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各大工业园区资料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6.77 KB
- 文档页数:8
大连各大化工业园区汇总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化工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多个化工业园区。
以下是大连各大化工业园区的汇总:1.大连化工园区: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是大连最大的化工产业园区之一、该园区成立于1984年,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园区。
园区内设有大连化工产业研究院、大连石化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
2.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大连市金州区,是大连市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园区成立于1988年,占地面积约11.8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园区。
园区内涵盖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3.大连金州湾化工园区:位于大连市金州区,处于大连大桥东端,是大连市新兴产业集聚区之一、该园区成立于1992年,占地面积约3.3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园区。
园区内主要聚集了石油化工、化学品制造等行业企业。
4.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是大连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该区成立于1984年,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开发区。
经开区是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重要开发区,涵盖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5.大连软件园: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是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该园区成立于1999年,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园区。
软件园内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和互联网相关企业数量众多。
以上是大连各大化工业园区的汇总,从大连化工园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连金州湾化工园区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连软件园,各园区象征着大连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
这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大连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大连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大连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宁化工园区名单(33家)
附件1
辽宁省化工园区名单
序号地市化工园区名称
1 沈阳沈阳化学工业园区
2
大连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
3 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
4
鞍山鞍山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
5 鞍山腾鳌精细有机新材料化工产业园区
6 台安县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
7 抚顺抚顺高新区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8 本溪辽宁南芬铸件产业园化工板块
9
丹东凤城市二台子化工园区
10 凤城市张家沟化工工业园区
11
锦州锦州滨海化工产业园区
12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沟帮子化工产业园
13 锦州市古塔精细化工园
14 义县九道岭精细化工产业园
15
营口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
16 营口大石桥沿海新兴产业区
17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冶金化工重
装备区
18 老边工业园向阳科技产业园
19
阜新辽宁阜新氟产业开发区
20 阜新市煤化工产业基地
21
辽阳辽阳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
22 辽宁灯塔经济开发区
23 铁岭铁岭铁南经济开发区
- 1 -
24 朝阳朝阳高新区装备制造南区
25
盘锦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26 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
27 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
28 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 盘锦帅乡工业园
30 盘锦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31 盘锦生物质能化工产业园区
32
葫芦岛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
33 葫芦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白马工业园区
- 2 -
- 3 -。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园区情况介绍1 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情况介绍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发展区域。
位于渤海东岸、辽东半岛西侧中部,规划总面积502平方公里,由长兴岛、西中岛、凤鸣岛、交流岛、骆驼岛等五个独立海岛组成。
2021年6月9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开发长兴岛的重大决策,启动开发建设。
2021年7月长兴岛随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4月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长兴岛设立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2021年7月口岸正式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准,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年内有望获得国家批准。
石油化工产业是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依据国务院批准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意见,经国内权威机构论证,长兴岛石化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其中长兴岛片区15平方公里、西中岛片区95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将西中岛建成“石化岛”,打造成炼化一体化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首期规划用地4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5平方公里。
石化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理念,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逐步建设成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大型石化产业基- 1 -地。
