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组成细胞的分子-授课用
- 格式:ppt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66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重要知识点汇总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又称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导致不适或疾病。
如:缺Fe性贫血、缺ca则引起抽搐、缺碘引起大脖子病,缺mg则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化合物:(一)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蛋白质:、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氨基酸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判断: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
多肽:由n(n≥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空间结构不同4.计算: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条数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1)催化——酶(2)运输——血红蛋白(运输氧气)(3)免疫——免疫球蛋白(抗体)(4)结构——结构蛋白(5)调节——胰岛素(6)识别——糖蛋白6.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和0.01g/mLcuSo4溶液(3-4滴)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呈碱性),再加cuSo4溶液。
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 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德伦(Dren)是科幻惊悚片《人兽杂交》的主角,它是一个有着啮齿目动物特征,但是又长着巨大双眼、长尾巴和细胳膊的怪物,而且它还会发出鸟类的叫声。
它是由两位反叛科学家将人类和动物的DNA进行杂交创造出的一个生物。
下列有关该生物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细胞核内有分布B.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含有A、T、G、C 4种碱基D.不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解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含DNA,A正确;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C正确;含有D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2.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C )A.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C.从结构上,在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为双链结构,RNA为单链结构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脱氧核糖不含氧元素,是RNA的组成成分解析: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 错误;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不完全相同,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B错误;在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为双链结构,RNA为单链结构,C 正确;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含有氧元素,D错误。
3.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埃博拉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A )A.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D.碱基、葡萄糖、磷酸、脱氧核糖解析:埃博拉病毒的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和RNA,蛋白质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每个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核糖组成,故RNA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含氮碱基、磷酸和核糖,故埃博拉病毒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主要有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高考总复习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纲要求】1.理解并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2.知道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3.理解并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及功能4.理解并识记脂质的种类及生理功能5.掌握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结构及生理功能6.掌握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7.知道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8.理解并识记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等化合物的鉴定方法【考点梳理】考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1)从元素种类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
(生物要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生物体中所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生物界没有特有的元素。
)(2)从元素含量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同一元素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差异很大。
)2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按照在细胞中含量的不同将细胞中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有:C、H、O、N、(3)主要作用: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4)种类:单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注意:单糖是细胞能直接吸收利用的糖类,其中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利用的是葡萄糖。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淀粉和糖原是储能的糖类,纤维素很难被分解利用。
2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是C、H、O,与糖类相比“H”含量较多,“O”含量较少。
(2)种类及功能:脂肪(油脂):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绝热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磷脂: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固醇: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性激素:包括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维生素D:促进钙和磷的吸收植物蜡:多存在于叶、果实、茎和枝的表面,可保持水分,对植物起保护作用考点四、组成细胞的有机物——蛋白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其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仅次于水。
1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些蛋白质中还有少量S等元素。
电白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生物备课教案三、教学过程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投影教材P16《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提问:组成生命的细胞和组成地壳的元素有没有什么不同?一、组成细胞的元素(一)投影教材P17图2—1和图2—2,提问:1、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含量较少?2、在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3、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教师总结:1、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可归纳如下:(二)C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
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
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呢?(学生看教材P17表格)水无机化合物无机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糖类有机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材P17相关问题。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测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吧![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师根据教材P18内容讲清实验原理、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在配制时,都用到NaOH和CuSO4,但配制时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1、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⑴组成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⑵使用时临时配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合,振荡均匀即可使用。
2、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⑴组成B液:0.01g/mL的CuSO4溶液⑵使用时,向样液中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内,并完成P19讨论题。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⑵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无机物》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五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的提升,也是后面学习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2)无机盐的作用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水的认识比较丰富,许多概念来自生活的经验,但是,站在活细胞的角度去看,学生的认识还有需要补充纠正的地方。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导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提示:水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总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提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等。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不同生物所含元素种类......,但含量不同..基本相同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但需要量很少)基本元素:C (也是生命的核心元素)主要元素:C、H、O、N、P、S (6种,占生物体总量的97%以上)矿质元素:N、P、S、K、Ca、Mg、Fe、Mn、B、Zn、Cu、Mo、Cl、Ni (14种)(糖类:C、H、O; 脂肪:C、H、O; 血红蛋白:C、H、O、N、Fe ; 叶绿素:C、H、O、N、Mg;甲状腺激素:C、H、O、N、I; 核酸:C、H、O、N、P; ATP: C、H、O、N、P; 纤维素:C、H、O)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C、H、O、N四种元素含量比较:鲜重:O rsaquo; C rsaquo; H rsaquo; N; 干重:C rsaquo; O rsaquo; N rsaquo; H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①还原糖的检测:材料——含糖量高,颜色较白的,如苹果,梨试剂——斐林试剂(由0.1g/ml的氢氧化钠和0.05g/ml的硫酸铜等量混合后加入组织样液)现象——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注意:淀粉为非还原性糖,其遇碘液后变蓝。
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但蔗糖为非还原糖。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甲液与乙液最好是现配先用,且必须混合均匀。
②脂肪的检测:材料——花生子叶试剂——苏丹Ⅲ或者苏丹Ⅳ染液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后可见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苏丹Ⅲ)或者红色(苏丹Ⅳ)的脂肪颗粒。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教案科目: 生物必修1授课章节:第二章课题:组成细胞的分子备课形式:电子备课主备教师:陈永娇授课教师:陈永娇授课班级:高一6-9班2 0 —2 0 学年度学期时间: 年月日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材分析第一章主要概括的介绍生命的最基本组成元素—细胞。
第二章则深入分子水平对细胞进行阐述。
第一节介绍的是组成细胞分子的最基本元素和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本节学习的内容比较的简单比较容易理解,重点在于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三个实验,着重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并掌握实验的具体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组成地壳和细胞的部分元素表,提出问题:从表格中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特有的。
(统一性)2. 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
(差异性)从而引入“组成细胞的元素”(二)组成细胞的元素1.分别列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分析其概念。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等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 Cl Ni等 (谐音记忆:铁门碰醒铜母驴)2.大量元素相关讲解:(1)分析饼状图: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和细胞鲜重的比例,并提出问题:①占细胞鲜重和干重最多的元素是什么?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
(可能学生无法直接回答,可利用以下问题循序引导。
)②鲜重和干重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水分)③那么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由此一步步引出C为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
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解答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必须要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得统一性。
3、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得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C;检测生物组织中得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说学情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1) 他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这都为学习本节的重点知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难点的教学。
2)此年龄段的学生对探究细胞奥秘存在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