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49.28 KB
- 文档页数:6
(物理)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滑动变阻器R1、定值电阻R2、R3、平行板电容器及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当滑动变阻器R1触头向左移动时,则()A.电流表读数减小B.电容器电荷量增加C.R2消耗的功率增大D.R1两端的电压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变阻器R的触头向左移动一小段时,R1阻值减小,回路的总电阻减小,所以回路的总电流增大,电流表读数增大,故A错误.B、外电路总电阻减小,路端电压U减小,所以路端电压减小,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故B 错误.C、由于R1和R2并联,由分析可得则R2电压减小,又由于R2电阻不变,所以R2消耗的功率减小,故C错误.D、路端电压减小,而干路电流增加导致R3两端电压增大,由串联分压可得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动态分析,要熟练掌握其解决方法为:局部-整体-局部的分析方法;同时注意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2.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
当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 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当用恒力F倾斜向上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3,如图所示。
则()A.x1= x2= x3 B.x1 >x3= x2C.若m1>m2,则 x1>x3= x2 D.若m1<m2,则 x1<x3= x2【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利用隔离法求出弹簧的弹力,从而求出弹簧的伸长量。
对右图,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为:;对b物体有:T1=m2a1;得;对中间图: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为:;对b物体有:T2-m2g=m2a2得:;对左图,整体的加速度:,对物体b:,解得;则T1=T2=T3,根据胡克定律可知,x1= x2= x3,故A正确,BCD错误。
n e i n g整体法和隔离法1、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右图所示.今对小球a 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 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A )2、如图<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 ,若物体b 在a 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A )A 、a 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 、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 、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 、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 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3、A 、B 、C 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 、m 和m 0,作图<2> 所示的联结. 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 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A )A 、物块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B 、物块A 与B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C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 0g ;D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 0g ;4、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它们静止在水平面上。
现用水平力F 拉物体M,它们仍静止不动。
如右图所示,这时m 与M 之间,M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分别是( C ) A .F ,F B .F ,0 C .0,F D .0,05、如右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4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
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则f 1= 0 ,f 2= 4N ,f 3= 6N 。
6、质量为m 的四块砖被夹在两竖夹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则砖2对砖1的摩擦力为 mg 。
高一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斜面体,质量为m 的木块在竖直向上力F 作用下,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 .无摩擦力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支持力为(M+m )gD .支持力小于(M+m )g【答案】AD【解析】对物体M 和m 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 、重力(M+m )g 、支持力F N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竖直方向 F N +F-(M+m )g=0,解得:F N =(M+m )g-F <(M+m )g ;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没有摩擦力. 故选AD .【考点】整体法及隔离法。
2.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B 和C 上.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A .f 1=0,f 2=0,f 3=0B .f 1=0,f 2=F ,f 3=0C .f 1=F ,f 2=0,f 3=0D .f 1=0,f 2=F ,f 3=F 【答案】B【解析】以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易知,地面对C 的摩擦力为零,以A 为研究对象,A 处于平衡状态,故C 与A 之间无摩擦力,以B 为研究对象,易知C 与B 之间的摩擦力为F ,故选B 【考点】考查整体隔离法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处理此类问题,研究对象的选择是灵活的,例如分析BC 间摩擦力时,可以以A 、C 整体为研究对象3. 如图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作用在木块2上,三木块一起向左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1受到了向左的摩擦力B .木块2受到了2对平衡力C .木块1、2间有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木块2、3间有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解析】三木块一起向左匀速运动,说明整体合外力为零。
将1物体隔离开,则水平方向静摩擦力为零,所以A错。
1.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和c 上,a 和b 及c 均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C )A. f 1=5N,f 2=0,f 3=5NB. f 1=5N,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2.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的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 )A.零B.mgC.mg/2D.2mg3.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
物体A 、B 、C都处于静止状态。
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
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B )A .000321===f f f ,, B .00321===f F f f ,,C .00321===f f F f ,,D .F f F f f ===3210,,4.(09·海南物理·3)两刚性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直径分别为a d 个b d (a d >b d )。
将a 、b 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
设a 、b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1f 和2f ,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则 ( A )A .()a b 12 F m m g f f =+=B .()a 12 b F m m g f f =+≠C .()a 12 a b m g F m m g f f <<+=D .()a a 12, b m g F m m g f f <<+≠答案:A解析:对两刚性球a 和b 整体分析,竖直方向平衡可知F =(a m +b m )g 、水平方向平衡有1f =2f 。
整体法与隔离法专题训练答案liujianbo1.本题只有一个物体但有三个运动过程。
要考虑对过程用隔离法还是整体法。
适用的规律是动能定理。
先用隔离法:从A 到C 有mgh A + ACμmgcos α cos180°= E kc -0从C 到D CDμmgcos180° =E kd -E kc从D 到B -mgh b - BDμmgcosβ=0-E kdAC cos α=A'C BDcosβ=DB′三个方程相加得mg(h a -h b )- μmg( A'C +CD+ DB' )=0得μ= (h a -h b )/A'B‘=tan θm 作自由落体的条件是只受重力,故m 与M 间无弹力。
对m :H=gt 2/2 对M:S=at 2/2 当H/S=tan θ时F 有最小值。
故g/a=tan θ,a=gcot θF i =Mgcot2. (1)研究M 与m 组成的整体。
KA=(M+ m )a m ,a m =KA/(M+ m)再研究m ,是静摩擦力作为回复力。
f m = ma m =KA m/(M+ m)(2)根据机械能守恒,3. 常规方法是隔离法。
先研究m 。
(1)a=gsin θ 再研究M ,它的受力图如右。
静摩擦力最后画。
f=mgcos θsin θN=Mg+mgcos 2 θa=gsin θ- μ gcos θM 的受力图如下f 静=mgcos θ sin θ - μ mgcos 2θN=Mg+mg(1-sin 2 θ + μcos θ sin θ) ()2222121V m M MV +=mM MV V +=24.选择研究对象:因为A与B的加速度不同,本题宜用隔离法。
解:先研究B,画B的受力图。
v t2-v02=2as a=16m/s2 G+F f=ma F f=m(a - g)=0.3N再研究A 画A的受力图。
F n+F f=G a F n=1.7N 。
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
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 1 A B C D 大。
2.如图1所示,重物B 质弹簧与A 连结起来。
当A 和B ( A )
A .重力、支持力;C
3A .用50N B .一个真实的力F 可以正交分解为F 1和F 2,分力F 1
和F 2各有一个反作用力 C .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远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 .刀切菜时,刀给菜的力与菜给刀的力一样大
4.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 1和水平向左的力F 2,原先F 1>F 2,物体向右运动。
在F 1逐渐减小到等于F 2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情景是:( B )
5
63(
C .
