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换线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73.50 KB
- 文档页数:2
自动化包装线操作流程自动化包装线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稳定的产品包装。
本文将为您介绍自动化包装线的操作流程。
一、设备准备1. 确保设备安全:在正式操作之前,首先要进行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没有故障或其他安全隐患。
2. 准备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包装要求,准备好合适的包装材料,如纸箱、胶带、泡沫等。
二、调试设备1. 设备上电:对自动化包装线进行上电操作,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 调试参数设置:根据产品的尺寸、重量等特性,设置合适的参数,确保设备能够准确地完成包装操作。
3. 测试运行:进行设备的试运行,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调试参数是否合理。
三、产品供应1. 准备产品:将需要包装的产品准备好,确保产品符合包装要求,并排列整齐。
四、包装流程1. 产品进料:将产品放入自动化包装线的进料位置,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包装线。
2. 产品定位:自动化包装线会根据设定的参数,在流水线上将产品定位到合适的位置,以便进行后续的包装操作。
3. 包装材料包覆: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包装要求,自动化包装线会自动将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覆,如使用纸箱将产品包装起来。
4. 封口操作:自动化包装线会对纸箱进行封口操作,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 标签贴附:根据需要,在包装箱上进行标签贴附操作,以方便产品的识别和管理。
6. 成品出料:包装完成的产品会顺利地从自动化包装线的出料口出来,准备进行下一步的运输和储存。
五、设备维护1. 定期保养:定期对自动化包装线进行保养和维护,清洁设备,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
2. 故障排除:如果设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及时排除,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六、总结自动化包装线操作流程包括设备准备、设备调试、产品供应、包装流程和设备维护等多个环节。
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包装线的正常运行。
自动化包装线的使用能够提高包装效率,降低包装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对现代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品换线及验收管理规定(ISO9001:2015)一、目的:规范产品换线、设备开机、设备维修验收、试验验收管理,消除产品换线、设备开机、设备维修验收、试验验收时可能产生的一切污染和误操作,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二、定义产品换线:依据生产计划,不同系列产品在同一设备上按照不同操作参数生产间的调换;同一产品在同种型号的不同设备上转换。
设备开机:设备停车三天以上(包含三天),依据生产计划需开启设备再次生产时。
工厂新采购设备需开启时。
设备维修验收:依据设备检修计划或突发设备损坏进行设备维修后;试验:包括技术科在生产线进行各类型小试、中试、扩试及在生产线进行各类工艺改进试验、原料开发试验等。
三、产品换线、设备开机、设备维修验收、试验验收程序1、正常生产产品换线生产助理按照生产计划编制《工厂(***)工序产品换线通知单》,由生产科长审核批准。
生产当班班长接到《工厂(***)工序产品换线通知单》后,按照5M1E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如下工作,同步生产科科长组织质量管理员进行验收:生产各工序班组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由当班班长进行自检,发现不合格项再即时进行整改。
生产科长组织品质管理员进行验收,并在、《设备开机换线验收表》签字确认,在上述项目均合格后下发生产工艺任务单进行投料生产。
