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65 KB
- 文档页数:5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设计背景介绍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水资源的认识和评估、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和方法、水资源管理的实践和实例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目标•认识水资源及其特征,掌握水资源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能实际运用;•了解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管理实践和实例。
设计大纲第一章:水资源概述1.1 水资源定义和分类 1.2 水资源特征和分布 1.3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第二章:水资源评估2.1 水资源评估的基本理论 2.2 水资源评估的技术方法 2.3 水资源评估实践案例第三章:水资源利用3.1 水资源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2 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和管理 3.3 水资源利用实例第四章:水资源管理4.1 水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 4.2 水资源管理实践案例 4.3 水资源管理技术和工具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为主,辅以实验和现场考察。
课程设计实施计划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为期3周,共15个工作日。
课程安排如下:•第1-3天:第一章水资源概述•第4-6天:第二章水资源评估•第7-9天:第三章水资源利用•第10-12天:第四章水资源管理•第13-15天:案例分析和总结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环节:•理论讲授和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和演示•实验和现场考察•案例分析和总结评价方法本课程设计评价方法采用教师、学生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
同时,学生通过课后评估和同行评估的方式来对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1. 背景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进行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
2. 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水资源规划和利用的研究,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掌握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3. 内容3.1. 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对全球和国内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
3.2. 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通过对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介绍,学习水资源的分析和评估技术,掌握水资源规划、保护和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3.3. 水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各种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了解不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熟悉农业、工业和城市等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和管理方法。
3.4.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深刻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严峻挑战和紧迫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途径。
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估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考评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部分。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出勤和参与度等,期末考试成绩包括闭卷笔试和开卷论文两个环节。
6. 教学资源本课程设计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源包括课本、教学PPT、案例分析资料、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场地等。
7. 参考文献1.《水资源概论》(作者:刘开全)2.《水资源管理与规划》(作者:刘宪群)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者:杨建英)4.《水环境系统分析与模拟》(作者:王道久)8. 结语水资源规划和利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资料如下表;该水库P设=90%的年入库平均流量为170m3/s正常蓄水位为166m,死水位为147m。
该电站供水期为(1、2、9、10、11、12月)担任系统的峰荷,汛期(3-9)担任系统的基荷;4.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最高负荷为100万KW(在12-1月)夏季最高负荷为95万KW(在6-7月);11、2月为99万KW;10、3月为98万KW;9、4月为97万KW;8、5月为96KW;各月典型日负荷图如表3。
元/KW。
设计内容: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保证电能。
2、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
3、选择水电站的备用容量。
4、重复容量选择。
5、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p=50%)6、试求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及机组台数(设单机容量为5万KW)7、绘制图纸和编写说明书。
目录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保证电能 (3)2 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 (4)3 水电站备用容量的确定 (7)4 重复容量的确定 (8)5采用设计中水年法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的确定 (10)6 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和机组台数的确定 (13)参考文献 (13)附录 (14)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保证电能(1) 计算兴利库容蓄147m对应的V死=7.49亿m³。
则兴利库容V兴=V蓄- V死= 15.35 – 7.49 = 7.86亿m³,将兴利库容转换为月流量单位则:V兴=7.86×1082.63×10= 299 (m³/s•月)(2) 确定供水期及供水期调节流量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资料如表1.2,该水库P设=90%的年入库平均流量为170 m³/s同倍比设计枯水年年内分配的缩放倍比K =177=0.96,再用K乘以典型年年内各月平均流量即得设计典型年年内分配,见表1.3同倍比法P=90%设计枯水年年内分配表。
1 流域概况苍南县位于浙江南部沿海,与福建省交界,属浙中、南山区与沿海丘陵、平原的交叉地区。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区群山盘结,山涧峡谷陡峭;东部地势平坦辽阔,河网纵横交织,池塘星罗棋布。
海域辽阔,海岸曲折,多港湾。
沿浦河流域为苍南县东南部沿海一个独立入海水系,沿浦河发源于鹤顶山西麓,经十八孔水库下泄至马站溪下游与支流横路坑汇合,贯穿马站平原,经沿浦水闸排入大海。
云遮水库坝址位于沿浦河十八孔水库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03 km2,河长3.2km,河道坡降110‰。
坝址以上流域属中、低山丘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形递降,山峰高程大都在620m~990m,坡降大,溪流湍急。
流域水系见图1。
2 水文气象流域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季节变化明显,以温和、湿润、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春末夏初(4月16日~7月15日)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与北方南下冷空气交綏,静止锋徘徊,形成连绵阴雨天气,称梅汛期;夏秋季(7月16日~10月15日)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热带风暴或台风活动频繁,经常发生大暴雨,称台汛期;10月16日~翌年4月15日称非汛期,除出现少数雨雪天气外,基本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
根据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8.1℃,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h,平均无霜期达300d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442.5mm,实测最大年降雨量为2527.3mm(1990年),最小年降雨量为770.9mm(1967年)。
