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最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分类与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404.46 KB
- 文档页数:8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复习案
班级:姓名:
常见字: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交通工具、衣服、地上跑、天上飞、水里游、高、矮、轻、重、粗、细、大、小、长、短、远、近、多、少、厚、薄、不同类、适当的
一、分类
1.在动物类上打“√”,在植物类上打“○”。
2.比一比,在少的后面画“√”。
()
()
3.将每行中的不同类圈出来。
4.在适当的□内画“√”。
5.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二、比较
1.在最短的绳子下面的方框里打上“√”。
()()()()
()()()
()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3.最高的画√,最矮的画○,最细的画△。
()()()
4.在最重的下面画“√”,最轻的下面画“○”。
()()()
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
1、把每行中的不同类圈出来。
2、在少的后面画“√”。
3、在最高的下面画“△”,在最矮的下面画“○”。
分类与比较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第23—25,1~~~~5题。
教学目标:
复习与巩固有关比较物品的指示,使学生能准确、熟练的进行练习。
教具准备:书、天平秤、萝卜(红、青)等。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1)师读题,学生认真读题。
(2)自己独立完成。
(3)指名说,集体订正。
二、第2题:(1)出示天平秤,让学生认识。
(2)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看。
(3)指一生到台前称苹果、梨等。
(4)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回答,指导学生填“√”和“○”。
三、第3题:(1)出示题,师解题,生听题,明白题意。
(2)同桌讨论填“√”指名说,大家对批。
四、第4题:(1)带领学生操作活动
(2)指一生跟老师比手指长短,再跟另一个小同学比手指。
(3)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使学生经历比较活动过程,亲身体验,
引导学生填空订正。
五、第5题:开放性题,答案多种。
(1)师读题,学生听明白题意
(2)思考推想(小组讨论)
(3)亲身体验,使学生明白: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不同物
体的轻重不一定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系。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在动物下面画“”,在植物下面画“✕”。
二、比一比我能行!
1. 高的画“✕”,矮的画“”。
2. 长的画“+”,短的画“-”。
3.多的画“ ”,少的画“✕”。
4. 高的画“ ”,矮的画“✕”。
三、圈出每组中不同类的物品。
四、考考你的眼力!
1. 哪盘最多?在下面画“”。
2. 哪根绳子最长?在后面画“”。
3. 小熊去超市,走哪条路最近?画“”。
4. 谁最高?画“ ”。
谁最矮?画“✕”。
5. 谁最重?画“ ”。
谁最轻?画“”。
五、给下面的小朋友分分组,可以怎样分?(写序号)
六、比一比,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一排。
七、生活与数学。
1. 兔家族进行拔萝卜比赛,谁是今天的拔萝卜冠军?请奖励给它一个。
2. 三只小动物分别该睡在哪张床上呢?在它的下面写上床的序号。
3. 三只小老鼠跑得一样快,谁最先喝到油?画“”。
4. 下雨了,哪个桶里接到的雨水最多?在下面画“”。
参考答案
一、✕✕✕
二、1. ✕
2. - +
3. ✕
4. ✕
三、提示:分别圈苹果、蝴蝶、三角尺、电视机。
四、1.
2. (从上到下)
3. (从上到下)
4. ✕
5.
五、答案不唯一,如:按男女分为②③⑤⑦和①④⑥⑧。
六、①③⑤②④
七、1. 提示:第二只小兔。
2. ①③②
3. (从上到下)w。
分类与比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自主练习,第21页1-----3,补充练习。
教学目的:复习巩固按一定标准分一分物品,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分类练习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彩笔、实物汽车、飞机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小黑板1、连线。
6 852、送卡片。
(放在合适的位置。
)0() 2()() 5 ( ) ( ) 8 ( ) 10二、巩固练习:(21页 1—3)1题:哪些是鸟类?用“0”圈出来。
(1)出示挂图,学生看图上都有什么?(2)指名说图上有什么?(从左到右)(3)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把鸟类用“0”圈出来。
(4)指名回答,订正。
(5)结合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说出这些动物中哪些是我们的朋友,并用表示出来。
(6)订正,向学生进行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2题:沙滩的脚印。
(出示挂图)(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都是谁的脚印?(学生独立思考)(2)引导学生按不同标准分类。
人和动物;人、鸟、鸭;大和小等。
(3)指名说(答案多样),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3题:交通工具图。
(1)指名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
(2)分类(不同标准)天上飞的,地上行驶的;水里航行的;按颜色分。
(3)指名交流,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4)空中的、陆地的、水里的交通工具还有哪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补充练习。
把自己带来的物品或东西,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回家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分一分类,让家长检查是否正确。
课后小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数学练习题
1、数一数 比一比
一、小朋友,
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二、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
三、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数一数、比一比,
你会发现这是非常有趣的事。
四、想一想,画一画。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5、高的画√,矮的画○。
五、想一想,做一做。
1、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2、比一比下面动物的高矮,在最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 六、请你试一试。
