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9
手弧焊是用手工操作的焊接方法,因此焊缝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焊工的操作技术。
手弧焊时焊条要做三个方向的运动: 朝熔池方向逐渐送进;沿焊接 方向逐渐移动:必要时作有规则的横向摆动。
1) 焊条朝熔池方向逐渐送进,这是为了以维持所要求的电弧长度。
因此, 焊条的送进速度应等于焊条的熔化速度, 如果送进速度比熔化速度慢,则电弧被 逐渐拉长,严重时形成断弧现象;反之,如果焊条送进速度太快,则弧长迅速缩 短,最后导致焊条弓弩手焊件接触短路,电弧熄灭。
2) 焊条沿焊接方向的移动速度,即手弧焊的焊接速度。
太快时,电弧来不 及熔化中够的焊条和母材,造成焊缝断面太小以及容易形成末焊透等缺陷;太慢 时,熔化金属堆积过多,加大了焊缝断面,并且使焊件加热温度过高,薄件则容易烧穿。
3) 焊条作横向摆动是为了获得一定宽度的焊缝,特别是当焊件开坡口时, 由于焊口较宽,常采用摆动焊条使两侧金属能够焊透。
手弧焊常用的运条方法示意图:图6-4町 直线往复运条法b ;诞皆醪运条法c )月牙騒运条迭0斟三角形运条祛 e )正三角形运条法f )圆BR 形运睾迭 -7L 7 L7 「7V^7 寸F- 」J -Ali lA J - L A(1)直线形运条法焊接时焊条不作横向摆动,沿焊接方向作直线运动,常用于开I形坡口的对接平焊、多层焊的第一层焊道或多层多道焊。
(2)直线往复运条法焊接时焊条末端沿焊缝的纵向作来凹直线形摆动,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窄、散热快,适一薄板和接头间隙较大的多层焊的第一层焊道。
(3)锯齿形运条法焊接时焊条未端作锯齿形连续摆动及向前移动,并在两边稍停片刻,摆动焊条是为了控制熔化金属的流动和得到必要的焊缝宽度,特点是操作容易掌握,各种焊接位置基本上均可采用。
(4)月牙形运条法焊接时焊条末端沿着焊接方向作朋牙形的左、右摆动,特点是金属熔化良好,有较长的保温时间,气体容易析出,熔渣易上浮,焊缝质量较高。
(5)三角形运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分别作连续的斜三角或正三角形运动,并向前移动。
焊接基本操作焊接基本操作技术包括起弧、运丝、接头、收弧等四个环节,我们只有很好的把握了这四个环节,才有可能焊出漂亮美观的合格焊缝。
1、焊道的起头起弧又叫起头。
一般情况下,这部分焊道会略高一些,形成“烟袋头”,内在质量也难以保证。
这是因为起弧时工件温度较低,引弧后又不能迅速使焊件温度升高,所以起点部分的熔深较浅,也极易出现焊接缺陷,特别是手弧焊。
解决的办法:(1)在距焊缝起头处10mm左右引弧,然后先将电弧适当拉长,进行预热。
(2)重要焊缝采用引弧板,从引弧板上引弧,焊后割掉引弧板(见下图)。
(3)引弧前注意用钢丝钳将焊丝端的球形圆头剪去。
2、运丝(条)手弧焊时焊条有三个基本运动,即沿焊条中心线向熔池送进、沿焊接方向移动和横向摆动。
(1)送丝:半自动气体保护焊时焊丝送进由送丝机构执行。
虽然如此,但焊枪保护套与工件表面距离还是由焊工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焊枪与工件表面距离应为焊丝直径的10~12倍。
我们现在用的φ1.2mm焊丝,所以这个距离最大不超过15mm,最小也不能小于12mm。
(2)纵向运动焊枪在平焊时的纵向运动方向有左焊法和右焊法,二者各有优劣。
右焊法在集中热量、保护熔池、成形饱满方面优于左焊法,但因焊枪挡住了视线,容易焊偏;左焊法在焊缝表面成形平整和掌握焊接方向等方面优于右焊法,但观察熔池要困难一些。
一般气体保护焊都采用左焊法,特别是焊对接焊缝时。
详见下图。
焊枪沿焊接方向移动的目的是控制焊道成形。
若焊枪移动太慢,则焊道会过高、过宽、外形不整齐,焊接薄板时会发生烧穿等缺陷;若焊条移动太快,则焊丝与焊件熔化不均,造成焊道较窄,中间隆起,甚至发生未熔合与未焊透等缺陷。
单层单道平焊和多层多道平坡口焊时,焊枪移动一般均为直线形,这样才能保证焊缝的两条边线具有较好的直线度。
焊枪沿焊接方向移动的速度,主要受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等焊接规范影响,由焊缝成形状况决定,即焊枪移动速度要保证焊缝能够熔合与成形良好。
(3)横向摆动焊枪的横向摆动,是为了对焊件输入足够的热量,获得一定宽度的焊缝或焊道,保证焊缝与母材交界处熔合良好。
