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终极版本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8
水资源的课程设计1. 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和活动来培养学生关于水资源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本设计适用于中学生,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2. 知识与理解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特性和重要性。
他们将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类以及全球和国家水资源的现状。
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多媒体资料的运用,学生将获得关于水资源的全面理解。
3. 调查与实践为了加深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本部分将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
学生将分为小组,选择一个相关的研究主题,并实地考察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学生将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研究报告。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参观当地的水处理厂、水库或河流,了解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4. 创造与表达本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生将分组进行创意项目设计,解决现有的水资源问题。
他们需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宣传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学生将通过演讲、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向同学和社区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
5. 评估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将使用多种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包括课堂表现评价、研究报告评定以及项目成果评估等。
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并针对性地提供反馈和指导。
6. 结语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水资源问题,并培养出积极的环保意识。
希望这个课程能够为学生今后参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可持续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结:水资源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知识与理解、调查与实践以及创造与表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水资源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报告和创意项目设计等活动,学生将获得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评估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洪水调节设计网选班级:2班学号:2012101204姓名:黄辉指导老师:徐刚2015年1月11日目录一、设计目的 (2)二、设计基本资料 (2)三、设计任务及步骤 (3)四、设计计过程 (4)(一)洪水标准的确定 (4)(二)特性曲线的绘制 (4)五、列表试算法运用 (5)(一)方案I设计洪水标准计算 (5)(二)方案I校核洪水标准计算 (8)(三)方案II设计洪水标准计算 (11)(四)方案II校核洪水标准计算 (14)六、计算成果选择以及课程总结 (16)(一)调洪计算成果表以及方案选择 (16)(二)课程设计总结 (16)七、附录:原始资料表格及附表 (17)(一)、堰顶溢流公式 (17)(二)、水位-库容曲线 (17)八、参考文献 (17)洪水调节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1、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2、掌握列表试算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某水库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发电、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承雨面积450km2,水库总库容2.408亿m3。
挡水建筑物为粘土心墙代料坝,最大坝高38.26m。
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堰顶高程102.70m,采用3孔8m×6m(宽×高)的弧形门控制。
水库正常蓄水位107.00m。
洪水调度自正常蓄水位起调,当设计洪水小于正常蓄水位所对应的最大下泄流量时,控制闸门开度,使下泄流量与来水流量相等;当等于、大于这一下泄流量时,则闸门全开。
洪峰过后,水位回落至正常蓄水位,则下闸控制,维持正常蓄水位不变。
由于该水库需进行除险加固方案设计,现对2个不同溢洪道改建方案进行方案比选。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设计背景介绍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水资源的认识和评估、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和方法、水资源管理的实践和实例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目标•认识水资源及其特征,掌握水资源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能实际运用;•了解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管理实践和实例。
设计大纲第一章:水资源概述1.1 水资源定义和分类 1.2 水资源特征和分布 1.3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第二章:水资源评估2.1 水资源评估的基本理论 2.2 水资源评估的技术方法 2.3 水资源评估实践案例第三章:水资源利用3.1 水资源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2 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和管理 3.3 水资源利用实例第四章:水资源管理4.1 水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 4.2 水资源管理实践案例 4.3 水资源管理技术和工具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为主,辅以实验和现场考察。
课程设计实施计划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为期3周,共15个工作日。
课程安排如下:•第1-3天:第一章水资源概述•第4-6天:第二章水资源评估•第7-9天:第三章水资源利用•第10-12天:第四章水资源管理•第13-15天:案例分析和总结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环节:•理论讲授和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和演示•实验和现场考察•案例分析和总结评价方法本课程设计评价方法采用教师、学生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
同时,学生通过课后评估和同行评估的方式来对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1. 背景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进行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
2. 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水资源规划和利用的研究,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掌握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3. 内容3.1. 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对全球和国内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
3.2. 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通过对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介绍,学习水资源的分析和评估技术,掌握水资源规划、保护和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3.3. 水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各种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了解不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熟悉农业、工业和城市等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和管理方法。
