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导读
- 格式:docx
- 大小:15.54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通用11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议出谁的设计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3、生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汉字。
如:(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日积月累〗1、找找每组字的异同点。
(音、形、意)2、选字填空,填完后读一读。
3、拓展练习。
声生身远圆园做坐座笑()()方()好()位()体学()花()请()团()〖我会读〗1、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未来的桥〗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
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帮助小猴过河。
请大家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推荐自己设计的桥。
想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分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三、拓展创新1、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三课时〖展示台〗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
(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启发:可以从图上提供的大树、石子、树枝……设想捞球的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XX 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2019 年11 月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故事,体会人物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
王戎从小就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动脑思考;西门豹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蔡恒公自我中心,刚愎自用,扁鹊,乐于助人;纪昌的学习是得其精髓,又不失创新的,飞卫让徒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独特的感受。
3.单元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6 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 课时,略读课文2—3 课时,口语交际3 课时,习作2 课时,园地1 课时。
XX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2019 年11月28日课题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 1、2 课时中心发言人XXX教集体研讨改进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教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1.读后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考点梳理评价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
1.[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戎.马(rónɡ) 诸.位(zhū)敷.药(fū) 磕.头(kē) B.开凿.(zháo) 骨髓.(suǐ)荒芜. (wú) 嫁娶. (qǔ) C.巫.婆 (wū) 绅.士 (shēn) 灌溉.(ɡài) 竞.相(jìn) D.生锈.(xiù) 拜.别(béi)歌谱.(bǔ) 综.合(zōnɡ)2.[字形]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唯一魏国外派B.人烟淹死绕命C.逼迫漂浮迎接D.徒弟软硬猎豹3.[词义]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句中的“尝”的意思是( )。
A.经历 B.姓C.曾经 D.辨别滋味4.[词语搭配]下列词语中,搭配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娶媳妇办喜事学射箭B.天气冷工作忙心情好C.盯目标闹旱灾练本领D.眨眼睛拍肩头淹田地5.[词语积累]下列词语中,在描写人物方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欣喜若狂 B.胆战心惊C.老态龙钟 D.心急如焚6.[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B.李明是校篮球队队长,投篮几乎是百发百中....。
C.王华考了第一名,只见她神采飞扬,开心得面如土色....。
D.妈妈去开家长会了,我在家提心吊胆....的,不知妈妈回来会怎样。
7.[关联词语运用]填入句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的人口____越来越少,____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
A.因为……所以……B.尽管……还是……C.虽然……但是……D.之所以……是因为……8.[句子表意]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选择加下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1.纪昌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______(jiāo jiào)。
2.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______(dāng dàng)到家了。
3.纪昌成了百发百中______(zhōng zhòng)的射箭能手。
【答案】1.jiào 2.dāng 3.zhòng【分析】本题考查了辨析多音字的读音。
【解答】解答本题,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积累识字量,注意结合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读音。
2.【答题】选字组词。
______(竞竟)然 ______(竞竟)争究______(竞竟)迎______(娶取) ______(娶取)舍 ______(娶取)亲______(魏喂)鸟 ______(魏喂)国 ______(魏喂)食【答案】竟竞竟娶取娶喂魏喂【分析】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辨析。
【解答】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3.【答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扁鹊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2.蔡恒侯的病()发展到了肠胃里,服几剂汤药()还能治好。
【答案】1.因为……所以…… 2.即使……也……【分析】本题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解答】做此题,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选用什么样的关联词。
4.【答题】用“敬”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句子中,恰当的一组是()纪昌______地向老师飞卫请教;扁鹊医德高尚,赢得了百姓的______;西门豹为官清正,百姓都很______他。
他们永远受人们的______。
A. 恭敬敬重敬佩尊敬B. 尊敬敬爱敬意致敬C. 敬佩敬礼尊敬敬畏D. 恭敬敬畏尊敬敬佩【答案】A【分析】考查学生对词语综合掌握能力。
【解答】先将这几个含有“敬”字的词语的意思分析清楚。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有名士王戎幼年“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有战国地方官西门豹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的故事;有名医扁鹊和蔡桓侯之间的故事;有纪昌在飞卫指导下苦练眼力,终成射箭能手的故事。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本单元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
“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话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这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
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能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表达真实感受。
2.学情分析(1)识字与写字: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积累,能运用学过的形声字等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第一单元“书写提示”已学习过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让书写工整美观。
但是学生在形近字、多音字等字的区分上有困难,部分字的书写和读音易出现错误,而且书写的速度有待提高。
(2)阅读与鉴赏: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学习了默读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已学习过详细复述的方法。
四上第四单元学习过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故事。
读故事,说故事,写故事|四上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整体解读1、人文主题解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这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与历史人物故事相关,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来编排学习内容。
关于历史人物故事,编者结合不同的年级,主要将其分布于中高年级。
例如,三年级的《司马光》,四年级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五年级的《杨氏之子》。
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以上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上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了解古代历史人物的热情,并从这些故事当中获得启迪,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本单元的课文都选自我国古代经典历史书籍,分别是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韩非子·喻老》,汉代的《史记·滑稽列传》,以及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雅量》,这些史书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传承下来的,它不仅仅能够体现各个时期历史人物的魅力,更是我国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2、阅读训练要素解读前文提到,这一单元,不是学生唯一一次接触历史人物故事,既然不是第一次出现,那么这一单元的历史人物故事学习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又要怎样实现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呢?我们先来看看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历史人物故事都是出现在教材的什么位置,而相应的阅读训练要素又是什么。
《司马光》出现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该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等到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课《杨氏之子》,而第八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则是“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课文在编排上都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出现的。
三年级的历史人物故事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且这是学生第一次在小学阶段接触文言文,所以它的要求主要是要学生读懂这个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且明白“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在梳理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的复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第八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教材是以“历史人物”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为精读课文,《故事二则》为略读课文。
编排本单元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人物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
4.《口语交际》要求把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讲给同学听,讲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
5.《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1.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
3.《口语交际》要求把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讲给同学听,讲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
4.《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王戎不取道旁李》1课时《西门豹治邺》2课时《故事二则》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25王戎不取道旁李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故事。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的跟从的道理。
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可范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韵律和节奏,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第八单元导读
【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教学时,应避免对课文内容面面俱到地分析,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述,次要内容则应该简略。
教学本单元时,还应注意本单元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可以适当调整板块顺序。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认识3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和12个词语。
阅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能背诵。
2.能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3.能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口头表达: 1.能借助卡片提示的重要信息,讲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2.能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把故事讲述生动。
书面表达:1.能选取一件感受强烈的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2.能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