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李小妹第3版)第1章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4
护理本科成人学位考试《护理学导论》考试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总学时:45学时(理论授课:27学时)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业余专升本(20XX级起)建议教材:《护理学导论》李小妹、冯先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11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1、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国外护理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2)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2、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1)护理的概念;(以疾病为中心阶段、以病人为中心阶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2)护理学的概念;(3)护理学的知识体系3、护理专业(1)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2)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独立性、合作性、依赖性护理功能);(3)专业护士的角色;(4)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4、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1)道德与法律素养要求;(2)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求;(3)身心健康要求二、健康与疾病1、健康(1)健康的概述(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2)影响健康的因素;(3)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的概念);(4)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促进健康的行为)2、疾病(1)疾病的概念;(2)健康与疾病的关系;(3)患病行为及心理;(4)病人角色(病人角色的特征、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5)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6)预防疾病的护理行为(三级预防)3、医疗卫生保健体系(1)全球卫生保障的战略目标;(2)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3)中国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4)中国医疗卫生方针及发展战略;(5)中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三、需要与文化1、需要概述(1)需要的相关概念;(2)需要的分类;(3)需要的特征;(4)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2、需要的相关理论及模式(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2)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3)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3、需要与护理(1)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2)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基本需要的策略4、文化的基本概念(1)文化概述;(2)文化休克(概念、过程、预防)5、跨文化护理理论(1)理论学家及其背景介绍;(2)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内容;(3)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程序6、护理在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中的作用(1)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2)文化护理的原则;(3)跨文化护理的评估与诊断;(4)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的策略四、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1、概述(1)压力的概念;(2)压力源的概念;(3)压力的意义2、压力的相关学说及理论(1)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2)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3)霍姆斯与拉赫的生活改变与疾病关系学说3、压力与适应(1)适应的概述;(2)适应的层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技术层次适应)4、压力的预防及管理(1)压力的预防;(2)压力的管理5、压力与护理(1)压力、健康与疾病的关系;(2)病人的压力及护理(病人压力源、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3)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应对(概念、护士工作的压力源、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五、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1、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概念;(2)人际关系的特征;(3)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4)人际关系的类型;(5)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发展2、护患关系(1)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护患关系的概念、护患关系的特征);(2)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技术性关系、非技术性关系);(3)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4)护患关系的分期(观察熟悉期、合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5)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3、人际沟通(1)人际沟通的概念;(2)人际沟通的意义;(3)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4)沟通交流的层次;(5)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6)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7)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倾听、同理他人、自我暴露)4、护理工作中的沟通(1)护患沟通的概念;(2)护患沟通的目的;(3)护患沟通的特征;(4)护患沟通的常用技巧;(5)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6)促进及培养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六、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1、护理评判性思维(1)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2)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标准;(3)护理评判性思维的层次(基础层次、复杂层次、尽职层次);(4)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构成(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情感态度因素);(5)护理评判性思维的应用;(6)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2、临床护理决策(1)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与分类(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2)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3)临床护理决策的影响因素;(4)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发展3、循证护理(1)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基本要素;(2)循证护理实践的意义;(3)循证护理实践的步骤;(4)循证护理实践应注意的问题七、护理程序1、概述(1)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2)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2、护理评估(1)护理评估的概念;(2)护理评估的内容及方法;(3)资料的分类(主观资料、客观资料);(4)资料的来源;(5)护理评估的步骤3、护理诊断(1)护理诊断的概念及命名意义;(2)护理诊断的发展历史;(3)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4)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5)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6)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7)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4、护理计划(1)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2)护理计划的种类;(3)护理计划的过程(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排列护理诊断的原则、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4)护理计划的格式及内容5、护理实施(1)实施的过程;(2)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3)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6、护理评价(1)护理评价的目的及意义;(2)护理评价的过程八、护理理论及模式1、概述(1)护理理念;(2)护理理论;2、奥瑞姆的自理理论(1)奥瑞姆简介;(2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自理理论、自理缺陷理论、护理系统理论);(3)自理理论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释;(4)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3、罗伊的适应模式(1)罗伊简介;(2)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刺激、适应水平、应对机制、适应方式、输出);(3)适应模式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4)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干预、评价)4