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人教新课标选修
- 格式:pptx
- 大小:6.38 MB
- 文档页数:1
变压器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与匝数间关系。
3.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
2.从变压器工作规律得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
3.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绕线线径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统一美。
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2.难点(1)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3.疑点变压器铁心是否带电即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出到副线圈。
4.解决办法(1)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
(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
(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具准备可拆式变压器、投影交流电流表(2只)、投影交流电压表(2只)、导线若干学生电源、小电珠(5只、2.5V,0.3A)、电键(4只)五、学生活动设计1.通过参与演示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2.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应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练习掌握公式的应用及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通过实验得出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整体感知这节内容承上启下,它是电磁感应知识与交变电流概念的综合应用,体现出了交变电流的优点,为电能输送奠定了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引入新课幻灯打出一组数据从以上表格可看到各类用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往往不同,可我们国家民用统一供电均为220V,那这些元件是如何正常工作的呢?出示已拆录音机,指出变压器。
§5.4.1 变压器【学习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探究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关系,电流与匝数关系。
(3)体会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自学过程】一、变压器1、探究一:出示可拆变压器,仔细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变压器是由和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线圈(或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线圈(或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
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探究:(1).变压器的作用问题1:按照书上所给的电路图接好线路,从电磁感应方面入手说明小灯泡为什么会亮?问题2: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问题3:原副线圈的匝数,与原副线圈中的电压有着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2、探究二: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1).设计实验电路(2).将不同的原副线圈接入线路测出线圈当中的电压添入下表:学生归纳,得出结论:3、升压变压器有什么特点?降压变压器有什么特点?二、理想变压器1.能量损耗探究1:使用可拆变压器有不闭合到闭合,观察接在副线圈两端的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试分析原因?探究2:做过实验的变压器铁芯用手触摸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触摸变压器的原副线圈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小结:实际的变压器在运行时,哪些地方有损耗呢?强调: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伴随而来的损耗是一些次要因素。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把实际的变压器抽象成理想变压器——一个没有能量损耗的理想模型。
2.理想变压器是一种模型.理想变压器是实际变压器的近似.理想变压器有三个特点:(1)铁芯封闭性好,无漏磁现象,即穿过原、副线圈两绕组每匝的磁通量Φ都.(2)线圈绕组的电阻,无能损(即铜损)现象.(3)铁芯中的电流不计,铁芯不发热,无能损(即铁损)现象.说明:大型变压器能量损失都很小,可看作理想变压器,本章研究的变压器可当作理想变压器处理.3.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原理:变压器工作的原理是现象.4.能量转换:变压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又把磁场能转化为的装置.5.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1)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即:P出P入,U1I1 U2I2.(2)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跟匝数成,即:.(3)原副线圈中的电流跟匝数成(仅限一个副线圈),即:.(4)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的周期T和频率f .课堂训练:1.一台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4400匝,与220V的电源相连,当副线圈接入额定电压为36V 的灯泡时,能够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副线圈的匝数为( )A. 36匝B. 72匝C. 720匝D. 1440匝2.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的匝数为110匝,副线圈匝数为660匝,若原线圈接在6 V的电池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A.36 V B.6 V C.1 VD.0 V3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1和U2,I1和I2,P1和P2,已知n1>n2,则()A.U1>U2,P1<P2B.P1=P2,I1<I2C.I1<I2,U1>U2D.P1>P2,I1>I2 4.下列关于理想变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B.输送的电能经变压器先转化为磁场能,再转化为电能C.输送的电能经变压器先转化为电场能,再转化为电能D.输送的电能经变压器的铁芯直接传输过去。
《变压器》一课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电磁感应》整章的学习,已经对磁生电以及涡旋电流有了基本的掌握,在《交流电》前两节的学习,对交流电的特点也比较清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一节内容的必备知识。
但对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原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大小关系这一知识点比较欠缺,在教学中需作出补充提示。
教材分析: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即学习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本节教材配有小实验,思考与讨论,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贴近生活的图片生动而形象,开阔眼界的科学漫步。
教材对变压器原理的表述比较浅,在处理时要将这部分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利于学生理解透彻。
另外,教材中“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关系”建议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但我认为控制变量法在这个实验中不利于学生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在这个实验中建议学生从和、差、积、比几个方面试探分析。
教、学用具:(1)教师的教具:台式电脑、投影屏幕、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可拆式变压器、学生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多用电表等(2)学生的学具:分组用实验器材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变压器的结构(2)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规律2、能力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领略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在科学探究中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
(2)领悟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变压器的原理及变压器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难点是变压器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工作?闭合铁芯在变压器效率上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我设计了四个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课前收集变压器变压器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变压器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因此课外要求学生搜集各种变压器,了解变压器的基本作用,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变压器的极大兴趣,激发出学生对变压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感性认识,使变压器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人教版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说课稿是针对人教版选修3《变压器》这一教材编写的。