青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系列丛书主编王志鑫本书编著胡玉文郭新照张云燕本书主审张增国范鹏章本书绘图王力本书照片刘玉强第一章焊接基础/1第一节焊接工艺知识/2第二节常用设备及工具/15第二章焊条电弧焊操作技术/26第一节引弧及运条方法/28第二节焊道的连接和收尾/41第三节平敷焊/47第四节平对接焊/63第五节平角焊/92第六节立对接焊/108第七节立角焊/124第八节横对接焊/133第九节仰焊/144第十节水平固定管焊/154第十一节垂直固定管焊/164第三章常见焊接缺陷及防止方法/169第四章气体保护焊及气割技术简介/176第一节气体保护焊简介/176第二节手工气割/191第五章电弧焊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2032电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目录第一节电弧焊安全技术/203第二节焊接劳动卫生与防护/208第一章焊接基础【学习要求】1.了解焊接的分类及特点;掌握焊条电弧焊的特点。
2.理解焊接电弧的构造、温度分布;掌握焊接电源的极性及应用。
3.了解药皮的作用、类型,常用焊条型号的含义;掌握酸性、碱性焊条的性能及工艺特点。
4.掌握焊接接头和焊接位置的基本形式。
5.掌握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方法。
6.了解焊接残余变形的基本形式及焊接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法。
7.掌握焊条电弧焊常用弧焊设备的种类、使用及维护。
8.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焊接的概念及分类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焊接与其它连接方法相比较具有节省金属材料、减轻结构重量、简化加工与装配工序、接头的致密性好、能承受高压、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和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等一系列特点。
目前常用的焊接方法分类如图1-1。
图1-1二、焊条电弧焊焊条电弧焊是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又称手工电弧焊)。
操作时,焊条和焊件分别作为两个电极,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热量来熔化焊件金属,冷却后形成焊缝(图1-2)。
《电焊⼯操作技术要领图解》第⼆章(下)第六节⽴对接焊⽴对接焊是指对接接头焊件处于⽴焊位置时的操作,如图2-229。
⽴对接焊有两种⽅法,⼀种是常⽤的由下向上施焊,另⼀种是⽤专⽤焊条进⾏由上向下施焊。
⽴对接焊的特点是铁⽔与熔渣便于分离,但熔池温度过⾼时,铁⽔易下淌形成焊瘤(图2-230、图2-231)、咬边。
温度过低时,易产⽣夹渣缺陷。
焊接时采⽤短弧焊接,利⽤电弧吹⼒托住铁⽔,同时还有利于焊条熔化⾦属向熔池中过渡(图2-232)。
⼀、不开坡⼝I形⽴对接焊1.焊前准备:(1)⼯件:低碳钢板300mm×100mm×δ5mm2块(⽤于不开坡⼝焊接),300mm×100 mm×δ10mm2块(开V形坡⼝焊接)。
(2)焊条:E4303,Ф3.2mm。
(3)焊机:额定焊接电流⼤于300A交流或直流焊机⼀台。
(4)辅助⼯具:钢丝刷、锉⼑、敲渣锤、錾⼦等(图2-233)。
2.操作⽅法及要领:(1)装配及点固焊:对⼝间隙2.5~3mm,mm操作同平对接焊。
(2)⽴对接焊基本姿势有蹲姿、坐姿、站姿三种(图2-234),操作中为便于握焊钳的右⼿操作观察熔池,⾝体要稍偏向左侧,使右⼿正对焊缝为宜。
(3)为便于操作和观察熔池,焊钳握法有正握法〔图2-235(a)〕和反握法〔图2-235(b)〕两种,⼀般常⽤正握法。
(4)要采⽤正确的焊条⾓度,使焊条处于两焊件接⼝且与两焊件垂直(夹⾓90°),并与焊缝成60°~80°夹⾓。
以此借电弧向斜上⽅的吹⼒托住熔池,如图2-236。
(5)采⽤灭弧摆动法,在不开坡⼝的较⼤装配间隙和⽴对接单⾯焊双⾯成形的打底焊时采⽤此⽅法。
操作⽅法是在对⼝间隙处引燃电弧,拉长电弧预热起焊处,压低电弧。
⾸先电弧在⼀侧⼯件边缘处稍做停留,待此处熔合良好后,稍快速摆动到另⼀侧⼯件边缘处稍做停留,这侧⼯件边缘也熔合良好后,⽴即将电弧向后上⽅熄灭,使熔池⾦属有瞬时凝固的机会,随后重新在灭弧处引弧,稍停后摆动,这样交错地进⾏。
