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自然灾害的英语单词说课材料

有关自然灾害的英语单词说课材料

有关自然灾害的英语单词说课材料
有关自然灾害的英语单词说课材料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 : 地震earthquake 雪崩avalanche

火山泥流lahar 泥石流mudflow/landslide debris flow

超级火山爆发supervolcano 洪水flood 大(或急剧的)漩涡maelstrom

海啸Tsunami 暴风雪blizzard (呵呵)干旱Drought 雹暴Hailstorm

热浪heat wave 飓风(台风)Hurricanes, Tropical cyclones, and Typhoons

冰雹ice storm 龙卷风tornado 冰河时代ice age 森林大火wildfire

流行病Epidemic 饥荒Famine 太阳耀斑Solar flare

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词汇英汉对照:

英语作文:

Movie Plot Summary;;

An epic adventure about a global cataclysm that brings an end to the world and tells of the heroic struggle of the survivors.

An academic researcher leads a group of people in a fight to counteract the apocalyptic events that were predicted by the ancient Mayan calendar and other historical documents, astronomy, biblical and scientific data. It involves the passage of the Age of Pieces into the Age of Aquarius. It also involves the Destroyer, aka Wormwood, Planet X, Nibiru. Over the decades, many have prophesised that the world will end when the ancient Mayan calendar ceases on 21 December 2012. But before that occurs, the human race is bound to face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massive volcano eruptions, typhoons and other natural calamities. An academic researcher opens a portal into a parallel universe and makes contact with his double in order to prevent an apocalypse predicted by the ancient Mayans.Watch online Movie Trailer free 2012 Hollywood film.The film Directed by Roland Emmerich.

The Story : 2012 movie tells the story of natural disasters foretold by ancient calendar angle. Sun storms are affecting Earth, culminating in tsunamis, 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The story itself appears to be standard for disaster movies - short on science, long on stories of numerous individuals, and high on amazing special effects, with a small dose of conspiracy. It’s highly likely a pet dog survives…

电影情节摘要;;

一个关于全球性灾难,这带来了对世界的结束和对幸存者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告诉冒险。有学者研究人员领导打架一群人,以抗衡的是由古玛雅日历和其他历史文献,天文,圣经和科学预测的数据灾难的事件。它涉及到水瓶座时代的时代,件通过。它还涉及的驱逐舰,又名蒿,X行星,Nibiru。

几十年来,许多人都prophesised,世界将结束时,古玛雅日历2012年12月21日终止。但在此之前发生的,人类所面对的诸如大规模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自然灾害。学术研究打开了一扇通向一个平行宇宙的门户和联系,使他加倍为了防止大灾难的古代Mayans.Watch免费在线电影预告片2012年好莱坞电影导演film.The预测罗兰艾默里奇。

的故事:2012年电影讲述了自然灾害的故事古代历法角度预言。太阳风暴是影响地球,在海啸,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高潮。故事本身似乎是灾难电影- 科学短期,长期的许多个人的故事,高的让人耳目一新的特技效果与小剂量的阴谋,标准。这是很有可能的宠物狗生存...

2012 Movie Review::

The doomsday theory has sprung from a Western idea, not a Mayan. Mayans insist that the world will not end in 2012. The Mayans had a talent for astronomy, and enthusiasts have found a series of astronomical alignments they say coincide in 2012, including one that happens roughly only once every 25,800 years. Once every 25,800 years, the sun lines up with the center of our Milky Way galaxy on a winter solstice, the sun's lowest point in the horizon. The next time that will happen is on December 21, 2012; which happens to be the same day the Mayan calender expires. In addition to theMayan calendar , the

modern doomsday myth is bolstered several ostensibly scientific reasons for a disaster. Examples include a pole shift, the "return" of Planet X or the Sun's sinister counterpart Nemesis, a galactic, planetary, or other celestial alignment, global warming, global cooling, a massive solar flare, a new ice age, and so on. None of these have any basis in respected science. For example, the "galactic alignment" between the sun, Earth, and galactic center happens every December. The best alignment was reached in the 1990s and was accompanied by its own set of doomsday theories. Alignments since then have been increasingly poor.