该教材是高中物理选修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
2. 教材特点《变压器》这一章节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将深入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以及变压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变压器》这一章节,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点:-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 变压器的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变压器》这一章节,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 -分析和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掌握使用变压器的基本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变压器》这一章节,培养学生的以下情感目标:- 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图;- 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 变压器的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 - 理解和分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掌握使用变压器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 变压器的应用领域。
2. 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在家庭用电中,电流较大,而工厂用电中,电压较大?”(2) 导入介绍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变压器,以及变压器的作用。
(3) 讲解详细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流和电压关系,通过示意图、示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变压器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变压器新课标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利用生活常识引出本节内容,展示几种常见变压器。
[投影] 一、变压器的结构介绍铁芯、原副线圈、变压器的示意图和符号。
[演示实验]接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上的小灯泡都能发光。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变压器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副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过程,总结出其原理是互感现象。
[演示实验] 小灯泡接在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上,匝数变化时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引导学生得出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有关。
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器材: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电压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图示电路连接实物(投影连接方法)2、原线圈接低压变流电源,保持原线圈匝数不变,副线圈分别取不同的匝数,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电压,记入表格。
3、保持副线圈匝数不变,改变原线圈匝数,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1、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电源2、注意人身安全,只能用不超过12V的低压交流电源。
教师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投影] 三、变压器的规律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功率关系:P出=P入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适用于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P出=U2I2 P入=U1I1 P出=P入思考:彩电显像管的工作电压为10000伏以上;电磁打电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它们工作时分别需要降压还是升压?原副线圈匝数关系如何?电流关系如何?升压变压器:n2>n1 U2>U1 I2<I1降压变压器:n2<n1 U2<U1 I2>I1课堂练习:例1、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110匝,副线圈匝数为660匝,若原线圈接在6V的交流电源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A)若原线圈接在6V的电池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D)A. 36VB. 6VC. 1VD. 0V例2、一台理想变压器从1000V的线路中降压后,能使10盏“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为多少?解:由题意可知:P出=P灯=10×40w=400w由P出=P入得U1I1=U2I2 I1=0.4A另解:由题意得P出=P灯=400w I2= 1.02A由 n1/n2=u1/u2 得I1 =0.4A课堂小结:一、变压器的结构:铁芯、线圈二、变压器的原理:互感三、理想变压器的规律1、电压与匝数的关系:n1/n2=u1/u22、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功率关系:P出=P入3、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n1/n2=I1/I2(适用于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变压器》WORD教案4人教版选修3-2 第五章第四节第1课时2011年6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明白得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差不多问题,3.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的能量缺失,它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4、能运用功率关系推导电流与匝数关系二、过程与方法:从探究“匝数与电压关系”全过程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压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它的价值。
重点:1.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差不多问题,2.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深刻明白得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难点:1.“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2.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明白得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教法:观看现象—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教具: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实物投影仪、多用电表、小灯泡、单刀双掷开关课型:新授课学案教师活动(含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随身听3伏机床36伏电视机3-4万伏多媒体展现,学生观看后导入新课学生观看摸索,生活中需要的各种电压并举例。
从生活中感悟变压器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的热情。
一、探究变压器的构造1.构造2.示意图3.电路图中符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0及图5.4-2和手中的可变压器。
学生阅读教材P40及图5.4-2,结合手中可拆变压器总结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概括能力。
二、探究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现象1、演示实验(1)接通直流电,观看小灯泡的现象。
(2)接通交流电,观看小灯泡的现象。
2、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电能(U1、I1)到磁场能(变化的磁场)再到电能(U2、I2)转化。
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电能→磁场能→电能转化(U1、I1) (变化的磁场) ( U2、I2)摸索:若给原线圈接直流电压U1,副线圈电压U2? 1、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看现象2、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启发学生分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