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男科疾病是指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历史悠久且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男科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就男科疾病中中医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不育症的中医治疗不育症是现代男性常见的生殖问题,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肾气不足、精血亏虚等。
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调理肾脏功能,促进精液的质量和数量。
常用的中药如肉苁蓉、菟丝子等,可以滋养肾阳,提高精子的活力和寿命。
另外,中医还可通过针灸、艾灸等手段调整经络,激活生殖系统,提高受孕率。
二、阳痿早泄的中医疗法阳痿早泄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肾阳不足、肾阴亏损等。
中医将睾丸、肾脏视为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通过调理肾阳和肾阴,可以改善阳痿早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肉桂、巴戟天等,可补肾壮阳,增强性功能。
此外,中医还结合针灸疗法,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阳气的流通,提高男性性功能。
三、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等有关。
中医可通过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的方法治疗前列腺炎。
常用的中药如金樱子、地锦草等,具有抗菌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此外,中医还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疗法,改善前列腺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症状。
四、泌尿结石的中医疗法泌尿结石是男性常见的尿路疾病,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
中医可采用行气通络、化湿利尿的方法治疗泌尿结石。
常用的中药如蒲公英、石菖蒲等,可消除湿热,促进尿液排出。
此外,中医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推拿等手段,刺激膀胱、肾经等相关穴位,以促进结石排出。
总结起来,中医在男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辩证施治,中医可以调整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改善生殖问题。
中医药的疗法及手段多样,如草药调理、针灸、艾灸、拔罐等,既可以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也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然而,中医治疗男科疾病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验证。
中医辨证分析男性不育的病因引言男性不育是指夫妻长期正常性生活后,无法怀孕或繁殖后代的情况。
中医认为,男性不育的病因主要包括肾精亏虚、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积聚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对男性不育的病因进行辨证分析。
1. 肾精亏虚肾精是人体生殖和发育的基础,男性精液中的精子就是由肾精形成的。
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之一。
辨证特点:1.精子数量减少,活力差;2.性欲低下,或者出现阳痿、早泄等问题;3.困倦乏力,背部酸痛。
中医治疗:1.补肾益精的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可以补充肾精,增加精液数量。
2.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关元穴、命门穴,调节肾脏功能,提高精液质量和数量。
2. 气血不足气血充足对于男性生育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
气血不足是男性不育的一种常见原因。
辨证特点:1.精子活力低下,数量减少;2.性欲低下,勃起障碍;3.疲乏乏力,容易疲劳。
中医治疗:1.补气养血的中药治疗:如黄帝内经养荣丸、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可以补充气血,改善精液质量和数量。
2.气血调理的食疗:多食用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如鸡肉、红枣、桂圆等。
3. 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男性不育与脏腑功能失调也有关系。
具体而言,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会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运作。
辨证特点:1.心气不足:出现心悸、失眠等心理问题;2.脾气虚弱:出现食欲不佳、大便溏泄等消化问题;3.肝气郁结: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4.肾阳虚弱:出现腰腿酸软、阳痿等症状。
中医治疗:1.脏腑调理的中药治疗:如参苓白术散、柴胡疏肝散等,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加生殖系统的正常运作。
2.情志调摄: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对调理脏腑功能有积极作用。
4. 湿热积聚湿热积聚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另一种重要病因。
湿热积聚会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辨证特点:1.精液黏稠,精子活力低下;2.性欲减弱,阴囊潮湿,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3.可能有炎症反应,如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良方男性不育症是指育龄夫妇同居2年以上,有生育愿望,未采取避孕措施,女方有受孕能力,由于男方生殖机能障碍而致女方不能怀孕的一类疾病。
或曾有孕育而后2年以上再未有孕育者,称为不育症。
前者为原发性不育症,后者为继发性不育症。
男性不育属于中医“无子”、“无嗣”、“精滑”、“精清”、“精冷”的范畴。
