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17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解答
- 格式:pdf
- 大小:102.03 KB
- 文档页数:5
第17届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宇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B. 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C. 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D. 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2. 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通讯工具。
一般的手机都设有利用振动提示人们“来电”的装置。
有一种手机提示“来电”是用一个微型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当叶片转动时,电动机也就跟着振动起来,从而又带动手机振动。
在图1所示的几种形状的叶片中,你认为能够实现上述振动功能的是()图13. 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4.人们用来取暖的一种热水袋如图2所示。
它的表面有很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做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A. 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B. 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C. 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所灌热水将热水袋胀破D. 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5. 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
上海市第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详解 33水银 铁水 冰 酒精 木块第一部分:选择题1. 坐在由西向东行驶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
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A)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3. (C)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D)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分析和解] 这是一题关于同一平面上两个矢量合成的题目。
可以通过画矢量图来解题:雨滴的方向竖直向下是相对于汽车而言的,所以雨对地雨对车车v v v=+。
从图中可以看到雨对地的方向是斜向东的。
本题还可以采用参照物的知识进行思考:汽车是由西向东行驶的,乘客发现雨滴相对于汽车是竖直向下的,说明雨滴对地而言在水平方向与汽车一样具有相同的速度。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4.传说阿基米德有一天和亥尼洛国王聊天时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这种“玩笑”看似夸张,其实却包含这样一个重要的规律:利用某些机械可以挪动重物,改变用力方向,或者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假如你能够施加一个100牛的力,且受力点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
那么,利用杠杆(不考虑该杠杆的质量)让你把一个l20000牛的重物抬起5厘米,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 )5.(A)5秒。
(B)10秒。
(C)12秒。
(D)60秒。
[分析和解]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臂的长度必须是阻力臂的1200倍。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动力移动的距离也是阻力移动距离的1200倍,需移动60米,“受力点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需要化时间60秒。
正确答案为D。
6.某密闭隔热容器通过中间的阀门被分为A、B两个部分,现将该容器水平放置,并在A、B中分别装满冷水和热水,如图1所示。
当打开中间的阀门后,要使A、B两容器中的水温相等,最快的办法是( )7.(A)竖直放置,且A在上方。
8.(B)竖直放置,且B在上方。
9.(C)如图保持原有的水平状态。
上海市第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解答发布时间:2006-02-25说明:1、本试题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大题~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大题~第五大题除选择题以外,均要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试题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中,经过挑选.自己感到满意的衣服.回家后却发现衣服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衣服染料的质量有问题。
(B)商场和家中环境湿度不同。
(C)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温度不同(D)商场和家中的照明用的光源不同。
2.0℃的冰块全部熔化为0℃的水.体积将有所减小.比较这块冰和熔化成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
(B)O℃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
(C)O℃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
(D)无法确定3.现有甲、乙、丙三个通草球.将其中的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带电情况。
( )(A)3种。
(B)4种.(C)5种。
(D)6种.4.将一个小灯泡(2.5V、O.3A)和一个家用的照明白炽灯(22OV、40W)串联后接到220伏的电源上.将发生的情况是:( )(A)小灯泡和白炽灯都发光。
(B)小灯泡和白炽灯都被烧坏。
(C)小灯泡被短路.白炽灯正常发光。
(D)小灯泡被烧坏.白炽灯完好.但不发光。
5.在制造精密电阻时.常常采用双线绕法.即把电阻丝从螺线管一端绕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绕回来。
如果电流方向如图l所示,那么( )(A)螺线管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
(B)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C)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D)螺线管左端有磁极。
右端无磁极。
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压表是相同的理想电表,它们的量程均为0~3~15V。
电键K闭合后,发现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电路中R,、R:的值可能是()(A)100欧,200欧。