园区以原油加工为龙头,采用炼化一体化模式,按照油头化尾、自上而下发展原则规划产品链。
配套建设大型轻烃裂解制乙烯联合装置,并辅以LPG、甲醇制烯烃技术,为下游提供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深加工,大力发展相关的精细化工项目。
规划炼油装置总规模约6000万吨/年,乙烯430万吨/年、丙烯210万吨/年、碳四100万吨/年、芳烃610万吨/年以上,总产值达到近万亿元。
去年10月4日、12月18日,大连市李万才市长、辽宁省陈政高省长分别召开了市长、省长专题办公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西中岛石化园区建设工作,决定将这一园区列为省市重点项目,举全省、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并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石化岛的开发建设工作。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一、园区概况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位于辽东半岛西侧中部,渤海东岸,总面积502平方公里,由长兴岛、西中岛、凤鸣岛、交流岛、骆驼岛五个岛屿组成,其中长兴岛本岛面积252.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
围绕辽宁省战略布局,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展思路和目标是:按照“超常规、快速度、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区位和临港优势,承接国际国内特别是东北产业升级转移,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和港口物流产业,建成东北重要临港产业集聚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大连拉近和辐射东北腹地的重要节点城市。
到2020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亿元,港口吞吐量1亿吨,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00亿美元,内资3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区、对外开放先导区、临港工业集聚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和谐宜居新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
2010年及未来几年将重点做好招商引资、港口建设、城市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新上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的新突破,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水平、资源整合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带动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园区优势1、临海条件优越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水深湾阔,腹地宽广,五个岛屿环岛岸线189.3公里,宜港和工业岸线总长130公里,规划岸线91.2公里,离岸400米、1000米、5000米水深分别可达-20米、-30米、-50米,具有环渤海湾经济圈最佳的建港条件。
2、区位优势明显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海上西距秦皇岛港84海里、天津港170海里,南距旅顺口及渤海海峡59海里,北距营口港66海里,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最优良、便捷的出海口;陆上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市中心130公里,东距沈大高速、哈大铁路及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不足30公里,是东北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大连市各大工业园区资料汇总一、大孤山化工园区(临港工业区)1、园区概况大孤山化工园区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大孤山半岛(大连市中心城区东北方),工业园区总面积6.85平方公里,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达到10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岛上以化工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为主。
目前已经入驻大孤山半岛的石油化工类企业达38家以上,化工企业主要包括大东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凯飞化学、逸盛大化、天源基化学、福佳大化等化工厂,造船企业有斗山船机、熊川船机、韩国浦项、大洋船舶等企业。
2、产业链形成石油经港口运进大连以后,先储存在中石油原油储备库中,然后进入中石油大连石化和西太平洋石化炼油,副产品进入福佳·大化制成PX原料,PX产品在逸盛大化制成PTA 原料,再到聚酯切片。
一条完整的石化产业链的形成。
3、环境、安全隐患随着大孤山工业园区逐渐形成,这个距离大连市区20公里化工基地的环境、安全问题逐渐引发人们的担忧。
大孤山半岛除了东南面是大海外,其他几个方向为陆地环抱,隔大连湾相望的大连市区人口密集,大连湾内分布着多处海滨浴场和诸多景点。
而紧挨大孤山的开发区、金州老城区也形成卫星城,分布着大量企业,人口也较为密集,现在还有很多楼盘正在开工建设。
一旦大孤山发生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影响的将不只是西南方向的大连市区。
4、搬迁规划2011年,大连市政府委托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大连长兴岛石油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和《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区整体搬迁规划方案》正式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审。
标志着大孤山漫长的搬迁工作拉开了帷幕。
2012年8月,市长李万才在听取大孤山石化园区搬迁规划方案、长兴岛石化园区规划等情况汇报,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时指出,大连拥有数百家石化企业,其中部分企业集中在大孤山石化园区,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企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这个区域现在已经逐步成为大连的中心。
大连市各大工业园区资料汇总一、大孤山化工园区(临港工业区)1、园区概况大孤山化工园区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大孤山半岛(大连市中心城区东北方),工业园区总面积6.85平方公里,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达到10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岛上以化工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为主。
目前已经入驻大孤山半岛的石油化工类企业达38家以上,化工企业主要包括大东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凯飞化学、逸盛大化、天源基化学、福佳大化等化工厂,造船企业有斗山船机、熊川船机、韩国浦项、大洋船舶等企业。
2、产业链形成石油经港口运进大连以后,先储存在中石油原油储备库中,然后进入中石油大连石化和西太平洋石化炼油,副产品进入福佳·大化制成PX原料,PX产品在逸盛大化制成PTA原料,再到聚酯切片。
一条完整的石化产业链的形成。
3、环境、安全隐患随着大孤山工业园区逐渐形成,这个距离大连市区20公里化工基地的环境、安全问题逐渐引发人们的担忧。
大孤山半岛除了东南面是大海外,其他几个方向为陆地环抱,隔大连湾相望的大连市区人口密集,大连湾内分布着多处海滨浴场和诸多景点。