This Movie Links With Review Thousands of people think same so download and watch movies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y want. With the advent of internet, it has become much easier to watch free online movies. There are thousands of free movie download sites, allowing you to download any movie with highest quality and also with full speed Youtube With Thanks Online Movie Trailer

评论:

2012 Movie Review::

The doomsday theory has sprung from a Western idea, not a Mayan. Mayans insist that the world will not end in 2012. The Mayans had a talent for astronomy, and enthusiasts have found a series of astronomical alignments they say coincide in 2012, including one that happens roughly only once every 25,800 years. Once every 25,800 years, the sun lines up with the center of our Milky Way galaxy on a winter solstice, the sun's lowest point in the horizon. The next time that will happen is on December 21, 2012; which happens to be the same day the Mayan calender expires. In addition to theMayan calendar , the modern doomsday myth is bolstered several ostensibly scientific reasons for a disaster. Examples include a pole shift, the "return" of Planet X or the Sun's sinister counterpart Nemesis, a galactic, planetary, or other celestial alignment, global warming, global cooling, a massive solar flare, a new ice age, and so on. None of these have any basis in respected science. For example, the "galactic alignment" between the sun, Earth, and galactic center happens every December. The best alignment was reached in the 1990s and was accompanied by its own set of doomsday theories. Alignments since then have been increasingly poor.

2012年电影评论::

末世论的兴起,从一个西方的思想,而不是玛雅人。玛雅人坚持认为,世界将不会在2012年结束。玛雅人有一个天文学人才和爱好者已经发现了一种天文路线,他们说,在2012年一致,其中包括大约只有这种情况发生的一系列一次2.58万年。每隔2.58万年,太阳线与我们的银河系在冬至中心,太阳的最低点在地平线。下一次会发生是在2012年12月21日,

《自然灾害》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 第一课时常见的自然灾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片和视频,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2)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讨论自学,利用自然灾害的含义,辨析那些时间属于自然灾害。 2,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二),教学难点:

1,自然灾害的含义。 2,通过自然灾害,让学生树立尊敬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及对策 1、初中的学生对于感性认识的理解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电子白板大量导入图片和视频,对于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危害有着很大的帮助。 2、从学生开始认知到现在,学生对于自然灾害有着或多或少的认知,本课的教学的教学就是要把这些认知联系起来,使之系统化。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提问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我们的拉萨河水什么时候最大?什么时候最小?为什么?(夏天降水多,冬天降水少) 所以说河流的大小与降水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有一天下大暴雨,那么河水会有什么变化?(河水迅速上涨,可能会引发洪水)播放昌都市江达县洪水视频。 【教学过程】 [过渡]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洪水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人们的生活,洪涝灾害就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一)、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地震灾害防范”安全教育 张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累计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底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露、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除屋内(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应该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液化气和电源总阀。(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地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底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就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地光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底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储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使师生充分 认识到台风、雷击、泥石流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预防自然灾害和自我救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充分讨论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 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郑州电子学院的xxx,今天非常荣幸与各位前辈有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08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我毕业之后就一直在郑州电子学院当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选自《中国地理》中的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我说课内容分为这六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我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赵济陈传康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地理》,属于本科教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学习自然灾害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部分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这部分内容涉及学科前沿以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二、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刚步入校门,有强烈的好奇心,比较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要知道,我们这个专业属于理科专业,所招收的学生都是理科生,他们不像文科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地理知识是把握充分。而理科生他对一般的自然灾害的危害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全面,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充满恐慌,缺乏足够的灾害防御知识。所以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灾害、正确对待灾害的发生、懂得如何防御灾害,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确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成因、发生的危害,给学生灌输防灾减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其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自然灾害的发生。 3、通过展示生动的ppt,教会学生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我们学环境的,必须要对各种影像图从整体上来把握。 四、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确立: 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自然灾害的特征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减灾建设工程和减灾对策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就行。 2、难点确立: 必须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自然灾害,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对灾害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耳闻和主观想象层面上。为了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即通过丰富多彩的录像资料、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灾害场景,通过身边事例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理解。)

第四节 自然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2.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对森林、农田、道路、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火山喷发,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物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危害性很大,造成生命财产等损失。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学生通过读图2.48和图2.49,说出我国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浸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以分布在东南沿海。

防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2doc

防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通过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内容简介 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2)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

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

《自然灾害》教案(最新版本)

《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能力目标: 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学难点 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在网络上查找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

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同学们是怎么理解自然灾害的呢?(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 例如:旱灾图 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 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 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巩固练习】──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196人死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4)太平洋海底发生地震 【提问】根据自然灾害的概念,判断上面的4个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说明理由

