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构成及知识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高校行政管理综合基础专业知识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高校行政管理领域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综合基础专业知识对于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1.高校组织结构高校组织结构是指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层级。
了解高校组织结构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工作职责、权责分工和管理体系。
在高校组织结构中,通常包括党委、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等各个部门,每个部门之间都有着相对固定的职责和权限范围。
只有深入理解高校组织结构,才能更好地开展行政管理工作。
2.高校管理制度高校管理制度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础。
它包括高校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等内容。
了解高校管理制度,可以帮助行政管理人员熟悉学校的管理规定和程序,做到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高校管理制度也是保障高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3.高校行政管理相关政策高校行政管理相关政策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遵守的规定。
这些政策涉及高校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术管理等,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
了解相关政策,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之一。
三、高校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1.文件处理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各种文件和公文,例如会议纪要、文件传阅、通知公告等。
具备较强的文件处理能力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这包括对文件格式的要求、文件内容的逻辑性和规范性等方面。
2.会议组织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经常需要组织会议,包括部门会议、校区会议、学术会议等。
具备较强的会议组织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会议议程的制定、会议材料的准备、会议秩序的维护等方面。
3.信息管理能力在信息化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
33教育现代化·2016年12月第37期教学改革与探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研究张光进,万维纳,张士菊(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定量分析能力是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但很多高校在定量分析类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改革方面滞后。
本文重点论述了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要求,指出了定量分析类课程体系及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改革A Study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Reform for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ZHANG Guang-jin, WAN Wei-na, ZHANG Shi-ju(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Abstract: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 is a necessary skill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big data era. However, in many universiti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urses system and teaching activity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requir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mensions of the students’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 common problem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rocess in China. Finally,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reform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在繁冗的信息中寻找到需要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得到正确结论并精准施政,是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1]。
行政管理全套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1. 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对人力、财务、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包括组织规划、领导、协调、控制等方面,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具有多样性、灵活性、针对性、综合性、规范性等特点,它需要兼顾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使得管理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3. 行政管理的内容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组织设计、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计划管理、领导管理、沟通管理、控制管理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组织的方方面面。
第二部分:行政管理的原理1. 行政管理的目标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确保组织高效运转,提高组织绩效。
2. 行政管理的规划行政管理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组织规划、人员规划、资金规划、信息规划等,这样才能够确保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3. 行政管理的领导行政管理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领导者需要有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能够引领组织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4. 行政管理的控制行政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以确保管理活动按照规划进行,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的技巧1. 行政管理的沟通技巧行政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使得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协作,组织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也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
2. 行政管理的决策技巧行政管理需要进行合理、快速的决策,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迅速做出决策。
3. 行政管理的谈判技巧行政管理需要具备谈判能力,管理者需要能够与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等进行有效的谈判,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
4. 行政管理的危机处理技巧行政管理需要有较强的危机处理能力,管理者需要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证组织正常运转。
第四部分:行政管理的方法1. 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革,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作者:张光进田家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3期(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在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却非常薄弱。
本文重点论述了该类课程实验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意义,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为例,对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提出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70-02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愈益重要,但定量分析类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甚至实验教学缺失,在许多高校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极其不利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培养目标的达成[1]。
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材料(数据)进行操作处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2]。
它对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一般是文科生,定量分析类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公式、定理对他们而言,常常显得晦涩枯燥[3],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操作中,看到分析结果,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对多数文科生而言是深奥的。
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强记硬背,是一种机械式记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
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4]。
3.有助于收获新知识。
课堂讲授的知识往往来自教材,而将知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常常会让学生学到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5]。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学位一、介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学位是一种高等教育学位,培养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行政管理专业技能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学位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学科背景行政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政府、组织和社会等多个领域。
学习行政管理需要掌握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学位的课程设置包括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基础、法律基础、管理学基础等。
三、课程设置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学位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1. 政治学原理•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方法论•政治学理论流派•政治制度比较2. 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信息经济学3. 法律基础•宪法学•行政法学•劳动法学•经济法学4. 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四、专业能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来提高专业能力:1. 理论学习学生将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教学学生将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如实习、实验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3. 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将通过专业技能培养,掌握行政管理的核心技能。
包括政策分析、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4.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将通过科研和创新活动来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将参与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写作等活动,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五、就业前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就业,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掌握的技能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组织、协调、决策和监督等方面的学科,培养学生掌握一系列行政管理技能,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运作的顺畅。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行政管理专业所掌握的技能。
一、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
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组织的目标和需要,合理地安排和分配资源,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使其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的任务。
二、决策能力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做出各种决策。
他们需要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工具,善于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能够在不确定性和风险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行政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他们需要与上级、下属、同事和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及时传达信息和反馈意见。
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使沟通更加顺畅和高效。
