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衡调节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7.00 KB
- 文档页数:64
水平衡调节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主要为下丘脑),体液内分泌激素(垂体后叶素、ADH、ADS)调节肾脏排水;肾脏则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离子交换作用,调节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维持正常容量和渗透压,保持内环境稳定。
1、渴觉中枢渴感是保护生命、调节渗透压不可缺少的生理机制位置:位于第三脑室前壁的渴感感受器。
O,为引起正渴觉阈值:290-295mosm/kg.H2常人渴觉的血浆渗透压。
机制:(1)非渗透性机制(循环血容量)血容量>7%~10%~15%,ADH↓血压>7%~10%~15%,ADH↓(2)渗透压调节:渴感产生是一个逐渐加强过程,渴感与血浆渗透压呈直线关系,血浆渗透压为280mOsm/Kg.H 2O,血浆AVP(ADH)分泌很低(0.38pg/ml),血浆渗透压每改变1%,能使ADH改变约1pg/ml。
正常血浆渗透压平均为287mOsm/L,处于调节AVP(ADH)的渗透压阈限,加压素—渗透压回归直线[回归方程:Th(渴感等级cm)=0.30(POsml-281),r=0.9,P<0.01]。
在水代谢平衡的生理病理研究中有极重要价值。
ECF↑1%→ADH ↓ ,渗量↓ECF↓1%→ADH ↑ ,渗量↑⏹2、体液调节——激素⏹(1)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产生部位;①大细胞神经元系统——垂体后叶②室旁核加压素小细胞神经元——垂体门脉系统③视交叉上核加压小细胞神经元——第三脑室周围④室旁核小细胞神经元——脑干、脊髓化学结构:ADH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9肽,即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分子量接近1000,基因重组分析,AVP主要在细胞内的核糖核蛋白体合成,主要包括加压素(AVP),神经垂体系(neuroplysin)和糖肽(glycopeptide)。
另有8肽赖氨酸加压素,也属ADH(但人类没有)。
生理功能:ADH为机体保存水和使尿液浓缩,增加肾小管细胞对水的渗透性,促使水从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向肾髓质间隙液移动,促使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机体保持正常体液容积和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