而紧挨大孤山的开发区、金州老城区也形成卫星城,分布着大量企业,人口也较为密集,现在还有很多楼盘正在开工建设。
一旦大孤山发生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影响的将不只是西南方向的大连市区。
4、搬迁规划2011年,大连市政府委托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大连长兴岛石油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和《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区整体搬迁规划方案》正式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审。
标志着大孤山漫长的搬迁工作拉开了帷幕。
2012年8月,市长李万才在听取大孤山石化园区搬迁规划方案、长兴岛石化园区规划等情况汇报,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时指出,大连拥有数百家石化企业,其中部分企业集中在大孤山石化园区,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企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这个区域现在已经逐步成为大连的中心。
大连石岛工业的评价和建议一、背景介绍大连市石岛工业区位于大连市金州区南部,总面积约27.5平方公里,是大连市唯一的海岛型工业区。
石岛工业区主要产业为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基地之一。
二、评价1. 优点(1)地理位置优越:石岛工业区位于黄海之滨,交通便利,距离大连港仅30公里,可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快速到达国内外各个地方。
(2)资源丰富:石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和技术人才等。
(3)政策支持:政府对石岛工业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措施。
2. 不足之处(1)环境问题:由于长期的污染排放和治理不力等原因,石岛工业区环境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2)产业结构单一:目前石岛工业区主要以传统的化工、钢铁等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支持。
(3)安全隐患:由于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着安全隐患,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3. 发展前景(1)加强环保治理:政府应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对污染企业进行整改和关闭,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环境质量。
(2)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高石岛工业区的综合竞争力。
(3)加强安全管理: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对企业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并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三、建议1. 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法规,并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
同时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排放量。
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石岛工业区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3. 建立安全监管机制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同时加强员工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 建设生态园区政府应在石岛工业区建设生态园区,通过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等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并引进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提高石岛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1.工业区的产业结构分析
普湾新区已建成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园区、松木岛化工园区、普兰店经济开发区、炮台开发区四大工业园区,基本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船舶配套、电力电子、精细化工、服装、食品等行业。
四大园区主导产业细分情况见下表:
图表 1:普湾新区四大园区主导产业
数据来源:银联信
2.工业区主要产业运行分析
普湾新区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固特异、百威英博、林德、日立、中粮麦芽、大连船推、大连船柴、大杨服装、雪龙黑牛、大一互、北互和二互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其中,固特异轮胎年产轮胎量达1300万条,是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轮胎工厂;中粮麦芽年产量达40万吨,单体规模居世界第一;大杨服装西装出口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已发展成为世界高级男装金牌加工基地和中国东北最大的西装生产基地;雪龙黑牛被誉为国内第一高档牛肉品牌,建立了国家级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大连船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船用推进器制造企业;以大一互、北互、二互等龙头企业为牵动的互感器产业体系,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互感器生产基地,参与制定行业国家标准,占据国内互感器55%以上市场。
3.工业区内主要企业构成
整个普湾新区大约拥有2000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0-500家,普湾新区企业主要集中于普兰店经济开发区、炮台开发区,企业数量分别是135家、309家。
虽然炮台开发区内的企业数量较多,但普兰店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在规模和经济效益上占优。
图表 2:普湾新区四大园区入驻企业
4.工业区内主要企业名单
图表 3:普湾新区部分工业企业主要产品及其产量。
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规划一、地理位置园区位于大连庄河市明阳镇,距庄河市区30公里,距庄河港口39公里,大丹高速公路与园区直线距离只有700米,是庄河与大连的最近点,距大连开发区80公里,距大窑湾港90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110公里。
二、开发范围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存量土地。
三、发展前景按照建设黄海北岸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将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础振兴和沿海地区进一步开放的双重机遇,接受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连和丹东两个城市的辐射,以即将开工建设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岫庄铁路和已建成的丹大高速公路、庄河港为依托,全力打造黄海沿岸连接大连、丹东、沈阳,沟通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的重要节点,搭建承接中外产业转移的优势平台,致力于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电子和食品加工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亮点。
