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35.83 KB
- 文档页数:2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2009年~2011年收治的3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诊断、治疗经过,手术采用内固定治疗。
结果:36例术后随访2~24个月,骨盆骨折解剖复位27例,复位满意8例。
无痛、行走活动正常者20例,轻度疼痛、轻度跛行但不需扶拐者13例,中度疼痛、须扶拐行走者3例,无严重不能行走者,优良率达92.3%。
结论:骨盆骨折内固定可使全骨盆稳定,迅速减轻患者疼痛,利于早期活动,便于护理,利于止血,减少出血量,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内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中图分类号】r68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21-02不稳定性骨折是指骨盆的前后环均损伤并发生移位,如骶髂关节脱位、骶髂关节韧带损伤、髂骨翼后部直线骨折、骶孔直线骨折。
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
选取2009年~2011年收治的3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也较满意。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17~60岁,平均36.3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高空坠落伤14例,挤压伤2例。
按tile 分型[1],垂直旋转不稳定28例,旋转不稳定8例,患者入院时间为伤后1h~10d,25例在伤后8h内入院。
伤后至手术时间为5~12d,平均7.4d。
1.2 诊断:骨盆旋转移位和/或体格检查中发现的肢体缩短;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的后部损伤;触诊发现骨盆不稳定;x线检查作为筛选和较轻骨折检查,提供原始材料。
ct水平横截面图和重建图最佳,数字减影可了解血管损伤情况。
1.3 治疗:入院后首先予积极抗休克治疗。
对于骶髂关节脱位>1cm;髂骨、骶骨骨折移位明显;耻骨支骨折,巨大移位。
采取后方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侧卧,骶髂关节脱位或骨折侧在上,对骶髂关节损伤用后侧直切口,显露后复位无大困难,用长100mm,粗3.5mm、4.5mm或6.5mm拉力螺丝钉自髂后向骶骨椎体中拧入,对骶骨骨折可自坐骨大孔插入手指触摸复位,亦自髂后向骶骨椎体拧入大螺丝钉,而 tile则用横栓固定双侧后髂骨,自骶后软组织穿过。
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闫双根【摘要】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多因巨大暴力直接作用于骨盆所致,常合并有休克、腹盆腔脏器及泌尿生殖道损伤.采取非手术疗法治疗的并发症较多,而开放内固定手术又存在创伤大、出血多、风险高等缺点.随着影像学设备的发展和骨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骨盆骨折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如经皮采用外固定支架、骶髂螺钉或钢板等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类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已渐显优势.%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are mostly caused by the enormous violence which act directly on the pelvis,often associated with shock,abdominal and pelvic organs,and genitourinary tract injury. Non-surgical treatment will cause more complications, while open internal fixation has the demerits of maximal trauma, much bleeding and high-risk. Wit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maging and orthopedic operation technolog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treat pelvic fracture. To different types of pelvic fracture , the advantages in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rresponding 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s have been gradually shown,such as percutaneous frame of external fixation,sacroiliac screw or steel plate etc..【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1【总页数】4页(P113-116)【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骨盆环;生物力学;内固定;外固定【作者】闫双根【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3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多见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压砸伤或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占全身骨折的10%~22.1%。
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22例效果观察李明凯1,张 利2(1.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 骨科,河南 永城 476600;2.永城市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永城 476600)摘要:目的 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1年8月急诊治疗骨盆外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2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时间21-32min,平均23min。
22例患者均于骨盆固定术后3-7h 休克纠正,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3例C型骨折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行内固定治疗,余18例以床旁外固定或外固定器加骨牵引为终末治疗手段,无外固定架松动、脱钉、断钉等发生,未发生骨折再移位、不愈合及迟缓愈合。
疗效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5.7%。
结论 盆外固定器可迅速减少骨盆容量,有效控制出血,整复、稳定骨折及脱位,避免周围组织再损伤,操作时间短,创伤小,部分患者可为骨盆骨折终末治疗手段。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外固定中图分类号:R 683.3 文献标识码:B不稳定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易并发大出血、脂肪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是临床骨科救治之难点,2007年9月-2011年8月我们采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2例,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9-55岁,平均35.5岁,致伤原因车祸15例,坠落伤4例,砸伤3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例,闭合性骨折2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5-160min,平均65min,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15例(B1型7例、B2型5例、B3型3例),C型7例(C1型4例、C2型2例、C3型1例),合并颅脑损伤5例,胸、腹部损伤9例,脊柱及四肢骨折12例。
1.2治疗方法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充血容量,封闭开放伤口,排除胸、腹及盆腔脏器损伤大出血,急诊X线或CT检查确定骨盆骨折类型及髂骨翼完整,于两侧髂骨翼沿髂骨板方向各打入导针两枚,直径4-6mm松质骨螺纹半钉经髂嵴、髂骨内外板间进入,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呈15-16°,深度约5cm,同侧螺纹钉间距6cm,连接杆间安装弧形、直形加压杆,C型臂机透视下挤压骨盆牵引下肢复位拧紧固定,B1、B3型骨折行加压固定,B2型骨折行中和固定或分离固定,C型骨折移位明显者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器固定加下肢骨牵引治疗,复位困难的较大骨块增加克式针或螺钉辅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