经生产调度批准下达新牌号生产工艺任务单后投料生产。
2、正常生产设备开机生产班长按照技术科编制《生产工艺任务单》,由技术科长审核后下达到生产工序。
生产当班班长接到《工厂(***)工序产品换线通知单》后,按照5M1E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如下工作,同步生产科长组织技术工程师、品质管理员进行验收:生产科长组织品质管理员、技术工程师进行验收,并在《设备开机换线验收表》签字确认,合格后,方可投料生产;3、正常生产设备维修验收设备维修结束后,生产科长组织品质管理员进行验收,并在《设备开机换线验收表》签字确认,并检查班组维修后《除铁记录》4、生产线小试、扩试、试生产试验、试生产牌号更换按照《设计开发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小试、扩试、试生产、工艺改进试验、原料开发试验过程由生产科长组织试验负责人、质量按正常换线验收。
SMT 非ROHS产品换线换料作业规范1.目的加快换线换料作业运行,降低成本,提高机器稼动率,明确换料人、复检人责任,确保SMT 非ROHS产品品质,特订此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SMT 非ROHS产品。
3.职责3.1 SMT技术员、组长:指挥线上作业员完成换线、换料动作,并预防或处理换线换料后异常之发生。
3.2 操作人员:负责换线换料时机器之操作,核对物料料号,规格,极性及上料动作。
3.3 目检人员:目视检修3.4 工程师:督导作业之进行,并提供必要之协助4.程序4.1当一个工单所有PCB印刷完毕后,操机员须立即将钢网及刮刀卸下清洗,助工或技术员则尽快完成下一机种之钢网架设,并立刻试印二片,确认钢网架设是否正确。
4.2当缺料情形发生时,如无法立即取得物料,组长与操机员应收集散料以供手贴零件。
4.3收集之散料含机器抛料应由组长及IPQC确认后方可上线手贴。
4.4手贴作业前需做好防静电措施,各组件料号、规格是否与BOM相符,是否有极性或方向,组件应贴之位置。
4.5贴完之PCBA须再次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回流焊作业。
4.6工单结束前,物料员把下一工单将要生产机种的物料备好,并与BOM核对确认。
确认极性或方向后,装上备用之FEEDER,并在FEEDER上标识好料号,所用动作须在线外完成。
当机器逐步完成生产时,带线助工或技术员须拿出最新BOM单,逐步完成各机台之调试及吸嘴重新安装的确认。
并调出相应机种的程序名,打出相应机种对应机台的料站表放于机台上以供操机员查阅。
4.7操机员按工令、机种、半成品料号、程序名,核对最新BOM单与料站表单位数据,操机员持此BOM单和料站表做好换线换料作业,工程变更后技术员必须重新做出机台站位表,如有调整需于备注栏内注明,代用料应代用料记录之,操机员完成机台之装料动作后要求复检人和IPQC对各机台每一料站进行复检确认。
4.8换料之复检动作由SMT巡线员完成。
换线时,所有已上线物料须经巡线员和IPQC确认无误后方可生产。
包装流水线流程1. 产品上线- 嘿,这就好比是一场比赛,运动员们要站到起跑线上准备出发啦!产品就是我们要包装的“运动员”,它们要来到包装流水线的起点,准备开始这场包装之旅呢!比如说,一瓶饮料要开始它的包装流程啦。
2. 清洁检查- 哎呀呀,这一步可重要啦!就像我们出门前要把自己收拾干净整洁一样。
要对产品进行仔细的清洁和检查,看看有没有瑕疵啥的。
就好比你要去参加一个重要活动,肯定得把自己打理得好好的呀!比如一个玩具,得检查下有没有破损的地方。
3. 贴标- 哇哦,这就像是给产品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把各种标签贴到产品上,让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产品,有啥特点。
比如说给一盒饼干贴上成分表的标签,让人一目了然呢。
4. 灌装或填充- 嘿,这一步就好像是给一个空瓶子装满水一样。
如果是液体产品,那就要进行灌装;如果是其他需要填充的产品,那就把它们填满。
你想想看,一个空的薯片袋子,得把薯片装进去才行呀!5. 封口- 哈哈,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呀!就像给一个礼物盒系上漂亮的丝带。
把产品的口子封好,确保里面的东西不会掉出来。
比如一袋牛奶,封好口才不会洒出来嘛。
6. 包装- 哟呵,这就是给产品穿上正式的“外套”啦!把产品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包起来,保护好它们。
这就跟你冬天出门要穿厚棉袄一样呢!像一个手机,得用盒子包装好呀。
7. 质量检测- 嘿呀,这可不能马虎!就像老师检查学生作业一样,得仔细看看包装得好不好,有没有问题。
要是有问题,那可不行哦!比如说检查一个包装好的礼品盒,看看有没有破损的地方。
8. 码垛- 哇塞,这就像是把东西整齐地堆起来一样。
