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课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课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课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课件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大张村小学冯艳宁[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32~33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

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8个大小、形状一样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这首古诗吗?(课件出示:古诗《题西林壁》)请同学们齐读这首古诗,能背下来的尽量不要看大屏幕。 学生齐读。 师:宋朝大诗人苏轼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中也看到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将在“搭积木比赛”的活动中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 二、搭积木比赛 (一)第一轮比赛:画一画 师:你们小时候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玩过!)你们喜欢搭积木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玩“搭积木游戏”,今天老师也来和大家一起玩一玩“搭积木游戏”。大家看(师在讲台上现场搭积木,并在大屏幕上展示),老师用5块积木搭成了这样,根据这个立体图形,我们接下来进行第一轮“搭积木比赛”。 (大屏幕展示比赛规则) 1、全班4人一组,每组中2人分一队,两队间进行比赛;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知识点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 O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 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 1。 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2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 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是轴对 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 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

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即 C圆=πd =2πr。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 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 S圆=πr2 。 14、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 一条直径长,即πr+2r;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 πr2 2 。 15、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1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缩小)几倍,直径就扩大(缩小)几倍, 周长也扩大(缩小)几倍,面积就扩大(缩小)几的平方倍,但圆周率永远不变。 17、圆的常用公式: C圆=πd =2πr d = C π d = 2r

(完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案设计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 32--33 页“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 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相应观察点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正方形格子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古诗,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回答) 2、师小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3、师:这节课,我们将在“搭积木比赛”的活动中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搭积木比赛”)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进而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1、自由搭立体图形。 同学们都知道,建筑工人要想建造出漂亮的房屋,前提条件是什么(进行科学的设计),我们今天就当一次小小设计师,用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小立方体块搭出你喜欢的立体图形,看我们八个组那个那个组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所以圆的面积是()。 2、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圆的周长是25.12分米,它的面积是()。 4、甲圆半径是乙圆半径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周长的(),甲圆面积是乙圆面积的()。 5、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 7、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8、要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剩下的面积是()。 9、要在底面半径是1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接头部分是8厘米,需用铁丝()厘米。 10、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就扩大()。 12、用长12.5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圆、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13、一个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5、一根铁丝可围成边长是3.1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圆,圆的半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6、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内半径是3厘米,外直径是8厘米,圆环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CM,它的周长是( CM,面积是(、一个圆的半径是17 )。 518、用米长2CM 的绳子将一只羊拴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的最大活动面积是( 3 / 1 二、解决问题。 1、把一只羊用3米长的绳子拴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搭积木比赛教案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具学具:课件、学生每人准备5个小正方体、一张方格纸。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引出图片上的形状

都是由积木搭成的.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搭积木的秘密. 二、动手操作,整体感知.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情境一的图片.请同学们数一数图片中的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观察立体图形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找同学进行汇报. 师:这些图形都是我们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么根据平面图形能否还原立体图形呢? 2根据.出示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出示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师:根据给出的平面图形,搭出最简单的立体图形;探索其他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可以有无数种搭法;引导学生想象根据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应该如何还原立体图形,有多少种搭法.) 师总结,根据一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以搭出无数种立体图形. 增加条件,出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根据从上面,正面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小组合作完成.由组长负责,组内共同搭建,搭完一种再搭另一种,看看一共可以搭几种. 小组展示成果. 数一数每种搭法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小正方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周长 (),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取两位小数是 ()。 3、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得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5、用一根长18.84dm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圈,所围成的圆圈的半径是()dm,圆圈内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条。 8、有同一个圆心的圆叫()圆,圆心位置不同而半径相等的圆叫()圆。 9、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二、判断。 1、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两端都在圆上并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3、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4、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5、半圆的周长就是用圆的周长除以2。() 6、直径总比半径长。()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两个圆的面积不相等,是因为()

A、圆周率大小不同 B、圆心的位置不同 C、半径大小不同。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 A、无法确定 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 3、两圆的直径相差4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 A、4厘米 B、12.56厘米 C、无法确定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圆 B、正方形 C、长方形 D、等腰三角形 E、平行四边形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圆的直径。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五、计算出下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面积: 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为5cm 面积: 周长: 直径为8cm 六、应用题。 1、在一个直径为18米的圆形草地周围铺一条宽4米的环形道路,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形的桌面,直径为80厘米,现在要在桌面上安放一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求这个桌面玻璃的面积。

搭积木说课稿

搭积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搭积木》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加减法(二)》中的第二课时。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系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明确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③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重点:学会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难点: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5.教学准备:积木(教师用)、计数器(每个学生一个) 二、说学情 学生基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十加几的加法,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还认识了数位中的个位和十位,对数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入学只有三个月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借助教具积木创设情境,借助学具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学着解决数学问题。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究与范例教学相结合。 学法:发现法