文案大全图1 流域水系图3 径流量根据降水径流计算得到的云遮水库坝址1962年~2009年共48年径流系列,经P- Ⅲ型曲线适线,变差系数Cv=0.43,偏态系数Cs=2.5Cv,适线成果见表1、图2。
表1 云遮水库设计年径流计算成果表文案大全图2-2 云遮水库年平均流量频率曲线图99.9999.999.899.59998959080706050403020105210.50.20.10.050.01频 率(%)4 工程任务云遮水库工程是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及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教学大纲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教学大纲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具有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一、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 水资源规划的概念水资源规划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措施的一种系统性规划。
1.2 水资源利用的原则水资源利用应遵循综合利用、高效利用、节约用水、保护水质、生态优先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基本内容2.1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通过水资源调查与评价,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规划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2 水资源需求预测与规划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情况的研究,预测未来的水资源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确保水资源供需平衡。
2.3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根据水资源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确定水资源开发的重点领域和具体项目,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
2.4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方法与技术3.1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用于获取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评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2 水资源需求预测与规划方法采用统计学、经济学和系统分析等方法,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预测未来的水资源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3.3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包括水资源开发的工程技术、节水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4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2014《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水能计算目的:进行径流调节计算,确定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等动能指标,为选择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等主要参数及确定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等提供依据;2、掌握保证出力计算和多年平均发电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径流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4、掌握电站财务评价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雾渡河一级电站规模小,工期短,根据《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2009)相关规定及黄柏河西支流域规划梯级电站开发建设进展情况,拟定雾渡河一级电站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雾渡河一级电站装机规模小,仅3000KW,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很小,在湖北省电力系统电源构成中,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占系统容量在50%以上,根据《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2009),水电站设计保证率取用85%。
(2)径流特性及设计代表年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位于小河口,下距雾渡河水文站约10公里。
雾渡河水文站为当然的水文参证站,具有1972-2005年共34年系列的实测水文资料,并根据降雨量径流相关(相关系数为=0.91),延长了1960-1971年共12年的径流系列,计算采用的径流系列为46年,雾渡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3.47m3/s)。
以雾渡河水文站为参证站,用水文比拟法按流域面积进行径流移植,并采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修正,求得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61 m3/s,年径流量8216.9万m3。
雾渡河一级电站,水能计算按日平均流量计算,丰,平,枯三个典型年按P丰=15%,P平=50%,P枯=85%选定,丰水年为1980年,平水年为1977年,枯水年1995年,三个代表年的逐日流量成果详见附录。
(3)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参见附录。
(4)水能计算参数①出力系数根据水轮机额定效率91%和发电机效率在97.5%的情况下,出力系数采用A=8.3。
水资源与利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2. 使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的能力;2. 提高学生参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实践活动的能力;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水资源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情感;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其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行动;3. 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地理学科,旨在通过学习水资源与利用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培养其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水资源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讲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影响,以教材中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地图、案例进行分析。
- 河流、湖泊、地下水的分布与特点- 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介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引用教材相关内容,探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 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现状与问题- 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措施3.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阐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结合教材内容,探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策略。
- 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 水资源合理配置、跨区域水资源调配4.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讲解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教材相关章节为例,分析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水资源规划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与分布特点,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2. 让学生掌握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3. 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管理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认识到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分析水资源数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水资源规划原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分析等方式解决实际水资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