把包装好的产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堆起来,准备运输啦!你想想看,一堆整齐的货物,看着多舒服呀!比如把一箱箱饮料码好。
9. 运输- 哈哈,最后一步啦!产品要踏上新的旅程咯,就像你出门去旅行一样兴奋呢!它们会被运到各个地方,到达消费者手中。
比如说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开往各个销售点呢!。
文件标准:GB/T 19001-2008GB/T 24001-2004变更记录1.目得为了降低转换机种得工时损失,减少错误,并通过快速换线提升产能与品质。
2.适用范围生产制造下属生产车间所有得生产线体得机种切换.3.工作程序(流程)注1> 由计划部提前至少32小时将次日生产任务发生产车间主管确认;2> 生产车间主管接到生产任务后,需要根据车间实际生产进度进行新排单审核;3> 生产班组接到生产任务后,需要立即按照文件内容执行生产准备;4>最终将生产数据写入日报,交由车间统计汇总输出。
4.机种切换定义4、1机种切换过程指从一个机种得生产转换到另一个机种生产得过程。
4、2切换过程分类4、2、1设备切换过程:指单项设备进行操作功能转换得过程、包括更换模具,控制程序设置矫正,辅助设备连接,流水线调整宽度,产品试样等过程.4.2.2工位切换过程:指单个工位为满足下一个机种得生产需要而进行得材料,文件,工装夹具等生产物品器具得准备过程。
4。
2。
3工序切换过程:指由不同工位及设备组合而成得生产功能段整体进行机种切换得过程。
5.工序定义5、1常规操作生产线5、1、1 AI:从取裸板PCB板上机到最后一颗物料生产结束;5、1、2 RI: 从取半成品PCB板(已完成卧式机插得产品)上机到最后一颗物料生产结束;5、1、3 SMT: 从取半成品PCB板(已完成卧式或立式机插得产品)上机到回流焊后检验生产功能段;5、1、4手插工序:从取半成品PCB板(已完成机插与贴片工序得产品)工位到一测最后一个工位所组成得生产功能段;5、1、5组装工序:从一测后得第一个工位到装箱工位所组成得生产工段;5、1、6包装工序:从放半成品(已老化或按规定不需老化得产品)工位到产品装入成品箱工位所组成得生产功能段;5、2切换点定义:每个工序得最后一个工位5、3切换时间定义:前一机种最后一PNL(PCS)得产品完成到后一机种第一PNL(PCS)得产品开始生产之间得时间。
产品换线管理程序(ISO9001-2015)1.目的:为了降低换线的工时损失,快速提升换线后的产能,并通过快速换线提升管理技能,增强公司竞争力,特制定此规范。
2.适用范围:公司所有DIP生产线(包括后焊、测试、包装线)。
3.目标:每个工段20分钟完成快速换线。
4.职责:制造部:负责待换线产品所需工程文件、治工具及物料的领用,并执行换线工作。
品质部:负责确认待换线产品的工程文件及所用物料的正确性,并做首件检查确认。
工程部:负责待换线产品所需生产设备、治工具的提前申购、维修、架设与调试。
PMC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采购物料进度的跟进以及最终上线生产安排。
5.生产换线作业程序5.1由PMC部制定出较为准确的生产计划,并跟进产品所需物料的采购进度,确保产品能够依生产计划如期上线生产。
5.2工程部相关负责工程师在得到生产计划后,确认产品生产所需的工程文件(包括SOP、作业流程等)、生产设备及治工具是否已准备齐全。
如果没有则尽快发行相关文件或填单请购相关的生产设备或治工具。
5.3物料员至少提前4H将待换线产品所需的物料发放到生产线。
5.4IPQC至少提前2小时根据BOM表核对发放到生产线的物料实物(包括辅料)是否正确(核对内容包括料号、描述、供应商等),如有异常则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5.5制造部拉长或助拉需提前2小时准备或领用生产所需的物料、生产工具、工程文件、生产设备及治工具等,按照《产品换线准备工作点检表》逐项进行确认。
当确认结果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处理。
同时通知相应的随线IPQC及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换线准备,然后分段清理流水线开始换线工作。
详细操作如下:5.5.1拉长或助拉分段将流水线上当前正在生产的产品清理完,同时将当前产品的物料(包括辅料)清理干净、将作业指导书回收。
5.5.2拉长或助拉根据生产作业流程排定工位及作业人员,并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挂到各工位上,同时要求作业人员认真阅读各自工位的作业指导书,以了解其作业内容。
快速换线作业指导书目的:降低包装生产线的工时损失,快速提升包装生产线的产能,并通过快速换线提升干部管理技能,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实力。