青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系列丛书主编王志鑫本书编著胡玉文郭新照张云燕本书主审张增国范鹏章本书绘图王力本书照片刘玉强第一章焊接基础/1第一节焊接工艺知识/2第二节常用设备及工具/15第二章焊条电弧焊操作技术/26第一节引弧及运条方法/28第二节焊道的连接和收尾/41第三节平敷焊/47第四节平对接焊/63第五节平角焊/92第六节立对接焊/108第七节立角焊/124第八节横对接焊/133第九节仰焊/144第十节水平固定管焊/154第十一节垂直固定管焊/164第三章常见焊接缺陷及防止方法/169第四章气体保护焊及气割技术简介/176第一节气体保护焊简介/176第二节手工气割/191第五章电弧焊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2032电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目录第一节电弧焊安全技术/203第二节焊接劳动卫生与防护/208第一章焊接基础【学习要求】1.了解焊接的分类及特点;掌握焊条电弧焊的特点。
2.理解焊接电弧的构造、温度分布;掌握焊接电源的极性及应用。
3.了解药皮的作用、类型,常用焊条型号的含义;掌握酸性、碱性焊条的性能及工艺特点。
4.掌握焊接接头和焊接位置的基本形式。
5.掌握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方法。
6.了解焊接残余变形的基本形式及焊接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法。
7.掌握焊条电弧焊常用弧焊设备的种类、使用及维护。
8.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焊接的概念及分类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焊接与其它连接方法相比较具有节省金属材料、减轻结构重量、简化加工与装配工序、接头的致密性好、能承受高压、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和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等一系列特点。
目前常用的焊接方法分类如图1-1。
图1-1二、焊条电弧焊焊条电弧焊是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又称手工电弧焊)。
操作时,焊条和焊件分别作为两个电极,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热量来熔化焊件金属,冷却后形成焊缝(图1-2)。
焊条电弧焊是一种发展比较早的电弧焊方法,目前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焊接方法。
其特点是:设备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工艺灵活、适应性强;对焊件的装配要求较低;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图1-21.焊缝2.熔池3.保护气体4.电弧5.熔滴6.焊条7.焊钳8.弧焊设备9.焊接电缆10.焊件三、焊接电弧焊接电弧是由焊接电源供给的,具有一定电压的两电极间或焊条与焊件间,在气体介质中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图1-3)。
焊接电弧在焊接过程中为焊接材料提供热量来进行焊接。
图1-31.焊接电弧的构造:焊接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图1-4)。
图1-4(1)阴极区:阴极区是从阴极表面起靠近阴极的地方,区域很窄。
阴极区主要是向弧柱区提供电子流和接受弧柱区送来的正离流阴极区温度一般达2130~3230℃,放出热量占焊接总热量的36%左右。
(2)阳极区:阳极区是从阳极表面起靠近阳极的地方,区域较阴极区宽。
阳极区主要是接受弧柱区流过来的电子流和向弧柱区提供正离子流,阳极区温度一般达2330~3980℃,放出热量占焊接总热量的43%左右。
(3)弧柱区:弧柱区是在阴极区和阳极区中间的区域,弧柱区的长度占电弧长度的绝大部分。
弧柱区起着电子流和正离子流的导电通路的作用,弧柱区的中心温度可达5730~7730℃,放出热量占焊接总热量的21%左右。