四、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定位(一)中外产业转移的承载区花园口工业园区是大连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园区。
主要产业定位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等。
(二)农村城市化的先导区全力推进以明阳镇为中心的庄河西部城市化进程,以最优惠的政策帮助农民实现由务农到务工、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城市化的生活。
到2010年基本实现8万人口的新兴小城市。
(三)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四)以生态持续发展为基础充分利用园区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南临黄海,有三条河流穿过,淡水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建设环保型、生态型园区。
(五)以经济持续发展为中心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经济发展的“洼地”,大力招商引资、招财引智,让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园区涌入。
到2010年园区实现总产值200亿元,税收8亿元。
(六)以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构造和谐园区,推进社会进步。
大连市各大工业园区资料汇总大连市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大连市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各个工业园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以下是大连市各大工业园区的资料汇总。
1.金普新区金普新区位于大连市金州区,是大连市重点发展的工业新区之一、金普新区规划面积约为358.2平方公里,涵盖了工业、港口、物流、旅游等多个领域。
金普新区主要发展重点包括金融、港口、汽车、新材料等产业。
金普新区拥有大连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2.高新园区高新园区是大连市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
该园区的目标是通过支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大连市经济转型升级。
高新园区主要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内有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3.智能制造示范区大连智能制造示范区是由大连市发展和委员会划定的一个示范建设区域,位于大连市西岗区。
该示范区旨在推动大连市工业结构升级,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示范区主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机器人技术等领域。
示范区内有多个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和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
4.大连保税区大连保税区位于大连市中山区,是中国较早设立的保税区之一、保税区通过提供免税、减税和便利的进出口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此设立生产和贸易基地。
保税区主要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
保税区内设有大连港物流园等现代化支持设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贸易和物流服务。
5.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大开区)位于大连市西岗区,是大连市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该开发区是大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主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开发区内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
以上是大连市各大工业园区的资料汇总。
这些工业园区在大连市的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促进了大连市的经济增长。
大连皮口经济开发小区情况简介大连皮口经济开发小区是皮口临港产业区和皮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园区经大连市政府1999年4月批准创建,起步开发开发面积为2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22。
22'北纬39。
20',座落于皮口镇城关社区,距大连市区110公里,距丹东市区240公里,水陆距长海县17.6海里,201国道、金城铁路中贯而过。
毗临沈大高速、皮口港,丹大高速公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是皮口镇发展集群经济的重要平台。
大连皮口经济开发小区以海北路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建设,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07平方公里,现有熟地 1平方公里,采取吸引民营资本投资方式建设,计划用2年时间,建成一个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
大连皮口经济开发小区以增加本级财政收入及劳动就业为主要目标,并举发展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水产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服装加工等多个行业,产品达100余个品种类,大量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商业声誉。
2011年开发小区共安排劳动力就业7,900余人,实现产值42.7亿元,销售收入41.1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6.5亿元,创税7,321万元,利润总额8,16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210万美元,在硬环境基础设施上2011年投资2,650万元,完成小区内油路、水、电、通讯及绿化等配套工程,为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从2001年截止到2011年,小区入驻企业31家,累计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5亿元。
大连皮口经济开发小区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服装加工、机械铸造业。
抓骨干龙头企业,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海珍品加工业,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综合开发海产品的生产格局,尽快把水产业培育成皮口地区的支柱产业。
同时发展状大传统的服装加工业、机械铸造业,尤其要科学整合现有服装资源,坚持树品牌,创名牌,不断拓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形成强劲的对外产业竞争力。
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提要: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要按照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和运营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来建设。
《意见》还要求市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的循环经济、科技、环保、服务业等专项资金,要适当向生态工业园倾斜。