3. 培养学生树立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水资源问题有一定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分析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地理知识,运用水资源规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基本知识: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地理》教科书第四章“水资源与水环境”第一节“水资源概述”。
2. 水资源规划原理:讲解水资源规划的内涵、目标与原则,以及水资源规划的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地理》教科书第四章第二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介绍水资源保护措施及先进技术。
教材章节:《地理》教科书第四章第三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4. 水资源管理政策:解读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及效果。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及利用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课程设计内容1.研究区域概况分析本课程设计的研究区域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某个城市,首先需要对该城市的人口、发展状况、水资源状况等进行概况分析,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2.水资源评价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研究区域的水资源状况,需要对该地的水资源进行评价,包括水量、水质、水文环境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价,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根据所研究区域的概况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结果,进行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4.生态环境保护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经济效益评估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
本部分主要涉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效果的评估,分析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实际收益。
三、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环节的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用技能的培养。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明确选题,建议选择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研究课题。
2.学生需认真撰写文献综述和实践报告,提高实践能力和报告撰写水平。
3.学生需着重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4.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实践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确保实践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主题本课程设计的主题是水资源规划及管理。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自然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各国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课程将主要介绍水资源规划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工具,以及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实践案例。
二、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水资源的相关概念、分类、分布和变化规律;2.理解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3.学习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案例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与变化;2.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3.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4.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践。
下面分别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3.1 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与变化本部分将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变化规律。
包括:水资源的定义和概念;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和变化趋势。
3.2 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本部分将主要介绍水资源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领域。
包括:水资源规划的定义和概念;水资源规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水资源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水资源规划的应用领域和效果。
3.3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本部分将主要介绍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实践技术。
包括: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目标;水资源管理的模式和体系;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技术和方法;水资源管理的评价和监测。
3.4 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践本部分将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案例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授:介绍理论知识和方法,并组织讨论和演示;2.群体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4.综合实践:学生分组开展水资源规划和管理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并撰写调研、评估和规划报告。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基础,还是支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此,对水资源进行规划与利用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规划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课程设计。
一、水资源规划利用的重要性1. 维持生态平衡: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各种物种的生存环境。
2. 保障人类生活: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包括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等。
3. 支撑经济发展:水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可以支持工业生产、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 防止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在一些地区尤其匮乏。
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浪费,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耗。
二、课程设计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规划利用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课程内容:1. 水资源概述:介绍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2. 水资源状况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当前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利用中的困难和挑战。
3. 水资源规划原则:介绍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统筹规划、可持续利用、保护优先和科学决策等,培养学生的规划思维能力。