3.4.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深刻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严峻挑战和紧迫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途径。
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估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考评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部分。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出勤和参与度等,期末考试成绩包括闭卷笔试和开卷论文两个环节。
6. 教学资源本课程设计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源包括课本、教学PPT、案例分析资料、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场地等。
7. 参考文献1.《水资源概论》(作者:刘开全)2.《水资源管理与规划》(作者:刘宪群)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者:杨建英)4.《水环境系统分析与模拟》(作者:王道久)8. 结语水资源规划和利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资料如下表;该水库P设=90%的年入库平均流量为170m3/s正常蓄水位为166m,死水位为147m。
该电站供水期为(1、2、9、10、11、12月)担任系统的峰荷,汛期(3-9)担任系统的基荷;4.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最高负荷为100万KW(在12-1月)夏季最高负荷为95万KW(在6-7月);11、2月为99万KW;10、3月为98万KW;9、4月为97万KW;8、5月为96KW;各月典型日负荷图如表3。
元/KW。
设计内容: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保证电能。
2、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
3、选择水电站的备用容量。
4、重复容量选择。
5、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p=50%)6、试求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及机组台数(设单机容量为5万KW)7、绘制图纸和编写说明书。
目录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保证电能 (3)2 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 (4)3 水电站备用容量的确定 (7)4 重复容量的确定 (8)5采用设计中水年法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的确定 (10)6 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和机组台数的确定 (13)参考文献 (13)附录 (14)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保证电能(1) 计算兴利库容蓄147m对应的V死=7.49亿m³。
则兴利库容V兴=V蓄- V死= 15.35 – 7.49 = 7.86亿m³,将兴利库容转换为月流量单位则:V兴=7.86×1082.63×10= 299 (m³/s•月)(2) 确定供水期及供水期调节流量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资料如表1.2,该水库P设=90%的年入库平均流量为170 m³/s同倍比设计枯水年年内分配的缩放倍比K =177=0.96,再用K乘以典型年年内各月平均流量即得设计典型年年内分配,见表1.3同倍比法P=90%设计枯水年年内分配表。
⽔资源规划与利⽤毕业设计(全部)⽔资源规划与利⽤--------- 沅⽔五强溪⽔库⽔利计算姓名:学号:专业:时间:⽬录1 基本情况 (3)1.1 流域概况 (3)1.2 开发任务 (3)1.3 设计任务 (4)1.4 设计前提 (4)1.5 设计内容 (5)1.6 设计原始资料 (5)2 兴利计算 (10)2.1 基本资料整理 (10)2.2 死⽔位的确定 (10)2.3 保证出⼒计算 (13)2.4 ⽔电站必需容量选择 (15)2.5 ⽔电站调度图绘制 (16)2.6 重复容量选择与多年平均电能计算 (20)3 防洪计算 (24)3.1 ⽔库调洪计算 (24)3.2 坝顶⾼程的确定 (26)附表 (45)附图 (70)1 基本情况1.1 流域概况五强溪⽔电站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上离沅陵县城73km,下距常德市130km。
坝址控制流域⾯积83800km2,占沅⽔总流域⾯积的93%,流域⾬量充沛,⽔量丰富,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060m3/s,年⽔量649×108m3,并有1925年以来的⽔⽂资料和核实的历史洪⽔资料。
坝址位于沅⽔⼲流最后⼀段峡⾕出⼝处,岩性坚硬,地形地质条件良好。
具备了修筑⾼坝的⾃然条件。
在沅⽔规划中,五强溪⽔电站为沅⽔⼲流最后第⼆个梯级,上游接虎⽪溪及⾣⽔的风滩(已建成)梯级,是⼀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的综合利⽤⽔库,系湖南省最⼤的⽔电电源点。
1.2 开发任务五强溪⽔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和灌溉等效益的综合利⽤⼯程。
其开发任务分述如下:1.发电五强溪⽔电站建成后投⼊华中电⽹,主要供电范围为湖南省。
2.防洪沅⽔下游⾚⼭以西的桃源、常德、汉寿三县及常德市所属平原河⽹地区,统称沅⽔尾闾。
这个地区地势低洼。
全靠提防保护,共保护⼈⼝106万,农⽔159万亩。
现有河道的泄洪能⼒20000m3/s,如遇1927、1931、1933、1935、1943、1949、1954、1969等年洪⽔重现,河道均不能完全承泄,防洪标准仅为5年⼀遇。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方案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等原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定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案,重点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利用和保护。
二、水资源评估与规划1. 水资源监测与评估为了了解当前水资源状况,进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首先需要实施水资源监测与评估。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和收集相关数据,对水资源的量、质、分布等进行定期评估,为后续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水资源规划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水资源规划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规划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社会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
规划需要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时间表,以实现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分配。
三、水资源节约利用1. 水资源审计与管理建立水资源审计机制,对各个领域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及时发现和解决浪费或过度使用的问题。
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措施,如修复漏水管道、推广节水设备等,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 水资源价格与激励措施通过合理的水资源定价机制,提高水资源的价值,激发用户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
同时,给予节水行为者一定的奖励和补贴,鼓励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四、水资源保护与治理1. 水资源保护区划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需要,划定水资源保护区,对水源地、湿地等进行保护。
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予水资源保护者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以推动水资源保护工作。
2. 水体污染防治加强对水体污染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水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水体净化与恢复工作,推广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
