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组成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3.50 KB
- 文档页数:4
《6和7的分解与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乐园》第二册第四章“6和7的分解与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6和7的数序认识、数的分解与组合、以及通过实物操作来理解数字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序,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 培养学生通过分解与组合数字6和7,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6和7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6和7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挂图、磁性黑板、计数器。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6个苹果和7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它们各有多少个。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数字6的分解与组成通过磁性黑板和数字卡片,展示6可以拆分为1+5、2+4、3+3,让学生跟读并理解。
(2)数字7的分解与组成同理,展示7可以拆分为1+6、2+5、3+4,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6和7的分解与组合练习。
4. 应用环节(15分钟)通过计数器,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字6和7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数字6和7,旁边分别列出它们的分解与组成。
2. 在另一侧黑板列出实际应用题目,并展示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数字6和7进行分解与组合,各写出3个例子。
2. 答案:(1)示例:6=1+5、6=2+4、6=3+3;7=1+6、7=2+5、7=3+4(2)答案:每人可以得到3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分解与组合数字时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数字6和7的其他分解与组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分解与组合。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4年《6和7的分解与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乐园》第三册第四章《6和7的分解与组成》。
详细内容将包括: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含义,掌握6和7的分解与组成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6和7的分解与组成,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6和7的分解与组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含义,掌握6和7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磁性白板。
学具:操作材料(包括6和7的数字卡片、小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白板展示一个数字6和7的小熊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小熊的身上有几个数字呢?它们可以怎么组合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6和7的分解与组成的例题,讲解分解与组成的含义,引导幼儿学会将数字6和7分解成不同的数字组合。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用数字卡片进行6和7的分解与组成操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解与组成结果,讨论并分享不同的组合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分析和归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6和7的分解与组成》2. 板书内容:分解与组成的含义6的分解与组成方法7的分解与组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数字6和7分别进行分解与组成,至少写出3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2. 答案:数字6的分解与组成:1. 1+52. 2+43. 3+3数字7的分解与组成:1. 1+62. 2+53. 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6和7的分解与组成。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如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数字的分解与组成,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