4. 水资源利用技术:探讨水资源利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包括水资源调度、节水措施、水资源保护和水处理技术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介绍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包括水资源评估、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6. 案例研究:选取一个实际的水资源规划利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评估该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水的循环与利用的课程设计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水的循环和有效利用,我们设计了以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1. 导入(引发兴趣):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精美的图片或者采用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水的循环和利用的兴趣。
可以介绍水的重要性,以及如果没有水会对生活和环境造成何种影响。
2. 水的循环(课堂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课堂讲解,教授学生水的循环过程。
可以采用幻灯片展示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讲解重点包括蒸发、凝华、降水、融化、渗透、地下水和河流等概念。
同时,通过实例和图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至少三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法,并进行解释和展示。
可以指导学生从节约用水、雨水收集、水的再利用、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张海报,图文并茂地呈现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实地考察(水资源管理机构/水处理厂):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或水处理厂,让学生亲眼目睹水资源管理和水处理的实际情况。
学生可以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来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考察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促进他们对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认识。
5. 做一个小实验(水循环模拟):在课堂上进行一个简单的水循环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可以将水加热到沸腾,观察水蒸气的生成、凝华过程,进而观察水滴的形成和降落。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并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
6. 总结与展示:邀请每个小组将他们设计的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在展示之后,进行总结,回顾课程设计的重点,并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循环和利用的理解。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了解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性,掌握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水资源规划方法,设计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培养环保责任感。
2. 学生能关注我国水资源问题,提高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课本,以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以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水资源基础知识:- 水资源概念与分布特点(教材第3章第1节)- 水循环过程及其重要性(教材第3章第2节)2.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教材第4章第1节)- 水资源规划的方法与应用(教材第4章第2节)- 水资源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估(教材第4章第3节)3.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教材第5章第1节)- 水资源保护策略与措施(教材第5章第2节)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周:水资源基础知识学习,认识水资源的分布与循环过程;- 第二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掌握规划原则与方法,学会设计水资源利用方案;- 第三周:我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分析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探讨保护策略与措施。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系统性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水资源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姓名:学号:专业: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7年1月1、设计目的.................................................. 0..2、设计基本资料............................................. .0..3、列表试算法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 (2)3.1洪水标准确定......................................... 2.3.1.1设计洪水标准................................... 3.3.1.2校核洪水标准................................... 3.3.2 设计标准洪水调节.....................................4.3.2.1下泄流量计算...................................4.3.2.2列表试算法调洪演算 (6)3.3校核标准洪水调节..................................... 9.4、半图解法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 (12)4.1洪水标准确定........................................ 1.24.2设计标准洪水调节 (13)4.2.1计算并绘制单辅助线 (13)4.2.2半图解法调洪演算 (15)4.3校核标准洪水调节 (17)5、成果分析及结论 (20)6、小结 (20)洪水调节1、设计目的1) 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2) 掌握列表试算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 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峡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设计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班级: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指导老师: 徐刚6月20日1.设计目的对流域上一水库进行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相关工作,经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该掌握如下要点:(1)水能计算目的:进行径流调节计算,确定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等动能指标,为选择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等主要参数及确定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等提供依据;(2)掌握保证出力计算和多年平均发电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径流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4)掌握电站财务评价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雾渡河一级电站规模小,工期短,根据《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 )相关规定及黄柏河西支流域规划梯级电站开发建设进展情况,拟定雾渡河一级电站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雾渡河一级电站装机规模小,仅3000KW,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很小,在湖北省电力系统电源构成中,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占系统容量在50%以上,根据《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 ),水电站设计保证率取用85%。
(2)径流特性及设计代表年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位于小河口,下距雾渡河水文站约10公里。
雾渡河水文站为当然的水文参证站,具有1972- 共34年系列的实测水文资料,并根据降雨量径流相关(相关系数为γ=0.91),延长了1960-1971年共的径流系列,计算采用的径流系列为46年,雾渡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 3.47m3/s)。