·产业现状:能力有限,资源大量外流·园区建设:三位一体,构建回收体系·政府规划:集中布局,形成洼地效应为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日前出台《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
被推到台前的生态工业园,将为我市相关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再生”园区将以何种方式“新生”?围绕这些话题,本报记者对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姜周进行了独家专访。
从《意见》中可以看出,我市准备下大气力开发建设生态工业园,如何看待园区建设的意义?姜周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目前,全国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一直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利用发展。
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在5年内,在全国建成30个左右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推动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汽车、手机、铅酸电池、塑料、橡胶等重点“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我市是国内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产业规模较大,但资源相对匮乏,未来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去年10月1日,《大连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强调要加强再生资源利用。
目前,全市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1150家,其中工商注册企业750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回收各类再生资源约300万吨,进口再生资源60万吨,再生资源总价值达到200亿元。
大连市太平园区工业园项目中标单位摘要:一、引言二、大连市太平园区工业园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2.项目目标三、中标单位介绍1.单位名称2.单位资质3.成功案例四、中标单位的优势1.技术实力2.项目经验3.服务质量五、中标单位的责任与挑战1.项目实施2.质量保证3.完成时间六、总结正文:【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工业园区项目应运而生。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城市竞争力,大连市太平园区工业园项目正式启动。
本文将介绍该项目的中标单位,以及中标单位的相关情况。
【大连市太平园区工业园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大连市太平园区工业园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旨在打造一个集生产、研发、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标单位介绍】一、单位名称本次项目的中标单位为XX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单位资质XX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具备国家一级建筑施工资质,是一家集建筑施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企业。
三、成功案例该公司曾成功承建过多个大型工业园区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业绩。
【中标单位的优势】一、技术实力XX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项目经验公司具备多年的工业园区建设经验,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三、服务质量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赢得了广泛好评。
【中标单位的责任与挑战】一、项目实施中标单位需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二、质量保证中标单位需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三、完成时间项目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标单位要合理安排工期,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大连开发区)是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
该开发区是中国目前设立的第一批经济开发区之一,也是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下面将从开发区的历史沿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大连开发区的历史沿革。
大连开发区于198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原名为大连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初期,开发区以发展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1992年,开发区更名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志着开发区开始加强对外开放并向多元化发展转型。
1997年,大连开发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开放开发区的试点。
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大连开发区逐渐从一个传统制造业基地转变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发展区域。
其次,大连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区位于大连市中部,总面积约40.6平方公里,并且享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开发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设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大连开发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再次,大连开发区的产业发展。
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依托大连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逐渐增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的金融服务业发展良好,各类金融机构云集,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
此外,大连开发区也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开发区临近港口,拥有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开发区的外贸业务蓬勃发展,是大连市外贸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同时,开发区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基本情况介绍一、历史沿革大连花园口经济区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黄海北岸。
古称桃花浦,旧时海滨遍生桃树,春来繁花似锦,宛如花园,由此得名花园口。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率海陆大军登陆花园口,收复辽东失地。
公元13世纪,明政府在花园口修建防倭墩台,打击倭寇侵扰。
1894年日俄为争夺旅顺口,日军曾在花园口登陆。
清末民初,闯关东的山东人亦由花园口上岸,并在此繁衍生息。
2003年末,庄河市政府收购区内早已废弃的15平方公里国有盐田,并将其辟建成一个新型的工业园区。
2005年,花园口经济区被列为辽宁省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