四、协调能力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工作,使其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协调各方利益,达成共识。
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包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方式。
五、监督能力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对组织的运行和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
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监督能力,能够识别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为组织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政管理专业掌握的技能涵盖了组织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监督能力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能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运作的顺畅至关重要,也是行政管理人员成功从事工作的基础。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这些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和应用。
行政管理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是两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基于描述性和解释性的数据,通过对现象进行文字描述和理解来获得信息。
而定量分析方法则通过对数量和数字数据进行收集、测量和统计,以获取准确的数值和模式。
定性分析方法在行政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通过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和特定情境下的表现,来获得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定性研究方法的常见技术包括访谈、观察、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
在行政管理中,特别是对于政策制定和评估来说,定性方法可以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实证数据。
例如,在研究某项政策的效果时,我们可以通过定性方法来理解政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分析受访者对政策的态度和观点,以及政策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然而,单纯地依靠定性分析方法可能会面临主观性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数据可信度低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定量分析方法在行政管理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数值和统计分析,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客观的结论。
定量研究方法的常见技术包括统计分析、实证研究和实验设计等。
在行政管理中,定量方法可以用来量化政策的成效和效率,进行资源分配和决策模型的建立。
例如,在评估某项政策的效果时,我们可以通过定量方法来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更客观、可靠的结论。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在行政管理中并非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
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结果。
在行政管理决策中,我们可以先使用定性方法来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情境,分析相关的因素和影响因素,然后再使用定量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进一步指导决策和管理。
然而,在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对象进行选择。
要确保研究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避免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管理学中定量分析方法概述在管理学中,定量分析方法是一种用数学和统计工具来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
它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来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并评估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量化数据、定量指标和预测模型等方式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组织。
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多个管理领域,包括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1.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数据,以了解人群的行为、偏好和意见。
这种方法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以便制定合适的决策。
2.数据分析:包括统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供应链管理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来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供应链管理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划生产、库存和分销策略,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4.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评估项目或决策的经济效果。
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选择最佳方案,并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5.风险管理: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通过模拟、模型和数据分析来评估和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以保护组织免受潜在威胁的影响。
6.绩效评估:通过制定和实施指标和评价体系,对组织或个人的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绩效评估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绩效差距、识别潜在问题,并为改进和激励措施提供依据。
总之,定量分析方法在管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使用数学和统计工具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并评估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组织,提高效率和决策质量。
然而,定量分析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对数据质量和假设的依赖以及对实践背景的理解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在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时,管理者需要全面考虑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并结合定性分析和实践经验做出决策。
专升本行政管理知识点归纳一、行政管理的定义与特点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等组织中,通过制定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等手段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行政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组织性:行政管理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需要建立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2.综合性:行政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如计划、组织、决策、人力资源管理等。
3.专业性:行政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法律、经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4.灵活性:行政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环境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组织的发展和变化。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在行政管理实践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范。
常见的行政管理原理包括:1.合法性原则:行政管理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合法性和正当性。
2.公开透明原则:行政管理应该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3.公正公平原则:行政管理应该做到公正公平,对待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一视同仁。
4.高效性原则:行政管理应该追求高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责任追究原则:行政管理应该做到责任追究,对失职失责的行为进行追究和处理。
三、行政管理的功能和任务行政管理的主要功能和任务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任务,确保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和发展。
行政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包括:1.计划与决策:制定组织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并进行决策和实施。
2.组织与协调: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责和权限,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3.指导与监督:对下属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进行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4.控制与评估:制定控制措施,监控工作进展,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5.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四、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果,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进行管理。
常见的行政管理方法和技巧包括:1.现代管理方法:包括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
2.沟通与协作:加强内部和外部的沟通与协作,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行政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一门以政府为主体,用于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公共事务的管理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在政府、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
首先,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和执行公共事务。
政府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其职责包括制定政策、执行法律、组织和协调各项事务等。
行政管理从政策层面指导各个部门的工作,并确保政府的决策能够顺利实施。
其次,行政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行政部门需要根据政府的需要,合理划分组织结构,确保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同时,行政管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三,行政管理需要注重沟通和协调。
在行政工作中,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和协作。
沟通和协调的目的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行政管理还需要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调,实现利益共享与合作共赢。
第四,行政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
政府和行政部门在处理公共事务时,需要做出各种决策。
这些决策可能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各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第五,行政管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监督和控制能力。
政府和行政部门需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廉洁度和透明度。
最后,行政管理还需要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
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行政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众的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之,行政管理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管理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管理能力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构成及知识基础
作者:张光进田家华
来源:《高教学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定量分析能力是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适应未来工作要求的必备技能,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定量分析能力形成的前提。
文章重点讨论了定量分析能力的五个向度以及支撑定量分析能力的三维知识结构,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定量分析能力;知识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2-0038-02
Abstract: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 is the necessary skill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uture work in the era of big data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 it's the premise of achiev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 to possess reason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ive aspect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to support the ability.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s.