以雾渡河水文站为参证站,用水文比拟法按流域面积进行径流移植,并采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修正,求得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61 m3/s,年径流量8216.9万m3。
雾渡河一级电站,水能计算按日平均流量计算,丰、平、枯三个典型年按P丰=15%,P平=50%,P枯=85%选定,丰水年为1980年,平水年为1977年,枯水年1995年。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1.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2.基本要求以给定的水电站有关基本资料为依据,应用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具体的分析计算,合理选择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根据分析计算成果,编写设计说明书,并附上必要的图表。
二、主要内容1.熟悉、分析有关资料,并绘制有关曲线。
2.对设计枯水年进行径流调节,求调节流量和水电站保证出力及保证电能。
3.绘制电力系统年负荷图、典型日负荷图及日电能累积曲线。
4.确定拟建年调节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
5.分析确定水电站可能承担的备用容量,求出发必需容量时水轮机的最大过水能力。
6.计算水电站的弃水流量和弃水出力,进行电力系统的经济计算,按经济利用小时数确定水电站重复容量;7.作出设计枯水年的电力系统电力平衡图。
8.确定设计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值。
9.对设计丰水年、平水年及枯水年进行径流调节和水能计算,求水电站多年平均年发电量。
三、基本资料和数据甲组:(分为甲A,甲B,甲C,每组10人)一、电力系统负荷资料及有火电站的资料:120万千瓦 ______4、系统中已有火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36万千瓦,其机组为4台5.0万千瓦; 8台2.0万千瓦;3为保证下游居民用水要求,放入电站下游河道中的流量不应小于20米/秒二、无调节水电站资料3下游水位零点高程方案__________________(A、220 米;B、222 米;C、224 米)3、压力前池中正常蓄水位为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80 米;B、285 米;C、290 米)三、计划兴建一座年调节水电站,其原始资料和已知条件为:3、水库容积特性曲线(1)选定水库正常蓄水方案_____________(A、165 米;B、168 米;C、170 米)(2)选定水库死水位方案_______________ (A、125 米;B、128 米;C、130 米)水位零点的绝对高程方案__________________(A、90 米;B、100 米;C、105 米)四、电力系统的有关经济资料:1、水电站增加单位千瓦投资K水=800元/千瓦;2、P K 5%- 6% T抵=25 年3、=1.05 o乙组:(分为乙A,乙B,乙C,每组10人)一、电力系统负荷资料及有火电站的资料:_100万千瓦_、系统中已有火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万千瓦,其机组为台万千瓦; 2台0.5万千瓦、无调节水电站资料3(A、16 米;B、15 米;C、14 米)3、压力前池中正常蓄水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设计成果报告指导老师:左其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组长:成绩:组员:成绩:组员:成绩:组员:成绩:组员:成绩: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4年5月23日目录前言一.博斯腾湖区域概括二.水文资料整理与分析三.兴利调节计算和特征水位特征库容确定四.兴利调节计算软件开发及使用说明结束语前言:《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方式,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规模,拟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最佳运行方式。
本次课程设计是以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的博斯腾湖湖为例,按照水库进行兴利调节计算。
计算的方法和原理,主要采用时历列表法,分别选取来水量、用水量、蒸发量,并对于水位面积进行曲线拟合,从而拟合出代表年兴利调节水量的保证率曲线。
主要包括水库特征曲线、特征水位、特征库容、水库水量损失,并且应该注意概念理解和特征水位、特征库容的计算和确定,能合理确定年及多年调节水库的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
关键词:代表年兴利调节计算拟合分析设计保证率一、博斯腾湖区域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博斯腾湖生代断陷湖,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的东南部。
其水域辽阔,东西长达55千米,南北平均宽20千米。
在水位1048.5米时,水面面积1210.5平方千米,容积为9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7.5米,最深16米。
湖盆呈深碟状,中间底平,靠近湖岸水深急剧变浅。
湖区深居欧亚大陆中心,光照充足,热量丰沛,空气干燥,雨量稀少,为强烈内陆沙漠气候。
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2毫米,年蒸发量为1800~2000mm。
博斯腾湖分为大湖小湖两个湖区,大湖区是湖体的主要部分,在大湖西南部还有一连串的浅泊,盛长芦苇,习称小湖苇区。
此外,在大湖西北部和黄水湾一带也分布打量的芦苇。
对整个湖区的生态系统乃至整个流域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 流域概况
苍南县位于浙江南部沿海,与福建省交界,属浙中、南山区与沿海丘陵、平原的交叉地区。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区群山盘结,山涧峡谷陡峭;东部地势平坦辽阔,河网纵横交织,池塘星罗棋布。
海域辽阔,海岸曲折,多港湾。
沿浦河流域为苍南县东南部沿海一个独立入海水系,沿浦河发源于鹤顶山西麓,经十八孔水库下泄至马站溪下游与支流横路坑汇合,贯穿马站平原,经沿浦水闸排入大海。
2,河长,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云遮水库坝址位于沿浦河十八孔水库上游,河道坡降110‰。
坝址以上流域属中、低山丘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形递降,山峰高程大都在620m~990m,坡降大,溪流湍急。
流域水系见图1。
2 水文气象
流域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季节变化明显,以温和、湿润、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春末夏初(4月16日~7月15日)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与北方南下冷空气交绥,静止锋徘徊,形成连绵阴雨天气,称梅汛期;夏秋季(7月16日~10月15日)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热带风暴或台风活动频繁,经常发生大暴雨,称台汛期;10月16日~翌年4月15日称非汛期,除出现少数雨雪天气外,基本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
根据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h,平均无霜期达300d以上,多年年)。
1967年),最小年降雨量为(1990平均降雨量,实测最大年降雨量为(.
流域水系图1 图
3 径流量
根据降水径流计算得到的云遮水库坝址1962年~2009年共48年径流系列,经P- Ⅲ型曲线适线,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适线成果见表1、图2。
表1 云遮水库设计年径流计算成果表
计算断云遮水库坝
(k集水面(mm多年平均降雨/s多年平均流(多年平均径流(mm多年平均径流总Cv Cs/Cv P=10%
3P=50%/sm代表年流量()
P=90%
3/sm云遮水库各月平均流量表单位:表3
111 1961961961961961961961961971971971971971971971971971971981981981981981981981981981981990 19911992.
3/s单位:m续表云遮水库各月平均流量表
4 工程任务
云遮水库工程是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及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云遮水库的工程任务主要为优化配置水资源,缓解近、远期马站镇工农业经济发展的用水之忧。
保证马站小流域溪中下游左右岸的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保证率达到95%。
供需平衡和径流调节计算5
(1)库容曲线
根据2012年实测的1/2000库区地形图进行量算,水库水位、面积及库容关系见表4。
表4 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表280465210020081687716 517546 84
3011407103452 708498 86212753101
3227482928807 21941410288116996
供水区人口现状及预测)2(.
马站片2010年供水人口万人,结合2010年人口普查成果并考虑马站镇未来经济发展形势,预测未来马站镇人口年增长率约2‰,则2020
年马站片供水人口万人,2030年马站片供水人口万人。
(3)需水量预测
考虑马站镇现状用水状况、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水源条件等因素后,参照现状供水调查资料选取城镇综合用水指标,3,万m。
2010年水平年需水量为312预测的马站片需水量成果见表533。
m年水平年需水量为583年水平年需水量为438万m万,20302020表5 马站片规划水平年需水量表
3,按照泥沙全部784m884t,即云遮水库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相应淤积高程为。
年后泥沙淤积总量万m30淤积在水库计,水库运行根据水库泥沙淤积高程,以及供水取水口保持一定淹没度要求,3。
m死水位选用,相应死库容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