、纽曼的系统模式(1)纽曼简介;(2)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服务对象系统、压力源、反应、预防);(3)系统模式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释;(4)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结果)九、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1、法律概述(1)法律的概念;(2)法律的分类;(3)法律的特征和作用;(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2、我国法律体系及卫生法规(1)我国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2)卫生法规;(3)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概念、构成要件、分级)3、护理法(1)护理法的概述;(2)护理立法的历史发展;(3)护理立法的意义;(4)护理执业中相关法律的种类4、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1)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2)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侵权与犯罪、收礼与受贿);(3)护理工作中法律问题的防范十、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概述(1)健康教育的概念;(2)健康教育的目标及意义;(3)健康教育的原则;(4)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2、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模式(1)健康信念模式;(2)知-信-行模式;(3)健康促进模式;(4)健康过程模式3、健康教育的程序及方法(1)健康教育程序(评估、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价);(2)健康教育的内容;(3)健康教育的方法(专题讲座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地参观法、示范法、个别会谈法、展示与视听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健康教育方法、其他健康教育方式);(4)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5)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时数:36学时课程学分: 2开设专业:高职三年制护理专科选用教材:高职《护理学导论》,李小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1、《护理程序入门-现代护理新概念》,邹恂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现代护理诊断手册》,邹恂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3、《护理学导论》,潘猛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程性质和目的:护理学导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
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运用所学理论护理实践工作中。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护理专业相关法律法规。
6、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服务。
教学内容: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学习目的与要求】1.熟悉南丁格尔的事迹和对现代护理的贡献。
2.了解现代护理工作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历程,。
3.了解我国护理学的发展,熟悉影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因素。
4.掌握护理、护理学、护理专业、护士角色等概念。
5.熟悉护理概念和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
16.了解护理专业及专业知识范畴。
7.掌握护士角色在护理实践中的意义。
8.掌握护士的特征要求;护士的资历要求;护士心理素质要求。
9.熟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趋势;熟悉我国护理学今后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课程与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西方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与范畴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第三节护士角色及素质一、护士的角色二、护士的特征要求三、护士的资历要求与分类四、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五、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考核知识点及要求】(一)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识记: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西方护理学、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1.护理学2.独立性护理功能3.专业性护理工作二、填空题1.按照护理专业的划分,护士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分析及解决护理问题,称为护理工作。
2.南丁格尔两本最著名的护理经典著作为及。
三、判断题1.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护理界最黑暗的时期。
2.西方学者卡渤认为,护理学的知识中应包含个人知识。
3.护理专业的自主性体现为护士能自行决定所有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行为。
4.南丁格尔的办学宗旨是将护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职业,采用新的教育体制及方法来培养护士。
5.解放以前,中国没有高等护理专业教育。
6.中国现代护理的发展在最初阶段主要受西方护理界的影响。
四、选择题【A型题】1.护理艺术、技能及行为方面的知识称为A.个人知识B.美学知识C.行为知识D.伦理学知识E.科学知识2.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决定护理措施及护理服务,属于A独立性护理功能B.合作性护理功能C.技术性护理功能D.依赖性护理功能E.艺术性护理功能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护理专业特征A.为人类服务为目的B.有完善的教育体制C.有系统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D.有良好的科研体系E.有专业自主性4.自1964年以来,中国护理界群众性团体称为A.中国护士会B.中华护士学会C.中华护理学会D.中国护理学会E.中华护士会5.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命名根据是A.南丁格尔的生日B.南丁格尔所建立的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C.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D.南丁格尔受国际护士会奖励的日期E.南丁格尔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以健康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A.护理模式转变B.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C.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D.护理的服务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病人E.护理从属于医疗【B型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护理学是研究帮助健康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或者平静死亡的科学。
B.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健康问题反应的科学。
护理学导论—重点(一)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其基本概念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公元前后的护理:人们从迷信的角度来认识疾病,认为疾病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致,并采用巫术或其他迷信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当时医、药、护不分。
2.公元初期的护理:这个时期的护理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修女。
3.中世纪的护理:中世纪的护理发展主要以宗教及战争为主题,护理工作环境分为一般的医疗机构及以修道院为中心的教会式医疗机构两种。
4.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被士兵们称颂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5.南丁格尔在1858年及1859年分别写了《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
护理学的概念1.护理学概念:通过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并为个人、家庭、社区或人群代言的方式,达到保护、促进及最大程度提高人的健康及能力,预防疾病及损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二、护理学的知识体系1.西方对护理学知识体系的认知伦理学知识美学知识个人知识科学知识社会政治文化知识2.中国对护理学知识体系的认知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三、护理专业1.护理专业的特征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服务为目的有完善的教育体制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有良好的科研体系有专业自主性2.专业护士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及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教育者及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研究及著作者权威者3.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护理教育护理实践护理管理护理科研4.基于专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敏锐的洞察及感知能力精确的记忆力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稳定的情绪状态及积极的情感感染力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健康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也称“第三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个体生物学特征)2.心理因素(积极和消极)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行为与生活方式5.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二)健康的测量指标1.生存质量测定的六个方面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二、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单选题1。