2007年9月大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花园口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2008年5月,大连市决定将“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将明阳镇划归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管辖,全区面积2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公里。
目前,区内已落地项目56个,计划投资260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36个,在建项目20个。
二、经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全区的功能定位是: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导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化生态型海滨新城。
全区的产业定位是:新材料: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以环保节能产品为主,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以汽车整车、轮胎、车用油漆、刹车装置、汽车电子等,构成经济区汽车产业发展主体。
机械电子:依托大连雄厚的机电工业科技力量与强大的产业服务功能,实现与大连光产业基地、中国船舶制造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一体化建设。
形成以发光二极管(LED)产业、船舶零部件工业、国际化机械电子转移为主体的全区机械电子工业体系。
生物食品:发挥花园口经济区海产品、畜产品优势,依托周边现有的骨干企业,顺应世界绿色食品与生物科技发展方向,形成全区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高科技产业集群。
大连市各大工业园区资料汇总一、大孤山化工园区(临港工业区)1、园区概况大孤山化工园区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大孤山半岛(大连市中心城区东北方),工业园区总面积6.85平方公里,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达到10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岛上以化工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为主。
目前已经入驻大孤山半岛的石油化工类企业达38家以上,化工企业主要包括大东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凯飞化学、逸盛大化、天源基化学、福佳大化等化工厂,造船企业有斗山船机、熊川船机、韩国浦项、大洋船舶等企业。
2、产业链形成石油经港口运进大连以后,先储存在中石油原油储备库中,然后进入中石油大连石化和西太平洋石化炼油,副产品进入福佳·大化制成PX原料,PX产品在逸盛大化制成PTA原料,再到聚酯切片。
一条完整的石化产业链的形成。
3、环境、安全隐患随着大孤山工业园区逐渐形成,这个距离大连市区20公里化工基地的环境、安全问题逐渐引发人们的担忧。
大孤山半岛除了东南面是大海外,其他几个方向为陆地环抱,隔大连湾相望的大连市区人口密集,大连湾内分布着多处海滨浴场和诸多景点。
而紧挨大孤山的开发区、金州老城区也形成卫星城,分布着大量企业,人口也较为密集,现在还有很多楼盘正在开工建设。
一旦大孤山发生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影响的将不只是西南方向的大连市区。
4、搬迁规划2011年,大连市政府委托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大连长兴岛石油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和《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区整体搬迁规划方案》正式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审。
标志着大孤山漫长的搬迁工作拉开了帷幕。
2012年8月,市长李万才在听取大孤山石化园区搬迁规划方案、长兴岛石化园区规划等情况汇报,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时指出,大连拥有数百家石化企业,其中部分企业集中在大孤山石化园区,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企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这个区域现在已经逐步成为大连的中心。
按照全域城市化的四大组团总体规划,着眼于大连长远发展,石化产业必须逐步向北迁移。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石化产业布局和我市“十二五”规划,立足大连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着眼未来产业集聚发展和全域城市化发展需要,对大连未来石化产业进行了总体布局。
市政府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大连实际和全域城市化布局,编制了《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区整体搬迁规划方案》和《大连长兴岛石油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并正式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审。
这两个方案对大连当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平衡,对城市布局、产业布局作了重新审视,对城市和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方向,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完全符合大连实际。
对此,市委书记唐军同志在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调研时,对加快长兴岛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大孤山石化园区整体搬迁工作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们要按照市委的部署,全力以赴、科学有序地推进两个方案的实施。
李万才指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大连长兴岛石油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有序推进长兴岛石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国内外先进的石化产业的承载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企业、大型企业入驻,打造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具有国际一流管理水平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
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区整体搬迁规划方案》,对于整体搬迁的经济、政治、社会、技术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平衡、综合考量,在经济平衡、法规政策平衡、社会平衡的前提下,适时搬迁;做到重大石化产业项目有序向长兴岛石化园区搬迁,中小型石化企业向松木岛和庄河化工园区搬迁;非化工企业向其他园区转移;对必须进行更新改造、停产半停产,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
搬迁工作必须做到先建后搬、科学有序、分步实施。
二、大连市松木岛化工园区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是以大化集团搬迁改造为契机而成立的专业化工园区,始建于2005年下半年。
化工园区是大连市“一岛十区”重点园区,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重点支持区域,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0年划归大连普湾新区代管。