四、说教学过 (一)复习 1.利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看图列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通过填空让学生复习11~20的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课本70页“说一说”。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究13+2的计算方法 教师搭积木演示,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 (2)引导学生探究18-2的教师方法 教师搭积木演示,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 (3)教师小结优化算法。 2.反馈练习 课本第70页“试一试”和“说一说”。(学生在书上和草稿本上完成)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作业(学生在书上完成)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通过搭积木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玩中也能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准备积木,我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理解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所以圆的面积是 ()。 2、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圆的周长是25.12分米,它的面积是()。 4、甲圆半径是乙圆半径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周长的(),甲圆面积是乙圆面积的()。 5、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 7、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8、要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剩下的面积是()。 9、要在底面半径是1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接头部分是8厘米,需用铁丝 ()厘米。 10、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就扩大()。 12、用长12.5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圆、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13、一个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5、一根铁丝可围成边长是3.1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圆,圆的半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6、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内半径是3厘米,外直径是8厘米,圆环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7、一个圆的半径是2CM,它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 18、用5米长的绳子将一只羊拴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的最大活动面积是()。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05《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说教材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周长(),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取两位小数是 (). 3、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得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5、用一根长18.84dm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圈,所围成的圆圈的半径是()dm,圆圈内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条. 8、有同一个圆心的圆叫()圆,圆心位置不同而半径相等的圆叫()圆. 9、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二、判断. 1、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两端都在圆上并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3、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4、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5、半圆的周长就是用圆的周长除以2.() 6、直径总比半径长.()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两个圆的面积不相等,是因为()

A、圆周率大小不同 B、圆心的位置不同 C、半径大小不同.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 A、无法确定 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 3、两圆的直径相差4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 A、4厘米 B、12.56厘米 C、无法确定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圆 B、正方形 C、长方形 D、等腰三角形 E、平行四边形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圆的直径.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五、计算出下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面积: 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为5cm 面积: 周长: 直径为8cm 六、应用题. 1、在一个直径为18米的圆形草地周围铺一条宽4米的环形道路,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形的桌面,直径为80厘米,现在要在桌面上安放一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求这个桌面玻璃的面积.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观察物体是有关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在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在观察的基础上,这节课仍注重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想一想,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次是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唯一一个物体,只有三个方向才能确定一个物体。同时,突出关注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即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与三维图形之间转换的素材,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激发学生的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考水平。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平面图。 2、能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立方体、相关课件、实物展台。每个学生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培优训练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培优训练 姓名: 一、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周长(),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取两位小数是()。 3、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得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5、用一根长18.84dm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圈,所围成的圆圈的半径是()dm,圆圈内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条。 8、有同一个圆心的圆叫()圆,圆心位置不同而半径相等的圆叫()圆。 9、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二、判断。 1、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两端都在圆上并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3、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4、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5、半圆的周长就是用圆的周长除以2。() 6、直径总比半径长。()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两个圆的面积不相等,是因为() A、圆周率大小不同 B、圆心的位置不同 C、半径大小不同。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 A、无法确定 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三、选择。(7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 (1)周长的一半(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 (1)28.26(2)19.625(3)12.56 3.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分米。( ) (1)3.14(2)4.14(3)5.14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我是惠州市三新小学的王栋,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从不

《搭积木比赛》课例片段分析与研讨

如何借助观察、想象、操作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搭积木比赛》课例片段分析与研讨 课前慎思 “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在不同年级分层次安排了“观察物体”的内容。以第四版教材为例,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简单物体(同一幅图不超过3个方向)。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中,学生学习了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同一幅图不超过4个方向)。四年级下册学习了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正方体个数最多4块)。本节课正方体的数量增加到5块,并且讨论搭成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最少或最多需要多少个正方体,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目标,为了促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教科书在整个小学阶段设计了“观察物体”系列内容。而这一内容是过去小学数学课程所欠缺的,所以教学中会碰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师不重视。认为小学数学主要是解决好计算和应用问题,图形部分的重点是长度、周长、面积、体积等,观察物体的内容“不像数学”,可教可不教。有这种想法的教师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改变认识。实际上“观察物体”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空间推理”“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是一个人能否有“数学后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问题是教师不会教。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不可怕,关键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 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概念,“搭积木比赛”是通过二维与三维图形的相互转换这个途径发展空间观念的。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这一节课所形成的,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因此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想象、分析、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原因,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三、选择。(7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 )。 (1)周长的一半 (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 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 (1) (2) (3) 3.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分米。 ( ) (1) (2) (3)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 (1)扩大6倍 (2)扩大36倍 (3)扩大12倍 5.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 ( ) (1)图(1)大 (2)图(2)大 (3)图(3)大 (4)同样大 6.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 ) (1) (2) (3) 7.一个挂钟的时针长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A.15.7 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8分) 五、动手操作(11分) 1、画出一个周长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7分) 2、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就画几条)(7分)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我是惠州市三新小学的王栋,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难点是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并体会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按照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动手实践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同时采用分层练习法,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二、设计思路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从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结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