五、国际合作与统筹规划1. 跨界水资源管理在境内外的水资源管理中,加强跨界合作与管理,建立国际间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及利用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课程设计内容1.研究区域概况分析本课程设计的研究区域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某个城市,首先需要对该城市的人口、发展状况、水资源状况等进行概况分析,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2.水资源评价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研究区域的水资源状况,需要对该地的水资源进行评价,包括水量、水质、水文环境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价,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根据所研究区域的概况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结果,进行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4.生态环境保护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经济效益评估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
本部分主要涉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效果的评估,分析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实际收益。
三、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环节的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用技能的培养。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明确选题,建议选择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研究课题。
2.学生需认真撰写文献综述和实践报告,提高实践能力和报告撰写水平。
3.学生需着重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4.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实践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确保实践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主题本课程设计的主题是水资源规划及管理。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自然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各国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课程将主要介绍水资源规划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工具,以及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实践案例。
二、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水资源的相关概念、分类、分布和变化规律;2.理解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3.学习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案例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与变化;2.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3.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4.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践。
下面分别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3.1 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与变化本部分将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变化规律。
包括:水资源的定义和概念;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和变化趋势。
3.2 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本部分将主要介绍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
包括:水资源规划的定义和概念;水资源规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水资源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水资源规划的应用领域和效果。
3.3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本部分将主要介绍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
包括: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目标;水资源管理的模式和体系;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技术和方法;水资源管理的评价和监测。
3.4 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践本部分将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案例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授:介绍理论知识和方法,并组织讨论和演示;2.群体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4.综合实践:学生分组开展水资源规划和管理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并撰写调研、评估和规划报告。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问题描述、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问题描述某市是一个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城市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供给不足,经常出现水缺乏、水污染等问题。
此外,由于市政府管理不到位,私人开采地下水现象十分普遍,也给水资源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现在这个市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以满足城市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制定以下问题:1.该市的水资源现状如何?2.该市的用水需求量是多少?3.该市的水资源供应情况如何?4.该市的水资源管理状况如何?5.该市采取哪些策略以保障水资源的供应与质量?分析为了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分析工作。
水资源现状分析水资源现状分析是理解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了解该市的水文地质情况、水文气象特征、水量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水质情况等。
在此基础上,对每种水资源的获取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各种水资源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这种分析可以为进一步的问题解答提供基础数据。
用水需求量分析用水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用水总量。
了解用水需求量可以为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分析用水量应该根据不同用途来进行统计,如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
此外,还要注意不同季节对用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规划。
水资源供应情况分析水资源供应情况分析是关键。
它研究的是水资源从采集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包括水源采集、水处理、水库储存和输送等。
通过对供水系统的分析,可以找到改善供水的关键点,以提高供水质量和稳定性。
水资源管理状况分析水资源管理状况分析是要研究的区域或者单位针对水资源采取的措施和规定,如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法规法规等。
分析水资源管理状况的原因,可以为后续的改进管理措施提供建议。
解决方案的制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些阶段性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1.持续地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取措施鼓励市民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