一、病因病机(1)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和/或功能障碍,常妨碍性功能,影响生育力;虽发生率不高,但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生殖系统感染:生殖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均可影响精子的发生、活力及运输,抑制附属性腺分泌,导致感染性男性不育。
现今性传播疾病成为感染性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国内以腮腺炎、结核病变系为常见原因。
(3)输精管道梗阻:各种原因如先天性畸形、炎症病变、肿瘤和外伤等使睾丸曲细精管、附睾、输精管直至射精管及尿道发生梗阻,阻止精子的运行和排出,均可引起输精管道梗阻性不育,占男性不育病因的5%~15%,成为男性不育的一种常见病因。
输精管道梗阻常由生殖系感染如附睾、前列腺、精囊炎症及附睾、输精管结核等引起。
附睾炎是引起输精管道梗阻的常见炎症,常由淋病菌和结核菌感染所致,亦可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
炎症破坏附睾丸黏膜下层,以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管腔狭窄或闭合。
附睾炎多为逆行感染,常伴有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炎症而同时发生梗阻。
据统计先天性输精管道畸形引起的不育,占生育能力低下者的1.3%。
少见的有附睾、前列腺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以及外伤或手术损伤输精管道而梗阻、断裂等。
(4)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血流瘀积而造成精索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可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导致精液异常,精子数减少和精子活力减低,严重者可伴有睾丸萎缩和生精障碍而致使不育。
多见于青壮年,经过手术治疗后,部分病人可恢复生殖能力。
(5)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常导致性功能障碍和睾丸生精障碍,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百家论医浅谈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体会 凡自胃脘以下至耻骨以上的整个腹部或脐周部位发生疼痛,概称为腹痛。
功能性腹痛多表现为痉挛性剧烈疼痛。
每日1~2次,较频繁,腹痛为持续性,无固定压痛点及肿块,或每周2次,腹痛一般于晨起,早餐时或上午发生,夜间常不痛,需做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潜血,腹部B超,平片,胃镜等)后方可诊断为本病。
《诸病源侯论小儿杂病腹痛候》曰:“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
”其治法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概括为寒则温中,食则消导,虫则安虫,停食感寒则消散等4法。
功能性腹痛反复发作,似以虚为主,然临床所见多虚实夹杂,实者不在少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分述如下。
1 寒邪腹痛 腹痛阵作,喜暖喜按,得温则舒,遇寒痛甚,手足稍冷,或伴有吐泻,舌质淡红,苔白滑,脉细弦,指纹青红。
寒则收引而拘急,胃肠气机凝滞不通,不通则痛。
一为中阳不足,寒从内生;二为风冷客于脐腹,肠胃气机紊乱。
治以温中散寒止痛,良附丸加减:高良姜9g,香附、乌药、白术、玄胡各6g,川芎、木香、丁香、甘草各3g。
2 实热腹痛 腹痛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心热,唇红,苔黄偏燥,脉滑数或沉实,指纹紫滞。
热为阳邪,偏食,过食肉类煎炸之品,胃中积热,终至热结脏腑,腑气壅滞气阻内逼所致。
治以通腑泄热,行气止痛。
凉膈散加减:黄芩、栀子、薄荷、白芍各9g,大黄(后下)、芒硝(烊化)、甘草各3g。
3 积滞腹痛 脘腹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口气酸臭,不思饮食,夜卧不宁或腹痛欲泻,或有呕吐,吐物酸馊,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滑,指纹沉滞。
饮食不节,乳食停积胃肠,气机受阻所致。
香砂平胃散加减。
苍术、厚朴、陈皮、枳壳、香附各6g,山楂、神曲、桃仁各10g,甘草3g。
4 脏腑虚寒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喜暖,精神倦怠,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气血虚弱,寒自内生,脏腑失于温养,故腹痛隐隐,时作时止,痛处喜按。
中医辩证治疗男性不育症
王贺毅
在不育夫妇中,大约有40%是由男方原因造成的或与男方有关,男性因素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精液分析和激素水平等来系统综合地进行评估,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男性不育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以卵泡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改变了男性不育的治疗状况。
然而现代生殖技术并不可以克服所有因素,虽然近期的技术进步已经提高了某些传统治疗方法的有效率,但对全面的预后效果仍然有限。
中医药在我国仍然是治疗男性不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如何科学评价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症的地位与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 精子发生的调控及中医学的认识
在世界范围内,约达20%的夫妇不育,而由女方原因引起者约占40%~50%,有男方原因引起者约占25%~40%,由夫妇双方共同引起者占10%~15%。
环境污染、性病蔓延、吸毒、酗酒、过度吸烟等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造成男性生殖器官睾丸损害,生精功能障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最常见原因。
对中医肾本质的研究证实了中医的肾有类似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作用。
沈自尹教授曾对“肾阳虚”的本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肾阳虚证不仅可引起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紊乱,而且对于不同靶腺轴(如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胸腺轴/性腺轴)的不同环节,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和退行性病变。