护理艺术、技能及行为方面的知识称为A. 个人知识B. 美学知识C。
行为知识. D 伦理学知识E。
科学知识答案:B2。
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决定护理措施及护理服务,属于A。
独立性护理功能B. 合作性护理功能C.技术性护理功能D. 依赖性护理功能E. 艺术性护理功能答案:A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护理专业特征A. 为人类服务为目的B.有完善的教育体制C。
有系统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D。
有良好的科研体系E。
有专业自主性答案:C4。
自1964年以来,中国护理界群众性团体称为A。
中国护士会B。
中华护士学会C。
中华护理学会D。
中国护理学会E.中华护士会答案:C5。
5月12号国际护士节命名根据是A. 南丁格尔生日B. 南丁格尔所建立的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C. 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D。
南丁格尔受国际护士会奖励的日期 E. 南丁格尔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以健康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A。
护理模式转变B. 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C. 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D. 服务的护理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病人E。
护理从属于医疗答案:E7。
护理学是一门A、生命科学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人文科学E、应用科学答案:E8. 我国的第一所护士学校位于A、南京B、北京C、上海D、广州E、福州答案:E9。
我国恢复护理本科教育在A、1883年B、1983年C、1992年D、1993年E、1995年答案:B10。
全国首次护士执业考试在A、1983年B、1992年C、1993年D、1995年E、2000年答案:D11。
美国护士协会将护理定义为A、使健康者保持和增进健康B、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C、促进个体和群体向极佳健康状态发展,并贯穿于生命的整体过程之中D、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来实现四项基本职责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答案:B12。
⾃考护理学导论第⼀章护理学的发展与基本概念⼀、名词解释1、护理(ANA)⼆、多选及填空题。
1、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贡献表现在?2、护理服务对象是?3、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以疾病为中⼼)、(以病⼈为中⼼)、(以⼈的健康为中⼼)三个阶段。
4、专业护⼠的⾓⾊包括?5、护理功能分为(独⽴性护理功能)、(合作性功能)和(依赖性护理功能)三种。
第⼆章健康与疾病⼀、名词解释1、健康2、⽣存质量(WHO的定义)3、疾病状态4、患病5、⾓⾊6、⼀级预防7、⼆级预防8、三级预防⼆、多选题及填空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2、影响个⼈对待疾病态度的因素有?3、初级卫⽣保健任务包括?三、简答题1、在提⾼患者⽣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中⽣理领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2、影响个⼈对疾病的因素?3、简述患病后患者的主要⼼理反应。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5岁,以急性⼼肌梗死⼊院,住院后经过治疗已经好转,但由于他年迈的母亲突发卒中,他不顾医⽣劝阻依然离开医院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请问:(1)患者出现了哪种⾓⾊⾏为不良?并分析其⼼理原因。
答:患者出现了⾓⾊⾏为消退。
其⼼理原因为:“⼉⼦”的⾓⾊在他⼼中占据了主导作⽤,于是他放弃了患者⾓⾊⽽承担起了“孝⼦”的⾓⾊。
(2)常见的患者⾓⾊适应不良有哪些?答:常见的⾓⾊适应不良包括:⾓⾊⾏为冲突、⾓⾊⾏为强化、⾓⾊⾏为缺如、⾓⾊⾏为异常、⾓⾊⾏为消退。
第三章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名词解释1、⼈的基本需要2、知识性需要3、成长4、超我5、⾃我6、压⼒7、压⼒源8、⼯作压⼒⼆、多选及填空题1、满⾜患者安全需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2、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3、⼈的成长发展规律包括4、按照席尔的压⼒与适应学说,⼈体⾯对压⼒源刺激的反应分为?5、弗洛伊德认为,⼈格的整体包括?6、住院患者⾯临的压⼒源?三、简答题1、马斯洛⼈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分哪⼏个层次?2、试述马斯洛⼈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层层次之间的关系3、如何满⾜住院患者⾃尊的需要。
护导重点总结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掌握:1 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 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1)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
2)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
“医院札记”及“护理札记”3)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的圣多马医院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4)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
5)其他方面:强调了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注重了护理人员的训练及资历要求等。
3 护理的概念经过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1)以疾病为中心阶段:此期的护理特点认为护理是一门专门的职业,从事护理的人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没有专门的护理理论及科学体系,但从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常规。
2)以病人为中心阶段:此期的主要护理特点是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逐步形成了护理学的知识体系以作为专业的理论基础,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即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此期的主要特点是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学科。
美国护士会将护理学定义为护理学是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科学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1)根根据护理功能来划分:独立性的护理功能;合作性护理功能;依赖性护理功能2)根据工作的专业性质来划分:专业性工作;类专业性;非专业性3)根据工作场所不同来划分: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
护士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共同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教育者及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研究者及著作者、权威者。
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一)思想道德素质:1)良好的人生观及职业动机,有一定职业荣誉感,有稳定的职业心态。
2)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高度责任心,富有爱心、耐心、同情心。
(二)科学文化素质:1)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论1、护理学:(国际护士会)护理学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或平静地死亡的一门科学。
2、南丁格尔时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使护理学逐步走上了科学的发展轨道。
这是现代护理学的开始,也是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期。
3、ICN:是世界各国自治的护士协会代表组织的国际护理人员群众团体,于189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国际组织者最早的组织之一,其目的是促进各国护理人员的交流,使各国护理人员能够彼此沟通,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并能共同为促进人们的健康,预防及治疗疾病,努力发展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4、独立性的护理功能:指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来决定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服务。
5、依赖性护理功能:指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师的处方及其他医嘱对服务对象所实施的护理。
6、类专业性:指一些简单性、常规性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及技能来实施护理。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1、WHO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生存质量(WHO的定义):生存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3、患病: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对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
4、疾病:是客观的存在,一般是指根据医学科学知识及理论对疾病状态所作的病理生理学的解释和说明。
5、身体心像:是在一个人的脑海中具有的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影像。
6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主要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及特殊保护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7、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