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2020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单元达标卷C卷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共10题,共20分)1.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A.径流量大B.航运价值大C.水力资源丰富2.下面不属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现象是()。
A.冬眠蛇出洞B.井水异常C.动物吃食3.在中国被称为“母亲河”的是()。
A.渭河B.辽河C.长江、黄河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所以我们应该()。
A.随意浪费资源B.随意破坏环境C.随地乱扔垃圾D.保护自然环境5.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是国际自然保护的一个热点: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
A.3月12日B.5月2日C.2月2日D.2月4日6.对地球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B.地球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C.地球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物D.地球上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无休止的开采7.下列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A.土地盐碱化B.大城市郊区的垃圾山C.土地荒漠D.水源枯竭8.目前已经探知,只有()上有生命的存在。
A.火星B.金星C.地球D.土星9.()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A.珠江B.黄河C.辽河D.黑龙江10.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做法符合环境保护的是()。
A.将垃圾分类B.使用塑料袋购物C.随意破坏森林资源D.使用一次性筷子二.(共10题,共48分)1.()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2.现在,人们已经把()用在了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里,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3.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地球出现了()、()和()等问题。
4.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还给森林,把()还给大海,把清澈留给()。
5.近百年来,随着()的增长和人类()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6.如果人类不能(),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周凡的家乡原本有成片的森林, 一些人为了换取钱财, ()。
因此家乡的自然灾害增多了。
A.爱护环境B.乱砍滥伐C.植树造林D.保护环境2.以下哪种避险方法是正确的()。
A.雷电交加时, 在大树下避雨B.面对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跑C.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 在山区露营时, 选择在山谷扎营3.面对自然灾害, 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雷电交加时, 在大树下避雨B.当泥石流发生时, 向垂立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C.当地震发生时,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 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 护住头部4.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露B.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受破坏C.山体滑坡5.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 每个人的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
A.所以我们可以袖手旁观B.所以我们要躲得远远的C.但是我们可以伸出援手D.因此我们不必出手相帮6.以下哪种避险方法是正确的?()A.雷电交加时, 在大树下避雨B.面对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跑C.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 在山区露营时, 选择在山谷扎营7.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
A.太阳能B.煤C.风能8.当地震发生时, 下列自救方式错误的是()。
A.在楼上, 尽快使用电梯离开大楼B.在野外, 远离斜坡, 躲避到空旷地方C.在教室, 不急于跑下楼梯, 以免互相挤踏D.在家里, 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 护住头部9.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A.5月6日B.3月21日C.12月1日D.6月5日10.下列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B.砍伐森林——防治滑坡C.设置防护网——防崩塌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8分)1.除了自然的原因外,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 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共10题,共20分)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表示特别严重的颜色为()。
A.蓝色B.黄色C.橙色D.红色2.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A.21%B.29%C.71%D.30%3.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台风B.地震C.泥石流D.车祸4.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B.“5.12”汶川地震C.山体滑坡5.下列不属于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和合理用水B.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C.砍伐森木D.海水淡化6.下列不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A.海洋上人为造成的大面积的石油泄漏B.无节制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C.热带雨林遭受乱砍滥伐D.火山喷发导致的森林火灾7.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应做些()。
A.制定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B.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C.我们年纪小,保护地球与我无关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类多B.分布广C.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D.很少发生自然灾害9.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的主要颜色是()。
A.蓝色B.绿色C.黄色D.红色10.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做法符合环境保护的是()。
A.将垃圾分类B.使用塑料袋购物C.随意破坏森林资源D.使用一次性筷子二.(共10题,共54分)1.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程度、()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
2.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和()过去。
3.人与自然是生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4.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
5.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
6.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还给森林,把()还给大海,把清澈留给()。
7.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保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近百年以来,地球的人口在不断地〔〕。
A.增加B.减少C.反复2.以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B.石油C.风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严重级别,用〔〕表示。
A.橙色B.红色C.黄色4.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煤炭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破坏森林,易造成洪涝灾害B.破坏森林,不易造成山体滑坡C.保护森林,人人有责二.填空题(共5题,共24分)1.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和〔〕过去。
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检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工程。
3.为了保护地球家园,要大力开展〔〕经济,实现〔〕开展。
4.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要增强〔〕的意识,提高〔〕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5.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把蔚蓝还给〔〕,把清澈留给〔〕。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2.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3.乱砍滥伐会引发自然灾害。
〔〕4.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5.平时,我们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
地质灾害雪灾气象灾害蝗虫灾害生态环境灾害地震海洋灾害海啸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不合理行为,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要留住绿水青山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2.什么是循环经济?3.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的表现有哪些?4.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保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技术2.以下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
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C.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3.以下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废水污染了农田B.冰雹砸坏了地里的西瓜C.泥石流造成了道路的损坏4.打破地球万物和谐的最主要的破坏者是〔〕。
A.动物B.人类C.自然5.以下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A.工厂把废烟排放在大气中B.造纸厂的废水排到河水中C.植物蒸发的水蒸气D.家里做饭时冒出的烟雾排到大气中二.填空题(共5题,共16分)1.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一个个抢险救灾的故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一方有难、〔〕的传统。