第一部分:选择题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 A .体积 B .内能 C .温度 D .比热容2. 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 .地面 B .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 C .甲 D .道路两旁的树木3.下列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 )4.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
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 ( ) A .体积变大了 B .比热容变大了 C .质量变大了 D .密度变大了5. 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 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合力大小 为( )A .40牛B .80牛C .120牛D .200牛6.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千米/小时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 ( )A .15-20/秒B .20-25/秒C .25-30/秒D .30-35/秒7.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
下列关 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 甲、F 乙大小及海绵下 陷浓度h 甲、h 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h 甲>h 乙B .F 甲=F 乙,h 甲=h 乙C .F 甲<F 乙,h 甲=h 乙D .F 甲>F 乙,h 甲>h 乙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若将木块虚线以下的部分截去,则( )A.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下降的高度相同B.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木块下降的高度更大C.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水面下降的高度更大D. 木块下降,水面上升,且变化的高度不相同9.一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5伏上升到6伏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增大了0。
上海市第十七届高二物理竞赛(南汇中学杯)初赛说明:1.本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
2.本卷的解答结果写在答卷纸上。
3.本卷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汽车沿直线由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AB 段平均速度为v 1,,运动时间为t 1,BC 段平均 速度为v 2,运动时间为t 2,则 ( ) (A )若AB =BC ,AC 段平均速度为221v v + (B )若AB =BC ,AC 22122v v +(C )若t 1=t 2,AC 段平均速度为221v v + (D )若t 1=t 2,AC 段平均速度为21212v v v v +2.图为用频闪照相拍摄的一张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的照片,如果频闪时间间隔为12s ,且小于波的周期,分 析照片可知,下列波的周期值符合条件的是 ( ) (A )34s (B )1s (C )32s (D )23s3.如图所示,环形导线和直导线相互绝缘,且直导线又紧靠环的 直径。
如果直导线被固定不动,则两者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后, 环形导线运动的情况是 ( ) (A )静止不动. (B )以直导线为轴转动. (C )向磁通量减少的方向运动.(D )向磁通量增大的方向运动.4.一长直导线通过50赫的正弦交流电,在导线下有一断开 的金属环,如图所示,那么相对于b 来说,a 的电势最高是在 ( ) (A )电流方向向右,电流强度最大时 (B )电流方向向左,电流强度最大时 (C )电流方向向右,减小到零时 (D )电流方向向左,减小到零时x yOOPS Q5.如图所示,物块从斜面的底端以确定的初速度开始沿粗糙的斜面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上的B 点。
如果在滑行的过 程中 ( ) (A )在物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则不能滑行到B 点 (B )在物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仍能滑行到斜面上的B 点 (C )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则一定能滑行到B 点以上 (D )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则一定不能滑行到B 点 6.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 的档位变速器。
上海市第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题
朱岩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初三年级学研期》
【年(卷),期】2003(000)004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朱岩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云中学2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上海市第二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J], 无
2.上海市第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附初赛难题选解) [J], 朱岩
3.上海市第二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J],
4.上海市第二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J],
5.上海市第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附初赛难题选解) [J], 朱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全卷共八题,总分为140分。
一、(10分)1.(5分)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距今大约2400多年前)曾国国君的墓葬——曾侯乙墓,出土的众多墓葬品中被称为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的象征的是一组青铜铸造的编钟乐器(共64件),敲击每个编钟时,能发出音域宽广、频率准确的不同音调。
与铸造的普通圆钟不同,圆钟的横截面呈圆形,每个编钟的横截面均呈杏仁状。
图预17-1-1为圆钟截面的,图预17-1-2为编钟的截面,分别敲击两个钟的A 、B 、C 和D 、E 、F 三个部位,则圆钟可发出________个基频的音调,编钟可发出________个基频的音调。
2.(5分)我国在1999年11月20日用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艘实验航天飞行器,它被命名为___________号,它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准备。
二、(15分)一半径为 1.00m R =的水平光滑圆桌面,圆心为O ,有一竖直的立柱固定在桌面上的圆心附近,立柱与桌面的交线是一条凸的平滑的封闭曲线C ,如图预17-2所示。
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的细轻绳,一端固定在封闭曲线上的某一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27.510kg m =⨯-的小物块。
将小物块放在桌面上并把绳拉直,再给小物块一个方向与绳垂直、大小为0 4.0m/s v =的初速度。
物块在桌面上运动时,绳将缠绕在立柱上。