21
21m m N N =
; D .
1
2
21m m N N =。
7.如图4,原来静止在升降机水平地板上的物体A ,被一伸长的弹簧拉着,仍保持静止。
突然发现物体A 被弹簧拉动,则此时升降机所作的运动可能是:( BD )
A .匀速上升;
B .加速下降;
C .加速上升;
D .减速上升。
8.如图6(a ),滑块M 在质量为m 的重物拉动下产生加速度a 1。
若将重物m 撤去,改用拉力F 拉细绳,如图(b )所示,且F=mg ,此时滑块加速度为a 2。
则:( B ) A .a 2=a 1; B .a 2>a 1; C .a 2<a 1;
D .滑块与水平面之间有无摩擦不明,无法判定。
9.有水平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从静止起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ts 后撤去外力F ,结果再经过去时ts 物体正好停止。
则运动全程中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B )
A .F ;
B .
2F ; C .3F ; D .4
F 。
10.手托着一本书使它作下述各种情况的运动,那么,手对书本的作用力最大的情况是:( D )
A .使书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
B .使书竖直向上匀减速运动;
C .使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
D .使书水平向右匀减速运动。
11.用手托住一个悬挂在轻弹簧下的砝码盘,使弹簧正好保持原长L 0(图
7),盘内放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然后突然放手。
则砝码对盘的正压力正好等于mg 的情况发生在:( C )
A .盘下落的全过程中;
B .释放盘的一瞬间;
C .盘下落到有最大速度时;
D .盘下落到速度为零时。
二、填空题
图4A (b )
(a ) 图 6 图7
12.力F 在时间t 内使质量是m 的物体移动距离s ,则相同的力在一半时间内使质量一半的物体移动的距离是 S/2 _ 。
13.放在光滑力平面上的物体,在恒力F 1作用下,获得4m/s 2的加速度,方向正西;若
物体在F 1、F 2两个恒力共同作用下,获得3m/s 2
的加速度,方向正北。
则在F 2单独作用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___ __ 5 _m/s 2,方向是 东偏北37° _。
14.升降机顶部有一弹簧,弹簧下面挂一个球,当升降机以2m/s 2的加速度上升时,弹
2)
m m (m B A A B +-
、
B
A m m +。
19.物体以16m/s 的初速度滑上倾角为30°的斜面,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5
3
,在3s 内物体的位移是__15m __。
三、计算题
20.如图11所示,质量为1kg 的长木板A 放在倾角 30=α的光滑斜面上,A 的一端用细绳系住,细绳跨过光滑的滑轮又系着一个重物C ,当质量为0.8kg 的小物块B 在长木板(与下表面平行)上下滑且在2s 内滑下1.25m 时,重物正好不动。
求C 的重量。
(g=10m/s 2)
解:对B 的滑动有:2at 2
1S = 得2s /m 25.1a =
对B 滑动过程用牛顿第二定律有:a m f 30sin mg B =- ⇒N 3f =
对A 的平衡有:C A G f 30sin g M =+ ⇒得N 8G C =
21.如图12,平台P 的质量是40kg ,站在平台上的人质量是60kg, 图中滑轮a 和b 以及绕过滑轮的绳子质量都不计,所有摩擦也不计。
a 挂在天花板上。
当人用力向下拉绳时可使人和平台一起升起。
若人用的力是300N ,求:(1)平台上升的加速度;(2)上升过程中人对平台的压力。
(g 取10m/s 2) 解:对人和平台整体受力图如图甲,平台上升的加速度a 为:
a )m M (g )m M (T 4+=+-⇒得2
s /m 2a = 对人受力图如图乙,平台对人的支持力N 为: ma mg N T =-+
得:N 420300)210(60T )a g (m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平台的压力大小为N / = N = 420N
22.如图13,木板质量M=1kg ,平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的质量m=0.5kg ,放在离木板左端距离L=0.75m 处,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木板上,从静止开始将木板从滑块下抽走,求:
(1)经多少时间木板能从滑块下抽走 (2)在这过程中滑块向前运动了多少距离(g 取10m/s 2
) 解:⑴.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1为:1ma mg =μ ⇒2
1s /m 2a =
木板运动的加速度a 2为:2Ma mg T =μ-⇒22s /m 5.3a =
A
α
B
C
图11b
a
P 图12P
a
b
图
12 m
M
L 图13
mg
T N
a 乙
(M+m)g
T
2T T
a
甲
L t a 2
1t a 212122=-⇒s 1t =
⑵. 15.35.0t a 2
1
d 222=⨯⨯==。