肾虚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理机制,肾气的盛衰体现了机体主要内分泌功能的状态及体质的状况,是主导生育能力的核心因素。
历代医家都强调肾精在男性生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肾精的盛衰决定着男子的生育能力,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肾为天癸之源,天癸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一种物质,能促使“任脉通、太冲脉盛”、调节精液的生成及排泄,从而使机体具有生殖能力。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
”肾是先天之本,是发育生殖之源。
治疗由少精症、精子活力低下症所致的男性不育症以补肾填精为要旨。
补肾是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不仅用于肾虚一证,即使在各种不同病因的治疗过程中也往往不同程度地被运用。
由于肾有阴阳之分,肾阴、肾阳偏胜的病理性质及其程度的不同,补肾又有温阳、滋阴、降火、活血等不同的具体治法。
补肾中药在调整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功能以及内分泌的异常,改善精子的质量,调节免疫机能等方面对男性助育取得显著功
效。
补肾法促进睾丸生精原理的研究证实,补肾药对睾丸有专一作用,有类似但又不完全同于性激素和促性激素的作用,能促使损伤的睾丸组织学(曲细精管及间质细胞等)得到改善和恢复。
但临床上常见肾虚夹瘀血阻滞症。
男子不育的血瘀因素,古人曾有“精瘀窍道”之说,但中医的“难病从瘀”、“久病人络”可为血瘀不育提供理论依据。
2 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特点是以综合调治,药物治疗为主,运用大量的专方专药,如治疗不育的五子衍宗丸等至今仍广泛运用。
同时应用针灸、按摩等治疗,强调心理疏导、饮食宜忌在不育症治疗中的作用。
少弱精症多由肾气不足,或肾阳虚弱、气血两亏等,最终导致肾精不足所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弱精子症主要病因为生殖道感染、精浆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疾病、特发性精子活力低下症、内分泌疾病。
中医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根据“肾藏精,主生殖”的理论应补肾生精,以调补肾阴肾阳,填补肾精或益气养血为治疗大法。
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温补肾阳、温肾益精;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五子衍宗丸补益肾精;补中益气汤益气养血。
生殖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可影响精子的发生、运动、抑制附腺性分泌。
抗精子抗体是导致男性不育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治疗方法有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精子洗涤、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体外授精(IVF)、显微授精(ICSI)等。
精液不液化症主要从阴虚火旺、热灼津液论治,以知柏地黄汤为主方,滋阴降火;亦有从阳不化气,精冷血凝论治,用金匮肾气丸之类。
可选用水蛭、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药以及清热化痰药配伍;清热利湿药(天花粉、败酱草等)抑制生殖道炎症,改善液化因素。
中药对Ⅱ度以内的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疗效,治则治法为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常用方为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
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西药以溴隐亭治疗,中药治疗应降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解除对性腺轴抑制,促进性腺激素的释放(FSH、LH),提高血中性激素含量。
代表方为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有调节激素作用,可使血清睾丸酮、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
中药对无精子症治疗报道虽多,但因缺乏病因学分类依据,其疗效很难评估。
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感染因素引起者)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三棱、莪术、土茯苓、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
而对睾丸源性无精子症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3 中医辩证认识男性不育
(1)气衰,则泛指脏腑机能不强,或指体内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不足,此外尤其是指肾气不足,肾气衰则肾精产生的内在动力不足,影响生育。
属肾精亏虚
型的,宜补肾填精、固涩精关,可服用六味地黄丸、五子地黄丸、五子衍宗丸等。
(2)痰多,因痰多与脾、肺脏有关。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痰湿蕴郁脾胃,必定导致真气不足,精气亏耗,同样影响生育。
属痰湿内盛型的,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可选用香砂六君丸、加味香砂枳术丸等。
(3)所谓相火盛,乃指肾阴亏损,虚火亢盛,又称命门火旺。
由于阴虚火旺,出现火迫精泄的病变。
肾为阴脏,内藏水火(如肾阴、肾阳),生理上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若肾水亏损,则肾火偏亢,出现买性欲太过、遗精、早泄等影响男性生育。
属肾阴亏虚型的,宜滋阴补肾,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味地黄丸等。
(4)精稀少,在中国古代医籍《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中称为虚劳精少,指性交时泄精少,甚至只一、二滴,影响生育。
由于先天不足,或房室不节,劳心过度,以致耗损精气。
属命门火衰型的,宜壮肾阳,可选用右归丸、补肾强身片等。
(5)气郁,郁证之一,由于情志郁结,肝气不舒所致,气郁可导致血瘀,造成阳痿、不射精等症而致不育。
属肝气郁结型的,宜疏肝解郁,可选用逍遥丸、舒肝丸、归芍六君丸等。
属气滞血瘀型的,宜活血化瘀,可选用小腹逐瘀丸、乌金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