1、园区概况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产业区总体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起步区7.8平方公里、二期8.2平方公里、三期19平方公里,总建设期15年。
园区建成后预计用工8万人以上,2020年前将形成容纳15万人以上的新型化工城市。
园区产业由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气化工、化工产品深加工等构成。
化工园区属在建园区,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贯彻于规划、设计、施工的全过程。
园区积极借鉴、吸取国内外化工园区开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强调资源节约、再利用、再循环技术及其它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注重区内外产品代谢链条,尤其是废物代谢链条的构建。
2、园区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园区坐落在大连瓦房店市西南沿海,南距大连50公里,北距沈阳290公里,东距瓦房店城区40公里;海上西距秦皇岛港84海里、天津港170海里,南距大连港85海里,北距长兴岛港40海里,具备发展临港工业区的天然条件。
同时,化工园区周边有大面积废弃盐田,可保证园区继续拓展。
2)交通运输优势园区东距沈大高速公路8公里;省级滨海路、长兴岛疏港高速公路均经过园区;园区自备9.5公里专用铁路线;现规划的港口泊位(万吨以下)12个,航道工程已开始启动。
3)产业及其链条优势由于化工企业相互联系紧密,因此极易形成化工企业的集聚,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企业间优势的互补。
4)扶持政策优势入驻园区的化工企业均享受大连市重点园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扶持政策。
5)环保治理优势园区十分重视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园区及企业严格履行环评手续;二是投巨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在企业初级处理的基础上对企业排放污水集中处理,并实行在线监控;三是建设固体垃圾处理场;四是采取集中供热,并加大环保治理措施,杜绝各企业自建锅炉造成大气污染。
3、园区建设情况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在建31家,投资总额150多亿元人民币。
起步区7.8平方公里已实现“七通一平”。
日处理能力达10万吨的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营。
园区变电、供电工程已竣工,特勤消防站、集中供热(汽)项目可正常运行。
4、园区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及工作重点1)强化园区开发期循环经济工作,推动区域内外的产业共生网络构建;2)加强土地、水、固体废物、能源和废气5个方面的综合管理;3)激励技术创新与集成管理,提升资源效率。
5、已入住企业三、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园区概况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地处辽东半岛中西部、面积349.5平方公里,辖长兴岛、交流岛、凤鸣岛、西中岛、骆驼岛五个岛屿,环岛岸线总长189.3公里。
2005年初,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以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首要节点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同年6月9日,又作出了“举全省之力规划和建设长兴岛,逐步建成辽宁发展沿海经济和开放型经济重要区域”的重大决定。
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2、园区现状及发展目标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亿美元,实际使用内资50亿元。
后四项指标都多于06-08年建区以来前三年的总和。
目前已完成“夯实基础、全面推进”阶段的各项任务,进入了“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预计到2020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亿元,港口吞吐量1亿吨,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00亿美元,内资3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区、对外开放先导区、临港工业集聚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和谐宜居新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展思路和目标是:按照“超常规、快速度、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区位和临港优势,承接国际国内特别是东北产业升级转移,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和港口物流产业,建成东北重要临港产业集聚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大连拉近和辐射东北腹地的重要节点城市。
四、庄河静脉产业园大连静脉产业园位于大连庄河循环经济区内,距大连市中心120公里。
园区规划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静脉产业类)12平方公里,商务配套区8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15平方公里。
园区主要发展国内再生资源类产业、进口再生资源类产业、再生资源深加工类产业和绿色低碳带有静脉特点的动脉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
园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开发建设,打造成集工业、生态、旅游、低碳经济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园区。
2010年6月,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到2015年,预计园区再生资源年处理能力达到1300万吨,产值达到2000亿元。
[1]大连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抓紧研究创建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
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其为“静脉产业示范园区”和“进口废物圈区管理示范园区”。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将其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园区还获得“辽宁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园区”资质。
大连静脉产业园一期共4.8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即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区一期)已完成建设,建成海关验放区和检验检疫区钢筋混凝土硬覆盖场地及有关设施设备,污水处理厂,危废收集和安全中心,电子监控系统、环保台账信息系统、物流台账信息系统和安全防护信息系统,10栋厂房和钢筋混凝土硬覆盖场地。
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区二期正在建设,2011年前将完成12栋厂房基础和主体框架建设。
园区一期工程计划在2012年前完成全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大连静脉产业园的物流体系需解决庄河港通关问题。
在未解决之前,鼓励企业从大连港通关,发生的相关运费由园区公司补贴。
建设完善涵盖主要再生资源品种的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集散分类配送中心。
建立专业化再生资源运输公司,方便再生资源向园区集聚。
园区内部建设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和各类专业仓储设施,保证企业运输、仓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