CNC装置,它是控制机床的核心,一般是一台机床专用控制计算机(包括机床印制板电路、屏幕显示器、键盘、纸带、磁带、驱动电路等)。
输入到控制部分的程序指令记录在信息载体上由程序读入装置接收,或由控制部分的键盘直接手动输入。
(3)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电机、进给伺服电机等。
(4)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指数控机床的一些配套部件,包括液压、气动装置及冷却系统和排泄装置、防护设备等。
数控机床应用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能够根据已编好的程序,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它综合了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测量、微电子等最新技术,使用了多种传感器,在数控机床上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光电编码器、直线光栅、接近开关、温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速度传感器等,主要用来检测位置、直线位移和角位移、速度、压力、温度等。
1、数控机床对传感器的要求1)可靠性高和抗干扰性强;
2)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3)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运行环境;
4)成本低。
不同种类数控机床对传感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大型机床要求速度响应高,中。
第1章数控机床概述学习目标: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
本章主要讲述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分类以及数控机床的技术与发展水平等。
本章要求理解并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以数控机床为基础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发展。
1.1 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1.1.1 数控机床及其特点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数字控制,用数字和符号构成的数字化信息自动控制机床运转的技术。
数控机床(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 )——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新型的自动化机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与普通机床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性、灵活性好(2)精度高、质量稳定(3)生产效率高(4)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5)有利于现代化生产和管理(6)使用、维护技术要求高1.1.2 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种类很多,但任何一种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机床主体四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此外数控机床还有许多辅助装置,如自动换刀装置,自动工作台交换装置自动对刀仪,自动排屑装置及电、液、气、冷却、润滑、防护等装置。
图1-1 数控机床的组成(1)控制介质是指将零件加工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中去的程序载体。
(2)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
(3)伺服系统是数控系统的执行机构之一,执行由CNC装置输出的运动指令。
(4)机床主体也称主机,它包括机床的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部件、执行部件和基础部件。
(5)辅助装置是数控机床在实现整机的自动化控制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还需要配备许多辅助装置,如液压和气动装置、自动换刀装置、自动工作台交换装置、自动对刀装置、自动排屑装置等。
1.1.3 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如图1-2所示,数控机床的加工,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图样上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用规定的代码和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然后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在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的支持下,经过处理与计算后,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再通过伺服系统使机床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模块一数控机床概论§1-1 数控机床简介数控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机、电气传动、测量、监控、机械制造等学科领域最新成果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技术。
在现代机械制造领域中,数控技术较早地应用于机床装备中,本课程中的数控技术具体指机床数控技术。
一、基本概念1.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进行控制的一种现代控制方法,简称数控。
2.计算机数字控制(CNC):由工业计算机控制程序来实现部分或全部基本控制。
3.数控机床就是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的机床。
国际信息处理联盟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数控机床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代码,或其它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换言之,数控机床是一种采用计算机,利用数字信息进行控制的高效、能自动化加工的机床,它能够按照机床规定的数字化代码,把各种机械位移量、工艺参数、辅助功能(如刀具交换、冷却液开与关等)表示出来,经过数控系统的逻辑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实现要求的机械动作,自动完成零件加工任务。
在被加工零件或加工工序变换时,它只需改变控制的指令程序就可以实现新的加工。
所以,数控机床是一种灵活性很强、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是由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数控机床的组成1.程序载体:是人与机床之间联系的中间媒介物质,反映了数控加工中的全部信息。
2.人机交换装置:通过人机交换装置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和控制。
3.数控系统:由I/O接口线路,PLC、主控系统等组成。
4.伺服系统:是数控系统和机床本体之间的纽带。
5.机床本体: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实体。
6.辅助装置:自动换刀装置、自动交换工作台、润滑排屑装置。
§1-2 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机床的品种规格繁多,分类方法不一。
根据数控机床的功能、结构、组成不同,可从控制方式、伺服系统类型、功能水平、工艺方法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如表1-1所示。
数控机床的组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广泛采用了计算机数控(CNC)系统,如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输入装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反馈系统、辅助控制装置和机床本体组成。
图1数控机床的组成(一)加工程序数控机床工作时,不需要工人直接去操作,要对数控机床进行控制,必须编制加工程序。
加工程序是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
在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零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上的相对位置,即零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位置;刀具与零件相对运动的尺寸参数;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或加工顺序;主运动的启、停、换向、变速;进给运动的速度、位移大小等工艺参数,以及辅助装置的动作。
这样得到零件的所有运动、尺寸、工艺参数等加工信息,然后用标准的由文字、数字和符号组成的数控代码,按规定的方法和格式,编制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单。
编制程序的工作可由人工进行,或者在数控机床以外用自动编程计算机系统来完成,比较先进的数控机床,可以在它的数控装置上直接编程。
编好的数控程序,存放在便于输入到数控装置的一种存储载体上,它可以是穿孔纸带、录音磁卡、软磁盘等,采用哪一种存储载体,取决于数控装置的设计类型。
(二)输入装置输人装置的作用是将控制介质(信息载体)上的数控代码变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传送并存入数控系统内。
根据程序存储介质的不同,输入装置可以是光电阅读机、录音机或软盘驱动器有些数控机床,不用任何程序存储载体,而是将数控程序单的内容通过数控系统上的键盘,用手工方式(MDI方式)输入或者将数控程序由编程计算机用通信方式传送到数控系统中。
(三)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是机床自动化加工的核心。
主要有主控制系统、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五大部分组成。
进行零件加工时,总是先将编写好的零件程序输入到系统的内存中,而后系统根据输入的程序段插补出理想的轨迹,并控制执行部件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数控系统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脉冲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逻辑电路或系统软件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信号和指令来控制机床的各个部分,进行规定的、有序的动作。
数控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一、数控装置数控(NC)装置是数控装备的控制核心,通常由一台专用计算机和输入输出设备构成,如下图所示。
▲数控(NC)装置的组成1、信息信息、程序可以通过键盘人工编程输入,也可以在专门的编程系统中完成程序编制,将信息、程序存储在移动硬盘、光盘、U盘上输入数控系统,在通信控制的数控机床上,程序还可以由计算机接口传送。
2、专用计算机它由信息输入装置、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装置组成。
专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如计算各执行元件的移动量,另外通过固定、内置的逻辑单元操作程序控制动作信息(如:电动机开停、电动机正反转、刀具更换、检测等)。
3、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控制驱动装备的执行元件,实现伺服电动机的起动、回转、编码检测、反馈、控制回转位置、减速、停止等。
通过上述组成部分可以看出,数控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信息、程序通过专用计算机的输入装置,由控制器中的译码器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向专用计算机的输出装置发出控制信号,执行规定的操作;最后由输出装置实现对伺服系统的数据输出,以实现对伺服系统的控制。
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指令进行译码、处理、计算和控制实现数控功能。
该类装置是20世纪50~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控制技术。
从本质上讲,数控装置所具有的功能都是采用专用的硬件电路来实现的,因此也称为硬件数控装置。
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装备技术要求的角度来讲,这种专用数控装置结构复杂,功能扩展困难并受到一定限制,适应性及灵活性差,设计、制造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稳定可靠性较差。
现代数控装置已发展成为计算机数控装置,也称为软件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数控系统以小型通用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控制程序来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简称为计算机数控(CNC)。
CNC系统是现代的主流数字控制系统。
用CNC系统控制的数控机床,简称CNC机床。
1、CNC装置的组成CNC装置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1)硬件由CPU、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MDI/CRT接口、位置控制、通信接口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