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17.00 KB
- 文档页数:1
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在电气线路中,结点(或称为接线盒)是起到连接电缆的作用,并且通常由于工作电流的流过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因此,对于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的温度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风险。
本文将探讨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此项措施的方法和好处。
首先,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正常运行时,结点的温度应该在安全范围内,超出一定的范围就可能会引发故障或者损坏电缆。
通过定期测温记录,可以实时监测结点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温度升高的现象,说明可能存在潜在的故障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其次,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可以预防电线过载的情况。
过载是指电流超过电线的额定负荷,这样会导致电线发热,温度升高,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造成电线的老化和损坏。
通过测温记录,可以对结点的温度进行监测,一旦温度超过额定值,就可以及时通过升级电线或者增加电线数量的方式来减少过载现象。
再次,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有助于提高电能利用率。
结点的温度与电线的损耗有密切的关系,当温度升高时,电线的电阻会增加,从而导致更多功率损耗。
通过测温记录,可以对结点温度的变化进行追踪,确保电线的正常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电线的导电效率,降低功率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最后,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还可以为电力系统的维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结点温度的定期测量,可以形成一份历史数据,及时发现温度升高的趋势,以及异常变化的现象。
这样可以预防电线的老化和损坏,提前进行维护和修理,避免因为电缆故障而引发更大的事故。
为实施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措施,可以使用各种温度测量设备,如红外热像仪、热电偶或者热敏电阻等。
这些设备可以对结点温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并且记录和储存数据。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测量频率和测量位置,以及记录和分析方法。
综上所述,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预防过载、提高电能利用率以及提供维护依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D0308_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实时监测电气线路结点的温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的相关内容。
一、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的重要性大容量电气线路承载着大量的电能传输,其结点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为电气线路在运行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短路、接触不良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局部区域的温度升高,甚至发生火灾。
因此,及时监测电气线路结点的温度变化,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的方式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一般采用红外测温的方法,通过测量被测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辐射能量,来推算物体的表面温度。
这种测温方法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等优点,能够在保持系统运行的同时,对线路结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三、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的过程1.确定测温的位置:根据电气线路的布置和工作条件,确定需要监测的电气线路节点的位置。
2.安装测温设备:将红外测温设备安装在所选择的位置,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并且视野不被其他物体遮挡。
3.设置测温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测温设备的参数,如测温范围、测温精度等。
4.进行测温: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对电气线路的结点进行测温。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移动红外测温设备的位置,对不同的结点进行测温。
5.记录数据:在测温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测得的数据,包括测温时间、测温位置、温度数值等。
可以使用电脑软件或者手动记录。
6.数据分析:对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查看温度变化的趋势和异常情况。
7.制定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
对于温度异常升高的结点,可能需要进行检修,清除故障,并采取措施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8.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测温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数据记录准确可靠。
四、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的意义通过进行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可以追踪电气线路结点温度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
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C6-29)【相关规定及要求】1、接地电阻测试主要包括设备、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设计有要求的接地电阻测试,并应附《电气防雷接地装置隐检与平面示意图表》说明。
2、测试仪表一般选用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
测试仪表要在检定有效期内,有校准状态标识。
3、每年4-10月期间进行测试时,应乘以季节系数Ψ值(Ψ值见下表)埋深水平接地体长度为2~3米的垂直接地体备注0.5 1.4~1.8 1.2~1.40.8~1.0 1.25~1.45 1.15~1.32.5~3.0 1.0~1.1 1.0~1.1埋深接地体4、接地电阻应及时进行测试,当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测试;当利用人工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回填土之前进行测试;若阻值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时,应补做人工接地极。
5、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应由建设(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检查。
【填写要点】1、检测阻值结果和结论齐全。
2、对于选择框,有此项内容,在选择框处划“√”,若无此项内容,可空着,不必划“×”。
电气接地装置隐检与平面示意图表(表C6-30)【填写要点】1、电气接地装置隐检与平面示意图表应由建设(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检查。
2、检验日期应与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日期一致。
3、绘制接地装置平面示意图表时,应把建筑物轴线、各测试点的位置及阻值标出。
4、土质情况应按《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3)中图13-7土壤名称进行填写,并与地质勘探情况一致。
5、表格中凡需填空的地方,实际已发生的,如实填写;未发生的,则在空白处划“/”。
6、除签字栏必须亲笔签字外,其余项目栏均须打印。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C6-31)【相关规定及要求】1、电气绝缘电阻测试主要包括电气设备和动力、照明线路及其他必须摇测绝缘电阻的测试,配管及管内穿线分项质量验收前和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前,应分别按系统回路进行测试,不得遗漏。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2019版(目录)程的进场检测报告建设工程文件管理规范2019版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施工管理文件、施工技术文件、进度造价文件和施工物资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检测文件。
施工管理文件部分包括九个文件,如工程概况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等,用于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信息。
施工技术文件部分包括七个文件,如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等,用于规范施工技术和方案。
进度造价文件部分包括九个文件,如施工进度计划、工程款支付申请表等,用于管理施工进度和费用。
施工物资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检测文件部分包括三个文件,如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进场检测通用表格等,用于确保施工物资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文件规范了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为施工记录文件和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文件的清单,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五部分为施工记录文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检查记录、交接检查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验线记录、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沉降观测记录、基坑支护水平位移检测记录、桩基、支护测量放线记录、地基验槽记录、地基钎探记录、混凝土浇灌申请书、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拆模申请单、混凝土预拌测温记录、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大体检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大型构建吊装记录、焊接材料烘培记录、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检查记录、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通风(烟)道、垃圾道检查记录、预应力筋张拉记录、有粘结预应力构建灌浆记录、钢结构施工记录、网架(索膜)施工记录、木结构施工记录、幕墙注胶检查记录、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相邻区域检查记录、电梯电气装置安装检查记录、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电气装置检查记录、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整机安装质量检查记录、其他施工记录文件。
第六部分为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文件,包括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绝缘电阻测试记录、锚杆试验报告、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桩基检测报告、土工击实试验报告、回填土试验报告(应附图)、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告、钢筋焊接连接试验报告、砂浆配合比申请书、通知单、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混凝土配合比申请书、通知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砂、石、水泥放射性指标报告、混凝土碱总量计算书、外墙饰面砖样板粘结强度试验报告、后置预埋件抗拔试验报告、超声波探伤报告、探伤记录、钢构件射线探伤报告、磁粉探伤报告、高强螺栓抗滑移系数检测报告、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网架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钢结构防腐、防火涂料厚度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