一对一教师辅导教案 课程主题:圆的认识(一)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认识圆的结构特征,掌握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一、知识精讲 知识点一(圆的认识) 【知识梳理】 1.圆上任意一点到圆的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2.画圆的方法有很多,如:手指画圆法、实物画圆法、系绳画圆法和最常用的圆规画圆法。 3.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之间分别用字母O、r和d表示。 【例题精讲】 例1.想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提示:激励小球越近,越容易套中小旗。 例2.画一画,你能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吗? (1)(2)(3)(4)(1)手指画圆法。

以拇指尖为固定点,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不变,将食指绕拇指旋转一周,食指尖的运动轨迹就形成了一个圆。(2)实物画圆法 把一个圆形物体(如硬币、象棋等)放在纸上固定不动,用笔沿实物的边缘描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3)系绳画圆法 用图钉将绳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将绳的另一端系在笔上,用笔将绳拉直,并绕这固定的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4)圆规画圆法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②把带有针尖的脚绕固定在一点上; ③把带有铅笔的脚绕这个固定的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圆的各部分名称 ①圆心:画圆时,圆规带有针尖的脚所在的点叫圆心,通常用O 表示。 ②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通常用r 表示。 ③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通常用d 表示。 例3.(1)想一想,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在同一个圆中,画出它的任意几条半径和直径, 并测量出所画半径和直径的长度。 (2)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归纳总结: 1.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用字母表示是d=2r 或r=2 1d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 2、( )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3、( )叫做直径,用字母( )表示。 4、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有( )条直径。 5、(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完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测试题 一、填空。(21分) 1.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叫做( ),用字母( )表示。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 6.把一个直径为a厘米的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沿半径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圆的半径是( )厘米,面积( )平方厘米。 7.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6倍,小圆周长是大圆的( ),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8.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 )。 二、判断。(12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三、选择。(14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 )。 (1)周长的一半 (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28.26 (2)19.625 (3)12.56 ( ) (1)圆的半径 (2)圆的直径 (3)圆的面积 4.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厘米。 ( ) (1)3.14 (2)4.14 (3)5.14 5.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 (1)扩大6倍 (2)扩大36倍 (3)扩大12倍 6.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 (1)图(1)大 (2)图(2)大 (3)图(3)大 (4)同样大 7.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 (1)12.56 (2)6.28 (3)50.24 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2分) AC=CD=DB 五、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就画几条)(7分)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深圳市草埔小学 【课程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32、33页 【学习内容】 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经经历过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和立体型的形状,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画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增加到5个的组合图形和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数量上的增加,带来了形式上更加多样化,需要学生更高的空间想象力,为学生在初中学习三视图做铺垫。 教材提供了多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画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探索已知两个面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的搭法及立体图形的数量范围,及已知一个面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数量探索有多少种搭法。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学习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学习中,已经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体会到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不多于4个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对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的不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具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表达能力。但因为知识内容时间间隔较长,可能有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六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但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有待发展,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直观形象,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充分观察、操作、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教学背景】 这节课考察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化归的思想方法。学生对武侠电视剧有一定的了解,把整堂课的情景用武侠方式来学习,学生感觉新奇,有浓厚的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主动性。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单元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圆单元练习题 一、完成下表。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2、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周长是()。 3、一个车轮的直径是55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米。 4、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cm2。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当圆的半径等于2分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一定也相等. ( ) 4、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6、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四、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圆周率π()3.14。A、大于B、等于C、小于 2、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腰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分米2。

A、314 B、78.5 C、15.7 4、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r + 2r B、πr C、π/4 5、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 五、按要求做一做。 1、请你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 七、解决问题。 1、一种钟表的分针长5cm,2小时分针尖端走过的距离是多少? 2、保龄球的半径大约是1dm,球道的长度约为18m,保龄球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最少要滚动多少周? 3、一个花坛,直径5米,在它的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有一个周长62.8米的圆形草坪,准备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应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 ※八、试一试。 广场的中央有一个梅花形的花坛,外圈是五个半圆形,每个半圆形的半径都是2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