Key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 undergraduate program;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ility; knowledge base
大數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和工作。
利用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决策、施政和评估,是大数据时代行政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应有之义[1]。
作为行政工作者的主要后备力量,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对于大数据时代行政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量分析能力是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备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生能熟练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等专业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定量分析能力是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性要求[2]。
在大数据时代,鉴于数据量的炸式增长、获取数据与数据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精细化管理不再停留在口头和纸面的形势下,定量分析能力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适应未来工作要求的必备技能。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五个向度
从完成一项定量分析工作的全过程而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研究设计能力
该能力要求学生在进行正式调查研究之前能够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计划,包括明确要分析的问题、研究内容、需要的数据资料、资料收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步骤和各阶段的具体任务等,避免工作盲目和工作遗漏,以利于正式调查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数据采集能力
该能力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数据采集的主要渠道、会使用和编制数据采集工具,能与被调查者有效沟通,通过查阅二手资料、数据自动提取、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实验等方式收集到需要的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准备好资料。
(三)分析方法选择能力
该能力要求学生知晓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功能以及适用范围,能够根据研究问题的类型和数据特点,选择适用的数据分析方法,避免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
(四)数据处理能力
该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原理,会使用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列联表分析、相关分析、均值比较、因子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线性规划、决策分析等,分析专业中的实际问题。
(五)对分析结果的解释能力
该能力要求学生能从管理的角度,结合实际,对数据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管理建议。
数据分析处理不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利,将数据分析结果与行政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专业特性与专业价值,这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和数理统计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区别。
三、支撑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的知识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要具备上述定量分析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以下三维知识结构。
(一)专业理论知识
定量分析表面上看是利用一些公式和统计软件处理一些数据,不少人由此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无足轻重,实则不然。
一方面,行政管理定量分析的首要工作是问题识别和调研设计,缺乏问题导向的数据分析就成了单纯的算术,偏离了行政管理的本质。
没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识别问题的价值和进行研究设计将面临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需要借助于理论,在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新的理论,不论是已有理论的验证还是新理论的产生,都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这既是调查研究的目的,更是定量分析结果对管理实践指导追求普适性的体现。
此外,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的价值判断和政策选择也与行政人员的理论知识密切相关,同样的数据结果,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对其看法会有明显差异,对进一步的行动方案会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行动方案惠及的群体和带来的社会福祉也会有明显区别[3]。
因此,从定量分析的问题识别和调研设计,到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和施政抉择都需要理论知识储备。
(二)统计分析知识
开展行政管理定量分析工作需要具备统计知识是一种常识,但对于文科背景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掌握统计知识并能动手操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一方面,要避免当前大量存在的对统计知识法似懂非懂、滥用统计方法、片面追求时兴方法、对统计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先开设定量分析类基础课再开设定量分析类专业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包括经济管理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对基础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统计软件的数据计算原理,功能和处理的问题类型、以及数据输出结果背后隐藏着的数据特征[4]。
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学生空有满腹统计理论却对海量数据分析无从下手的窘迫情形,这就要求必须扭转当前定量分析类专业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倾向,在定量分析类专业课教学上,要设置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课时,通过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借助统计软件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为他们将统计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題解决提供工具性支持[5]。
(三)社会实践知识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总结了管理知识的来源和归宿,也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行政管理也不例外。
支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社会实践知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与人打交道的知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人打交道既是起点也是重点,需要学习一些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社交知识和沟通知识,这些知识既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保护自己,也有助于打开交往困局。
其次是在社会实践中如何找到研究选题和收集数据的知识,即留心身边事,善于发现问题,能够通过文献检索和独立思考判断问题社会意义;对于研究的问题所需要的数据资料,知道“在哪里”以及“如何获得”,会使用网络爬虫工具、编制调查问卷、访谈和观察,开展实验等,通过可行的途径采集到数据。
最后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经过社会实践和亲身体验,学生可能会接触到课本上没有提及的知识,也有可能形成和课
本上知识不一样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关于定量分析结果的理解和对策建议会产生重要影响,通常而言,来自于对实践的理解和更贴近实践的主张会更有生命力[6]。
四、结束语
定量分析能力是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习得完整的定量分析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定量分析能力生成除了学生的主观努力外,大学的制度化培养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不断优化培养计划、加强教材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加快教学改革、强化实验教学、充实实践教学的努力下,才能为大数据时代培养合格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玲.政府行政决策优化中的大数据运用[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6):39-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印红,王刚.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70.
[4]王德运.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11):97-98.
[5]邓淇中,周志强.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92-93.
[6]魏红征.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教育评论,2013(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