4.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或〔〕自然灾害。
5.为了保护地球家园,要大力开展〔〕经济,实现〔〕开展。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表达。
〔〕2.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广。
〔〕3.我们不一定非要选择循环经济,因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4.为了保护自然,我们把收来的废物倒进河水里。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积极承当保护地球责任的表达。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一般黄色较重红色严重橙色特别严重蓝色五.简答题(共5题,共41分)1.自然灾害会带来怎样的影响?2.人类不尊重自然的危害有哪些?3.长期以来,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出现了哪些问题?4.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请你举例说明,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5.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精神?六.材料题(共1题,共15分)1.材料:周末我和小伙伴去公园玩耍,公园里可真热闹,一个小女孩正在折断一枝欣赏花,还有许多人在公园里搭帐篷、放风筝。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对地球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B.地球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C.地球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物D.地球上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无休止的开采2.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B.石油C.生物能3.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干旱B.地震C.溺水D.洪涝4.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B.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洪水C.在狭小空间躲避地震D.在室内躲避暴风雪5.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战争⑤地震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红色,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A.较重B.严重C.特别严重7.下面不属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现象是()。
A.冬眠蛇出洞B.井水异常C.动物吃食8.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水能B.风能C.石油9.()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A.“风云四号”B.“嫦娥五号C.”东方红一号D.“天间一号”10.如果工厂排放未处理的废水,那么()。
A.周围的环境会被破坏B.这些废水能够灌溉周围的农田C.这些废水有利于水产养殖D.周围的树木会生长得更加茂盛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土地、()、()、()。
2.我国把()列为基本国策。
3.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4.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滑坡、()、病虫害等。
5.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和()。
6.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如果人类不能(), 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
而是随意破坏, 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A.环境污染B.尊重自然C.破坏自然D.全球变暖2.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 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依次用()表示, 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A.蓝色、红色、橙色和黄色B.橙色、黄色、蓝色和红色C.蓝色、橙色、黄色和红色D.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3.以下哪个不是清洁能源()。
A.太阳能B.风能C.煤炭4.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B.人与自然已经和谐C.破坏自然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D.保护环境必然要停止对资源的开发5.造成我国的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洪涝和地质灾害C.台风D.干旱6.我国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A.民族团结B.扶贫C.环境保护D.发展经济7.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年纪很小, 那是大人们的事B.我们可以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 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类C.我发明了一个节水装置, 可以给家里节省不少水D.我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
8.不属于造成水体污染原因的是()。
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旅运、水运D.大气降水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不是新能源发电的是()。
A.太阳能发电B.风能发电C.化石燃料发电10.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干旱B.地震C.溺水D.洪涝二.填空题(共10题, 共52分)1.()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暴增的垃圾正在挤占我们宝贵的()。
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还会带来各种()损失, 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和()发展。
3.破坏森林, 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 易造成()。
破坏森林, 使森林无法保持水土, 易引发()。
道德与法制2020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单元达标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是世界水日。
A.3月15日B.3月22日
2 . 地球上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的,不包括()。
A.森林B.湖泊C.湿地D.温室气体
3 . 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几十天都是()左右的高温。
A.30℃B.35℃C.40℃D.45℃
4 .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A.5月6日
B.3月21日
C.12月1日
D.6月5日
5 . 下列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B.砍伐森林——防治滑坡
C.设置防护网——防崩塌
6 . 下列属于抗灾精神的是()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7 . 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环境保护并把一生都献给环保事业的人是()。
A.蕾切尔.卡尔逊B.维克多.雨果C.南丁格尔
8 . 森林被乱砍乱伐,会可能诱发以下哪种自然灾害()。
A.干旱
B.泥石流
C.地震
9 . 禁止农村秸秆焚烧是为了()
A.减少空气污染B.为了减少噪音污染C.为了减少水体污染
10 . 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
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3月12日B.6月5日C.2月2日D.4月22日
二、填空题
11 . 地球变暖还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12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________的国家__________。
13 .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14 . (______)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______)。
15 . 世界上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秦朝__________________。
16 . 现在,暴增的____正在挤占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
17 . 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____)、(____)的抗灾精神。
18 . 地球变暖不仅与温室气体有关,也与过度砍伐(__________)有关。
19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_________)、滑坡、(__________)、病虫害等。
20 . 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灾精神。
三、判断题
21 . 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______)
22 . 放学路上,生人给我们吃的东西是坚决不能吃的。
(________)
23 .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有限。
(______)
24 . 使用一次性筷子卫生,我们应该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_______)
25 . 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是处理固体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方法。
(______)
26 . 如果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还可以去火星上生存。
(______)
27 . 除了通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来给地球降温外,还可以参与碳补偿的活动。
(________)
28 . 自然灾害主要是风雨雷电造成的。
(______)
29 . 下雨的时候,应该在大树下避雨。
(_____)
四、连线题
30 . 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
2月2日中国植树节
4月22日世界湿地日
6月5日世界地球日
3月12日世界环境日
五、简答题
31 .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32 . 图中所示的“地球出汗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 . 四川汶川大地震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六、综合题
34 . 读“汶川地震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可能由地震引起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至少写两条)
(2)请你列举:面对地震灾害,人类在防灾、救灾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工作?(至少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