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三篇

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三篇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篇一 [雪停了 ] 中班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在下雪天要注重的安全常识。 2 在成人的激励下,愿意尝试解决下雪天遇到的小艰难。 二活动打算 1 恐龙玩具一个动画故事[小恐龙的一天] 2 收集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此刻是什么季节?那,你们喜爱冬天吗?为什么?小恐龙也很喜爱冬天,尤其是喜爱下雪的天气,但是,下雪却给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讲述故事[小恐龙的一天],使幼儿了解在雪天活动时,可能呈现的不安全事项。

提问:1 森林里下雪了,小恐龙感觉非常非常冷,怎样让它暖和起来呢? 2 恐龙宝宝在玩打雪仗的游戏,发生了什么事情? 3 恐龙又到冰面上玩,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 小恐龙做的对不对?那么你们在下雪天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谈谈自己在下雪天会遇到的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 (三)出示“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 打雪仗时,往同伴的头上脸上扔。 2 独自到冰面上玩,追逐打闹。 3 下雪后,在马路上奔跑。 4 玩雪后,直接将手放进热水里泡。 5 下暴雪后,在大树下广告牌下面玩耍。 6 不戴帽子手套,外出玩耍。 小结: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也要注重安全。下雪天出去玩,要注重穿上防寒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帽子围巾,以免冻伤。小朋友不能独自到冰面上玩,以免发生凶险。打雪仗时,不要往别人的脸上头上扔,以免打伤。玩玩雪后,一定要搓搓手,不能将手直接放进热水里。 (四)教师示范讲解冻伤摔伤后怎么办。 1 冬天,手冻伤了怎么办?

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 (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应急 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这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地理选修五第一章的第二节。这个章节主要讲的是主要介绍了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的产生原因、分布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及带内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的内容理论性强,是本册教材的基础在这其中选择了与高中学生所见所闻息息相关,又与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内容,便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接受学习。本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帮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学会运用地图说明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培养地理读图能力。 3.了解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发生的自然灾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资料、动画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用地图进行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及危害,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发生的自然灾害。 2.难点:正确描述图像数据中所显示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区别泥石流与滑坡、干旱与旱灾等概念。 二、说学生 从知识储备来看,由于初中地理的学习不是很系统,导致初中与高中地理的学习就缺少了连贯性,因此高中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较差,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联系很密切,并且在学习必修一第四章时对此内容也有所涉及,所以学生们对于本章的学习比较轻松,且容易接受。 从学习热情来看,学生比较关注与这部分知识有关的地理现象,大多数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故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法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北留中心校张立明 教学科目:品德与社会 教学内容:面对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能力目标: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目标:3、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材料,包括灾害发生时的损失,如何防治等方面。 教师准备:有关雪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课件、搜集防治这些自然灾害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和大自然是好朋友,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和风细雨、鲜花绿草、鸟语花香,可它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灾难,在刚刚过去的5.12大地震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吧,我们一起回顾一段触目惊心的短片,(出示地震视频) 师: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 汶川一震,举国同悲,看到这个场面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就是地震给我们造成的灾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对自然灾害。 二、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1、教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2、学生交流资料。 3、教师出示新闻资料 生谈感受。 三、话题一:农业灾害知多少 下面就进入第一个话题“农业灾害知多少”(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已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 1、生阅读课本。 2、师生交流(教师提示可结合实例略) 教师相机补充: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3、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种种自然灾害,导致受灾地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收入不稳定。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呢? 四、话题二:七嘴八舌话抗灾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

2016《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

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所以一般说来,沿海地方较多发生台风。 2、雷电是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开腔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是手夏季风的影响。由于进来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大陆气团的势力强,所以最近夏季风始终停在南方而深入不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南涝北旱的局面。 四、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1、如何防范台风和洪涝: (1)在台风来临前,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防自然灾害教案

防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大河坎镇中心小学二(五)班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在遇到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能学会自我救助。 2、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 二、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防雷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二)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灾害及其防御说课稿

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灾害及其防御说课稿 本课属于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以《中国的地质灾害》这节课的内容为主,结合课标,对教材进行整合。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关注点,本课以汶川地震为背景,以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为主线,用问题探究的形式,联系乡土地理,结合课改精神,关注高考,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简述地震的成因 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地震灾害的区域分布 3.理解导致地震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4.了解技术部门如何进行地震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政府如何进行救援 与救助,并掌握面对地震灾害的一些应急避险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从图表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地震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它与其他地质灾害之间还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地震危害程度还具有地域差异。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以及灾情的时空分布特点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旧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图片文字材料,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联系汶川地震背景,结合学生的关注点,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考,再结合对文科班学生的要求,作为新课的切入点,以达到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新课教学 本课课题是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所以全课就都以汶川地震为主线进行串联。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利用思考一、思考二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础知识,所以先简单介绍地震的成因,类型以及相关要素(地震的构造等)。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烈度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给出汶川地震的相关材料来启发学生思维,并适时加以归纳总结。 在教授中国地震分布特点时,先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使学生对地震的分布有总体上的认识,之后利用地图抛出问题——中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结合乡土地理——福建多地震吗,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关注生活,学习地理的乐趣。