已知当绳的张力为0 2.0N T =时,绳即断开,在绳断开前物块始终在桌面上运动.1.问绳刚要断开时,绳的伸直部分的长度为多少?2.若绳刚要断开时,桌面圆心O 到绳的伸直部分与封闭曲线的接触点的连线正好与绳的伸直部分垂直,问物块的落地点到桌面圆心O 的水平距离为多少?已知桌面高度0.80m H =.物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未与立柱相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10m/s .2000年三、(15分)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H ,厚 3.0 cm ,折射率 1.5n =。
上海市第二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片中,能体现“增大摩擦”的是 ( )2.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3.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
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α=30°,β<60° (B)α=60°,β>60°(C) α=30°,β>60° (D)α=60°,β<60°4.重力为10牛的水对漂浮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 ( )(A)一定小于10牛 (B) 一定等于10牛 (C) 可以等于0牛 (D) 可能大于10牛5. 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冰熔化后 ( )(A)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 (B)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不变(C)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 (D) 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6.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 (A) 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B) 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C) 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D) 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7.物、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把透镜右方的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B) 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C) 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D) 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物体的像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R1,若保持电路的总电流不变,那么为了使通过R1的电流稍增大一点,可采用的措施是()(A) 与R2并联一个比R2小得多的电阻(B) 与R2并联一个比R2大得多的电阻(C) 与R2串联一个比R2小得多的电阻(D) 与R2串联一个比R2大得多的电阻9.每种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有确定的值。
上海市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2003年)初赛试卷参考解答第一部分为单选题,1—18道每题4分,19—24道每题5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每题6分,共150分,90分钟完成。
常用物质的密度(⨯103千克/米3)水银铁水冰酒精木块13.67.8 1.00.90.80.6第一部分:选择题1 坐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B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C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解】B, 风向参见图示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雨对地的方向是斜向东的。
本题还可以采用参照物的知识进行思考:汽车是由西向东行驶的,乘客发现雨滴相对于汽车是竖直向下的,说明雨滴对地而言在水平方向与汽车一样具有相同的速度。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
2 传说阿基米德有一天和亥尼洛国王聊天时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这种“玩笑”看似夸张,其实却包含这样一个重要的规律:利用某些机械可以挪动重物,改变用力方向,或者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假如你能够施加一个100牛的力,且受力点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那么,利用杠杆(不考虑杠杆的质量)让你把一个120 000牛的重物抬起5厘米,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 D )(A )5秒,(B )10秒,(C )12秒,(D )60秒。
【解】D, 把一个120000牛的重物抬起5厘米,需做的功为W=mgh=120000*0.05=6000J假如施加一个F=100牛的力,则在该力作用下受力点移动的距离为:S=W/F=6000/100=60m由于受力点能够以V=1米/秒的速度运动,故需要花费的时间为t=S/V=60/1=60s[另解]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臂的长度必须是阻力臂的1200倍。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动力移动的距离也是阻力移动距离的1200倍,需移动60米,“受力点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需要化时间60秒。
1994年第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初赛试题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2.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A.0.005米3。
B.0.01米3。
C.0.05米3。
D.0.l米3。
3.有四种器材:(1)自行车座;(2)机械手表;(3)衣服夹子;(4)发令手抢。
其中利用弹簧形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工作的有( )A.(1)和(2)。
B.(2)和(3)。
C.(1)和(4)。
D.(2)和(4)。
4.有四种飞行器:(l)直升飞机;(2)飞艇;(3)热气球;(4)滑翔机。
其中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是( )A.(1)和(4)。
B.(2)和(3)。
C.(1)和(3)。
D.(2)和(4)。
5.手持抽气、打气两用气筒的构造如图1所示,a为筒身,B为活塞,C和J是气门装置,类似于自行车内胎上套有气门芯的气门嘴,起阀门作用。
使用这种气筒时( )A.接D气门,起打气作用;接c气门,起抽气作用。
B.接D气门,起抽气作用;接C气门,起打气作用。
C.向外拉活塞,2个气门都起抽气作用。
D.向里推活塞,2个气门都起打气作用。
6.我国农村使用的一种钢架水泥壳抛物面太阳灶,用30分钟刚好可将4千克与气温(26.5℃)相同的水烧开。
若不计热损失,此时这个太阳灶的功率为( )A.163瓦。
B.686瓦。
C.933瓦。
D.41160瓦。
7.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