2.焊接电源的极性及应用:因电弧温度有差异,当焊件与焊钳的正、负极接法不同时,其温度也不相同。
在使用直流弧焊电源时,应考虑选择电源的极性问题,以保证电弧稳定燃烧和焊接质量。
电源极性就是指在使用直流弧焊电源时,焊件与电源输出端正、负极的接法。
它分正接、反接两种。
正接就是焊件接电源正极、焊钳接电源负极;反接图1-51.焊条2.焊件3.电源就是焊件接电源负极、焊钳接电源正极(图1-5)。
采用直流电源,在使用酸性焊条时,如果焊接厚钢板,可采用直流正接,以获得较大的熔深;而在焊接薄钢板时,则采用直流反接,可防止烧穿。
若酸性焊条采用交流电源时,其熔深适中。
如果在焊接重要结构使用碱性焊条时,无论焊接厚板还是薄板,均应采用直流反接,以减少飞溅和气孔,使电弧稳定燃烧。
四、焊条焊条是涂有药皮的供焊条电弧焊使用的熔化电极(图1-6、图1-7)。
压涂在焊芯表面上的涂料层称药皮;焊条中被药皮包覆的金属芯称为焊芯。
焊条端部未涂药皮的焊芯部分长为10~35mm,是焊条夹持端,供焊钳夹持并利于导电。
在焊条前端药皮有45°左右倾角,将焊芯金属露出,便于引弧。
常用的焊条直图1-6图1-7径有2.5mm、3.2mm、4.0mm三种。
1.焊芯:焊接时焊芯有两个作用:一是传导焊接电流,产生电弧把电能转化成热能;二是焊芯本身熔化,作为填充金属与液体的母材金属熔合形成焊缝,同时起调整焊缝中合金元素成分的作用。
焊条电弧焊时,焊芯金属约占整个焊缝金属的50%~70%。
2.焊条药皮:焊条药皮具有气保护、渣保护、冶金处理渗合金、改善焊接工艺性能等作用。
常用的焊条药皮类型是钛钙型和低氢钠型。
焊接生产中经常使用的E4303焊条,其药皮是钛钙型,E5015焊条的药皮是低氢钠型。
3.焊条的分类:按焊条药皮熔化后的熔渣性质,焊条分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大类。
一般金属材料的焊接主要选用酸性焊条。
酸性焊条引弧容易,电弧稳定,可用交直流电源焊接,脱渣性好,对铁锈、油污、水分等不敏感。
焊接时飞溅小,烟尘较少。
焊缝金属机械性能一般,其主要适用于对焊缝连接要求不高的低碳钢板。
碱性焊条电弧的稳定性较差,只能采用直流电源焊接,脱渣性较差,焊接时飞溅较大,烟尘较多。
焊缝金属的塑性、冲击韧性和抗裂性能较好,其一般用于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金属材料。
4.常用焊条型号的含义:5.焊条的使用与保管:由于焊条药皮成分及其它因素的影响,焊条往往会因吸潮而导致使用工艺性能变坏,造成电弧不稳,飞溅增大,并且容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因此焊条使用前最好烘干。
酸性焊条视受潮情况在75~150℃烘干1~2h,但新焊条一般不必烘干;碱性焊条在350~400℃烘干1~2h,烘干的焊条应放100~150℃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一根焊条应尽量一次焊完,避免焊缝接头过多而降低质量。
焊条残头有药皮部分的长度一般应小于20mm,以免浪费焊条。
焊条必须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仓库中存放。
焊条应离地存放在架子上,离地面距离不小于300mm,严防焊条受潮。
五、焊接接头采用焊接的方法连接的接头称为焊接接头。
它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
焊缝尺寸的表示方法如图1-8。
图1-81.焊缝2.熔合区C表示焊缝宽度h表示焊缝高3.热影响区4.母材度(余高)S表示焊缝熔深焊接的接头形式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和T形接头四种,如图1-9。
六、焊接位置焊接时,焊件接缝所处的空间位置称为焊接位置。
焊接位置分为平焊位置、横焊位置、立焊位置、仰焊位置四种形式(图1-10)。
图1-10七、焊接坡口坡口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焊缝根部焊透,保证焊接质量和连接强度,同时调整基本金属与填充金属的比例。
根据设计或工艺的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并装配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称为坡口。
1.焊接接头坡口的基本形式有I形坡口、V形坡口、X形坡口、U形坡口四种。
(1)I形坡口:用于较薄钢板的对接焊接,厚度在5~6mm以下的钢板可以采用I形坡口(图1-11)。