五上科学地震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 鲍墟中心小学:邸春英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地震》,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地震》选自《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变化》的第二课。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了解地震的危害。2、避震演习。 二、学情分析:1.认知分析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能力分析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引起的哪些灾害。 3.情感分析同学们都能有兴趣的了解防震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地震的概念,能说出地震引起哪些危害。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提高灾难来临时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地震带来的危害。 说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用视频形象生动的展示地震现象并同时导入新课,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地震这种自然灾害。 学法:学生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通过实验小组合作推断地震的成因。使学生

通过猜测、推理、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苹果、毛巾、木棒、课件。 学生准备:小木棍。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地震 谈话:请同学们欣赏一些漂亮的图片,然后播放地震视频,(课件展示九赛沟地震的视频资料)对地震的危害有了相关了解。能增强我们小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二)模拟试验探索成因。 1.讲解地球的构成。 2.引导学生推断地震的成因 谈话:研究地震首先要研究地震的成因。同学们知道地震时,大地会剧烈地震动,这说明地下也有很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小实验。 讲解:第一个实验: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实验、观察。汇报实验结果。 经过挤压的毛巾,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地下岩层很像毛巾,也是一层层的,假如地下岩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你推断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讨论、汇报。 第二个实验: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学生实验、汇报。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在遇到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能学会自我救助。 2、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防雷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

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案.doc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案 六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学会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3?了解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 4?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损失,并写好调查笔记。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害 1?播放各类自然灾害的声响:如狂风呼啸声、打雷声、暴雨声、房屋倒塌声、人们的呼救声等。学生听后发挥想像,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并描绘发生的情景。2?小结: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 二、展示图片,认识灾害 1?教师:课前大家搜集了表现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并做成了剪报或幻灯片,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灾害图片展”。 2?学生展示图片,作简单的介绍(可以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 三、设计图标,了解灾害 1?教师示范图例。教师画一幅太阳照射着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图,并告诉学生这表示“干旱”。教师给图编一首顺口溜: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 2?学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说说顺口溜或谜语,让其余同学猜一猜)。 四、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1?教师:课前很多同学不仅搜集了自然灾害的图片,还了解了许多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2?学生分全球新闻(国外发生的灾害)、国内新闻(外地发生的灾害)、地方新闻(家乡发生的灾害)进行播报。 五、交流汇报,直面灾害 展示调查表,交流近年来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损失。仿照教科书第73页的学生作品写一写、画一画,制作“灾害记忆卡”,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片段。 六、拓展讨论,深入思考 1. 学生谈一谈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后的感受。 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无法避免的,哪些是人为的,对于前者我们要努力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对于后者,我们更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懂得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说课稿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说课《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各位专家、领导和各位同仁们: 上午好!我是来自市一个山区县城中学,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讨论有关新课程教学的问题。特别是能得到各位专家和同仁的直接指导,深感荣幸。 我今天与大家讨论的课题是:选修5第一章的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下面我将从本节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作为湘教版选修5的第-节内容,是为学习本单元甚至整个教材作铺垫的;因此涉及的知识也是比较基础的。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及其自然与社会的两种属性; 2.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基本形成机制和规律有一初步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结合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并能正确识别自然灾害与自然变异、人为灾害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分析不同自然灾害中的不同特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进行共同分析探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自学辅导法、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并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将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是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导入,以直观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请学生根据教材并结合自己具备的常识解决基本概念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引导区分,例如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自然变异的区别。这为学习本节内容乃至整本书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第4页到第8页内容,并请学生边看边归纳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知识要点。(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要求;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案例分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归纳出自然灾害的一般特点后,能否独立分析具体自然灾害的特点呢? 我以多媒体出示两则案例,请学生先阅读后再分组讨论。 两则案例的设置覆盖了自然灾害几乎所有的特点,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合作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 本环节包括阅读思考、读图分析和探究活动三部分;其好处主要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合作、探究的平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