1、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章节测试题1.【答题】最重的动物是().A. B. C.【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轻重.【解答】观察左边的天平,可以看出兔子轻,小狗重;观察右边的天平,可以看出小狗轻,小熊重;由此可知,小兔最轻,小熊最重.选C.2.【答题】图中,()的身高较高.A.男孩B.女孩【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高矮.【解答】观察图可知,女孩站在小凳上,与男孩的身高一样,所以男孩高,选A.3.【答题】线最长的是().A. B. C.【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长短.【解答】观察图可知,A线在圆柱上绕满2圈,B线在圆柱上绕满3圈,C线在圆柱上绕满4圈,所以C线最长.选C.4.【答题】较高的是().A. B.【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高矮.【解答】在比较物体(或人物)的高矮时,一定要将比较的物体(或人物)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图中小猴比长颈鹿站的高,但明显小猴比较矮,长颈鹿高.选B.5.【答题】在多的后面画“✓”,少的后面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多少.【解答】通过数各种物体的数量进行比较.6.【答题】在多的后面画“✓”,少的后面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多少.【解答】通过数各种物体的数量进行比较.7.【答题】重的画“✓”,轻的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轻重.【解答】①根据生活常识,篮球比气球要重;②借助天平来称量,较重物体的那一端会向下倾斜,所以菠萝比草莓重.8.【答题】根据图片内容,重的画“✓”,轻的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轻重.【解答】借助天平来称量,较重物体的那一端会向下倾斜;所以①中鸡比兔子重,②中白菜比彩椒重.9.【答题】比一比下面蔬菜的轻重,最轻的是().A. B.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轻重.【解答】由图可知,的一边翘起,的一边下沉,所以比轻;又因为一个与三个同样重,所以比轻,即最轻的是.选A.10.【答题】下面的两个物体,较轻的是().A. B.【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轻重.【解答】由生活常识可知,气球比西瓜轻.选A.11.【答题】比一比下面蔬菜的轻重,轻的是().A. B.【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轻重.【解答】由图可知,往上翘起的一边比较轻,下沉的一边比较重,即重的是,轻的是.选B.12.【答题】在最重的下面画“✓”,其他的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轻重.【解答】苹果比草莓重,西瓜又比苹果重,所以西瓜最重,草莓最轻.13.【答题】在长的后面画“✓”,短的后面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长短.【解答】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可以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第一条绳子是弯曲的,把它们拉直后再比较长短.14.【答题】在多的后面画“✓”,少的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多少.【解答】先数一数再比较多少,或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15.【答题】在高的下面画“✓”,矮的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高矮.【解答】比较高矮时,要在同一起点进行比较;图①中,男孩比女孩高;图②中,男孩踮起脚尖与女孩同样高,所以女孩比男孩高.16.【答题】高的画“✓”,矮的画“×”.【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高矮.【解答】观察图片可知,左边的树更高一些.17.【答题】石头比棉花().A.重B.轻C.无法比较【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较轻重.【解答】根据题意,石头与棉花比较,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所以没法比较轻重,选C.18.【答题】下图中,比_____,比_____.横线上应该填().A.多,多B.少,少C.少,多D.多,少【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一对应方法的应用.比较两种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时,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如果一一对应后,两种事物都没有剩余,则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如果一一对应后,一种事物有剩余,则有剩余的这种事物的数量多,另一种事物的数量少.【解答】将与一一对应,有剩余,所以比少,比多.选C.19.【答题】下图中,()多.A. B.【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一对应方法的应用.比较两种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时,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如果一一对应后,两种事物都没有剩余,则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如果一一对应后,一种事物有剩余,则有剩余的这种事物的数量多,另一种事物的数量少.【解答】将与一一对应,有剩余,所以比多.选B.20.【答题】比().A.多B.少【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一对应方法的应用.比较两种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时,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如果一一对应后,两种事物都没有剩余,则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如果一一对应后,一种事物有剩余,则有剩余的这种事物的数量多,另一种事物的数量少.【解答】将与一一对应,有剩余,所以比多.选A.。
---------分类与比较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内在联系:本单元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
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和比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学重难点及关键:重点: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难点:学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关键: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等自主活动。
教学时间:6课时分类与比较------------5课时实践活动----------------1课时教学措施:1、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互补,使新知识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2、在分类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
3、教学中,要注意低等生的操作活动,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能正确操作,努力使自己提高思考能力,操作能力,熟练的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帮妈妈整理衣服,课本19-20页分类。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纸盒、各种衣服等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录象吗?老师先放一段录象给大家看看,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衣服在床上,玩具到处扔,学习用品乱等)师问:怎样才能使这些不乱呢?(整理)这节课我们又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二、新课(一)出示教学挂图:1、独自看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数学练习题
1、数一数比一比
一、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二、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
三、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
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数一数、比一比,
你会发现这是非常有趣的事。
四、想一想,画一画。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5、高的画√,矮的画○。
五、想一想,做一做。
1、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2、比一比下面动物的高矮,在最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 六、请你试一试。
1、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