目标:包装生产线换线时间缩短至5分钟。
范围:包装全部生产线。
权责:现场班组长:快速换线具体实施责任者.现场主管:快速换线指导者.QC : 协助生产上线后的质量监督与辅导..现场员工:掌握作业的标准,尽快适应.作业内容:换线准备1.1.1. 生产计划部门主管接到PMC的日生产计划后,提前制定本部门的生产计划,并提前将生产所需的制具,辅助工具准备好。
欠缺部份立即报备并处理。
部门主管根据产线生产进度,大概估算换线的日期与时间。
通知现场组长提前半天准备材料,并通知换线小组成员。
1.1.2. 材料准备.1.12.1 物料员提前3天将生产所需材料领出。
,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并将材料移交到现场组长。
1.1.2.2 现场组长提前半天将所需物料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并作好标识。
1.1.3. 产品首件制作副主管提前两天制作产品首件,并交QC确认。
将正确首件及工单移交给现场组长。
1.1.4. 制工具确认1.14.1. 副主管提前半天将生产所需的制具准备好,并对制具进行实际操作检查,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现场组长将新工单生产线人员标识牌按照实际工位摆放。
并将产品的《〈作业指导书〉》和《〈品质检验标准〉》张贴于生产线上。
1.1.6. 换线实施。
1.16.1. 旧工单结束后,现场组长将上工单的材料统一回收后,并移交给物料员。
1.1.6.2. 现场员工根据标识牌,迅速找准自已的工作岗位。
并仔细地阅读《〈作业指导书〉》和《〈品质检验标准〉》。
1.1.7.. 开线生产1.1.7.1. 现场员工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1.1.8. 换线调整1.1.8.1. 从第一个产品流出开始,现场组长与QC对逐一工序进行检查确认,纠正员工操作与质量上的问题点1.1.8.2 正常生产后,现场组长对每位员工的节拍进行测定,如发现节拍跟不上立即对生产线进行调整。
1. 目的:
为了降低换线的工时损失,快速提升换线后的产能,并通过快速换线提升管理技能,增强公司竞争力,特制定此办法。
2. 适用范围:
兴为通成品包装线。
3. 目标:
10分钟之内完成快速换线。
4. 职责:
生管部:负责待换线产品所需工程文件、工具及物料的领用,执行换线工作中的人员安排与首件制作。
品质部:负责确认待换线产品的工程文件及所用物料的正确性,并督促生技、生产首件检查确认。
生技部:负责工艺文件的准备,打印机的调试,协助产线做好首件,确认首件物料、条码。
5. 生产换线作业程序
5.1由PMC部制定出较为准确的生产计划,并跟进产品所需物料的采购进度,确保产品能够依生产计划如期上线生产。
出仓员根据PMC计划,按工艺单号编制物料清单。
5.2 物料员至少提前半小时按物料清单将待换线产品所需的物料发放到生产线。
5.3 IPQC提前半小时分钟根据BOM单核对发放到生产线的物料实物(包括辅料)是否正确(核对内容包括料号、描述、实物等)并写上对应工单签名,如有异常则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5.4包装助理提前半小时根据打包单准备或领用生产所需的生产工具、工程文件、生产设备等,当确认结果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处理。
同时通知相应的随线IPQC及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换线准备,然后开始换线工作。
详细操作如下:
5.4.1 如前一张物料清单已全部完工,清理现场完工产品;如因部分产品暂时缺货,清理未打包产品,返回仓库;
5.4.2 出仓工按下一张物料清单拉动需打包产品到打包组指定工位
5.4.3 转线前五分钟,技术员先调试一台打印机,工位上的人提前拆料,上板;另一台打印机将上个工单的条码打印完毕之后,技术员调试,第一台调试好的打印机开始制作首件。
5.4.4 在第一个产品打包完成后,技术员、包装助理、IPQC对首件产品的外观、附件、条码等进行确认。
确认合格后,投入正常生产。
6.生产换线流程图:
7.相关文件及表单:负责部门
7.1《制造工艺单》、《BOM》----------------------------生技部
7.2 上料记录本----------------------------------------------物料员
7.2《生产作业排位图》-----------------------------------生技部
7.3《产品作业指导书》-----------------------------------生技部
7.4《首件记录表》-----------------------------------------品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