(2)V形坡口:形状简单,加工方便,是最常用的坡口形式。
常用于厚度在6~40mm工件的焊接(图1-12)。
图1-11图1-123)X形坡口:由于采用双面焊,焊后的残余变形较小。
常用于厚度在12~60mm钢板的焊接(图1-13)。
图1-13图1-14)U形坡口:用于厚板焊接,焊缝变形小,但是U形坡口的加工困难,一般用于重要的焊接结构(图1-14)。
以上四种坡口只是基本的坡口形式,工作中可根据其具体结构确定。
2.坡口的选择原则:坡口的形状容易加工;焊接后焊件的变形应尽可能小;要保证焊件焊透;尽可能节省金属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3.对坡口钝边和间隙的要求:留钝边的目的是防止烧穿,留根部间隙的目的是保证焊透。
钝边和间隙的尺寸必须配合好,应根据焊缝位置、焊件厚度、坡口形式及操作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八、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规范)是为了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取定的各个参数的总称。
焊条电弧焊的工艺参数通常包括焊条牌号、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等。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焊缝的形状、尺寸、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是焊接工作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
1.焊条直径的选择:焊条直径主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层数等进行选择。
焊接位置不同时,选取焊条直径也不同。
平焊时,可选用直径较大的焊条;立焊时,焊条直径最大不超过5mm;而仰焊、横焊一般不超过4mm。
在进行多层焊时,为了保证根部焊透,第一层采用小直径焊条进行打底,以后各层根据板厚情况选用较大直径焊条。
对于根部不要求完全焊透的搭接接头、T形接头,可以选用较大直径的焊条,以提高生产效率。
2.焊接电流的选择:焊接时流经焊接回路的电流称为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大时,飞溅和烟雾较大,焊条药皮易发红和脱落,且易产生咬边、焊瘤、烧穿等缺陷;电流太小时,则引弧困难,电弧不稳定,熔池温度低,焊缝窄而高,熔合不好,易产生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图1-15)。
焊接电流的选择主要根据焊条直径、焊接位置、焊接层数等进行选择。
图1-15(a)焊接电流过大(b)焊接电流过小(c)焊接电流适中(1)根据焊条直径选择焊接电流(表1-1):焊接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下面的经验公式来估算:I=(35-55)×d12电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式中:I为焊接电流(A);d为焊条直径(mm)。
表1-1各种直径焊条使用的焊接电流焊条直径(mm) 1.6 2.0 2.5 3.2 4.0 5.0 6.0焊接电流(A)25~4040~6550~8080~130140~200200~270260~300根据上式所确定的焊接电流范围,通过试焊可得到合适的焊接电流。
可根据下列经验来判断所选择的焊接电流是否合适。
①听声音:焊接时可以从电弧的响声来判断电流大小。
当焊接电流较大时,发出“哗哗”的声音;当焊接电流较小时,发出“丝丝”的声音,容易断弧;焊接电流适中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同时夹着清脆的劈啪声。
②看飞溅:电流过大时,飞溅严重,电弧吹力大,爆裂声响大,可以看到大颗粒的熔滴向外飞出;电流过小时,电弧吹力小,飞溅小,熔渣和铁水不易分清。
③看焊条熔化情况:电流过大时,焊条用不到一半即出现焊条红热情况,出现药皮脱落现象;电流过小时,焊条熔化困难,易与焊件粘连。
④看熔池状况:电流较大时,椭圆形熔池长轴较长;较小时,熔池呈现扁形;电流适中时,熔池形状呈鸭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